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

搜索文档
怎么看这三个“1亿”(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27 22:22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 中国城市交通日均客运量达3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1亿人次、公交1亿人次、出租车/网约车1亿人次,体现系统韧性与活力 [1] - 多元化交通网络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跨城"一日千里"与城内高效通勤,工作生活半径大幅扩展 [1] - 公交系统规模庞大,全国城市公交线路近8万条、总长度超170万公里,成为普惠性出行基础设施 [1] 交通网络优化方向 - 公交运营需科学论证站点设置、车辆调配等细节,动态调整线路(如夜班公交因网约车普及需重新定位)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1] - 北京地铁网络已形成29条线路的"地下大动脉",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公共交通串联热门景点形成"交通+文旅"消费闭环 [2] - 出行需求升级推动服务精细化,需开发直达地铁、就医送学等精准服务,以及景区通游专线、换乘接驳等旅游配套 [2] 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效应 - 高效交通网络直接赋能城市经济,北京案例显示地铁系统与经济活动"同频共振",文旅消费获新动能 [2] - 城市交通规划合理性影响整体形象,需从"满足基础出行"向"提升体验品质"转型,通过"小处方"式微创新优化服务颗粒度 [2] - 交通网络密度与城市活力正相关,"幸福出行网"的完善将增强城市运行效率与人文温度 [2]
从交通工具到城市文化IP 公交如何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杭州日报· 2025-07-25 03:22
赏花专线与文旅融合 - 杭州公交开通"赏荷专线",串联断桥、新新饭店、郭庄等观荷点,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开通半个月客流量提升50%左右 [2] - 2024年春季起推出四季赏花专线(郁金香、樱花、桂花、菊花、梅花),将公共交通与自然时序结合,形成"公交+赏花"创新模式 [4] - "中意巴士"于2019年开通,促进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友好关系,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并衍生出520路"大红豆"双层巴士及生肖主题车厢等文创产品 [5] 年轻化创新与社交传播 - 194路公交因杨公堤六座石拱桥的"过山车"体验走红,改造后增加涂鸦涂装和分贝仪互动,35岁以下乘客占比提升12.6% [6][7] - 公司计划推出夜游专线及文创产品,瞄准"夜市经济"和年轻群体需求,强化公交与城市文旅的趣味结合 [7] 智慧服务与便民升级 - 2025年春节推出景区门票扫码购票服务,覆盖14个热门景点,支持"门票+车票"套票,减少排队时间 [8] - 西溪路608号停车场升级为便民服务驿站,提供行李寄存、导乘、充电等综合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9] - 未来将拓展定制旅游专线和文创销售,探索"公交+文旅"深度结合,提升公共交通的城市窗口功能 [9]
“白天载客,晚上拉货”,是公交破局新思路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7-23 10:27
郑州公交与顺丰合作 - 郑州公交集团与河南顺丰速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但目前尚未开展车辆运输合作 主要合作议题是扩大物业出租的范围和内容 [1][2] - 网传"白天载客晚上拉货"的公交车并非郑州公交 当前郑州公交客货不混 [2] - 2024年郑州公交主营业务收入中 公交运营占比62.97% 毛利率-604.1% 物业出租占比10.19% 毛利率87.42% [2] 公交行业现状 - 2019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691.76亿人次 2023年降至380.5亿人次 2024年微增至386.7亿人次 2025年1-5月同比下降4.8% [3] - 客流量下降主因是地铁线路密集和私家车普及 多地公交公司面临运营困境 [3] - 广州公交集团2024年1-10月营收101.93亿元 利润总额1.51亿元 能源和货运成为主要盈利支撑 [4] 公交+快递模式探索 - 南京开展公交车拉货试点 快件可在2.5小时内送达主城区 当日达消费者 [4] - 西安长安区构建"城乡公交+供销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 [4] - 该模式需解决政策依托 线路设计 车辆调度等问题 需精准施策和多方配套 [5]
中国每天3亿人次乘公交地铁或打车出行,乡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07:2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均居世界首位[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1]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建成90%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结合水运民航优势[1] 交通运输效率与规模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物运输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1]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民航日均服务超200万人次[2]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2] 多元化出行服务体系 - 日均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通勤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2] - 90%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50%以上通公交[2]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20%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8.4%累计建成充电车位6.2万个[2] 节假日交通保障措施 - 高峰时段单日通行量达7000万次为日常2倍通过"一段一策"缓解拥堵[2] - 暑期加强客流研判与极端天气应对优化服务措施保障出行安全[3]
