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售

搜索文档
周杰伦入驻抖音24小时涨粉千万,概念股集体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7-15 01:23
周杰伦入驻抖音事件影响 - 周杰伦7月9日入驻抖音账号"周同學",24小时内涨粉超1000万,首条视频发布后点赞达1500万,粉丝总量突破2000万 [2][3] -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周杰伦概念股"集体上涨:港股巨星传奇盘中暴涨165%,收盘涨98%,次日续涨20% [4];A股志邦家居涨停10%,锋尚文化涨停20%,美邦服饰因历史合作关联亦涨停 [7] - 抖音否认支付9位数签约费的传闻,但流量扶持效果显著 [3] 巨星传奇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核心为"周杰伦IP+新零售",周杰伦母亲叶惠美与经纪人杨峻荣合计持股23.92%,通过10+10年长期IP授权协议深度绑定 [6][11] - 2024年总收入5.84亿元(同比+35.8%),净利润5605万元(同比+62.4%),IP创造及营运业务收入3.14亿元创历史新高 [14] - 旗下魔胴咖啡累计销量突破1亿杯,通过《周游记3》冠名及网红带货拓展市场 [12][13] 周杰伦IP变现体系 - 音乐版权日均产生55万元收入,包括平台播放分成(日均48万)及线下授权 [16] - "周同学"IP已与200余家授权商合作,联名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覆盖时尚/3C/食品等五大领域 [11] - 构建IP矩阵:除周杰伦外签约刘畊宏、昆凌等艺人,开发健康食品品牌"爱吃鲜摩人" [14] 关联公司受益情况 - 志邦家居自2019年代言合作后维持良好关系,锋尚文化参与2024年巡回演唱会制作 [7] - 巨星传奇借势推出功能性咖啡新品"Modong Magic",计划拓展毛绒玩具/宠物用品等热门品类 [19] - 历史合作方美邦服饰因创始人提及直播合作预期获涨停,显示IP残余价值仍被市场认可 [7] 跨平台流量转化能力 - 周杰伦在快手拥有4800万粉丝,4场直播观看量过亿,验证其流量转化潜力 [8] - 抖音入驻被视为音乐版权开发框架协议的推进动作,可能开启新一轮商业变现 [16] - 综艺《周游记3》强化"好丈夫"人设,同时为旗下产品提供曝光渠道 [10][11]
负债25亿跑路美国,妻儿住4000平海景豪宅,2万股民血本无归
搜狐财经· 2025-07-11 01:0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林永飞上世纪90年代创立意大利风格男装品牌"卡奴迪路",通过模仿欧洲一线大牌设计和奢华门店装修实现产品溢价 [1] - 2002年成立"摩登大道"公司时年净利润已突破千万元,通过代理纪梵希、巴利等国际品牌与自有品牌混售提升销售额 [3] - 2012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市值峰值达60亿元,全国门店318家,年净利润1.07亿元 [3] 经营策略与问题 - 采用"鱼目混珠"策略将自有品牌与国际大牌并列陈列,误导消费者认知 [3] - 2016年受电商和快时尚冲击,门店月亏损超百万,耗资4.9亿元收购互联网平台转型失败,一年亏损2.87亿元 [3] - 2018年起通过上市公司为关联企业担保14.7亿元,2019年曝出巨亏14.7亿元 [4]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存在澳门门店虚增存货价值2000万元、隐瞒孙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亏损2.4亿元等财务造假行为 [4] - 证监会仅对林永飞处以60万元罚款,远低于其加州豪宅区月生活支出(约10万元) [4] 退市与后果 - 股价从峰值18元跌至0.7元,2.4万名投资者损失,2024年集体诉讼时创始人名下已无可执行资产 [5] - 因无法追回被占用的4000万元资金及未按时披露2023年财报,2025年7月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5] 创始人现状 - 林永飞辞任董事长后移居美国加州,拥有4000平方米海景豪宅(价值400万美元),家人展示奢侈生活 [1][7] - 国内遗留25亿元债务和69条强制执行令,美国豪宅年物业费仅50万元人民币 [1][7]
港股公告掘金 | 迅销公布前三季度业绩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0.99亿日圆 同比增长8.4%
智通财经· 2025-07-10 15:11
