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6连板山东墨龙: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快讯· 2025-06-22 08:0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1] - 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1] 经营状况 - 近期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宏华集团20250617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石油装备制造、造船、油服 公司:宏华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末营收增长约 3%达 56.33 亿元,归母净利扭亏为盈,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增速大于订单和营收增速[4] - 加入东方电气后融资成本和管理费用率优化,应收账款大幅下降,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提升,预计 2025 年毛利率上升 2 个百分点[2][5][6] - 2025 年毛利提升源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迭代升级,未来毛利提升受管理精细化、风险控制、产品结构改变等因素推动[31][32] - 预计 2025 年利润显著增长,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下降,压裂板块盈利状况好[36] 2. **业务板块** - 基本盘业务(陆地钻机、压裂液、钻井工程服务及零部件)占营收 70%以上,2025 年陆地钻机和零部件预计贡献约 40 亿元营收,钻井工程服务年贡献约 4 亿元营收[8] - 增长盘来自海洋板块和压裂业务,预计 2025 年分别贡献约 12 亿元营收,2024 年海洋和压裂板块贡献较大营收增速,2025 年海洋板块持续贡献增速,压裂业务有望扭亏为盈[2][6][8] 3. **市场布局** - 2024 年海外市场占比 53.5%,计划调整区域分布至五五开[9] -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在手订单约 50 亿元,高于半年预期,全年预期订单 80 亿元,订单充裕且结算良好,无亏损合同[2][10] - 国际化布局重点为中东市场,以迪拜公司为中心,配件服务覆盖多国,2025 年建设新加坡和尼日利亚拉各斯子公司推进海洋石油板块发展[3][12][14] 4. **产品进展** - 持续赋能梦想号远洋航行,深耕特种船舶细分赛道,推进智能钻机发展,中标中东人工岛智能钻机订单[2][7] - 数字化产品进入中东高端市场,海工产品取得突破[2][11] 5. **竞争优势** - 在整机方面成为中东一线品牌,具有快速响应、定制化特性,7 个服务团队能 24 小时到达现场,推出智能化和全电动产品匹配客户需求[21][22] - 在造船行业专注特种船型,系统集成和特种装备制造能力强,能获高于一般造船业务的利润[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国内市场需求**:国内石油需求集中于深地、深海和非常规能源领域,公司倾向发展海洋装备,攻关非常规能源领域[5][24] 2. **中东市场规模**:行情好时市场增量份额可达 30 亿美元,不佳时仅 3 亿美元,油价 60 美元以上投资意愿持续,钻机升级改造市场大[23] 3. **订单拆分**:2025 年上半年 50 亿订单中约 30%与海洋相关,超 40%来自中东[26] 4. **交货周期和付款条件**:成套钻机交付期 6 - 8 个月,海工类整船交付期约 16 个月,不同产品情况不同[33] 5. **其他地区潜力**:欧亚、北非、西非及东南亚市场有较大增长潜力,公司将重点关注[34][35] 6. **市值管理**:筹划回购、分红及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手段[5][25]
专精特新“小巨人”祺龙海洋IPO,中海油贡献巨大
IPO日报· 2025-04-01 09:07
公司概况 - 祺龙海洋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涉及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1] - 隔水导管销售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6.86%、85.79%、89.77%和99.41% [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2.40亿元、2.01亿元、1.3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05.35万元、4551.75万元、4682.21万元、4131.67万元 [4]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35.47%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7.50% [5][18] - 销售净利率从2012年的9.76%提升至2023年的23.54% [1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21.01%降至2024年6月的12.76% [5]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8.80%、99.44%、99.00%和99.96% [6] - 对第一大客户中海油的依赖度持续上升,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66.27%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94.79% [6] - 公司解释称受益于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南海隔水导管中标金额占比达61.60%、85.41%和91.81% [7] 费用与应收账款 - 期间费用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17.33%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1.45%,管理费用为主要支出(费用率6.81%-10.60%) [9][10] - 业务招待费累计达980.15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5.18%-17.89% [10][11] - 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3.09→2.23),2022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01.88%,2024年6月环比增长123.40% [11][1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龙玺油服持股78.66%,但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王志明仅持股15.60%),公司及控股股东均无实际控制人 [14][15] - 报告期内完成股权代持清理,涉及历史股东共129名(祺龙海洋)和162名(龙玺油服) [15] - 存在控股股东资金拆借问题,2022年累计借款1200万元 [15]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技术资质受认可 [18] - 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如"陵水25-1"(水深超1000米)、"乐东10-1"(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等 [18] - 受益于南海油气开发加速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市场地位稳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