保健品

搜索文档
一瓶保健品,八成智商税?
半佛仙人· 2025-07-09 08:51
保健品行业现状 - 行业混乱且溢价严重 成本九块九的产品常被包装成高价 如鱼油售价998元 [6][7] - 供应链高度成熟 但价格战未发生 仍维持高利润 [9] - 消费者怕死心理被利用 高价反而增强信任感 [10][12] - 复购率高形成天然护城河 但前辈企业过度溢价给后来者留机会 [17][18] 营养工厂商业模式 - 采用小米式高配低价策略 鱼油月费仅69元 同行价格200-300元 [47][48][60] - 原料与头部品牌同源 如辅酶Q10来自Kaneka 但月费仅75元 vs 同行四位数 [19][46][47] - 参数全透明公开 包括纯度95% rTG型结构 IFOS五星认证等 [58][59] - 学胖东来公开成本结构 展示原料 关税 检测费等明细 [66] 运营与增长数据 - 2024年初成立 一年售出747万粒鱼油 全品类销量超3557万粒 [37][38][39] - 营销费用仅占GMV5% 远低于行业70% 依赖小程序口碑传播 [112] - 提供完整质检报告与售后支持 跨境商品可退换 [71][73][77] 行业破局逻辑 - 起源自消费者众筹 发现N某D+补剂成本仅两位数 vs 市价上千元 [96][97][98] - 砍掉中间环节 不依赖主播/明星代言 价格平均为大牌25折 [120] - 将保健品从奢侈品回归日用品 用透明重建信任 [119][122] - 验证"不割韭菜也能活得好" 复购率与口碑驱动增长 [126]
Webber Naturals 亚太区负责人到访凯克集团,共探健康产业新未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4:19
公司合作 - Webber Naturals亚太区营销负责人Christophe访问凯克集团总部,双方就健康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彰显紧密合作关系 [1] - 凯克集团作为Webber Naturals亚太区总代理,凭借市场运营能力和专业服务推动品牌在亚太地区发展 [4] - 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10] 市场潜力 -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对高品质、多元化健康产品需求旺盛 [4] -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为Webber Naturals与凯克集团合作创造广阔空间 [4] - 双方一致理念是将消费者健康需求置于首位,致力于提供优质健康产品与服务 [4] 产品优势 - Webber Naturals全系列产品通过加拿大NHP认证,拥有NPN标识,确保成分、功效与安全性 [6] - 明星产品鱼油通过IVO、iFOS、CCIC等多重国际认证,采用肠溶胶囊技术,吸收率达90%以上 [6] - 鱼油成为北美用户每日必备营养补充剂,在当地市场收获无数好评 [6] 未来计划 - Webber Naturals致力于研发符合国际高标准的健康产品,通过与凯克集团合作精准推向中国市场 [6] - 凯克集团将发挥市场渠道和品牌推广优势,优化产品布局,创新营销模式 [10] - 双方共同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 [10]
国泰海通 · 晨报0707|策略、宏观、海外策略、可选消费品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6 22:03
大势研判 - 上证指数已上涨近500点逼近3500点,下一阶段或横盘整固为主,短期看点转向结构性机会 [3] - 横盘整固的四大原因:特朗普关税威胁反复、经济数据尚可致政策刺激必要性下降、估值提升后需中报验证增长、IPO与减持规模增加及ST规则调整 [3] - 横盘整固是为蓄力新高,贴现率下降推动的"转型牛"将在金秋时节进一步表现 [3] 中国经济治理思路 - 经济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反内卷",显示治理思路转向管低价、防无序竞争 [4] - 央行提出价格调控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治理思路转变或打开新投资空间 [4] 行业比较 - 短期推荐中报确定性高的电子/有色/农牧,以及反内卷受益的钢铁/建材/机械 [5] - 中期继续强化科技成长与新消费(港股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军工/机器人/零售/化妆品)及金融股(银行/券商/运营商/高速公路) [5] - 主题推荐限产稳价(光伏/钢铁/生猪)、低空经济(基建/空管/通航)、AI新基建(光模块/光器件/国产算力)、海洋经济(能源/海工装备) [5] 全球宏观 - 标普500指数上涨1.7%,上证综指上涨1.1%,恒生指数下跌0.9%,大宗商品普遍上涨 [7] - 美国6月非农就业超预期回升,失业率回落,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均回升,通胀预期上行 [7] - 欧元区HICP同比增速略升,PPI同比增速回落至0.3%,失业率维持低位 [8]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欧央行降息节奏依赖数据 [9] 南下资金分析 - 2025Q1南下净流入创新高,主动偏股公募/险资/私募+被动资金/散户增量分别约1000/1000/1000/1200亿元 [14] - 主动公募偏好互联网/半导体,被动资金流入互联网/创新药,险资聚焦银行/保险 [15] - 预计2025年南下资金净流入超10000亿元,公募/险资增量分别达2000-3000/2500-4000亿元 [16] 保健品行业 - 2024年中国VDS市场规模2323亿元同比+4%,渗透率较美国有提升空间,CR3为22% [20] - 抖音渠道GMV同比+44%,新渠道驱动年轻客群需求,功效化趋势加速 [20] - 细分品类中鱼油(50-100亿)、辅酶Q10(41亿同比+17%)、益生菌(超百亿)、口服美容(抗衰成分增长快)增长显著 [21]