重大事项 - 权识国际附属福老投资与延吉市人民政府就可能于香港合作开展数字经济相关业务事项订立谅解备忘录 [1] - 石四药集团取得有关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500ml及250ml)的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1] - 基石药业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1] - 联邦制药UBT37034注射液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批准 [1] - 中国生物制药库莫西利胶囊一线治疗乳腺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1] - 大洋环球控股向联交所申请以转板上市的方式在主板上市及买卖 [1] 财务数据 - 凯升控股2023年拥有人应占亏损为约7.4亿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交个朋友控股上半年累计完成GMV约69.8亿元 同比增长约17.11% [1] - 舜宇光学科技6月手机镜头出货量为约9505.6万件 环比减少3.1% 同比减少12.7% [1] - 迅销前三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0.99亿日圆 同比增长8.4% [1] - 建业地产上半年物业合同销售总额44.4亿元 同比减少1.2% [1] - 中国利郎上半年"LILANZ"产品的零售金额同比取得中至高单位数增长 [1]
FAST RETAIL-DRS(06288.HK)前三季度纯利同比增长8.4%至3390亿日圆 整体创下历来最佳业绩
格隆汇· 2025-07-10 08:52
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26,167亿日圆,同比增长10.6%,综合经营溢利总额为4,509亿日圆,同比增长12.2%,创下历来最佳业绩 [1]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0.2个百分点至53.8%,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0.5个百分点至36.9% [1] - 前三季度所得税前溢利总额为5,205亿日圆,同比增长8.9%,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90亿日圆,同比增长8.4% [1] - 融资收入及成本项下录得净增695亿日圆,其中利息收入净增398亿日圆,外币资产换算产生297亿日圆汇兑收益 [1] 日本UNIQLO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为8,014亿日圆,同比增长11.0%,经营溢利总额为1,506亿日圆,同比增长17.8% [2] - 同店销售净额同比增长7.5%,主要受夏季商品热销带动 [2] - 毛利率下降2.1个百分点,因日圆疲软导致成本率上升及折扣促销增加 [2] -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1.2个百分点,因销售额上升摊薄费用 [2] 海外UNIQLO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为14,571亿日圆,同比增长12.7%,经营溢利总额为2,406亿日圆,同比增长8.4% [2] - 大中华地区中,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约5%,经营溢利下降约3%,因消费意愿低落及低温天气影响 [3] - 香港及台湾市场收益增长但经营溢利大幅减少,因成本率上升及行政开支比率升高 [3] - 南韩市场收益及溢利大幅增长,因库存策略及行销奏效 [3] - 东南亚、印度及澳洲地区收益大幅增长,溢利上升,夏季商品销情旺盛 [3] - 北美地区收益及溢利双双大幅增长,欧洲收益大幅增长且溢利上升,新店销情良好 [3] GU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为2,562亿日圆,同比增长4.0%,经营溢利总额为263亿日圆,同比减少10.7% [4] - 夏装商品受青睐使同店销售净额略有增长,但部分商品因库存不足及推广不足销售低于预期 [4] - 毛利率下降因日圆疲弱导致成本率上升,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比率上升因薪资调高未能被销售规模扩大抵消 [4] 全球品牌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为1,005亿日圆,同比减少3.1%,经营溢利总额为28亿日圆,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5] - Theory业务收益及溢利下降,因日本百货公司销售挑战及亚洲消费低迷 [5] - PLST业务收益及经营溢利双双大幅增长,因新商品及促销活动奏效 [5] - ComptoirdesCotonniers业务收益下降但亏损缩窄,因价格调整及店铺重装修效 [5] 其他事项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11日上午九时起恢复香港预托证券买卖 [6]
迅销(06288)公布前三季度业绩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0.99亿日圆 同比增长8.4%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8:46
