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

搜索文档
品高股份:完成特种电机战略投资,加速构建国产智能生态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2:29
战略投资与布局 - 品高股份旗下品高汇智基金完成对深圳恒驱电机的战略投资 恒驱电机专注于精密微电机研发 在无刷电机领域技术沉淀深厚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 无人机 机器人 机器狗等高端装备领域 [2] - 品高汇智基金已投企业博韬合纤获北交所上市受理 基金持股占比2.19% 博韬合纤为丙纶材料领域龙头 高性能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装备和特种纺织领域 技术自主性高且规模化产能成熟 [2] - 2024年品高股份完成对江原科技 之江创智和优智联三家国产芯片公司战略投资 覆盖国产AI芯片 通感算一体化芯片及UWB定位芯片领域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品高股份联合江原科技推出全国产16卡算力一体机"品原AI一体机" 实现大模型推理效率大幅提升 [3] - 通过对恒驱电机的技术整合 增强品高股份高端制造能力 强化特种行业人工智能领域国产化替代能力 [3]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品高股份提出"国产智算软硬一体协同发展"战略规划 以"特种行业人工智能+国产智算生态"双轮驱动布局国产智算领域 [3] - 公司构建起集"芯片+电机+材料+云平台"的全国产智能生态产业链 通过生态协同打通"技术创新-产业落地"转化路径 有望实现战略产业化突破 [3]
微光股份(002801):营收利润两位数增长 双循环布局深化
新浪财经· 2025-08-18 08: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50亿元,同比增长10.00%,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1.32% [1]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7.68%,环比增长11.04%,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4.16% [1] - 通过远期结售汇工具对冲汇率风险,理财收回本金321.45万元并实现证券投资收益611.44万元 [1] 业务结构 - 境外营收4.01亿元,同比增长12.08%,占比提升1.00个百分点至53.39% [1] - 境内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7.70% [1] - 制冷电机及风机业务实现营收6.60亿元,同比增长10.30% [3] - 伺服电机业务实现营收6867.40万元,同比增长11.21% [3] 产品研发与拓展 - 完成水下机器人驱动电机送样合格,开发储能空调用310、500闭式轴流风机及3款MZW关节模组 [3] - AC72三相电机及风机、EC1.20万风机等产品实现量产 [3] - 加大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等研发投入,紧跟人形机器人产业方向 [3] 行业趋势 - 美国、加拿大、欧洲强制推行IE3能效等级标准,推动节能高效电机出口 [2] - 中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 [2] - 节能环保趋势下,ECM电机及伺服电机市场前景广阔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14亿元、18.12亿元、20.05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亿元、4.08亿元、4.65亿元 [3] - 当前市盈率对应25.4倍、20.9倍、18.3倍 [3]
从582百万美元到1050百万美元!曝光双转子无轭轴向磁通电机行业增长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19
双转子无轭轴向磁通电机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电动机,其特点是两个转子夹着一个定子,设计上消除了传统的定子轭 (背铁)。这种 "无磁轭" 结构允许磁通轴向(沿电机旋转轴)穿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从而形成更短、更直接 的力路径。与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或单侧轴向磁通电机相比,这种设计通常具有更高的扭矩密度(单位体积的扭 矩),并可能提高效率,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近日,全球知名信息报告出版商 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发布了《2025 年全球市场双转子无轭轴向磁通 电机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新兴电机市场提供了全面 且权威的参考。 从市场规模来看,该报告数据显示,按收入计,2024 年全球双转子无轭轴向磁通电机收入大约达到 527 百万美元。更 值得关注的是,预计到 2031 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 1050 百万美元,在 2025 至 2031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 (CAGR)高达 10.3%。如此强劲的增长态势,充分彰显了双转子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市场的广阔前景,无疑会吸引众 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在产品类型方面,双转子无轭 ...
