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本周落地!全球资本转向中国,3个关键变化正在发生
搜狐财经· 2025-09-21 21:31
然而,此轮资本涌入的驱动因素已然升级,不再仅仅是"便宜"的估值。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呈现出持续改善的强劲势头,为投资者注入了前 所未有的信心。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A股行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其中制造业、新能源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这意味 着,中国资产不仅具备了防御性的低估值优势,更蕴含着进攻性的盈利增长潜力。 这种"低估值、高增长"的稀缺组合,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宏大背景下,对国际资本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才是真正让国际资本"无法拒绝"的理由。 制度型开放:多点开花,"高速公路"直通中国 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已悄然迈入"制度型引流"的新阶段。过往,外资进入中国主要依赖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而今,ETF互联互通、债券通、"跨境理财 通"等多元化机制的推出,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打开大门",而是在主动铺设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市场 的多条"高速公路"。 全球资本涌动,中国资产迎来"开放盈利牛"新篇章 当美联储降息的钟声似乎已近在耳畔,预计将在9月16日至17日正式敲响,一股前所未有的全球资本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涌向中国。在这场全球 ...
国家数据局: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 本报记者 连润 刘烈宏表示,要加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制造业企业要像重视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一样重视数据资源的开 发利用,在数据采、存、算、管、用全过程增加投入力度,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赋能"人工智 能+"在行业、在企业得到落地。要加力投资数据产业,积极培育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应用、安 全、基础设施等各类型数据企业。要培育为优质数据付费的市场意识,像购买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 一样,形成"为高质量数据付费"的共识,让数据在流动中使用、在使用中增值,真正形成数据供得出、 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良好局面。要共同防范和破除"内卷式"竞争,企业尤其是数智化能力强的龙 头企业,要靠创新驱动和数据驱动来发展。 国家数据局9月21日消息,9月2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表 示,要加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制造业企业要像重视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一样重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刘烈宏说,数据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贯穿于制造业的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全流程。高质量数据集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新型燃 料, ...
国家数据局:加快行业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5
● 本报记者连润 刘烈宏说,数据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贯穿于制造业的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全流程。高质量数据集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新型燃 料,就像经过精炼加工的"高标号燃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应用中能否跑得 稳、跑得远、跑出效益。 刘烈宏表示,要加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制造业企业要像重视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一样重视数据资源的开 发利用,在数据采、存、算、管、用全过程增加投入力度,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赋能"人工智 能+"在行业、在企业得到落地。要加力投资数据产业,积极培育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应用、安 全、基础设施等各类型数据企业。要培育为优质数据付费的市场意识,像购买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 一样,形成"为高质量数据付费"的共识,让数据在流动中使用、在使用中增值,真正形成数据供得出、 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良好局面。要共同防范和破除"内卷式"竞争,企业尤其是数智化能力强的龙 头企业,要靠创新驱动和数据驱动来发展。 国家数据局9月21日消息,9月2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表 示,要加大 ...
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9-21 13:31
以下是基于2025年最新研究成果的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综合技术演进、产业变革与社会影响三 大维度:一、技术突破方向;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统一架构将取代拼接式多模态系统,实现文 本、图像、音频、3D数据的深度融合处理,推理效率提升300%。世界模型(World Models)加速落 地,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底座。 AI智能体(Agentic AI)爆发;从"知识增强"转向"执行增强",OpenAI的o1/o3模型已实现复杂任务自 主决策(如商业订单处理)。预计到2028年,AI智能体将自动化15%企业日常决策,重塑SaaS行业生 态。模型训练范式革新;后训练阶段Scaling Law成为重点,强化学习(RL)优化推理效率,降低50% 算力消耗。小数据与优质数据驱动训练,减少对海量低质数据的依赖,提升模型可靠性。 二、产业重构趋势,高度个性化服务普及:AI代理深度分析用户行为,提供超个性化产品定制,客户 满意度提升40%。实时决策系统渗透物流、营销领域,企业应对市场波动速度加快3倍。AI与物理世界 深度融合: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端到端模型控制精度达毫米级。智能工厂覆盖率超80%,推动 ...
美国霸权捅马蜂窝!加墨打破八年沉寂联手,要掀翻北美贸易桌?
