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血液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血液制品企业不再“躺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0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国生物以46.99亿元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权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溢价27.77%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1] - 派林生物2023年3月曾以25元/股向胜帮英豪转让20.99%股权 总对价38.44亿元 [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5] - 业绩下滑主因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11% 二期扩产后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6]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收购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超30%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7]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存在同业竞争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 [7] - 行业呈现整合趋势 拥有丰富浆站资源和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具优势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承压 7家上市公司中6家归母净利润下滑 [10][11] - 天坛生物坦言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10] - 行业进入壁垒高 自2001年起未批准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现存企业不足30家 [12] 企业战略调整 - 上海莱士推行"拓浆"与"脱浆"双战略 巩固主业同时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12] - 外延并购成为获取浆站资源重要手段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2]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但预计对行业影响有限 [13][14] - 企业通过浆站拓展和技术创新应对短期挑战 [14]
47亿元收购遇冷?派林生物易主背后 血液制品企业谋变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0:46
股权变更与收购 - 中国生物以46.99亿元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权 对应2亿股 每股转让价格23.51元 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溢价27.77% [2]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 实际控制人由陕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2] - 派林生物股价在公告后次日下跌3.04%至17.84元/股 总市值169.55亿元 [2] 公司经营与产能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下滑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27.89% [4] - 业绩下滑主因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推动二期产能扩增导致产品供应量下降 两家子公司已于2025年3月及6月完成扩产 合计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4]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增长约11% 预计下半年产品供应量将显著增长 [5]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中国生物通过天坛生物拥有85家在营单采血浆站 2024年采集血浆2781吨 收购派林生物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超30%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 [5] - 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存在产品重叠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置换、出售、注入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5][6] - 血液制品行业呈现整合趋势 拥有丰富浆站资源和高血浆利用率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3] 行业市场与业绩表现 - 2024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600亿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95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仅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3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涨幅集中在8%-13% 其余企业营收下滑 [7][8] - 除华兰生物外 其他6家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博晖创新降幅超167% [7][8] - 天坛生物指出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是业绩下滑主因 [7] 企业战略与发展方向 - 派林生物提出提升血浆供应能力 加强产品研发 推动行业并购整合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5] - 上海莱士实施"拓浆"与"脱浆"双战略 通过优化浆站布局和拓展生物制药高附加值领域寻求突破 [9]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 但适应症及产量有限 对行业整体影响较小 [10] - 行业通过外延并购获取稀缺浆站资源 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减少对人源血浆依赖 [9][10]
47亿元收购遇冷?派林生物易主背后,血液制品企业谋变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0:45