卧龙电驱20250815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电驱动系统、机器人组件、电动航空、智能电机 - 公司:卧龙电驱 核心业务与市场表现 - 主营业务:防爆电机(全球市占率4.5%第一)、工业电机(全球市占率2.8%第四)、暖通电机(全球市占率5%第五)、新能源电机、机器人电机应用[5][10] - 收入结构:防爆占30%、工业占26%、暖通占32%,国内市场贡献60%、海外40%[1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44%),净利率接近7%[2][12][14] 战略布局与新技术 - **机器人领域**:布局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伺服驱动器、关节模组,新增灵巧手和外骨骼方向,目标成为全球T20,000供应商[6][19] - **电动航空**:与沃飞长空合资推动适航认证,系统密度24牛米/千克,峰值超40牛米/千克,效率≥94%[21] - **智能化应用**:杭州湾聚生智能联创新中心发布大模型,与智源、云深处合作深化金融智能场景[7]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短期:工业电机和日用电机需求回暖(政策推动以旧换新),2025年业绩预计10-11亿元,2026年12-13亿元[8][13] - 长期:电动航空和智能机器人(2027年起贡献收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合增速44%(2024-2029年市场空间1,538亿→2,543亿)[9][16][17] 传统业务前景 - 防爆/工业电机:因安全法规和自动化加速增长3-5%[22] - 暖通电机:数据中心需求推动增速超42%[22] - 新能源电机:电动汽车普及带动增速16%以上[22] 竞争与产能 - 全球排名:防爆第一、工业第四、暖通第五[23] - 产能利用率:90%以上,暖通/电力领域增速显著[24][25] 风险与挑战 - 新能源车主驱供应商因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毛利下滑[15] - 会计准则调整导致毛利率波动(但整体盈利能力向好)[14] 其他关键数据 - 巨人智能电机市场:2029年287亿元,2035年超1,870亿元[18] -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高、轻量化,适用于机器人场景[6]
机器人的关节:高效电机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高效电机行业(人形机器人关节执行模块核心组件)[1]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涉及国内外电机及设备企业(如中特科技、恒帅、美的等)[11][1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高效电机技术与发展趋势** - **主流技术**:无框力矩电机为人形机器人关节主流,2022年市场规模约6-7亿美元(45-50亿人民币)[2][14] - **技术壁垒**:材料(高牌号硅钢、稀土永磁体)、工艺(精密绕线、磁路设计)、控制算法[5] - **效率优化**:降低铁损/铜损(电磁损耗)、漏磁/磁阻(磁场损耗)、机械损耗(轴承摩擦)[6] - **未来方向**:集成智能化反馈机制,替代传统型号,提升安全性与场景适应性(医疗、家庭服务、工业自动化)[4] **2 人形机器人电机类型与特点** - **直流无刷电机**: - **空心杯电机**:无铁芯转子结构,消除涡流损耗,适合灵巧手(直径6-8mm),但自动化生产难(半自动化为主)[7][9][10] - **无框力矩电机**:无外壳定制化设计,用于旋转/线性关节[8][14] - **轴向磁通电机**:体积小但制造难度大(3D建模、散热问题),潜在用于空间受限场景[15] - **执行器类型**: - **刚性执行器**:控制简单但效率低(功率密度<5kW/kg)[2] - **弹性驱动器**:SEA(串联弹性体)、PEA(并联弹性体),安全性能优但控制复杂[2][3] - **准直驱动**:高扭矩密度电机,功率密度超人体肌肉[3] **3 新兴技术与市场前景** - **谐波磁场电机**: - **原理**:磁场调制效应,利用谐波能量增强动力,设计难点在转子结构优化(V字形/弧形叠压)[17][18] - **应用**:人形机器人关节、新能源汽车,需技术突破以减小尺寸[19] - **市场规模**: - **空心杯电机**:当前几亿美元,若人形机器人达100万台(每台10-20个),潜在市场几十亿人民币[13] - **轴向磁通/谐波磁场电机**:下游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或推动规模化[15][20] **4 生产与供应链挑战** - **自动化生产**:空心杯电机需工艺深度理解,全自动化设备稀缺(国内依赖联合开发)[10][11] - **竞争格局**:中低端电机门槛低,中高端依赖技术突破(如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20][21] --- **其他重要内容** - **材料与工艺**:高端电机需稀土永磁体和高精度硅钢,小厂难以突破[5] - **客户壁垒**:工业/汽车领域验证周期长(1-2年),新玩家进入困难[5] - **投资机会**:关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及相关公司布局[21]
7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商报· 2025-08-18 00:05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7和3.6个百分点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受设备更新带动,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 [1] - 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因以旧换新政策分别增长45.3%和8.1% [1] 新质生产力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2%和21.4% [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4%和12.8%,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3%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 [3] - 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32.8%、16.0% [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增长4.8%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8万亿元,占比24.9% [4]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两位数增长 [4][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至6.3%,直播带货、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5] 服务业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6]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9% [6] -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头部企业交易额增长超10%,旅游出行服务活跃 [6]
【研选行业】3D打印千亿赛道被引爆,这些公司将瓜分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8-17 12:09