搜狐财经· 2025-09-21 10:49
贸易关系与体量 - 加拿大与美国贸易额达9244亿美元 而加拿大与墨西哥贸易额仅为405亿美元 两者相差近23倍 [1][3] - 墨西哥80%以上出口销往美国 美国作为墨西哥第一大贸易伙伴影响力不可替代 [3] - 加拿大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墨西哥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众多产业高度依赖北美供应链 [11][12] 关税政策影响 - 加拿大钢铁被征收50%关税 墨西哥药品和芬太尼相关产品被加征25%关税 [1][5] - 美国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将导致自身损失40万个就业岗位 体现相互依存关系 [12] - 单方面施压使两国蒙受损失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证明单个国家与美国博弈力不从心 [3][5] 合作基础与驱动力 - 两国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成为合作核心驱动力 共同维护多边贸易规则 [3][5] - 在USMCA框架下北美产业链高度融合 加拿大能源与墨西哥制造业存在天然互补性 [7] - 全球供应链重组加速使两国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会带来供应链安全风险 [7] 合作挑战与制约因素 - 两国在汽车产业等领域存在对美出口竞争关系 可能阻碍合作深化 [7][14] - 加拿大曾强调"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一样" 试图区分边境问题差异 [7] - 八年双边关系空白期反映过往对双边关系的忽视 官方往来稀疏 [5] 合作策略与预期效果 - 协调立场形成合力可增加议价能力 共同反对不合理关税并要求保障供应链公平性 [5][12] - 若能在能源互联、制造业分工、打击毒品走私等领域推进实质性合作 可使关系从政治表态转向务实落地 [9] - 以合促谈策略具有现实可行性 虽无法完全改变美国强势态度但能有效减少自身利益损失 [12][16]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加力投资数据产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07:11
刘烈宏强调,要加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制造业企业要像重视技术研发、设备更新一样重视数据资源的开 发利用,在数据采、存、算、管、用全过程增加投入力度,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赋能"人工智 能+"在行业、在企业得到落地。要加力投资数据产业,积极培育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应用、安 全、基础设施等各类型数据企业。要培育为优质数据付费的市场意识,像购买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 一样,形成"为高质量数据付费"的共识,让数据在流动中使用、在使用中增值,真正形成数据供得出、 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良好局面。要共同防范和破除"内卷式"竞争,企业尤其是数智化能力强的龙 头企业,要靠创新驱动和数据驱动来发展。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 委员会等单位支持举办。 本文编选自"国家数据局"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黄晓冬。 刘烈宏出席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9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 会并致辞。 刘烈宏指出,数据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贯穿于制造业的 研发设计、生 ...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浙江上榜数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9-21 06:31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发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浙江以87家入围企业数量居首位 山东71家居第二位 江苏54家居第三位 广东47家居第四位 [2][3] - 榜单入围门槛从"十三五"规划末的110.91亿元提高至173.65亿元 增幅达62.74亿元 [2]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从40.24万亿元增长至51.68万亿元 增长规模达11.44万亿元 资产总额从44.33万亿元增长至53.31万亿元 增长规模达8.98万亿元 [2] 区域制造业发展格局 - 浙江省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达73020.45亿元 山东省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59919.51亿元 江苏省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47639.75亿元 广东省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57309.06亿元 [2] - 四省头部企业表现突出:浙江荣盛控股营收6586.02亿元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营收5585.33亿元 江苏恒力集团营收8715.21亿元 华为投资控股营收8620.72亿元 [2] - 区域集中度显著 前十大地区中河北省32家 北京市23家 福建省22家 河南省22家 上海市18家 安徽省16家企业入围 [3]
从俄乌战争看中国,欧洲真的在觉醒了,看来毛主席真做对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05:32
