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
icon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垃圾食品危机”在多国蔓延的背后
环球时报· 2025-08-06 22:44
行业战略转移 - 全球包装食品和饮料公司因西方市场监管加强和健康意识提升 转向公共卫生意识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寻找增长机会 包括印度 印尼 墨西哥等[1] - 超加工食品在新兴经济体相对新颖 且面临较少营销限制和减肥药物获取壁垒 形成约300亿美元市场缺口[2] - 行业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策略聚焦儿童群体和社交场景渗透 如印度城市儿童生日派对普遍消费汉堡 薯条 披萨 可乐等高热量食品[2] 健康影响与消费趋势 - 全球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1990年至2022年间增长5倍 食用超加工食品显著增加肥胖 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3] - 印尼饮食结构显著变化:小麦 鸡肉 鱼类 含糖饮料及超加工食品摄入持续上升 绿叶蔬菜和新鲜豆类摄入减少 城市地区饮食质量下降最明显[5][6] - 印度传统食品本身高糖 高盐 多油炸 本土作坊使用反复加热油和非食品级包装 加剧健康隐患[7] 政府监管措施 - 印尼卫生部要求食品包装标注糖 盐 脂肪含量及每日摄入限量 2021年推出"更健康的选择"绿色标志识别健康食品[6] - 印尼政府加强营养干预:2024年1月启动免费营养餐计划面向学生和孕妇 并通过研讨会 媒体宣传科学饮食知识[6] - 墨西哥政府2023年3月颁布全国学校禁令 禁止销售及推广高糖 高脂肪 高盐超加工食品 特别是含糖饮料 薯片 糖果等黑色警示标签产品[7] 市场与供应链特征 - 印度包装食品仅1/3明确标注成分 且相比其他国家含更多糖 盐 脂肪成分 监管不规范导致健康风险未被充分提示[8] - 印度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于知情权 食品监管部门计划以粗体字标注成分信息 但红绿灯式标识系统因素食文化传统面临本土化挑战[8] - 印度肥胖人群集中在中产阶层 尤其是女性 因传统文化将"富态"视为富裕象征 而约1.29亿极端贫困人口(2024年数据)仍面临营养不良和粮食短缺[9][10] 行业政治化现象 - 食品话题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 如印度国会议员将麦当劳与外交政策关联 呼吁关闭门店以回应美国言论 而非实质探讨健康问题[11] - 美国"让美国再次健康"运动针对超加工食品 但政策报告被指参考文献缺失或失效 具体措施如削减学校本地食品供应项目拨款 与宣称目标存在矛盾[12][13]
百胜中国任命新董事卫哲,财报发布后股价跌6%,CEO强调不花钱买销售额
搜狐财经· 2025-08-06 21: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 第二季度营收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4%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 第二季度净利润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 [5] - 经营利润上半年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 第二季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5] - 肯德基上半年营收4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 第二季度21亿美元同比增长4% [5] - 必胜客上半年营收1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 经营利润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6] 门店扩张 - 计划2025年净新增1600-1800家门店 肯德基和必胜客加盟店占比分别达40%-50%和20%-30% [3] - 肯德基门店总数达12238家 本季度净新增295家 加盟店占比40% [5] - 单店投资成本降低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6-7亿美元 较原目标下调 [3] 股东回报 - 2024年已向股东反馈15亿美元 计划2025-2026年再反馈30亿美元 [3] - 花旗报告指出2024-2026年自由现金流预计为股东回报两倍 但2027年可能降至一倍 [1] 市场竞争 - 首席执行官表示不会通过"花钱买销售额"方式获取市场份额 [1] - 内地新兴餐厅连锁品牌崛起带来竞争压力 [1] - 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6%至348.6港元 市值缩水至1288亿港元 [1] 人事任命 - 任命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卫哲为董事 曾任职阿里巴巴CEO [3] 成本结构 - 公司餐厅开支上半年44.72亿美元同比下降1% 第二季度21.91亿美元同比下降3% [5] - 食品及包装成本上半年16.84亿美元同比持平 第二季度8.1亿美元同比下降2% [5] - 薪资及福利上半年14.31亿美元同比下降4% 第二季度7.12亿美元同比下降7% [5] 品牌表现 - 肯德基餐厅利润率提升 经营利润增长 [5] - 必胜客通过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实现利润增长 [6]
百胜中国(9987.HK):二季度同店收入增长回正
格隆汇· 2025-08-06 19:48