国泰海通|食饮:看好保健品功效化大时代——新消费视角保健品深度研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4 08:10
行业概述 - 2024年我国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VDS)市场规模达2323亿元,同比增长4% [2] - 对比美国市场,中国各年龄段保健品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中青年消费习惯培养及老龄化将推动行业长期成长性 [2] - 行业格局分散,2024年VDS市场CR3为22%,TOP3品牌汤臣倍健、安利、H&H零售额均超百亿 [2] - 保健品行业具有高毛利率、高营销费用率特点,当前处于功效化变革新阶段 [2] 核心驱动因素 - 新渠道(如抖音)崛起带动年轻客群增长,2024年抖音保健品GMV同比增长44% [3] - 跨境电商及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供给端创新,加速保健品功效化演进 [3] - 类似功能性护肤趋势,成分党新需求催生细分功效品类机会 [3] 细分品类分析 鱼油 - 市场规模50-100亿元,中青年抗炎、美容新场景成为增量 [4] - 品牌通过纯度、结构、配方等实现差异化竞争 [4] 辅酶Q10 - 市场规模41亿元,同比增长17% [4] - 疫情及高压环境、女性护理需求激发增长 [4] 益生菌 - 市场规模超百亿,核心功能为肠道健康延伸至体重管理 [4] - TOP3品牌Lifespace、万益蓝、纽崔莱零售额均超10亿 [4] 口服美容 - 规模超百亿且客单价高,麦角硫因、NR、PQQ等新抗衰成分增长快 [4] - 可通过成分创新及复配实现产品差异化 [4] 基础营养素 - 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成分规模分别为329亿(+3%)、271亿(+5%)、116亿(+1%) [4] - 传统品牌主导,同质化程度高,抖音TOP1品牌诺特兰德通过深度分销+性价比策略领先 [4] 竞争格局与机会 - 抖音新渠道格局未定,白牌占比高为新品牌提供崛起机会 [3] - 传统品牌大而全,细分功效品类占比仍低,热点新成分将催生产品创新机会 [3] - 产品创新能力突出且运营能力强的品牌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胜出 [1][2]
食品饮料周报:飞天茅台批价小幅波动,关注IFHM港股上市-20250703
天风证券· 2025-07-03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6月23日 - 6月27日)食品饮料板块表现弱于沪深300,各子板块涨跌不一,酒水板块受飞天茅台批价回落影响情绪不佳,大众品板块看好保健品、软饮料和零食赛道投资机会,建议关注符合“降本增效”和“市占率提升”的强α公司[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更新及行情回顾 酒水观点 - 白酒板块本周表现弱于食品饮料整体及沪深300,或因6月是传统淡季需求弱,且飞天茅台批价波动引发担忧,近期批价波动或与场景受限下供需失衡有关;茅台、泸州老窖等龙头积极开拓新场景、新人群,有望重构行业供需格局;当前申万白酒指数PE - TTM处于近10年合理偏低水位,重点推荐山西汾酒、贵州茅台[2][13] - 黄酒会稽山和古越龙山表现分化,会稽山抖音直播间观众近80%为年轻人,目前黄酒单品铺货和动销进入验证期,建议关注两大龙头[14] - 啤酒板块本周下跌,中长期看,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和禁酒令调整,啤酒销量和升级速度有望修复,建议关注燕京啤酒;华润啤酒董事长侯孝海辞任,总裁赵春武暂代工作[3][14] 大众品板块观点 - 相对看好保健品、软饮料和零食赛道投资机会,保健品处于高增赛道,零食有新渠道、新品类和低基数三重催化,软饮料有新品、低基数、旺季和成本红利四重逻辑;6月30日椰子水公司if将港股上市,建议关注[4][15] - 软饮料板块本周下跌,旺季来临建议关注华润饮料、统一、东鹏;百润股份发布新品微醺果冻酒[3][15][16] - 休闲食品板块本周上涨,零食板块有景气度和EPS,新渠道和新品类催化下,看好25Q2低基数下潜在弹性,建议关注相关个股;西麦食品、有友食品等公司股东有减持计划[16][17] - 调味品板块本周上涨,25年部分企业有望享受成本红利,利润弹性有望释放,建议关注相关个股;安琪酵母拟投入5.02亿元实施生物智造中心建设项目[17] - 餐饮供应链板块本周预加工食品和烘焙食品上涨,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行业需求有望回暖,带动估值修复,建议关注立高食品、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部分股东减持,高管计划增持[18] - 乳制品板块本周上涨,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降幅连续环比收窄,乳制品产量增速环比提升,上游产能去化有望持续,建议关注上下游相关企业[19] - 