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26167.08亿日圆,同比增长10.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0.99亿日圆,同比增长8.4% [1] - 每股基本盈利1105.36日圆 [1] 日本UNIQLO事业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8014亿日圆,同比增长11.0% [1] - 经营溢利总额1506亿日圆,同比增长17.8% [1] - 同店销售净额同比增长7.5%,主要受夏季商品热销带动 [1] - 毛利率下降2.1个百分点,因日圆疲软导致成本率上升及折扣率上升 [1] - 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比率同比改善1.2个百分点 [1] 海外UNIQLO事业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14571亿日圆,同比增长12.7% [2] - 经营溢利总额2406亿日圆,同比增长8.4%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主力商品支持度提高及高品质店铺扩张 [2] GU事业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2562亿日圆,同比增长4.0% [2] - 经营溢利总额263亿日圆,同比减少10.7% [2] - 夏装商品受青睐但外套等商品销售低于预期 [2] - 毛利率下降因日圆疲弱导致成本率上升 [2] - 人事费用及总部费用比率上升 [2] 全球品牌事业分部 - 前三季度收益总额1005亿日圆,同比减少3.1% [3] - 经营溢利总额28亿日圆,较上年同期3亿日圆亏损扭亏为盈 [3] - Theory业务收益及溢利下降因日本百货销售挑战及亚洲消费低迷 [3] - PLST业务收益及经营溢利双双大幅增长 [3] - Comptoir des Cotonniers业务同店销售净额增长且亏损缩窄 [3] 其他事项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11日上午九时起恢复香港预托证券买卖 [4]
lululemon诉Costco抄袭,当平替成为全球趋势
36氪· 2025-07-08 10:28
核心观点 - lululemon 起诉 Costco 旗下品牌 Kirkland Signature 与 Danskin 销售高度模仿其标志性服饰的仿款产品,价格仅为原价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1][3][4] - 平替文化正在全球消费市场崛起,消费者追求以极低价格获得与奢侈品外观和功能高度相似的产品 [8][13][17] - 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凭借数据洞察和供应链优势,能够快速推出爆款平替产品,对原品牌构成威胁 [20][21] - 品牌价值正在经历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分离,迫使品牌方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叙事上同时应对挑战 [23][25] 价格对比与诉讼细节 - lululemon Define 夹克定价 99-168 美元,Costco 仿款 Jockey 瑜伽夹克仅售 17-30 美元 [1] - lululemon ABC 裤标价 98-128 美元,Kirkland 仿款裤子售价 20 美元 [3] - Scuba 卫衣原价 74-128 美元,Danskin 仿款仅售 8 美元 [4] - Costco 网站上的疑似侵权商品在诉讼消息传出后迅速售罄或下架 [8] 平替文化案例 - 沃尔玛推出"Wirkin"手提包,售价 78-100 多美元,外观模仿爱马仕铂金包,在 TikTok 上获得病毒式传播 [9][11] - TikTok 用户 Kristi Stephens 的"Wirkin"开箱视频获得近 900 万次观看,引发抢购潮 [11] - TikTok 上出现揭露奢侈品制造细节的内容,例如爱马仕铂金包物料加人工成本仅约 1395 美元,而售价高达 3.8 万美元 [14]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如敦煌网、速卖通和淘宝因平替风潮而受益 [15] 消费心态与零售格局变化 - 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通胀压力下更注重性价比,追求产品真实体验而非品牌溢价 [17] - 消费驱动力从炫耀性消费转向悦己消费,社交媒体价值观从展示名牌转向推崇精明消费 [19] - 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如 Costco 的 Kirkland Signature、亚马逊的 AmazonBasics、沃尔玛的 Great Value 等,凭借数据洞察和供应链优势快速推出爆款平替产品 [20][21] - 中国山姆会员店成功将自有品牌与高性价比绑定,竞争力超越许多大众消费品牌 [21] 品牌价值分离与挑战 - 平替文化将商品的有形价值(功能、材质、设计)与无形价值(品牌故事、社会地位)分离 [23] - 品牌方面临产品防线上的阵地战(通过专利保护设计)和品牌叙事上的认知战(回答为何支付溢价) [25] - 品牌需要找到无法被复制的终极护城河,以应对平替文化的挑战 [25]
年内港股私有化退市频现 并购与转型成企业破局关键
证券日报· 2025-07-07 17:08