这一地招标130辆公交车 谁能拿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9 14:43
景德镇公交车辆采购项目 - 项目启动130辆公交营运车辆公开招标 资金来自企业自筹 标段划分为一个标段 [1][2] - 核心产品为8米系列纯电动公交车 要求中标人在收到交付通知后50天内分批次完成车辆交付 [3][6] - 投标人需满足独立法人资格 良好财务信誉 专业技术能力等基本要求 且未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4] -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代理商需提供制造商唯一授权 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09:30 [5][15] 招标流程 - 投标文件需通过精彩纵横云采购平台提交 需办理CA数字证书 平台使用费300元 [7][9][10] - 开标地点设在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景德镇分公司 需现场提交纸质投标文件 [15] - 招标公告同步发布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精彩纵横云采购平台 [16] 行业动态 -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表现强劲 半年销量达5.9万辆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22] - 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重卡半年销量达2.4万辆 显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竞争加剧 [22]
出行服务“精细化”升级:“人为本”是该有的初心和核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9 12:05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北京地铁启用"双温"车厢,乘客可选择"强冷"或"弱冷"区,并根据人流密度动态控温 [2] - 北京公交统一安装遮阳窗帘,要求司机提前开启空调提升舒适度 [2] - 西安、深圳地铁设立纳凉区,提供椅子、饮用水并安排人员管理 [2] 管理模式转变 - 公共交通单位从标准化服务转向关注"更舒适"和个性化需求 [2] - 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体现对民生需求的"俯下身"关注 [2] 服务争议事件 - K1773次列车因停运空调关闭三小时,乘客砸窗通风引发争议 [3] - 广铁长沙客运段事后说明称车内闷热但未达应急预案标准,与乘客实际感受不符 [3] 服务理念核心 - "以人为本"应成为服务核心,需重视乘客真实感受并纳入决策考量 [3] - 公共服务应体现人性化处理,如地铁纳凉区的设立和管理 [2][3]
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安托山车队开行“人工智能蓝线”T212线
搜狐财经· 2025-07-19 00:09
工业旅游观光线开通 - 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安托山车队开通"人工智能蓝线"T212工业旅游观光线,旨在串联深圳市工业旅游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和经济转型 [1] - 该线路运营时间为2025年7月12日至8月31日,仅在周末及节假日运营 [4] 线路站点及特色 - 途经站点包括安托山场站("红胖子+工业旅游"研学基地)、侨香三道南(安托山地铁站)、景田沃尔玛(香梅北地铁站)、福田农批/梅山苑(深农投智慧农业研学项目)、民乐地铁站、五和地铁站、新天下集团(华为新技术新业态体验站) [4] - 线路直接串联交通类、农业类、科技类等工业旅游新地标,为市民提供直达工业旅游景点的公交服务,减少换乘麻烦,节省出行时间和成本 [7] 未来规划 - 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安托山车队将持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出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提供优质服务 [9]
北京50个重点轨道站点环境焕新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7-18 13:01
轨道交通接驳优化 - 北京市交通部门围绕50个重点轨道站点实施接驳优化提升工作,通过针对性举措提升服务水平 [1] - 针对魏公村、西北旺、学院桥等站点增设公交站位,实现50米范围内的便捷公交接驳 [1] - 在运营调度上,对专17路、专29路等6条线路采取区间车折返运营模式,灵活匹配早晚高峰和平峰时段的客流差异 [1] - 新开C124路(地铁朱辛庄站环线,线长9.1公里)、专160路(全长约3公里)、专30路等线路,织密轨道站点与周边社区、园区的连接网络 [1] 特色接驳案例 - 海淀区西钓鱼台站采用"空中分流+地面停放"模式,增设架空栈桥实现客流分离,并利用桥下空间新增40个非机动车车位 [2] - 莲花桥站B口协调京都信苑饭店改造5个停车位为人行步道,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并安排专人引导早晚高峰 [2] - 大兴区德茂站挪移盲道以增加停车空间,同时修复无障碍设施,解决非机动车占压盲道问题 [2] 管理机制创新 - 海淀区成立专班,推出"一巡多能"管理模式,统筹800余名路侧停车管理员、网格巡查员等力量加强站点值守和巡查 [2] - 其他各区结合实际优化管理机制,为市民营造有序出行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