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

搜索文档
统筹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08 22:09
交能融合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 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 1万个 [1] - 交通运输行业用能占比在17%左右,仅次于工业和建筑业 [1]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 6%,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全国铁路电气化率75 3% [1] - "光伏+高速公路"等新兴应用模式不断涌现,交通资产能源化、用能绿色化趋势明显 [1] 发展挑战 - 充电、加氢网络覆盖不足,"里程焦虑"在节假日高峰时期显现 [2] - 交通场站(港口、机场、枢纽)配套能源设施改造难度大、成本高 [2] - 电网扩容与智能化升级滞后于交通电气化步伐,氢能储运成本高企 [2] 政策规划 - 目标2035年实现交通运输与新型能源体系全面融合互动 [2] - 需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加强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 [2] - 需制定国家层面专项规划与路线图,指导地方开展交能融合规划研究 [2] 技术创新 - 需解决新能源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的技术问题 [3] - 将建立跨行业技术装备研发平台,开展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等技术研究 [3] - 推进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等标准制定修订 [3] 项目实践 -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验证了发展可行性 [3] - 未来将部署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用能结构重大调整 [3] - 目标形成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3]
碳博会建言城市更新:绿色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06:29
城市更新与碳中和 - 上海作为全球超大城市标杆正探索"存量焕新"与"低碳发展"协同路径 但面临技术应用成本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等挑战 需突破技术瓶颈 [1] - 绿色技术是激活城市更新的关键驱动力 将推动城市向更绿色、更低碳、更宜居方向发展 [1]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2%提升至2023年66.16% 城市更新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其物质消耗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影响"双碳"目标进程 [1] 绿色转型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城市更新绿色转型需科技与理念协同发力 科技解决改造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更新向人文关怀与生态效益并重方向发展 [2] - 存量建筑改造在能源效率、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但面临投资成本高、决策链条复杂、数据标准缺失等挑战 [2] - 能源系统重构需建立"远近协同"智慧能源供需系统 规划端需平衡安全—经济—绿色 运营端需实现动态调度和最优化运营 [2] 多方协作推动绿色交通 - 绿色交通体系落地需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主体在规划协同、能源安全保障、资金可持续投入等维度形成合力 [3] - 绿色交通体系将推动城市更新中实现交通效率与碳减排双重优化 [3]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环境
广州日报· 2025-06-05 20:14
广州市长调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市长孙志洋走访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汽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东能源集团及其下属天然气有限公司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2]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中心是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采用"核心总部+创新网络"体系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1] - 中心肩负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 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优化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科研模式 [1] - 中心将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加大工业软件等前沿成果应用推广 支撑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中心将发挥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优势 加快形成高质量协同创新共同体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标杆 [1] 一汽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企业被鼓励利用广州市场规模和产业资源优势 探索完善新商业服务模式 [2] - 企业将抢抓自动驾驶赛道发展先机 [2] 广东能源集团及其下属天然气有限公司 - 企业将发挥主业优势 抓实能源安全生产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2] - 企业将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2] 广州市经济发展政策导向 - 全市各级部门需扛起经济大市政治责任 把拼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和企业需求精准施策 [2] - 将推动重点产业提速增效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形成创新驱动型增长引擎 [2] - 将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 听取企业诉求并解决实际问题 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