财务表现 - 25年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4%至28亿美元,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至3.04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至2.15亿美元 [1] - 经营利润率10.9%,同比提升1pct,主要受益于同店增长带来的费用率下降和内部效率提升 [1] - 上半年收入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增长1% [1] - 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9.4/10.2/10.5亿美元,对应EPS为20.1/21.6/22.2港元 [1][4] 业务亮点 - 外卖收入同比增长22%,收入占比达45%,环比提升3pct,受益于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1] - 同店收入同比增长1%,自去年以来首次增速转正 [1] - 原材料占比下降0.7pct,人工占比增加0.7pct,租金及其他占比下降1.2pct [1] - 总门店数量达1.69万家,同比增长10.1% [1] 肯德基表现 - 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4.1%至20.9亿美元,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1%至2.92亿美元 [2] - 同店收入同比增长1%,客单价同比增长1% [2] - 餐厅利润率16.9%,同比增长70pct,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和营运精简 [2] - 净新增门店295家(加盟店占比40%),总门店数达12,238家,同比增长12% [2] - 肯悦咖啡门店达1300家,提前完成全年计划 [2] 必胜客表现 - 二季度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同店收入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17% [3] - 客单价同比下降13%,因提供更具性价比产品 [3]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6%至4600万美元,经营利润率8.3%,同比增长90pct [3] - 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5%,占餐厅收入43% [3] - WOW门店超200家,将继续转型传统门店 [3] 资本开支与门店计划 - 维持全年1600-1800家门店开店指引,上半年净开店583家 [3] - 全年资本开支预期6-7亿美元,较此前下降,因单店开支减少 [3] - 二季度管理费用1.31亿美元,费用率4.7%,同比减少0.3pct [3] 市场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76.9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6%上涨空间 [1][4]
McDonald's(MCD)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38% 按固定汇率计算[19] - 全球系统销售额增长超过6% 按固定汇率计算[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19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约5%[29] - 上半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接近47%[29] - 餐厅利润率产生近40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约5%[29] - 预计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在中高40%区间 高于2024年的463%[30] - 预计公司运营餐厅全年利润率约为148% 与2024年持平[30] - 预计全年G&A占系统销售额比例约为22%[31] - 预计全年利息支出同比增长约4%[31] - 预计全年有效税率20%-22%[31] - 外汇折算对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产生约015美元顺风[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际运营市场(IOM)同店销售额增长4% 所有市场均实现正增长[4] - 国际发展特许市场(IDL)同店销售额增长超过55% 日本领先且所有地区均正增长[5] - 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25%[8] - 鸡肉市场份额在十大市场均有所增长[23] - 全球鸡肉份额目标到2026年增长100个基点[23] - 美国忠诚度计划用户平均年访问次数从加入前的105次增加到加入后的26次[17] - 全球90天活跃忠诚度用户达到185亿 覆盖60个忠诚度市场[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德国市场通过EDAP菜单和套餐组合实现销售和客流量正增长 并获得市场份额[6][7] - 法国市场通过EDAP平台和Big Arch产品成功扩大客流量优势[20][21] - 英国市场推出Big Arch 早期表现符合预期[22] - 澳大利亚市场通过Hot Honey Chicken活动实现多年来的首次份额增长[23] - 中国市场在鸡肉类别和整体QSR领域均获得市场份额[24] - 美国市场低端消费者访问量同比下降两位数[8][5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加速拱门战略聚焦数据和技术与品牌规模结合[14] - 餐厅平台与谷歌合作开发边缘计算 已在数百家美国餐厅部署[15] - 消费者平台目标到2027年达到25亿90天活跃忠诚度用户[16] - 公司平台正在实施新的财务和人力资源系统[18][19] - 全球Best Burger已覆盖80多个市场 预计2026年覆盖几乎所有市场[22] - 饮料类别测试在美国约500家餐厅进行 包括冷咖啡和能量饮料等[13] - 采用"一个麦当劳方式"进行营销创新 与Minecraft电影的合作是史上最大全球活动[25] - 重新推出Snack Wraps产品 全国广告价格为299美元[12][2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面临持续挑战 QSR流量整体为负[54] - 低收入消费者面临实际收入下降和焦虑情绪 导致访问量减少[88][89] - 欧洲市场面临高通胀压力 特别是牛肉价格上涨20%[67] - 中国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短期仍具挑战性[24] - 