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胜帮英豪向中国生物转让21.03%股份(对应2亿股)[1] - 股份转让总价46.99亿元 每股价格23.51元(较公告前收盘价18.4元溢价27.77%)[1]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 公司经营与产能 - 2024年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14%) 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21.76%)[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13.18%) 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27.89%)[3] - 业绩下滑主因系广东双林与派斯菲科二期产能扩增导致短期供应量下降[3] - 二期扩产后合计年产能提升至超3000吨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超770吨(同比+11%)[3] 行业整合趋势 - 中国生物收购后血浆资源占比将超30% 合计拥有9个血液制品牌照[4] - 行业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中国生物承诺五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4][5] - 外延并购成为企业扩大浆站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8]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年血液制品市场规模600亿元 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多数企业业绩承压:7家主要企业中仅3家营收增长 涨幅8%-13%[5][7] - 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头部企业净利润均下滑(天坛生物-12.88% 上海莱士-17%)[6][7] - 业绩压力主因系产品降价(如人血白蛋白价格下降直接影响毛利率)[6] 企业战略方向 - 头部企业推行"拓浆+脱浆"双轨战略:优化浆站布局与拓展高附加值生物制药领域[8] - 行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如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10] - 浆站资源稀缺性强:国内正常经营企业不足30家 2001年后未批准新生产企业[8]
女星内幕交易股票一审获刑两年多 曾出境躲避监管调查
华夏时报· 2025-09-09 10:08
案件背景 - 楚轶男因内幕交易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多 目前二审尚在审理中[1] - 案件涉及同方股份2017年收购上海莱士的重组计划[3] - 楚轶男曾因同一案件被北京证监局处以40万元罚款[2][7] 内幕交易细节 - 楚轶男通过信托账户买入同方股份180万股 成交金额2512万元[5] - 本人账户投入360多万元进行内幕交易 盈利6400元[7] - 交易最终亏损约512万元 信托账户全部卖出[5][7] - 资金来源为内幕信息知情人郑跃文提供的购房资金[6] 案件调查与处罚 - 楚轶男在调查期间存在拒接电话 更换手机号码及出境躲避等行为[2][7] - 北京证监局认定其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 构成内幕交易[4][7] - 因无违法所得 最终处以40万元罚款[7] - 刑事追责标准基于交易行为而非盈亏结果 成交额超50万元即可能构成犯罪[9] 监管环境 - 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保持"零容忍"态势[10] - 2024年移送各类案件163件 涉嫌犯罪主体600余人[10] - 刑事程序落地率 实刑率及重刑率显著提升[10]
9月5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05 10:19
股东减持 - 华银电力股东湖南能源拟减持不超过2031.12万股,占总股本1% [1] - 冠豪高新股东粤创投拟减持不超过1750.28万股,占总股本1% [9] - 康辰药业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78.07万股,占总股本3% [23] - 嘉和美康股东弘云久康拟减持不超过137.59万股,占总股本1% [35] - 拱东医疗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61.48万股,占总股本3% [44] - 国光连锁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501.2万股,占总股本2.99% [48] - 长飞光纤股东长江通信拟减持不超过110万股,占总股本0.15% [39] 经营数据 - 安凯客车8月客车产量1012辆同比增长68.06%,销量773辆同比增长46.95%,其中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164.26% [1] - 东瑞股份8月销售生猪9.48万头,销售收入1.60亿元环比下降5.48%,商品猪销售均价15.86元/公斤环比下降2.02% [3] - 正虹科技8月销售生猪1.68万头同比增长63.31%,销售收入2286.55万元同比增长21.14%,1-8月累计销售生猪9.61万头同比增长87.18%,累计销售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4.80% [14] - 傲农生物8月生猪销售量15.01万头同比增长26.84%,生猪存栏60.51万头同比增长19.39% [18] - 天域生物8月销售生猪2.6万头同比增长2.04%,销售收入2984.23万元同比下降53.32%,1-8月累计销售生猪24.74万头同比增长17.77%,累计销售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0.05% [26] - 宇通客车8月汽车销量4260辆同比增长16.78%,1-8月累计销量28800辆同比增长4.51% [40] 药品注册获批 - 联环药业法莫替丁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1][2] - ST葫芦娃头孢地尼胶囊获药品注册证书,为第3代广谱头孢菌素类药物 [6][7] - 吉林敖东控股子公司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获药品注册证书,有效期24个月 [15][16][17] 政府补助与补贴 - 云南能投子公司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3.09亿元,2025年度累计获得5.91亿元 [12][13] - 中再资环子公司获政府补助1275万元,占2024年度净利润10.13% [26] - 晶科科技8月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46亿元,1-8月累计收到8.91亿元同比增长248%,占2024年全年补贴资金的166% [41][42] 项目与合作协议 - 天成自控子公司获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2026年4月量产,生命周期3年,配套总量15.3万辆 [5] - 华康洁净预中标医疗服务建设工程项目,中标价1.31亿元,工期150日历天 [29] - 