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数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除了气温因素,还有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41
7月3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召开《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 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 根据有关数据,7月4日、7月7日、7月16日、7月17日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 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除了气温因素,在国家"两重"(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 设)"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下,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制造 业投资较快增长,内需表现较为稳定,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 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 陈亚宁进一步指出,从用电量增速看,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 制造业保持了较强韧性。 "6月当月,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分别同 比增长11.0%、10.3%、8.6%、8.0%、6.9%、5.8%、4.2%,均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此外,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拉动相关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6月当月,互联 ...
上半年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长5%
广州日报· 2025-07-28 00:54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1-6月全社会用电量达831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高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较1-5月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1] - 电力需求攀升反映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 [1] 产业结构用电贡献 -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达46.1% 为区域用电增长主力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贡献率为29.4% 成为拉动用电增长重要引擎 体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 [1] 制造业用电表现 - 1-6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0%和7.1% 保持较快增速 [1] - 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反映新动能持续积聚 [1] 绿色消费与新能源产业 - 双碳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1] - 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增长9.6%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大幅增长43.3% 体现绿色生产力加速培育 [1] 服务业与数字化用电 - 服务业发展良好且数字化转型加快 带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 -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较1-5月分别提高0.8/0.2/0.5个百分点 [2] - 数字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35.8% [2]
电力数据显示吉林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07:55
第一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71% 近五年上半年平均增长12.95% [1] - 农业用电量占比46.1% 同比增长9.14% 近五年平均增长12.47% [1] - 畜牧业用电量占比51.17% 同比增长16.96% 近五年平均增长14.27% 成为第一产业增长核心驱动力 [1] 第二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261.08亿千瓦时 占比53.47% 近五年平均增长4.25% [2] - 工业用电量近五年平均增长4.38% 汽车产业用电量平均增长1.59% 新能源车制造用电量平均增长508.21% [2] - 220千伏前程变电站投运 显著提升汽车产业集群电力保障能力 [2] 第三产业用电情况 - 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123亿千瓦时 占比25.19% 同比增长8.65% 近五年平均增长10.41% [3] - 批发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4% 近五年平均增长16.62% [3] - 住宿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11% 近五年平均增长15.86% [3]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161.81% 近五年平均增长38.76% [3]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近五年平均增长77.51% [3]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吉林省GDP达6823.28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 [4] - 电力公司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强化电力大数据与政府需求对接 助力"数字吉林"建设 [4]
上半年山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新华财经· 2025-07-25 07:4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 - 山西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 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4.02亿千瓦时(+6.81%),第二产业1126亿千瓦时(+5.05%),第三产业254.67亿千瓦时(+12.18%),居民生活174.9亿千瓦时(+6.29%) [1] 工业用电结构变化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7%,传统产业用电增速显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3.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6.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98%) [2]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激增671.83%,新能源整车制造(+197.0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36.5%)、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27.2%)、仪器仪表制造业(+25.63%) [2] 服务业用电新动能 - 服务业八大领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2.48%,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43.28%,大同市数据中心集群新投产企业用电量增长迅猛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激增91.1%,旅游业用电量增长14.78%,带动批发零售业用电增长27.8%,住宿餐饮业用电增长8.27% [2] 经济结构转型成效 -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 [3]
贵州:全社会用电量比增9.0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8 03:29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1~6月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00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 [1] - 用电量数据成为经济活力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1] 工业用电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5%,占全社会用电量较大比重 [2] - 铝冶炼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3% [2] - 清镇市铝产业链用电量达3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 [2] -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用电量激增47.63% [2] - 磷化工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9% [2] - 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日均用电量达3.3万千瓦时,1~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3] 大数据产业用电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51.68% [4] - 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用电量达12.57亿千瓦时 [5] - 数据中心用电负荷5年增长3倍 [4] - 供电可靠率达99.999% [4] 文旅产业用电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75% [6] - 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亿元 [6] - 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区域用电量同比增长15% [6] 充换电服务 - 1~6月贵州省充换电用电量达1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92% [7] - 已建成2476个充电站和12782支充电枪,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7]
奥飞数据: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快讯· 2025-07-06 09:43
公司融资进展 - 奥飞数据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 [1]
首都在线上市4周年:营收稳步增长,市值较峰值大幅回落
搜狐财经· 2025-07-01 01:48