公司对长期中国市场潜力保持信心[24] - 预计美国下半年表现将强于上半年[56] - 预计第四季度将强于第三季度[57] - 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能够实现年度财务目标[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计划开设约2200家餐厅 其中约25%位于美国和国际运营市场[32] - 国际发展特许市场计划开设超过1600家餐厅 包括中国约1000家[33] - 预计2025年净增约1800家餐厅 单位增长略超过4%[33] - Ready on Arrival技术可将取餐等待时间减少50%以上[18] - 该技术已在六大市场中的五个部署 预计今年在最后一个市场推出[18] - 麦当劳被Kantar评为全球最有价值餐厅品牌[3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美国市场价值认知和评分现状 - 忠诚计划用户价值认知良好 占美国业务约25%[44] - McValue计划表现良好 但仅覆盖约50%业务[47] - 核心菜单定价过高(套餐超过10美元)对价值认知产生负面影响[48] - 国际市场价值认知更好 因竞争较少且EDAP项目更强大[49][50] 问题: 美国销售轨迹和潜在势头 - 行业环境持续挑战 低收入消费者访问量下降两位数[54] - 下半年计划强于上半年 第四季度强于第三季度[56][57] - 价值、菜单和营销活动计划令人信心[56] 问题: 国际运营市场(IOM)季度表现驱动因素 - 价值基础要素(EDAP和超值餐)已就位[61] - 菜单和营销执行强劲 Minecraft活动和产品创新成功[63] - 面对高通胀 特许经营商定价纪律性强[67] - 客户满意度评分持续提高[69] 问题: 技术举措的成功衡量标准 - 消费者平台进展良好 忠诚计划增加访问频率[73] - 餐厅平台早期阶段 但已看到服务速度改善[74] - 公司平台将带来成本节约 体现在G&A占比上[76] - 2025-2027年为投资期 之后将看到效率收益[77] 问题: 中端消费者趋势和忠诚度影响 - 第二季度中端消费者访问量略有改善[81] - 忠诚计划规模尚不足够大 目前仅覆盖25%美国业务[82] - 低收入消费者访问量下降抵消了忠诚度收益[82] 问题: 美国消费者疲软原因和国际市场比较 - 低收入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和情绪焦虑导致访问减少[88][89] - 国际市场类似动态 但竞争压力较小[90] - 家庭消费者在国际市场压力更大[90] 问题: G&A支出和饮料机会 - G&A支出通常下半年加权[95] - 饮料是大且盈利的类别机会[96] - 测试显示消费者偏好现成配方而非自定义[96] - 部分饮料将纳入价值菜单 但大部分为全利润产品[97][98] 问题: 菜单架构和全国定价挑战 - 通胀压力导致特许经营商需要提价[102] - 全国广告价格点仍具有重要价值[103] - 不同地区工资率差异需要尊重[103] - 通过合作已实现5美元餐和299美元价格点[103] 问题: 开发管道影响因素 - 新餐厅起始表现和回报符合预期[108] - 监测质量风险 但管道状况良好[109][110] - 未来发展主要在没有渗透的地区[125] - 特许经营商仍愿意接手新餐厅[126] 问题: 专业饮料测试标准和时间表 - 关注消费者反应和产品吸收[113] - 运营要素良好[113] - 从500家餐厅到全面推广需要时间[114] 问题: 早餐表现和强化措施 - 早餐是最经济敏感的时段 行业整体最弱[116] - 消费者容易跳过早餐或在家用餐[116] - 正确的价值计划可以刺激增长[117] - 美国已恢复全国早餐广告[117] 问题: 特许经营商情绪和关系 - 特许经营商与消费者一样存在不安情绪[123] - 发展对话因市场而异[124] - 赢得价值和 affordability 可以推动现金流增长[125] - 特许经营商仍愿意接手新餐厅显示信心[126]
麦当劳(MCD.US)Q2营收利润均超预期 借玩具与平价套餐重回增长轨道
智通财经· 2025-08-06 12:39
核心财务表现 - Q2营收同比增长5%至68.4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近67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3.19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14美元 [1] - 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8% 超越彭博调查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1] 区域市场表现 - 国际市场引领同店销售增长 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2.5% 扭转去年同期0.7%的下滑态势 [1] - 美国市场客单价提升推动业绩略超预期 [1] 增长驱动因素 - 通过起售价5美元的平价套餐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1][2] - 联名《我的世界》电影推出主题套餐 限时发售Squishmallows玩偶联名产品 [2] - 新增鸡肉条单品并重启消费者呼吁多年的"零食卷"(SnackWrap)产品线 [2] 战略举措与展望 - 计划9月在美国500多家门店测试新款饮品 包括冷萃咖啡和特调苏打水 [3] - 分析师预期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速将在下半年加速 受益于低基数效应和产品创新 [2]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股价上涨3.9% [3] - 年初至周二收盘累计涨幅3.1% 落后于标普500指数同期7.1%的涨幅 [3]
那么大鸡排要被下架?麦当劳中国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8-06 11:17
8月6日下午,记者通过麦当劳小程序在北京点餐发现,那么大鸡排仍旧可以点单。 8月6日,麦当劳知名产品那么大鸡排下架消息登上热搜。 当日,@麦当劳官方发文回应此事称,正在研发新口味。此外,麦当劳中国有关人士回应新黄河大鱼财 经记者表示,"麦当劳不定期更新菜单,不断进行研发创新。9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口味的那么大鸡排, 敬请期待。" ...
