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

搜索文档
鋑联控股(00459.HK)授出1100万港元贷款
格隆汇· 2025-09-22 10:20
贷款协议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骏联信贷向借款人何镇北授出本金金额为港币1100万元贷款 [1] - 贷款按实际年利率10%计息 还款期为十二个月 [1] - 贷款协议由骏联信贷与借款人及按揭人共同订立 [1]
拉美版“阿里”Meli: “假”电商、“真”放贷?
36氪· 2025-09-17 00:12
金融业务分类与变现模式 - 金融业务分为支付、信贷和数字钱包三大类 [3] - 支付业务包括平台内支付(无额外收费)、平台外支付(基于支付额收取手续费)和先买后付(对商家收取贴现费用) [3] - 信贷业务以未偿还贷款余额为核心指标 通过利息产生收入 包括消费者贷款、商家贷款、信用卡贷款和资产抵押贷款 [4] - 数字钱包业务允许用户存入资金并进行转账、付款和理财等功能 大部分功能免费 [4] 支付业务商业模式 - 支付服务收入基于支付额乘以手续费率(MDR) 收单方留存净费率仅占整体费率的20%-40% [8][11] - 纯粹收单业务的净变现率在成熟市场仅几十个基点 拉美市场不超过100个基点 [11] - 支付行业高度同质化 难以形成差异化 费率易降难涨 [18][14] - 巴西支付市场规模超4.1万亿巴西里拉(约7600亿美元) 近两年增速回落至10%左右 [32] 支付业务增长与竞争 - 体系内支付渗透率已达100%以上 增长依赖体系外支付 [23] - 体系外支付占比从2015年的16%升至2024年的72% 但增速从2022年开始放缓至30%-40% [25] - 巴西支付市场由传统金融机构控制的收单商(Cielo、Rede、Getnet)和Fintech型收单商(Mercado Pago、PagSeguro、Stone)主导 [32][35] - Fintech公司份额从2016年的3.5%升至2024年的近30% Mercado Pago在巴西体系外支付体量仅为同行的不足40% [33][37] 数字钱包业务 - 数字钱包业务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 旨在增强用户粘性和积累数据 [44] - 数字钱包用户规模达3000万 占金融业务月活的57% 金融业务月活用户达6800万 已超电商业务活跃用户 [46] - 数字钱包支付额中大部分为非收单型支付 几乎无利可图 [29] 信贷业务盈利能力 - 信贷业务净息差(NIMAL)高达20%左右 2024年利润约15亿美元 [50] - 信贷业务贡献集团整体经营利润的60% 或扣除坏账后贡献超20% [51][52] - 未收回贷款总额达93.5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90% 信用卡贷款成为增长主力 [56] 信贷业务增长驱动与风险 - 贷款业务增长主要由用户数量驱动 而非平均贷款额提升 [59] - 消费贷用户达2050万 占电商买家数量的1/3 信用卡用户增长更快 三年增长约2倍 [62] - 巴西市场信贷业务市占率仅1% 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64] - 信贷业务为重资产模式 公司需承担信用风险 2024年底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达5800亿美元 高于待收回贷款余额的4900亿美元 [66] - 坏账损失年化占比超30% 90天以上坏账比率稳定在20%左右 [74] 金融业务协同价值 - 支付业务作为流量入口 为信贷业务提供用户和数据基础 [76] - 数字钱包和支付业务增强用户粘性 为信贷业务导流 [76] - 拉美地区高利率与公司低成本资金间的息差为信贷业务提供高利润空间 [74]
首批金融领域“黑灰产”典型案例公布
期货日报· 2025-09-15 16:11
两部门表示,要坚持对信贷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近年来,以不法贷款中介为核 心的犯罪团伙以伪造首付款凭证、签订价格虚高的房屋成交买卖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不仅 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国家金融安全,还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产生负面影响。此类 案件中,非法贷款中介在组织、策划犯罪中发挥了重要联结作用,形成以其为枢纽的全链条违法犯罪, 往往短期内重复多次作案,社会危害严重,必须依法打击。 两部门表示,要依法严惩以"代理维权"形式掩盖非法获利目的的犯罪分子。近年来,金融"黑灰产"组 织、个人为谋求非法利益,假借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广泛发布"代理高额退保"不实信息,怂 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维权",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退保金,并从中收取高 额佣金。此类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误导投保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应予以严厉打击。 据新华社电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15日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据了解,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持续加大工作协同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行为, ...