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曦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AI算力合作、工业制造与决策AI垂直模型开发等 [43] 融资与增资 - 河钢股份获准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公司债券,批复24个月内有效 [10] - 广发证券截至2025年8月31日借款余额4460.12亿元,累计新增借款529.81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34.61% [50] - 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租拟向建信航运航空增资30亿元 [51] - 建投能源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31亿股股票获控股股东批复 [54] 股份回购与增持 - 星德胜拟以1500-3000万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9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0] - 上海莱士部分高管计划6个月内合计增持不低于600万元股份 [55] 子公司设立 - 粤桂股份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粤桂晶源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拓展非金属新能源材料业务 [30][31] - 吉峰科技拟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53] 人事变动 - 九强生物副董事长、总经理梁红军辞职,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责 [8] - 岳阳林纸董事长叶蒙辞职 [22] - 长春一东董事兼总经理刘晓东辞职,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责 [25] - 中船科技董事长吴兴旺辞职 [28] - 百胜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丽君辞职,副总经理代行职责 [32] 其他重大事项 - 中环海陆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复牌 [46] - 朗姿股份子公司需补缴税款2227.09万元,包括所得税1653.14万元和增值税及附加税573.95万元 [48] - 文灿股份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部分厂房、设备和存货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 [55] - 江苏舜天证券简称9月10日起变更为"苏豪时尚" [34] - 国芯科技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CBC2100B内测成功 [49] - 恒瑞医药及子公司两款药物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37][38]
海尔系大健康企业的近忧和远虑
北京商报· 2025-09-04 11:45
公司战略转型 - 海尔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和战略转型在大健康产业已拥有上海莱士、海尔生物、盈康生命3家A股公司 构建横跨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的大健康产业版图 [1] - 海尔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思路主要围绕产业生态构建与战略协同展开 通过并购整合与自主孵化相结合的方式切入生物医疗、智慧医疗、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 形成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10] - 海尔曾筹划由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以实现协同效应 但该并购最终未能成功 [1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海莱士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7.06%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17% 为2022年以来中报净利最低水平 [3]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业务毛利率下滑至37.74% 同比下降3.14个百分点 [3] - 海尔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2.27% 归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滑39.09% 已连续四年出现中报净利下滑 [4] - 盈康生命上半年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属净利润6182.72万元同比增长12.82% 为三家企业中净利规模最低 [4] 商誉风险状况 - 上海莱士账面商誉余额83.08亿元 较上年同期50.73亿元大幅增加 主要因并购南岳生物形成32.35亿元商誉 [6] - 盈康生命账面商誉余额10.12亿元 较上年同期6.93亿元明显增加 [7] - 海尔生物账面商誉余额7.59亿元 [7] - 上海莱士商誉主要来自控股合并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广西莱士、浙江海康以及南岳生物 [6] 行业竞争环境 - 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国内企业不断整合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面临压力 [9] - 海尔生物主营的低温存储设备市场呈现下行趋势 公司通过布局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新产业应对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 [9] - 盈康生命聚焦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提供以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以及关键场景、关键设备的研发创新 [10]
美国人民这么富有,为什么普通美国人需要卖血维生?
虎嗅· 2025-09-04 10:06
行业概况 - 美国有偿捐血浆行业拥有约千余家血站 [1] - 血站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 [1] - 部分地区形成捐血全勤奖和拉新奖励的产业链模式 [1] 运营模式 - 行业采用有偿捐血浆的商业运作方式 [1] - 部分血站设立捐血全勤奖激励机制 [1] - 行业存在拉新奖励的推广模式 [1]
上半年超七成企业利润承压 血制品行业业绩持续分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2:45