港股私有化退市概况 - 截至7月5日港股年内退市公司达30家其中15家为私有化退市数量与去年全年持平 [1] - 港股市值1亿港元以下公司共474家部分公司日均成交额不足10万港元 [1] - 流动性不足估值低迷及上市成本高是私有化主因产业并购需求推动主动退市 [1] 私有化行业分布与案例 - 私有化企业涉及物流投资软件开发服装零售等多个领域 [2] - 安科系统私有化报价每股1.10港元较停牌前溢价37.5% [2] - 粤丰环保被瀚蓝环境子公司以110亿港元收购92.78%股份完成产业整合 [2] - 中粮包装被奥瑞金科技以60.66亿港元现金要约收购 [2] - ESR私有化估值552亿港元较停牌前市值溢价13.6%将专注物流与数据中心业务 [3] 流动性不足与成本压力案例 - 复星旅游文化退市前股价7.75港元较停牌溢价超1倍总市值96.47亿港元 [4] - 融信服务退市前股价0.6港元较发行价跌87.7%总市值缩水至3.05亿港元 [4] - 主板上市公司年费成本达14.5万至106.9万港元 [4] - 堡狮龙退市前股价0.106港元较巅峰市值缩水超90% [5] 私有化失败与进行中案例 - 金利来集团私有化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6] - 谭仔国际私有化议案已通过将于8月19日退市 [6] 市场影响与趋势 - 私有化推动港股结构优化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1][3] - 企业退市后可优化治理聚焦核心业务实现战略转型 [1] - 产业并购类私有化促进行业头部整合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2]
海澜之家20250707
2025-07-07 16: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澜之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 - 核心观点:市场表现相对波动,二季度线下流水保持单位数增长,主业盈利正向成长,但二季度规模利润可能小幅波动,主业收入和扣非利润仍正向成长 [2][4][5] - 论据:线下零售客流波动是多数品牌面临的挑战,海澜之家凭借高性价比定位、品类扩充、线下渠道革新和线上扩品类实现增长;去年二季度斯博兹收购带来一次性收益影响今年二季度规模利润 [4] 京东奥莱业务进展 - 核心观点:2025年初期发展迅速,二季度拓展速度放缓,三季度起进入加速开店期,新业务后续将贡献更多收入和利润 [2][6] - 论据:夏季是零售淡季,公司在打磨单店模型;截至目前已签约待开门店超17家,不少七八月份开店;冬季产品单价和毛利率较高 [6] 估值及股息情况 - 核心观点:估值回落至2025年约14倍市盈率水平,过去两年分红率超60%,当前股息率超6%,估值具有吸引力 [2][7] - 论据:作为行业龙头,主业表现领跑、新业务加速发展 [7] 新业态布局 - 核心观点:从多品牌矩阵尝试转向零售新业态布局 [2][8][9] - 论据:多品牌矩阵受宏观环境影响,子品牌收入贡献接近20亿但利润贡献有限;布局思博兹、FGC项目和京东奥莱项目 [8][9] 思博兹及FGC项目发展 - 核心观点:业务扩展,显著增加公司收入端贡献,计划2025年继续快速扩张 [2][10] - 论据:2024年4月并表后与阿迪合作推出FGC项目,截至24年底已开433家店;2024年5 - 12月实现收入约9.9亿元,利润约6700万元,按51%股权比例确认投资收益3000多万元 [10] 金海奥莱及京东奥莱发展 - 核心观点:以城市奥莱新业态进驻低线城市,三季度起加速开店,下半年收入和利润贡献提升 [4][11][12] - 论据:目前持有65%股份,已签约待开门店超17家,不少七八月份开店 [11] 海澜之家是否为优质红利资产 - 核心观点:仍是优质红利资产,股息率有吸引力 [12] - 论据:主品牌业绩波动直接影响股息,2025年二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回正;与苏超赛事合作有望提振销售;渠道结构革新、直营店增加、电商和海外市场有增长潜力;子品牌减亏对股息率形成支撑 [12][13] 京东奥莱能否成第二驱动力 - 核心观点:目前对整体利润贡献有限,公司寄予厚望,计划拓展增强其作为第二驱动力的潜力 [13] - 论据:仅开设一家门店 [13] 京东奥莱开店速度与预期对比 - 核心观点:春节后开店速度放缓,6月新门店签约速度加快,预计七八月份进入开店加速期 [14] - 论据:截至6月底已开设23家门店,目前待开业门店接近20家,签约到开业需两三个月 [14] 京东奥莱在国内零售市场前景 - 核心观点:相较传统综合性奥莱有较大想象空间 [15] - 论据:位于城市中心或副中心购物中心,交通便利、面积小,能解决商场空置率问题,为品牌商去库存,与京东合作确保正品背书满足低线城市消费者需求 [15] 京东奥莱品牌入驻及折扣情况 - 核心观点:有多个品牌入驻,折扣力度大 [16] - 论据:划分十个大专区,运动服等专区以阿迪达斯等头部品牌为主,共90多个品牌入驻;有1.5折等代金券、3至6折常规优惠,新品不高于8折优惠并叠加代金券活动,与线上平台价格持平或略低 [16] 京东奥莱单店盈利能力 - 核心观点:盈利能力强劲 [17][18] - 论据:主力门店面积四五千平方米,每家店流水可达3000多万元,报表收入打五六折,整体经营利润率超10%,报表净利润率达20多个点;300家门店可贡献60多亿报表收入和10亿左右净利润 [17][18]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海澜之家当前是值得重点推荐的投资标的 [19] - 论据:主品牌业绩企稳回升,全年业绩下修风险小,维持高分红率股息率可达6%以上;京东板块发展趋势良好,当前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5 - 12月,思博兹实现收入约9.9亿元,利润约6700万元 [3][10] - 2024年海澜之家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主品牌贡献接近20亿元,团购定制业务贡献一到两个亿,兴业泰资博资并表期间贡献几千万,京东奥莱仅一家店几乎无贡献 [12] - 截至2024年底,海澜之家直营店达1500家,加盟店减至4300多家;电商收入从22年的28亿多增至24年的44亿,同比增长36%;海外市场在2024年底开设101家门店,实现3.5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1% [12] - 出售亏损子品牌“男生女生”每年减亏一个多亿,婴童装英氏自23年以来盈利,OBB和海澜优选亏损幅度小且逐步实现盈利 [13]
中国足球最“穷”赞助商:我没有滔天的背景,借了5000块才过的年
虎嗅APP· 2025-07-06 03:31
行业观察 - 苏超联赛赞助体系显示民营企业参与度高 常州赛区内场18个赞助商中13家为民营企业 包括本地餐饮品牌如何小雷卤味、园外园汤圆等[4] - 体育赛事赞助门槛呈现差异化 总冠名费用达800万元人民币 单个广告位报价5-10万元 个体工商户可通过10万元获得与大品牌同等展示权益[4][7] - 地摊经济与实体商业形成联动效应 烧烤摊通过短视频传播登上地方抖音热榜 线下客流转化率显著提升[14] 公司运营 - 东哈烧烤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 店面面积不足200平米 初始装修投入极低 但注重食材品质 采用新鲜屠宰牛肉和一次性签子[3][19] - 现金流管理存在挑战 春节前账面仅余千元 需通过借贷维持运营 设备采购占日常支出主要部分[19] - 营销策略意外获得超额回报 10万元体育赛事赞助带来千万级曝光 日均肉串售罄时间从凌晨提前至晚间十点[7][9] 商业模式 - 社区餐饮具备强复购属性 顾客从流动摊位追随至固定门店 形成稳定客群基础[18] - 人力结构体现草根经济特征 员工包含兼职糖葫芦销售者、不识字的服务员等 采用基础工资+计件制组合[27][28] - 社会价值创造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配备AED急救设备 为外卖员设置专属休息区 产品包装植入公益寻亲信息[23][24] 区域经济 - 常州营商环境展现包容性 城管执法采取柔性管理 政府主动协助个体商户协调场地与交通[9][26] - 五金市场周边形成成熟商业生态 沿街店铺与流动摊贩共生 夜间经济活跃度较高[29] - 本地体育产业培育体系完善 体校学员从4岁开始系统训练 家庭体育消费意愿强烈[9]
这家公司出手,收购英国版Lululemon!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4:17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 - 公司完成对英国高端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的收购,这是继2022年接手GAP大中华区业务、2023年收购Hunter后三年内第三次并购国际品牌 [2] - Sweaty Betty运营团队正由GAP团队筹建中 [3] Sweaty Betty品牌现状 - 品牌创立于1998年,与Lululemon同期起步,天猫旗舰店训练裤定价750-1180元,训练上衣480-750元,定位高端 [5] - 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不力:2021年进入中国后增长不理想,香港门店从5家缩减至1家,内地唯一门店于2023年3月关闭 [5] - 行业人士认为其未开发的高端品牌潜力被宝尊看中 [5] 宝尊转型战略 - 2023年3月公司业务升级为三大板块(BEC/BBM/BZI),收购国际品牌成为转型关键环节 [5] - 通过三次收购构建覆盖大众(GAP)、功能户外(Hunter)、高端运动(Sweaty Betty)的品牌矩阵,转向品牌管理赛道 [6] 本土化运营成效 - 采用GAP和Hunter原班团队运营Sweaty Betty,策略包括供应链本土化、产品亚洲化改造及渠道重整 [8] - 该模式在GAP已见效:2024年新开51家门店,2025年Q1 BBM收入同比增长23.4%,经营亏损收窄28%至0.21亿元 [8] 高端运动市场竞争格局 - Lululemon占据中国高端瑜伽市场超70%份额,MAIA ACTIVE目标2025-2030年CAGR达50%-60% [9] - 市场增速放缓:Lululemon中国大陆增速降至约20%(此前更高),美国市场首次负增长 [9] - 新竞争者涌入:Alo Yaga正布局亚太,拟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9] 高端品牌运营挑战 - 行业分析师指出高端运动需文化认同(如Lululemon热汗哲学),Sweaty Betty英伦基因尚未找到中国化表达 [10] - 宝尊作为电商起家的公司,为高端品牌文化赋能的能力存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