地缘政治冲击 - 俄罗斯军事行动引发欧洲三重危机:军事威胁、能源短缺和经济衰退 天然气价格飙升40% 欧元区通胀率突破7.5%警戒线 [1] - 俄罗斯采取门罗主义式地缘策略 拒绝北约东扩至战略缓冲区 [5] - 美国通过渲染中俄威胁强化与欧洲、日韩的同盟关系 但全球140多个国家拒绝参与对俄制裁 [11] 能源与工业影响 - 德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超过23%制造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汽车工厂出现间歇性停工 [3][8] - 能源短缺导致德国工厂停产 工业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 [1] - 欧元区经济增速从2.1%断崖式下跌至0.4% 显示经济引擎接近停摆 [8] 战略转型举措 - 欧盟推出8000亿欧元欧洲盾牌计划 德国批准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 [7] - 欧盟寻求战略自主 但面临军工产业链美国化问题 包括导航芯片依赖德州仪器 软件系统依赖微软代码 [7] - 欧盟27国中有15国面临财政赤字超标问题 制约战略自主实施 [7] 经济贸易格局 - 2022年中美贸易额突破6900亿美元 中欧贸易增长4.2% 显示亚洲贸易联系持续强化 [11] - 巴西总统在G20质疑美元国际贸易主导地位 预示单极时代终结 [11] - 中国采取政治解决方式应对危机 体现五千年文明战略定力 [11] 历史对比与产业建设 - 中国1953-1957年通过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实现重工业产值增长近90倍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9] - 毛泽东两条腿走路战略同时发展国有大工业和社队企业 为欧洲提供全方位布局借鉴 [9] - 欧洲面临类似中国改革开放前夜的阵痛 但在独立自主方面晚了半个多世纪 [9] 军工与国防产业 - 德国采购F-35战机仍需美国技术支援 法国未来空战系统项目因预算超支屡屡搁浅 [9] - 波兰等东欧国家更信任美国驻军保障 而非法国倡导的战略自主愿景 [7] - 欧洲需要重建完整军工产业链作为战略自主三大支柱之一 [13]
本周外盘看点丨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将出炉,国际金价能否再创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21 03:27
市场正评估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密切关注本周多项经济数据;瑞士、瑞典和墨西哥等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各大央行成为市场焦点,除了美联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央行也纷纷采取行动。加拿大、挪威和印度尼西亚央行宣布降息, 英国、日本和巴西央行则选择维持利率不变。上周,美股齐创新高,道指周涨1.05%,纳指周涨2.21%,标普500指数周涨1.22%。欧洲三大股指表现分化, 英国富时100指数周涨0.72%,德国DAX 30指数周跌0.25%,法国CAC 40指数周跌0.36%。国际金价刷新历史新高。 本周看点颇多,市场正评估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因此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包括个人消费支出(PCE)、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及耐用品订单等数据将受 到密切关注。欧洲方面,欧元区和英国的初步采购经理人指数将让市场审视面临关税挑战下的地区经济运行状况。此外,瑞士、瑞典和墨西哥等央行将公布 利率决议。 美国重磅通胀指标出炉 上周五美国参议院在临时拨款法案上陷入僵局,参议员们最晚可能要到9月29日才能返回华盛顿,众议院则计划休会至10月1日之后,美国联邦政府或再次面 临停摆困境。 本周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衡量指标P ...
山东71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大众日报· 2025-09-21 00:48
榜单区域分布 - 浙江 山东 江苏 广东入围企业数量居前四位 其中山东有71家企业入围[1] - 浙江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达73020.45亿元[2] - 山东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达59919.51亿元[2] - 江苏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达47639.75亿元[2] - 广东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达57309.06亿元[2] 企业规模指标 - 入围门槛从110.91亿元提高至173.65亿元 增幅62.74亿元[1] - 营业收入总额从40.24万亿元增长至51.68万亿元 增幅11.44万亿元[1] - 资产总额从44.33万亿元增长至53.31万亿元 增幅8.98万亿元[1] 领先企业表现 - 浙江营收最高企业为荣盛控股集团 营收6586.02亿元[2] - 山东营收最高企业为魏桥创业集团 营收5585.33亿元[2] - 江苏营收最高企业为恒力集团 营收8715.21亿元[2] - 广东营收最高企业为华为投资控股 营收8620.72亿元[2] 创新能力建设 - 研发强度达2.45% 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1] - 拥有有效专利166.32万件 较上年增长11.34%[1] - 其中发明专利80.38万件 较上年增长12.07%[1] 国际化进程 - 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提高至19.10%[1] - 较上年增加0.87个百分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