公司概况 - 首都在线于2020年7月1日上市,至今已4周年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4.85元,市值19.95亿元,当前市值97.67亿元,增长3.9倍 [1][5] - 市值峰值出现在2020年8月5日,达到179.46亿元,股价43.63元 [5] - 截至6月30日收盘,股价19.46元,市值97.67亿元,较峰值减少81.79亿元,蒸发45.57% [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高性能IDC服务及云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 [3] - 核心产品分为IDC服务和云主机及相关服务 [3] - IDC服务收入占比55.30%,云主机及相关服务占比41.12% [3]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收10.09亿元,2024年13.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46%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40亿元,2024年-3.03亿元,累计利润增长-856.32% [3] - 上市5年间有3年出现亏损,仅1年实现利润增长,占比20.0% [3] 发展趋势 - 公司成长体现为规模扩张和业务结构优化 [1] - 营收保持稳定增长但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从盈利转为亏损状态 [3] - 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前景保持认可,市值较上市初期显著增长 [1][5]
大位科技: 大位数据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5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5-13 13:2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25日,系依照《公司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广东省揭阳市区新兴东二路1号 [1][2] - 公司于2001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78亿元,股份总数14.78亿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2][5] - 公司注册名称:大位数据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Dawei Technology(Guangdong)Group Co.,Ltd. [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由董事会根据需要设置 [50] - 法定代表人由董事会决定,可由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经理担任 [2] - 公司设立党组织,为党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4] - 公司股东会可授权董事会决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 [18] 经营范围与经营宗旨 - 经营宗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 [4] - 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云计算设备制造、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技术研发等 [4] - 许可项目包括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4]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5] - 公司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登记托管 [5]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股份作为质权标的 [9] - 公司董事、高管及持股5%以上股东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股票,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 [9][10]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表决权、质询权、查阅公司资料等权利 [11]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提起诉讼 [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维护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违规要求提供担保 [17][18] 重大事项决策 - 公司对外担保单笔超过净资产10%或总额超过净资产50%需经股东会审议 [19]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总资产30%的事项需股东会特别决议通过 [19][34] - 关联交易金额超过300万元或净资产0.5%以上需董事会审议,超过3000万元或净资产5%以上需股东会审议 [55] 董事会职权 - 董事会负责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利润分配方案 [51] - 董事会可决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人员 [51] - 董事会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项,向股东会提请聘请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51] 董事义务与责任 - 董事应遵守忠实义务,不得侵占公司财产、谋取商业机会或进行利益冲突交易 [43][44] - 董事应遵守勤勉义务,保证公司商业行为合法合规,公平对待所有股东 [44]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视为不能履行职责,董事会可建议股东会撤换 [45]
开展估值提升行动,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上海国企多举措加强市值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5-10 05:21
上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交所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1] - 6家上市公司展示经营发展、产业布局、技术创新、ESG建设和投资者回报等方面成效 [1] - 上海市国资委加强市值管理,截至2024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52% [1] - 上海国资国企将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企业重视市场价值表现 [2] 上港集团 - 2024年母港集装箱吞吐量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连续15年全球首位 [2] - 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13.3%,连续四年突破百亿 [2] - 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开港运营,二期获批,小洋山北侧工程推进 [3] - 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LNG加注实现上海港全覆盖 [3] - 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港口深化合作,扩大母港辐射半径 [3] - 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实现突破,国际中转集拼模式丰富 [4] - 开展科技创新项目55项,实施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10项 [4] 华谊集团 - 2024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5.8% [5] - 申请专利151项,授权134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5] - 广西华谊新材料列入"绿色工厂"名单,上海华谊新材料获评"五星级绿色工厂" [5] - 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广西钦州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陆续建成投产 [6] - 拟收购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60%股权,强化精细氟化学品业务 [6] 上海医药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6] - 工业销售过亿产品44个,其中2个超10亿,中药板块工业收入95.71亿元 [7] - 临床申请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 [7] - 创新药服务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 [7] - 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提升中药品种循证医学和国际化能力 [7] - 完成东南亚与中东地区业务布局,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 [8] 浦发银行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近12年新高 [9]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95,523亿元,贷款增量规模创新高 [9] - 不良贷款率为近10年最低,拨备覆盖率达过去9年最高 [9] - 打造"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深度赋能科技企业 [9] - 长三角地区贷款总额1.84万亿元,增长超10%,存款总额2.31万亿元,增长超7% [10] - 2024年跨境业务量超4万亿元,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增长97% [10] - 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 [11] 中国太保 - 2024年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 [11] - 寿险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 [12] - 产险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8% [12] -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6.0%,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12] - 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13] - "太保家园"社区落地13城15园,床位超8800张 [13] 数据港 - 2024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49% [14] - 全国运营35座数据中心,全部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14] - 蝉联"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14] - 发布"业财融合平台1.0"和"智能运维管理平台3.0" [15] - 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和上海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