保健品板块本周涨幅居前,618期间营养保健全网销售总额可观,长期看好中游代工企业,建议关注相关企业[20] 板块投资建议 - 酒类板块建议关注强α且持续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的酒企,如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燕京啤酒等[4][21] - 大众品建议关注符合“降本增效”和“市占率提升”的强α公司,以及25Q2或存业绩弹性的标的,如立高食品、西麦食品等[5][21] 板块及个股情况 板块涨跌幅情况 - 6月23日 - 6月27日,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为 - 0.88%,上证综指涨跌幅为1.91%,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95%;各子板块中,保健品、烘焙食品等涨幅居前,白酒、啤酒等跌幅居前[22]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金达威、欢乐家等,涨跌幅后五个股分别为惠发食品、有友食品等;白酒涨跌幅前五个股分别为伊力特、天佑德酒等,涨跌幅后五个股分别为金种子酒、山西汾酒等[27]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7日,食品饮料板块动态市盈率为20.5倍,位于一级行业第20位;其他酒类、保健品等估值较高,保健品本周估值涨跌幅最大,啤酒最小[31] 重要数据跟踪 成本指标变化 - 涉及白砂糖零售价、猪肉价格、大豆现货价等多项成本指标数据跟踪[40][43][47] 重点白酒价格数据跟踪 - 6月27日,25年茅台(原/散)批价分别为1870元/1800元,较上周变动 - 80元/ - 100元;普五(八代)批价905元,较上周无变动;国窖1573批价为835元,较上周变动 - 10元[51] 啤酒及葡萄酒数据跟踪 - 包含啤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进口量及进口金额,葡萄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等数据走势[60][61] 重点乳业数据跟踪 - 涉及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走势、中国乳制品产量当月同比、进口奶粉数量和增速等数据[65][68] 调味品数据跟踪 - 未提及具体数据内容 休闲食品数据跟踪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卤制品和休闲食品部分品牌门店数有相关数据[76] 软饮料数据跟踪 - 包含软饮料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中国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饮料类当月同比等数据走势[84] 重要公司公告 - 有友食品实际控制人赵英计划减持股份;金达威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千味央厨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等;西麦食品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安井食品刊发H股招股说明书等[82] 行业动态 -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招股超购2220倍,成为年内港股新股“冻资王”[87] - 蜜雪冰城创始人成为河南首富,反映不同榜单规则不一致[87] - 柠檬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超3倍,含柠檬茶饮成本增加[87] - 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全国总门店数突破2200家[87] - 盒马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87]
交大昂立上市24周年:利润下滑四成,市值较峰值腰斩
金融界· 2025-07-02 04:08
公司概况 - 交大昂立自2001年7月2日上市至今已24年,上市首日收盘价31 3元,市值62 60亿元,当前市值70 75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参制品等保健食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3] - 核心产品收入结构中其他占比51 36%,保健品占比48 45% [3] 财务表现 - 2001年归母净利润0 55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0 30亿元,累计利润增长-44 22% [3] - 24年间有6年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增长年份15年,占比62 5% [3] - 2020年营收3 43亿元,2024年营收3 25亿元,营收规模基本稳定但波动较大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 90亿元,2024年0 30亿元,利润水平大幅下滑 [3] 市值变化 - 2015年6月15日市值达到峰值138 31亿元,股价44 33元 [5] - 当前股价9 13元,市值70 75亿元,相比峰值市值减少67 56亿元,蒸发48 85% [5]
