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耗材
icon
搜索文档
英科医疗跌2.01%,成交额4.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67.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1%至37.00元/股 成交额4.68亿元 换手率2.67% 总市值242.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7.6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62.25万元 大单净卖出305.36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46.94% 近5日涨3.99% 近20日跌1.73% 近60日涨45.15% [1] 资金流向结构 - 特大单买入1279.07万元(占比2.73%) 卖出2541.32万元(占比5.43%) [1] - 大单买入8113.51万元(占比17.34%) 卖出8418.87万元(占比17.99%)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13亿元 同比增长8.90% 归母净利润7.10亿元 同比增长21.0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个人防护类91.47% 康复护理类4.75% 其他产品3.7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0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00万户 较上期减少2.96% 人均流通股7825股 较上期增加3.07%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9.15万股至1501.51万股 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7.25万股至474.96万股 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27.29万股至1062.44万股 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96.72万股至669.80万股 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新进187.86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围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 概念板块涵盖医用耗材、抗原检测、智慧医疗、医疗器械及跨境电商 [1] - 公司业务涵盖个人防护、康复护理及其他产品三大板块 [1]
中红医疗涨0.97%,成交额3686.24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424.64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37
公司股价与市值 - 9月24日股价上涨0.97% 成交额3686.24万元 换手率0.70% 总市值57.85亿元 [1]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主营业务以外销出口为主 采取ODM直销方式 为海外品牌商提供自主设计与生产服务 [2] - 海外营收占比达81.56% 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收入构成:健康防护产品89.48% 安全注输产品6.22% 创新孵化产品4.30% [9] 产品创新与研发 - 推出兽用输注泵产品UniFusion SP50 Vet及VP50 Vet 具备IP34防水设计和双CPU架构 支持多种输液模式 [2] - 秉持整合创新理念 结合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升级 致力于成为智惠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 [3] 企业性质与股东结构 - 属于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国资委 [5] - 股东户数2.02万户 较上期增加0.40% 人均流通股19502股 较上期增加9.52% [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86.06万股 较上期增加86.72万股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8亿元 同比增长7.76% [10] - 归母净利润574.29万元 同比减少82.35% [10]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1亿元 [11]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0] - 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医用耗材、中字头、小盘、医疗器械 [10]
从代工到品牌出海 李建全解码稳健医疗“下一个五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4
公司运营与生产 - 武汉生产基地采用高度自动化产线 实现黑灯工厂 月产能达1500-1600吨 [3][4] - 武汉二期智慧仓占地15万平方米 成为中高端医用材料生产重镇 [4] -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提升人效与品质管控 五年间产能大幅提升而人员未显著增加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96亿元 同比增长31.31%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28.07% [6] - 医疗板块上半年营业收入25.2亿元 同比增长46.4% 剔除并购影响后同比上升13.2% [6] - 消费板块全棉时代上半年营业收入27.5亿元 同比增长20.3% 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稳步提升 [6] - 当前利润率约9% 低于历史12%水平 公司计划通过卓越运营提升利润率 [7] 业务板块发展 - 医疗板块目标将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占比从10%提升至90%以上 实现从代工向品牌输出转型 [4] - 消费板块卫生巾和棉柔巾产品2025年规模预计分别突破10亿元和20亿元 [6] - 贴身衣物板块有望成为下一个十亿级品类 覆盖男女婴童及中大童市场 [10] - 发展六大场景产品包括家居、家纺、卫浴和新运动领域 坚持产品差异化 [11] 战略与并购 - 医疗与消费业务共享原材料和制造端 依托同一套供应链和技术标准实现协同 [7] - 2024年9月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医疗耗材公司GRI 快速扩充产品线并进入北美市场 [13] - 平安医疗与桂林乳胶已全面融入集团体系 利润率自2023低谷后全面回升 [8] 国际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14.3亿元 同比增长81.3% 覆盖欧美日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3] - Winner品牌高端敷料成为亚马逊北美市场市占第一产品 并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医院 [13] - 未来五年将推动消费板块出海 通过品牌认知和自然传播辐射东南亚及国际市场 [14] 产品与研发 - 医疗耗材管理业务重点推动手术组合包等解决方案 不参与恶性价格战 [11] - 开发从医院走向家用的产品包括清洁消毒、伤口护理、医用护理垫和医用修复敷料 [11] - 消费产品坚持不加柔软剂等技术创新 实现化纤做不到的功能 [11]
爱迪特涨2.01%,成交额2096.3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8.3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3: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44.68元/股 较前日上涨2.01% 总市值47.61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2096.39万元 换手率0.66% 主力资金净流出138.35万元 [1] - 大单买入占比8.77%金额183.90万元 卖出占比15.37%金额322.26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88% 近5日下跌3.19% 近20日下跌6.25% 近60日上涨9.7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6亿元 同比增长17.22% [2] - 归母净利润9204.32万元 同比增长19.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4947.64万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口腔修复材料73.74% 口腔数字化设备19.80% 其他产品及服务6.46% [2]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医疗器械 口腔医疗 次新股 阿里概念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412户 较上期增加17.12% [2] - 人均流通股7651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23.12% [2] -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等六家机构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全称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成立于2007年3月15日 于2024年6月26日上市 [2] - 核心业务为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氧化锆瓷块等口腔修复材料 [2]