3D打印设备行业 - 全球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从219亿美元增长至1150亿美元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设备成本大幅下降成为推动行业扩张的核心因素 催生千亿级市场空间 [1]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切入产业链 有望分享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1] PCB轴向磁通电机技术 - 新型电机采用无铁芯设计 运行噪音显著降低 铜材料消耗减少66% [1] - 扭矩密度达到传统电机4倍 性能突破解决人形机器人关键动力瓶颈 [1] - 国内已有5家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布局 抢占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制高点 [1]
天职国际会计师所收监管函 审计大洋电机财报3宗违规
中国经济网· 2025-08-16 06:12
监管函核心内容 -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韩雁光、潘平平发出监管函,指出其在大洋电机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1][6] - 违规行为涉及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程序执行不到位,包括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未有效执行 [1][6] - 对收入、存货、成本等关键科目的审计程序执行不足,包括收入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制造费用、应付账款、政府补助及其他应收款等环节 [1][6] - 函证、审计抽样及利用专家工作等程序存在缺陷,包括未调查回函不符事项、选样方法不当及未跟进IT专家发现的差异 [1][6] - 项目组内部质量控制及复核流程存在疏漏 [2][6] 违反的规则条款 - 天职国际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1.4条(主体合规义务)、第12.1.2条(勤勉尽责要求)、第12.1.3条(质量控制体系)、第12.1.4条(文件真实性核查)及第12.3.3条(风险导向审计原则) [2][3][4][7] - 签字注册会计师韩雁光、潘平平因未勤勉尽责,单独违反第1.4条、第12.1.2条和第12.3.3条 [2][7] 监管要求 - 要求天职国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加强质量管理并提升审计执业质量 [2][7] - 强调需督促相关人员落实审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与复核机制 [2][7]
生产需求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新华网· 2025-08-15 23:58
经济总体表现 - 7月份经济指标受极端天气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有所波动,但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 - 工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2] 新动能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分别增长26.9%和21.7%[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3]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4%、12.8%[3] 消费市场表现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服务零售额前7个月增长5.2%[4]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13.8%、20.6%、14.9%[4] - 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7%和8.2%[4]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前7个月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6] 政策与支撑因素 - 设备更新带动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5.3%、8.1%[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7] -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7]
通达动力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5 23: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71亿元,同比上升22.07% [1] - 归母净利润4263.96万元,同比上升32.4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26亿元,同比上升27.9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64.46万元,同比上升25.3% [1] - 毛利率12.66%,同比增8.05% [1] - 净利率4.41%,同比增8.42% [1] - 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36.84%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7元,同比增29.64% [1] 财务指标变动 - 应收账款7.18亿元,同比增幅达45.68% [1] - 有息负债5031.07万元,同比下降31.11% [1] - 货币资金3.37亿元,同比下降7.65% [1]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77.36%,原因:工资福利费用的增加 [3] - 管理费用变动幅度52.11%,原因:职工薪酬的增加 [3]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1922.43%,原因:汇兑损益的影响 [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676.33%,原因:购买理财产品支出的增加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581.63%,原因: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动幅度-272.8%,原因:归还银行借款的增加 [3] 业务评价 - 公司去年的ROIC为5.11%,资本回报率一般 [3] - 去年的净利率为3.99%,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近10年来中位数ROIC为4.13%,中位投资回报较弱 [3] - 2016年的ROIC为-0.47%,投资回报极差 [3] - 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13份,亏损年份1次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3] 财务风险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74.67% [4] - 应收账款/利润已达1079.6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