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育儿补贴有望落地,积极关注受益行业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1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是破解低生育率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有助于提振生育意愿,国家层面补贴若落地,虽金额未明确,但提振作用预期明确,建议关注受益出生率提升的相关板块机会 [1][5] 两会重视生育问题,2025年或将发放育儿补贴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2] - 3月7日国家卫健委主任指出今年将发放育儿补贴,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操作方案,要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2] 人口结构压力突显,生育支持政策持续出台 - 2016年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人口结构压力突出 [3] -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3] - 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阶段性回升至954万人,同比增长约6%,与各地生育支持政策及龙年生肖因素有关,人口结构压力仍存,生育支持政策需加码 [3] 育儿补贴有助于生育率回升,地方试点成效已显 - 育儿成本高是生育率下降的核心原因之一,育儿补贴有助于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4] - 四川省攀枝花市二孩三孩家庭每月每孩领500元补贴至孩子3岁,推行后常住人口连续4年正增长 [4] - 湖北省天门市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补贴,当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幅达17% [4] 政策催化已至,关注生育政策相关受益行业 - 国家层面育儿补贴落地,受益区域、人群范围有望扩大,补贴对偏低线城市带动效果更明显 [5] - 育儿补贴短期提振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压力,长期需配套举措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5] - 建议关注受益生育率提升的行业机会,包括母婴连锁、乳制品等 [1][5] 投资策略 - 育儿补贴落地有望提振生育意愿,受益生育率提升的相关板块有望迎主题表现机会 [7] - 综合企业基本面和主题弹性,建议重点关注母婴连锁、乳制品等行业 [7]
千亿出售叫停!医疗巨头多次易主历经坎坷
思宇MedTech· 2025-02-10 14:34
公司概况 - 博士伦成立于1853年,拥有172年历史,2022年在纽交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与爱尔康、强生、蔡司、库博并称为眼科五巨头,规模排名世界第二 [1] - 公司目前市值约为56.7亿美元,母公司博士康持有其88%股份 [2] - 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35.1亿美元,仍亏损3.1亿美元,但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至12亿美元,实现利润400万美元(前值为亏损8400万) [2] 业务结构 核心业务板块 - 视力保健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5.1亿美元(占比57%),增长7%,主要来自OTC眼药水、干眼产品和日抛型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5] - 制药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8.8亿美元,增速达67%,主要由干眼症药物立他司特(XIIDRA)和MIEBO驱动,两款产品合计占全球干眼药物市场份额40% [6] - 外科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12亿美元,增长9%,重点发展人工晶体产品线 [7] 中国市场布局 - 在中国设有三家独立公司:北京博士伦(隐形眼镜及护理产品)、博士伦上海(眼科手术设备)、山东博士伦福瑞达(眼科药品) [3] -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拥有"润舒"、"润洁"等知名品牌,覆盖眼科药品、外科药品等多领域 [4] 战略动态 - 2023年以1.07亿美元收购强生视觉Blink系列产品,该业务2024年增速达35% [5] - 2022年以17.5亿美元首付款加7.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从诺华收购立他司特,该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贡献2.6亿美元收入 [6] - 2023年推出FDA批准的首个泪液蒸发型干眼症处方药MIEBO,单季度收入4900万美元 [6] - 人工晶体产品线持续扩展:单焦点(2023年上市)、三焦点(2024年获FDA批准)、景深型(预计2026年获批) [7] 竞争挑战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18-2020年研发费用占比6%-7.4%,产品研发投入占比仅5.3%-6.8% [8] - 中国带量采购政策冲击:人工晶体价格从3000-10000元降至千元左右,最高降幅90% [8] - 技术壁垒待突破:在OCT等医疗器械领域存在空白,人工晶体产品尚未实现国产化(均为进口注册证) [8] - 美瞳市场竞争加剧,但通过电商直播和联名营销成功吸引Z世代用户 [8] 资本动态 - 2022年上市前曾收到私募股权公司收购要约,潜在估值130-140亿美元 [1] - 2023年黑石、TPG等多家PE评估收购,但最终未达成交易 [1] - 历史收购记录:2007年华平投资45亿美元收购,2013年Valeant(现博士康)以87亿美元收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