春立医疗涨2.05%,成交额1975.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9.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04
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5%至23.95元/股 成交额1975.86万元 换手率0.29% 总市值91.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9.50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8.23% 卖出占比16.31% [1] - 年内累计涨幅87.8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6%/9.26%/29.59%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 产品涵盖关节假体(髋膝肩肘)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境外业务覆盖亚欧美非等大洲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8亿元 同比增长28.27%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增长44.85%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3.5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9亿元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5920户 较上期减少17.57% 人均流通股48836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341.41% [3] - 平安低碳经济混合A持股377万股(增持277万股) 南方医药保健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持股160.3万股 [4] - 中庚小盘价值、香港中央结算、中庚价值先锋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4]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属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2] - 概念板块涵盖口腔医疗、H股、新材料、增持回购、3D打印等 [2]
安杰思(688581):国内短期承压,海外稳健增长
西部证券· 2025-09-23 09: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总收入3.02亿元 同比增长14.56%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增长1.26% 毛利率下滑1.35个百分点 [1][5] - 国内收入1.40亿元 同比增长10.50% 占比46.19% 毛利率提升0.18个百分点 境外收入1.63亿元 同比增长18.28% 占比53.81%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7.69/9.42/11.47亿元 同比增长20.8%/22.4%/21.8% 归母净利润3.27/3.87/4.64亿元 同比增长11.6%/18.1%/19.8% [2] 财务表现 - 2025H1研发费用34.46百万元 研发费用率11.39% 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29% [2] - 毛利率70.3%(2025E) 营业利润率49.2%(2025E) 销售净利率42.6%(2025E) ROE 12.7%(2025E) [10] - 每股收益4.04/4.78/5.73元(2025-2027E) 市盈率18.1/15.3/12.8倍(2025-2027E) [3][10] 业务发展 - 新增海外客户14家(2025H1) 获得新注册证45张 新增境内外产品注册证26张 [2] - 研发人员187人 较上年同期增长47.24%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11% 较上年同期增加16.49个百分点 [2] - 持续优化GI类 ESD&EMR类 ERCP类产品使用性能和设计成本 [2]
中红医疗跌1.76%,成交额8037.91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3189.10万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4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高品质丁腈手套、PVC手套等医用及工业用一次性防护手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收入构成中健康防护产品占比89.48%、安全注输产品6.22%、创新孵化产品4.30% [9] - 采取ODM直销模式,为海外医疗器械及医疗耗材品牌商提供自主设计与生产服务,产品以外销出口为主 [2] - 推出兽用输注泵产品(迈德瑞纳UniFusion SP50 Vet及VP50 Vet),具备IP34防水设计和双CPU架构,支持多种输液模式及微量流速设置 [2] - 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产品研发与智能化升级,致力于成为创新型智惠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 [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7.76%,归母净利润574.29万元,同比减少82.35% [10] - 海外营收占比81.56%,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01亿元 [11] - 总市值57.30亿元,单日成交额8037.91万元,换手率1.54% [1] 股权与资金动向 - 属于国有企业,最终控制人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5] - 股东户数2.02万,较上期增加0.40%,人均流通股19502股,较上期增加9.52% [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86.06万股,较上期增加86.72万股 [11] - 主力资金连续减仓,近3日净流出2099.55万元,近5日净流出3189.10万元 [6][7] 行业与概念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医用耗材、中字头、小盘、医疗器械等 [10] - 涉及医疗器械、宠物经济、智能医疗、人民币贬值受益及国企改革等多重概念 [2]
事关创新药械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年底前11省份启动这项试点
第一财经· 2025-09-23 07:53
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启动 - 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工作 通过三年试点探索形成以价值为导向、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医保综合价值评价体系 2027年底进入全国范围推广阶段 [1] 试点范围与动态管理 - 北京、海南、江苏等11个省纳入试点范围 国家医保局对试点地区进行动态管理 确保有进有出 [2] - 试点省份包括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 [9] 评价体系应用场景 - 评价体系在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等领域的21个具体场景发挥参考价值 包括药品首发挂网、医保与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超适应证用药、耗材集采、商保创新支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2] - 药品领域7个应用场景:上市前研发立项参考、药品首发挂网、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集采药品疗效及价格分析、挂网药品价格治理、药品使用分析(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超适应症用药等)、上市后药品价值再评价 [5] - 