中美已经“和解”了,但美企突然发现不对劲:中国不再买美国货了
搜狐财经· 2025-06-02 07:40
能源行业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液化石油气进口转向中东和加拿大 美国7艘LPG运输船全部改道东南亚[3] - 中国2025年初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转向与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签订长期协议[3] - 中国2025年3月从加拿大进口原油达730万桶 同比增长37% 同期美国对华原油出口从峰值2900万桶降至300万桶[3] 农产品贸易结构转变 -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暴跌32%[4] - 中国2025年4月从巴西进口大豆240万吨 年增幅达48%[4] -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峰值34%降至18% 2025年前三个月再下降22.7%[4] 政策与战略因素 - 中国国有粮商优先采购南美大豆并给予运输补贴 南美至中国运输时间缩短至23天且效率提升30%[4] - 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 2024年国内大豆产量同比增长15%[8] - 中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30% 降低对进口能源依赖度[8] 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 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特朗普上任一周内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6] - 2018-2019年中美进行13轮贸易磋商 但美国多次单方面撕毁协议[6] - 中国企业因美国政策不稳定而减少采购美国商品[6] 供应链安全战略 - 中国致力于降低对美国商品依赖 实现能源和粮食进口多元化[6] - 能源领域加强与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合作 农产品领域扩大从巴西、阿根廷进口[6] - 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可能面临外部制裁或供应中断风险[6]
英国能源账单今夏预计将下降7%
商务部网站· 2025-05-29 04:09
能源价格变动 - 英国能源价格将从7月起下降7% 普通家庭年能源费用降至1720英镑 [1] - 咨询公司预测天然气和电力费用年均减少129英镑 降幅小于三周前预期的9% [1] - 价格下降将扭转4月实施的价格上限上调 10月和明年1月可能还有小幅下降 [1] - 能源价格仍远高于历史正常水平 需解决民众支付能力危机 [1] 价格上限机制 - 英政府2019年推出能源价格上限机制 限制供应商对标准资费套餐的收费 [1] - Ofgem每三个月更新价格上限 基于高效能源供应商成本评估 [1] - 本周五将确认7月至9月价格上限水平 最新预测假设供应商可收取28英镑附加费 [2] 影响因素 - 价格下降受特朗普关税和温暖天气引发的天然气批发价格下跌影响 [1] - 批发价格再度上涨 政策及电网附加费估算更新导致降幅缩小 [1] - 未来价格上限下调受气候变化 欧盟天然气储存规则 美国关税争议 乌克兰战争等因素影响 [2] 行业观点 - 价格上限下降为长期高能源成本家庭提供喘息空间 但账单仍高于本世纪初水平 [2] - 政府需探索定向支持措施 如社会优惠费率 确保最弱势群体不被遗忘 [2]
胜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28 00:00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总股本基数201,600,000股,转增80,640,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82,240,000股 [1] - 转增金额未超过报告期末"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余额,若实施前股本变动将按比例调整转增总额 [1] - 自方案披露至实施期间股本总额未发生变化,无需调整方案 [2] 本次实施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 方案与股东大会决议一致,以2024年12月31日登记在册的总股本201,6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 [4] - 转增前总股本201,600,000股,转增后增至282,240,000股 [5]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4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5日 [6] - 权益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6] 权益分派实施方法 - 转增股份于2025年6月5日直接记入股东证券账户,不足1股部分按尾数排序派发 [7] - 转增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起始交易日为2025年6月5日 [8] 股本变动及财务影响 - 转增后按新股本282,240,000股摊薄计算,2024年度每股净收益为-0.0598元 [8] - 股东减持承诺中的最低减持价格将根据权益分派调整 [8]
双碳研究 | 油价走低,英国能源开支大降!
搜狐财经· 2025-05-26 18:49
能源价格上限调整 - 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宣布2025年7月至9月能源价格上限下调7%,为近一年来首次下降,政策每季度调整一次以限制供应商收费上限 [3] - 普通家庭年均能源支出降至1720英镑(约1.6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初能源危机时政府价格保障机制低660英镑(降幅28%),但当前季度费率仍同比高出10% [3] - 降价主因批发天然气价格下跌(贡献90%降幅),次要因素为能源公司运营成本补贴调整,直接借记和预付费用户年均固定费用减少19英镑 [3] 能源市场动态 - Ofgem建议消费者通过"货比三家"获取更优方案,改用直接借记或智能预付费可最高节省136英镑 [3] - 监管机构正推进改革措施,包括帮助能源债务群体及调整今冬固定费率政策,同时与政府合作加速清洁能源和净零目标 [3] - 毕马威指出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可能使清洁能源转型短期内难以降低账单,因供应链等因素推高可再生能源成本 [4] 行业争议与社会影响 - 英国民众拖欠能源公司债务累计达40亿英镑,工会批评Ofgem纵容跨国企业牟利,当前能源账单仍过高 [5] - Ofgem市场总监承认能源价格仍处高位,部分家庭面临支付压力,但强调价格上限下调反映国际气价走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