以案说法!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发布首批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 金融监管总局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包含"职业背债人"贷款诈骗案和"代理退保"敲诈勒索案两个案件[1] - 典型意义在于全链条打击信贷领域违法犯罪 并注重对涉案人员分层分类处置[1] - 依法严惩以"代理维权"名义非法获利的犯罪分子 同时划分权利行使与违法犯罪的边界[1] 宁某等人贷款诈骗案犯罪手法 - 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 宁某团伙在全国招揽无还款能力人员伪造首付款凭证[3] - 通过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 虚构首付款支付假象骗取银行贷款[3] - 诈骗贷款共计738万余元 信用卡诈骗未归还本金575万余元[3] 宁某案判决结果与行业影响 - 主犯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 并处罚金80万元[4] - 同案犯沈某某等人被判十一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4] - 不法贷款中介形成全链条违法犯罪 对金融秩序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产生负面影响[4] 涉案人员分类处置原则 - 对主要撮合作用的中介人员认定为主犯 承担全部刑事责任[5] - 对参与程度较低人员贯彻宽严相济政策 认罪认罚可依法从宽处理[5] 林某某等人"代理退保"敲诈勒索案 - 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以全额退保为诱饵杜撰保险公司违规证据[7] - 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现金价值60%-100%的补偿款 从中抽成20%-30%[7] - 通过115名投保人恶意退保造成保险公司经济损失217.62万元 非法获利48.96万元[8] 代理退保案判决与监管态度 - 主犯林某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一年 马某某被判十年[9]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禁止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活动[9] - "代理高额退保"行为挤占正常投诉渠道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应予以严厉打击[9] 合法维权与违法犯罪边界 - 投保人投诉内容应当客观真实 不得捏造事实或诬告他人[10]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胁迫手段索财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10] - 业务员违规行为是否影响合同效力需依法判定 不能作为恶意投诉理由[10]
蒙古拟于9月10日起实施信用评分制度
商务部网站· 2025-09-04 03:28
信用评分制度实施 - 蒙古将于2025年9月10日正式实施基于评分的信用信息制度 [1] - 信贷机构将根据信用评分高低提供贷款 [1] 贷款利率变化 - 2025年1-5月蒙古图格里克贷款利率为17.2% [1] - 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 [1] - 新制度预计推动贷款利率下降至12%至20%区间 [1] 信贷风险管理 - 信用评分制度实施将降低信贷机构坏账率 [1]
花旗:为何中国可能即将破裂_原中文
花旗· 2025-09-02 00:42
行业投资评级 - 香港股市出现强烈看空信号 恐惧与贪婪情绪指标达80后恒生指数有86.7%概率下跌8% 平均跌幅11% [1] - 中国市场泡沫被列为全球四大泡沫之一 与人工智能 比特币 信贷市场泡沫并列 [2]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异常上涨由融资融券驱动 与2015年泡沫期相似 当前融资融券相关性极高 [2][3] - 企业盈利表现低于预期12% 与美国市场75%企业超预期形成反差 [5] - 监管机构已对融资风险发出警告 券商提示风险配置 银行禁止信用卡资金入市 [3] - 若泡沫破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比特币或从11.2万美元跌至10.2万美元 [7] 市场指标分析 - 恒生指数触发空头信号后出现数月最大跌幅 南向资金创单日最大抛售纪录 [1] - CDCH风险指标(美国对华制裁概率)处于历史最低 促使290亿美元资金从印度转向A股 [5] - 港股估值达2022年初以来均值加一个标准差高位 接近泡沫水平 [6] 个股表现预测 - 某港股科技龙头(中国版英伟达)预警股价与业绩严重不符 虽盈利增4000%但涨幅过高 [3] - 该股若从115港元跌至93港元 跌幅达23.5% 与回测预期一致 [7] - 港股多头持仓247亿美元已回吐全部利润 存在强制平仓风险 [7] 行业动态 - 多行业陷价格战 外卖 电动汽车 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盈利承压 [4][5] - 企业股息曲线显示市场不预期短期盈利增长 [6] - 人民币汇率出现显著波动 反映通胀下行压力 [3][4] 资金流向 - 外资抛售290亿美元非中国亚洲股票 转向A股市场 [5] - 南向投资者因无法投资A股科技龙头 集中持仓港股衍生风险 [7] 历史参照 - 当前融资驱动行情与2015年相似 当时监管干预导致A股调整50% [3] - 2015年泡沫破裂后人民币被迫贬值 当前监管试图避免重演 [3]
中国汇融发布中期业绩,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3276.2万元 同比增加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5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46亿元 同比减少2% [1]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3276.2万元 同比增加7% [1] - 基本每股盈利0.03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调整 房地产行业波动 信贷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 [1] - 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代表的债权类业务规模萎缩导致利息收入下降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上升主要因非控制性权益占比减少 [1]
独家洞察 | 殊途同归:北美资产正迎来一场中期“溢价狂欢”
慧甚FactSet· 2025-08-29 02:25
核心观点 - 私人信贷回报率与中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有限 在经济衰退期间私人信贷回报率波动显著 但在衰退后几年往往高于平均水平[4][5] - 私人信贷在整个时间段内表现出显著稳定性 但2025年可能出现短期波动 随后可能从深度投资中获利[6] - 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导致国债风险溢价走高 或使私人信贷冲击提前出现[6] 研究方法 - 使用10年期减去2年期国债利率比较公共资金与私人资金在中期溢价上的成本差异[3] - 通过每年变化分析规模差异很大的数据集 发现国债利率下降往往伴随信贷基金回报率下降[4] 历史表现分析 - 2000年代初期国债回报率上升约两年后 私人信贷回报率才明显增长[4] - 2007年国债收益率上升后私人信贷回报率随之上升 但期间波动极大[4] - 2010年代无经济衰退期间 美国国债回报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私人信贷回报率出现类似下降但2017年波动后回升[5] - 私人信贷回报区间比公共市场流动性溢价更紧凑 可能因追求更高风险和回报机会[5] 数据说明 - 私人数据截止2024年第2季度 美国国债利率在同年晚些时候恢复[6]
蒙古信贷机构和个人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两倍
商务部网站· 2025-08-28 15:33
行业规模与结构 - 全国共有549家放贷业务经营机构和个人 包括362家法人和187名公民[1] - 行业总资产同比增加3369亿图格里克(约9347.94万美元)[1] - 贷款总额达6418亿图格里克(约1.78亿美元)[1] 资产配置分析 - 流动资产占比96.7% 其中现金4.1%、债务57.9%、自有资产1.9%、其他资产32.8%[1] - 非流动资产占比3.3%[1] - 负债占总负债和业主财产的49.9%[1] 贷款发放情况 - 362家法人共发放贷款6356亿图格里克(约1.76亿美元)[1] - 153名个人贷款62亿图格里克(约172.20万美元)[1] - 法人单笔平均贷款额为450万图格里克(约1248.86美元)[1] - 公民平均借款额为160万图格里克(约443.95美元)[1]
环球信贷集团(01669.HK):中期纯利为2789万港元 同比增加12.9%
格隆汇· 2025-08-28 10: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4206.8万港元 同比减少9.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89万港元 同比增加12.9% [1] - 基本每股盈利7.0港仙 [1] 股东回报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2.8港仙 [1] - 拟派特别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