研判2025!中国葡萄籽保健品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升级,葡萄籽保健品行业规模不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1:03
行业概述 - 葡萄籽保健品是从葡萄籽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保健食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改善皮肤健康、保护心血管等功效 [3] - 产品形态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等,按功效可分为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等类型,使用场景涵盖日常保健、美容养颜、运动营养等 [5] - 2019年中国市场规模为50亿元,2024年增长至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 [1][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葡萄种植及提取环节,中国葡萄产量从2015年1316.41万吨增至2023年1616.61万吨,为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10][12] - 中游生产环节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技术提升提取物纯度,如原花青素(OPC) [10]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药店、专卖店及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显著 [10][26] 政策环境 - 2023年《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拓展功能性食品市场,2024年《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完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 [6][9] - 2024年《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深化特殊食品注册改革,鼓励产品创新 [9] 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汤臣倍健、康恩贝、同仁堂等,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份额 [18][19] - 国际品牌如Nature's Way、NOW Foods参与竞争,小型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创新突围 [18] 代表企业 - 汤臣倍健2025Q1营收17.92亿元(同比-32.29%),推出含PCC1成分的葡萄籽维生素C加E片 [19] - 康恩贝2024年特色健康消费品收入6.4亿元(同比+10.37%),主打葡萄籽提取物与维C/E复合配方 [21] 发展趋势 - 需求端:女性及18-35岁年轻群体占比达83.7%,推动产品多元化 [24] - 技术端:纳米技术、微封装技术提升产品吸收率,如汤臣倍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抗衰物质 [25] - 渠道端:电商与实体店融合加速,国际化布局增强 [26][27]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健康消费站上风口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20:55
健康消费政策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4.8万多个、绿道12.8万公里、新增健身设施18万件 [1] - 国家体育总局就《城市体育消费活力提升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1] - 专家认为政策将推动健康消费市场规模增长、业态创新和结构优化 [1] 健康饮食与健身消费趋势 - 北京地区"轻食餐厅"搜索量同比增长145% "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增长31.6% [1] - 商务部将提升健康饮食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功能性饮料、保健品需求上升 [1][2] -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婴童营养品、鱼油、氨糖为"618"成交额靠前品类 [2] 体育旅游产业增长 - 中研普华预测2025-2030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3.3% [3] - 云南泼水节搏击赛、广东龙舟赛等体育文旅项目带动区域消费 [2] - 深圳计划举办特色骑行活动 上海发展房车露营等新业态 [3] 企业参与与金融支持 - 国内现存15.54万家康养企业 2024年新注册1.4万家(同比+6.5%) [4] - 现存5.85万家户外运动企业 2024年新注册1351家(同比+3.21%) [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健康消费数字化与集群建设 [4]
从卖「保健品」到卖「潮玩」,量子之歌生态边界何在?
