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交通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14 08:55
粘性水凝胶的生物医学应用 - 粘性水凝胶具有固有的组织粘附性 无需额外固定 在伤口闭合和体液渗漏封堵方面潜力巨大 可能取代传统缝线和缝合钉 [2] - 粘性水凝胶可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如细胞和药物)的理想载体 应用后稳定性优于传统水凝胶 还可用于功能性创面敷料制造以促进组织再生 [2] - 粘性水凝胶能修复其他医疗设备 减少传统固定方法造成的二次组织损伤 [2] 降解调控技术突破 - 西安交通大学团队通过掺入琥珀酰胺酯实现了粘性水凝胶降解速率的精确控制 降解时间可从几小时调整到几十天 [3][6] - 研究阐明了含琥珀酰胺酯水凝胶的降解机制 并通过三种动物模型证实降解速率需匹配不同组织修复需求:快速降解型适用于腹部防粘连 慢速降解型适用于心脏手术后防粘连 [6][8] - 该降解调控方法可扩展至晶胶介质(Cryogels) 例如用于肝脏损伤修复时先止血再快速降解以促进再生 [6] 研究价值与行业影响 - 研究为含琥珀酰胺酯粘性水凝胶的降解控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揭示了体外/体内降解模式的差异 [6][10] - 开发出降解速率可调的粘性水凝胶系列产品 为设计特定应用场景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提供了实用指南 [3][8] - 技术路径具有可扩展性 为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8][10]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12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1日15:00-16: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14日至8月20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hisunpla@hisunpharm.com进行预提问 [1][2] - 说明会将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1] 参会人员 - 董事长郑柏超、董事兼总经理陈志明及独立董事王建祥等管理层将出席说明会 [2] - 参会人员包括副总经理梁伟、董事会秘书张敏和财务总监解椒 [2]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在线参与互动 [2] - 说明会结束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3]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卢秀剑可通过电话0576-88931556或邮箱hisunpla@hisunpharm.com进行咨询 [3]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18:46
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为首发限售股份,上市股数为6,390,1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3.15% [1][2]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原定2025年8月16日因非交易日顺延 [1][2] - 限售股股东为3家合伙企业:台州市椒江创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台州市椒江创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台州创熠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2] 公司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50,669,517股,2022年8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202,678,068股 [1] - 上市时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为156,470,896股,占77.20%;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46,207,172股,占22.80% [1] - 本次限售股形成至今,公司未发生因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等导致股本数量变化的情况 [2] 股东承诺事项 - 限售股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 [2][3] - 股东承诺减持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违规减持所得收入归发行人所有 [3][4] - 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所持股份的25% [4][5] - 核心技术人员马高琪承诺限售期届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首发时持股的25% [7][8] 股份锁定期延长情况 - 因公司股票在2022年9月15日至10月19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16.68元/股,触发承诺条件 [9] - 高级管理人员阮召炉、梁伟、张本胜间接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至2026年2月15日 [9][12] 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本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0] - 保荐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异议 [10][11]
海正生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24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概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50,669,517股,于2022年8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202,678,068股,其中限售流通股占比77.20%(156,470,896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比22.80%(46,207,172股)[1] - 本次涉及3名限售股股东(台州市椒江创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等),合计持有限售股6,390,100股,占总股本3.15%,限售期36个月届满后将上市流通,实际流通日为2025年8月18日(原到期日为非交易日)[2] 股本变动及股东承诺 - 限售股形成至今公司未发生因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导致的股本数量变化[2] - 限售股股东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委托管理/回购所持股份,减持需符合监管规定,违规减持所得归发行人所有[2][3] - 间接持股员工承诺:同步遵守36个月限售期,如实申报持股变动,违规减持需承担法律责任[3] 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特殊承诺 - 间接持股高管(阮召炉等)及离职高管(张本胜)承诺:限售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持股总数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4] - 触发股价条件(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16.68元/股)时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至2026年2月15日[6] - 核心技术人马高琪承诺:限售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25%,累积使用减持比例[6] 上市流通数据及核查结论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总数6,390,100股,占总股本3.15%,流通后剩余限售股数量为0[7] - 保荐机构核查认为:本次解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要求,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7][8]
华熙生物,控股股东增持!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23:05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华熙昕宇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为2亿元至3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70元/股 [2] - 增持计划将在公告披露后6个月内实施,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8] - 截至8月7日,华熙昕宇直接持股58.86%,一致行动人上海琰泽和赵燕分别持股0.29%和0.02% [8] 公司股价与市值 - 8月7日收盘价为52.18元/股,总市值251.3亿元 [4]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50.71元至52.99元,成交量35989手 [6] 实控人背景与公司治理 - 赵燕为华熙生物实控人,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通过全资控股公司间接持有华熙昕宇和上海琰泽100%股权 [8] - 赵燕自2025年起重回业务一线,梳理业务脉络并明确科技驱动的发展逻辑 [8] - 赵燕2000-2002年任华熙昕宇总经理,2003-2019年任华熙福瑞达董事 [9]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全产业链平台企业,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研发 [11][12] - 应用研究场景包括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强调科研创新与市场转化深度融合 [12] - 公司认为行业经历概念切换后需回归科研主线,将推动中国生物制造产业进阶 [11] 财务表现与历史回顾 - 2022年为业绩峰值,归母净利润9.71亿元,扣非净利润8.52亿元 [11] - 2023-2025Q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3亿元、1.74亿元和1.0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90亿元、1.07亿元和8190.76万元 [11] - 公司成立25年,2019年科创板上市,曾经历业绩高峰与行业波动 [10][1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深入企业一线解难题