直营店不够加盟店来凑,百胜中国重申全年1600-1800家开店目标
36氪· 2025-08-06 11:05
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经营利润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 [3] - 第二季度总收入28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 [3] - 必胜客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由同店交易量17%增长驱动客单价同比下降13% [3] - 肯德基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同店交易量持平客单价增长1%由外卖订单占比提升驱动 [5] 品牌表现 - 必胜客上半年经营利润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性价比策略有效拉动利润 [3] - 肯德基门店超1.2万家覆盖2430座城市过去一年新进300个城市 [9] - 必胜客门店超3800家覆盖900座城市过去一年进驻150个城市 [12] - 其他品牌上半年新开35家关闭182家门店总数从千余家降至876家 [17] 扩张策略 - 上半年肯德基新开781家其中加盟店255家关闭191家 [6] - 必胜客上半年新开271家其中加盟店41家关闭131家净增140家 [9] - 2025年目标净新增1600-1800家门店肯德基加盟占比41%必胜客26% [12] - 肯德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近4成必胜客一线和新一线门店占比近一半 [15] 新业务发展 - 肯悦咖啡门店超1300家二季度新增300家2025年目标提升至1700家 [20] - 轻食品牌KPRO瞄准健康饮食都市白领借力肯德基供应链优势 [23] - 内部孵化新品牌逻辑为借力主品牌优势寻找细分市场增量 [23] 市场策略 - 必胜客通过降价策略实现客流增长但客单价下降13% [3] - 肯德基促销活动从拉新转向促活难以通过降价撬动新增客群 [5] - 肯德基推出小镇迷你店型降低投资门槛适配下沉市场 [15] - 加盟模式加速低线城市渗透但面临品控标准化和单店盈利下滑风险 [16]
#麦当劳大鸡排下架#上热搜,麦当劳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06 07:19
对此,麦当劳方面回应新浪科技称,麦当劳不定期更新菜单,不断进行研发创新。9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 口味的那么大鸡排,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王翔 8月6日,有网友发帖称,麦当劳将下架大鸡排,引发广泛讨论。当日,#麦当劳大鸡排下架#话题也登上 微博热搜。 ...
百胜中国:二季度经营利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新京报· 2025-08-05 13:3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28亿美元 同比增长4% [1] - 经营利润3 04亿美元 同比增加14% [1] - 净利润2 15亿美元 同比增加1% [1] - 经营利润率显著提升 实现双位数增长 [1] 门店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门店总数达16978家 [1] - 肯德基门店总数12238家 必胜客门店总数3864家 [1] - 二季度净新增门店336家 其中加盟店占比26% [1] - 预计全年净新增门店1600-1800家 [1] 业务发展 - 同店销售额实现正增长 [1] - 肯德基展现业务韧性 必胜客延续良好增长势头 [1] - 2024年已向股东回馈15亿美元 [1] - 2025-2026年计划向股东回馈30亿美元 [1]
百胜中国8月4日合共回购约8.54万股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05 11:04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在港交所回购1.705万股股份 耗资627.47万港元 [1] - 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回购6.83万股股份 耗资320万美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