行业格局 - 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终端医疗需求阶段性波动、集采政策持续影响市场价格体系、浆站资源竞争加剧的多重环境交织格局 [1] - 行业加速向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 -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 头部企业合计营收占8家公司总营收的74.64% [2] 营收表现 - 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39.52亿元 采浆量同比增长近12% [2] - 天坛生物营业收入31.10亿元 同比增长9.47% 超百家浆站提供稳定采浆能力 [2] - 华兰生物营业收入17.98亿元 同比增长8.8% 其中血液制品板块营收17.37亿元 同比增长7.57% [2] - 博雅生物营业收入10.08亿元 同比增长12.51% 成为唯一营收增速超过10%的企业 [3] - 派林生物营收9.86亿元 同比下降13.18% [3] - 卫光生物营收5.18亿元 同比下降0.92% [3] - 博晖创新营收4.0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17.03% [3] - 赛伦生物营收1.01亿元 同比微增2.82% [3] 盈利能力 - 上海莱士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39亿元 [4] - 华兰生物归母净利润5.16亿元 同比增长17.19% 血液制品板块毛利率提升至51.69% [4] - 天坛生物归母净利润6.33亿元 同比下降12.88% [4] - 博雅生物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 [5] - 派林生物归母净利润2.36亿元 同比下降27.89% [5] - 卫光生物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微降2.02% 血液制品毛利率下降3.85%至39.31% [5] - 博晖创新归母净利润亏损1868.8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167.63% 人血白蛋白产品毛利率下降12.19%至30.27%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毛利率下降14.90%至29.81% [6] 核心驱动因素 - 头部企业凭借浆站资源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稳健增长 华兰生物上半年采浆量达803.66吨 同比增长5.23% [1][3] -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采浆效率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 博晖创新虽新增2家浆站但采浆效率尚未完全释放 [3] - 毛利率管控与费用控制能力差异导致盈利分化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对冲成本压力 [6] - 终端需求阶段性疲软导致常规产品采购量减少 集采政策对产品定价形成潜在压力 企业面临资金与研发压力 [6]
卫光生物: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长14%,创新驱动、产能扩容打造血制品先锋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扣非净利润1.06亿元 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物业出租收入达7367.47万元 同比增长28.02% 园区创业空间去化率约80% 入驻企业60余家 [7] 产能扩张战略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 其中12亿元投向智能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23.08亿元 建设周期4.5年 [2] - 基地建成后年处理血浆能力达1200吨 较现有650吨产能实现近翻倍增长 可生产十余类血液制品 [2] - 作为华南唯一国有血液制品上市企业 项目获光明区政府支持 预计吸引生物医药人才并推动区域发展 [3] 研发创新进展 - 研发费用达2383.45万元 同比增长14.22% 聚焦新产品产业化与工艺升级 [4] - 已上市产品11个品种23种规格 包括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等 位列行业前列 [3] - 四代静丙完成Ⅲ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启动Ⅲ期临床 多个产品完成临床前研究 [4] - 检测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技术能力达国际标准 [5][6] 行业地位与整合趋势 - 血液制品行业面临需求与价格双降背景 公司成为少数利润稳健企业之一 [1] - 国内五家国有企业产能占全国36% 采浆量占39% 行业整合加速推进 [1] - 全国在建产能超5000吨 规划产能数千吨 行业处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转型关键期 [2] 产业平台生态构建 - 卫光生命科学园获"2025年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及"生态式园区标杆"称号 [7] - 园区建设动物实验平台、CDMO公共技术平台、mRNA疫苗等公共服务平台 [7] - 设立三支专项产业基金 投资汉腾生物、新阳唯康等入驻企业 聚焦合成生物、AI制药等四大方向 [8] - 通过"房东+股东"模式实现产业孵化与资本赋能联动 构建平台化产业生态 [8]
上海莱士控股股东持续增持,彰显未来发展信心与投资价值认可
搜狐网· 2025-09-01 10:06
控股股东增持进展 - 控股股东海盈康第三次增持计划期限过半 累计增持2644.08万股(占总股本0.40%) 增持金额达1.81亿元[1] - 2025年已完成两次增持计划 合计增持金额约10亿元 分别于2月及5月实施完成[1] - 控股股东连续增持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1] 行业地位与经营数据 - 2024年采浆量突破1600吨 拥有55家单采血浆站(覆盖11个省/自治区)及6个生产基地[2] - 产品覆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 是国内少数可提取六种血浆组分的生产企业[2] - 2025年上半年采浆量同比增长超12% 主要产品批签发量位居行业前列[2] - 国产白蛋白批签发887批次(+9%) 静丙688批次(+8%) 人凝血因子Ⅷ333批次(+18%) 纤原147批次(+23%)[2] 并购整合战略 - 2025年6月完成收购南岳生物(湖南省唯一持GMP证照血制品企业) 新增9家在营血浆站[3] - 南岳生物2024年采浆量278吨 设计产能500吨 将通过技术融合及管理输出提升采浆效率[3] - 收购强化浆站网络覆盖(特别是华中地区) 在研产品管线(如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与现有资源形成互补[3] - 行业"资源为王"特性推动头部企业并购整合 未来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3] 研发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01亿元 聚焦血友病治疗领域创新药开发[4][5] - SR604注射液(血友病促凝血非因子治疗)进入Ⅱb期临床 新增适应症申请获药监局受理[4] - 通过"自主创新+专利引进+技术合作"推进产品结构升级 拓展现有产品适应症范围[4][5] - 采用"血液制品+创新药"双驱动模式 向高附加值生物制药领域拓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