格隆汇· 2025-06-30 11:07
公司战略转型 - 量子之歌以2.35亿元收购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61%股权,正式进入潮玩市场[1][2] - 公司创始人表示将"以潮玩IP为核心发力点",同时保持在线学习基本盘,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和全球化布局[2] - 公司尝试通过财商课、保健品、潮玩三大业务覆盖全年龄段用户,构建贯穿用户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31][32] 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71亿元,同比下降39.6%,在线学习服务收入4.672亿元,同比下降43.6%[18] - 保健产品收入在整体业务下滑中实现小幅增长[24] - 2024财年实现净利润3.86亿元,扭转此前连续三年亏损局面[16] 潮玩市场动态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20年229亿元增长至2024年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5.1%[2] - 泡泡玛特通过补货LABUBU系列主动降温二级市场炒作风潮,导致股价下跌[6][7] - 潮玩行业出现套现潮,泡泡玛特董事三轮减持套现21.17亿元,52TOYS CEO套现6000万元[10] 运营数据 - 一季度研发开支2090万元,同比下降46.2%,销售与市场开支3.95亿元,同比下降45.8%[29] - Letsvan旗下WAKUKU IP具备一定市场价值,但不及泡泡玛特LABUBU的破圈效应[26][28]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讲真"产品相关投诉达10348条[20] 行业风险 - 潮玩市场金融属性溢出,泡泡玛特市盈率近百倍,远超茅台、腾讯等企业[5] - 公司保健品业务存在代加工模式,涉及吉林、安徽、山东等多地供应商[25] - 财商课业务曾因诱导老年人使用网贷支付被央视曝光,存在合规风险[22][23] 社会评价 - 2024年末因"银发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获人民日报、新华社表扬[24] - 此前因理财课骗局被央视报道,老年保健品业务仍面临公众信任挑战[22][24]
【民生调查局】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记者卧底:私域课堂如何“围猎”老人钱包?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14:02
行业现状 - 养生讲座从线下转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食疗调理、中医养生保健等内容吸引老年群体,以免费学习为饵将老人引流至私域平台[1] - 直播间不再鼓吹"仙丹神药",转而用"提升免疫力""心脏舒服了"等笼统话术,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千元"秘方保健品"[1] - 多个直播间内容高度同质化,均围绕"小糖人怎么吃""百岁老人妙招""中医博士建议"等主题展开[3] 商业模式 - 主播通过公益直播引流,引导用户点击链接加入专属养生群,后续通过打卡奖励(如0.3元/课红包)增强黏性,最终推销高价产品如2880元的"参薏十四味金芝丸"[2] - 私域直播间采用"免费体验营+高价课程"模式,例如1元报名7天体验营后,诱导用户购买6980元的90天营养修复营[3][6] - 存在专门销售养生栏目的卖家,提供从栏目包装、产品供应链到社群运营的一体化服务,代理门槛仅需营业执照,无需囤货[16] 产品与宣传 - 高价产品实际为普通食品,如"参薏十四味金芝丸"是调制豆谷制品(SC11413068301031),驼奶粉、三七精华等均无"小蓝帽"标识[6][11][13] - 产品宣传存在夸大功效,如宣称枸杞能"强力补肾"、覆盆子能"起阳治痿"、桑葚能"让白发转黑"[14] - 部分产品由代工厂生产,如河北百消丹药业代工的三子浓浆、秋梨阿胶糕等,代理价低至8元/瓶[13] 运营手段 - 直播间采用录制视频强制观看策略,进度不可调节,中途退出需重看,且链接当日失效[8] - 利用AI水军模拟互动,通过"一键跳转小卡片"规避平台封号风险,精准导流至私域[16] - 通过伪造"成功案例"增强说服力,如宣称7天调理改善白内障、多蚊症等[8] 监管与行业问题 - 主播宣传"三品一械"(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医疗器械)行为未纳入有效监管,导致虚假宣传频发[17] - 部分企业通过买断代理权控制渠道,如三子浓浆全国代理需2000万元以上交易额[13] - 平台回应称已关注相关直播间,但未采取实质性措施,涉事直播间仍在运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