医用耗材领域5个应用场景:(异地就医)医用耗材医保目录调整、可单独收费目录调整、医用耗材挂网及价格治理、创新医用耗材医保分类、集采医用耗材分组及比价系数调整 [5] - 医疗服务领域5个应用场景: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附条件新增、转归、调整、废止)、医疗服务定价及价格治理、(异地就医)医疗服务医保目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制定 [5] - 其他4个重点场景:药品VS医疗服务综合价值评估、中医优势病种VS西医治疗综合价值评估、按病种付费特例单议及除外支付政策、按疗效付费政策研究 [5] 试点工作推进阶段 - 截至2024年底为启动阶段 重点推进试点地区规范制定及人才队伍组建 [10] - 2026年为实践阶段 完成数据库和成果库两库建设 试点地区开发本地数据库并加强数据分级管理 国家医保局做好数据归集和共享 2026年底前产出一批初步评价成果纳入研究成果库 [14][15] - 2027年为应用阶段 重点任务包括支撑医保决策(优先应用评价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性证据)、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全链条评价运行机制)、遴选国家可信评价点(常态化承担相关任务) [16] 试点地区研究方向 - 海南省承担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特定区域内境内未上市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研究和医保数据如何服务保障真实世界研究 覆盖创新药、医用耗材和中药 [10] - 四川成都负责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究 覆盖创新药和医疗服务 [10] - 陕西西安负责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目录内药品退出机制研究 覆盖仿制药和中药 [10] - 浙江杭州负责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拟新纳入目录的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研究 温州负责基于特定区域的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组织研究 [10] - 其他试点地区研究方向包括: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真实世界研究规范(北京海淀区、广东深圳市)、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目录内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研究(辽宁大连市)、服务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的真实世界数据库研究(江苏南京市)、医保数据如何服务保障真实世界研究(江苏徐州市、甘肃兰州市)、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究(福建厦门市)、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医药价格价值符合性研究(福建三明市)、基于特定区域的药品综合价值评价组织研究(重庆市) [11] 数据治理与评价原则 - 坚持数据赋能 重视真实世界数据及证据 以可靠、可用、可信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 确保评价科学性、客观性、透明度 [8] - 坚持全面综合 立足医药医疗全生命周期 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公平性、可及性、创新性、患者体验等多维度全面评估医药产品综合价值 [8] - 重点治理本地区主要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相关的病例病案、检查检验、用药用械、手术记录等临床数据 特别是能反映患者临床结局的疗效、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证据 [13] - 对积极参与数据收集的定点医药机构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配置价格政策 [13]
心脉医疗跌2.00%,成交额1.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至105.33元/股 成交额1.53亿元 换手率1.16% 总市值129.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07%和6.4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48%和28.10% [1] - 年内股价跌3.81% 近5日跌3.04% 近20日跌10.95% 近60日涨10.28%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收入构成主动脉类71.94% 外周类28.0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减少9.24% 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减少22.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2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75万户较上期减少3.61% 人均流通股7035股增加3.75%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8.34万股至241.6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0.75万股至75.7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4.15万股至69.62万股 博时科创板100ETF减持1.63万股至52.48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 概念板块涵盖医疗器械、中盘股、专精特新、融资融券及增持回购 [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调整,集采优化,持续看好药械板块投资机会-20250922
东海证券· 2025-09-22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超配" [1]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板块短期回调但长期向好 政策优化促进行业企稳回暖 [3][4][5] - 医保目录调整进入价格谈判阶段 集采规则优化不再唯低价中选 [4][28] - 上海出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支持政策 目标2027年新增超500张三类注册证 [4][29] - 建议关注创新药 CXO 器械设备 中药 连锁药店 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机会 [5][30] 市场表现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07% 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3位 [3][12] - 年初至今板块上涨24.17% 跑赢沪深300指数9.76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0位 [3][16] - 子板块表现:上周跌幅前三为生物制品(-3.47%) 化学制药(-2.43%) 中药II(-2.13%) 年初至今涨幅前三为医疗服务(46.19%) 化学制药(41.47%) 生物制品(16.75%) [3][12][16] - 板块估值:当前PE为31.18倍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136% 子板块PE最高为医疗器械(36.41倍)和化学制药(36.39倍) 最低为医药商业(15.87倍) [3][19] - 个股表现:上周68只个股上涨(占比14.20%) 403只下跌(占比84.13%) 涨幅前五为益诺思(23.32%) 福瑞股份(17.76%) 诚达药业(14.62%) 振德医疗(12.09%) 维康药业(11.32%) [3][25][26] 行业要闻 - 医保目录调整: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初审 121个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已进入核心谈判/竞价阶段 [4][27] - 第十一批集采:纳入55个大品种 优化规则包括剔除异常低价 要求成本报价承诺 允许双轨报量模式 强化质量要求(需2年以上生产经验且无GMP违规记录) [4][28] - 上海医疗器械政策:目标到2027年新增超500张境内三类注册证 超100个海外获批产品 培育2家百亿产值企业 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 重点布局脑机接口 AI等新技术 [4][29] 投资建议 - 推荐个股组合:特宝生物 荣昌生物 贝达药业 开立医疗 华厦眼科 [5][30] - 关注个股组合:科伦药业 千红制药 益丰药房 百普赛斯 羚锐制药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