中国食品网· 2025-08-07 09:52
政府服务活动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深入面福源面粉加工厂、钵施然智能农机、凯赛生物三家企业开展精准服务活动 [1] - 市场监管局在面福源面粉厂了解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运用情况 [1] - 市场监管局表示将为企业关键技术攻关、专利布局、品牌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1] 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 - 市场监管局对钵施然智能农机的专利产品进行详细了解并发放宣传资料 [1] - 强调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高价值专利培育、海外风险防范服务 [1] - 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指导 指导钵施然申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奖 [1] 质量提升工程 - 以"百千万质量强企工程"完善全市第一、二、三梯队企业帮扶名单 [1] - 分类开展质量帮扶行动 辖区内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聘任率达95%以上 [1] 安全生产管理 - 市场监管局在凯赛生物全面了解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及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2] - 要求加强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及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2] - 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强化生产过程管控 [2] 监管机制优化 -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通过全流程多维度精细化管理 [2] - 同步筑牢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防线 [2]
百赛飞完成新一轮融资 金雨茂物领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4:15
百赛飞是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历经多轮融资 及扩建,率先创建了功能涂层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平台,涵盖自主研发的多系列医用涂层产品、自动化 涂覆装备/产线、涂层AI质检及分析仪器,是国内拥有医用涂层相关专利最多的企业。 该公司同时主导建立了国内首个介入医械涂层牢固度相关行业标准,并有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抗凝血、 抗菌等医用涂层相关团体标准发布;建成国内极少数符合危化品与医用品双重规范标准的医用涂层规模 化生产基地,百赛飞涂层取得NMPA、FDA或CE医疗器械注册证,数百家医疗器械厂家产品已应用。 本轮融资有望进一步推动百赛飞全面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全球化进程。该公司将通过加码先进表面改性 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的高性能涂层平台;依托一站式功能涂层全套解决方案,推进下游带特殊功能涂层 创新器械的规模化生产与上市,实现产业链补链与自主可控;结合自动化装备制造基础与AI技术,扩 建国际化ODM工厂,形成全球化服务能力;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化运维管理体系,提升运营与服 务效率。 百赛飞创始人陈红称,新一轮融资的完成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技术+产能+智能"的三重跃 迁, ...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13
股份回购方案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8月29日,实施期限为2024年8月28日至2025年8月27日 [1] - 预计回购金额为2000万元至3000万元,回购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 [1] 回购进展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1,482,364股,占总股本比例0.731% [1] - 累计已回购金额14,288,602.36元,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7.76元/股至10.53元/股 [1] - 回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1] 公司公告信息 - 公司于2024年8月28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方案 [1]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和《回购报告书》 [1] - 公司每月前3个交易日内公告上月末回购进展情况 [1]
76家!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广东篇), 建议收藏!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年)》,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并在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浙江宁波)正式宣发 [1] - 此前发布的《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地图(2023年)》覆盖300+企业,行业领取超5000份 [1] - 各区上榜企业名单将陆续发布,企业可提前报名申请上榜或领取地图 [1][9] 广东省生物制造产业布局 - 广东省生物经济规模达1.3万亿元(2022年),全国排名第三,政策明确推动产业迈上万亿元台阶 [2] - 深圳市将合成生物列为"20+8"未来产业,建设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 [2] - 广州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领域,组建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资源,南沙区和从化区出台细化扶持政策 [2] 广东省生物制造企业榜单 - 广东省共有76家企业入选《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覆盖生物医药、新材料、食品农业等多领域 [3] - 上市企业包括卫光生物(人血白蛋白)、健康元(单抗/吸入制剂)、沃特股份(酵母底盘细胞产品)、华大智造(DNA测序)等 [4][5][6] - 融资活跃企业:瑞德林(C轮,绿色活性原料)、瑞风生物(B轮,基因编辑药物)、森瑞斯生物(A轮,角鲨烯/麦角硫因)等 [6][7] - 新兴技术企业聚焦合成生物学应用:中科钢碳(二氧化碳转化)、中科碳元(DNA数据存储)、柔脉医疗(再生医学人工血管)等 [7]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设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专题论坛 [12][14]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报告)、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14][15] - 参会者可免费领取价值499元的产业地图,上榜企业可申请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13][17] 其他地区企业榜单 - 已发布区域榜单包括浙江篇(65家)、江苏篇(80家)、上海篇(66家) [8]
【2025链博会】华熙生物赵燕:让生物制造中国方案“链动”全球
环球网· 2025-07-20 06:57
公司参展链博会的战略演进 - 2023年首次以"三链同构"概念展示全产业链平台实力 [1] - 2024年重点展示自主可控、绿色可持续的生物制造供应链 [1] - 2025年聚焦生物制造核心环节中试,呈现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1] 供应链对品牌崛起的关键作用 - 供应链突破在中国品牌崛起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链博会驱动产业创新融合并展示中国方案 [1] - 公司构建覆盖全球的产业生态链是参展主题升级的底层逻辑 [1]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 面临技术壁垒突破、行业标准升级、全球供应链波动等挑战 [2] - 投入超10亿元建立全球最大合成生物中试成果转化平台 [2] - 开放平台模式降低行业中小试门槛,助力产业转化闭环 [2] 行业标准制定与国际话语权 - 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透明质酸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5] - 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透明质酸标准 [5] - 提交美国药典透明质酸专论,掌握国际行业话语权 [5] 跨界融合与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结合提升研发效率和产业转化速度 [5] - 与智平方合作深化智能制造布局,完善"黑灯工厂"设施 [5] - 引入机器人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采集和优化 [5] 行业发展机遇与战略方向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与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 [6] - 在合成生物中试平台和关键物质制造上已具备优势 [6] - 需加大科技投入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价值链跃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