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字赋能湖北武当山文旅新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3:02
核心观点 - 武当山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文化资源全面数字化 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解决游客停留时间短等发展困境 [1][3][5] 数字技术应用 - 采用高精多源实景三维技术和文化基因提炼关键技术 对312平方公里全域及11宫9观36庵堂72岩庙34处古建遗存进行数字化 [5] - 建立湖北省首个世界遗产数字孪生系统 构建完整武当文化数字资源库 [5] - 基于数字底座开发《入境武当》VR项目 采用影视级专业动捕三维模型融合方案 [5] 文旅产品创新 - "武当一梦"园区作为超级文旅综合体 集合沉浸式演艺 数字文化体验 非遗活化三大核心板块 [3] - 主秀《武当一梦》融合戏剧舞蹈武术杂技 运用先进影像与机械装置技术将武当建筑搬上舞台 [3] - 通过崖壁光影 烟花无人机秀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全新视觉体验 [3] 运营成效 - 有效解决游客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的问题 延长游客体验时长 [3] - 以现代方式诠释武当文化 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观众的情绪共鸣 [1][3] - 通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吸引中外游客数量增长 [7]
三大方向看中国银行提振消费的长期逻辑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30 04:39
国家消费刺激政策 - 国家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及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 从供需两端注入消费动能[1]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得年化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 针对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2] - 四川省自2023年9月起试点个人消费贷贴息 对四类线下消费贷款给予年化利率1.5%贴息 单笔补贴上限3000元[3] 中国银行消费金融举措 - 公司以政策落地为抓手 场景创新为核心 产品优化为支撑 在多个消费领域细化提振消费路线图[1] - 公司迅速响应国家政策 宣布全力落实两个实施方案 确保财政贴息红利直达消费者和服务业主体[2] - 四川省分行通过银行统一申领发放财政贴息 简化客户申报流程 截至7月末已为千余名客户申请补贴 金额超280万元[3] 以旧换新领域实施 - 公司聚焦汽车 家电 家装三大领域 创新产品体系 打造政策+金融+场景融合服务模式[4] - 与17家头部新能源车企战略合作 推出5年0息 3年0息分期优惠 浙江省分行汽车分期交易额达19.47亿元[4] - 河北省分行累计投放汽车分期贴息贷款11亿元 为消费者节省支出超4000万元[4] 家电家装领域支持 - 山西省分行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叠加消费满减优惠 最低每期费率0.185% 最长贷款期限五年[5] - 陕西省分行将新市民等群体纳入消费贷客群范围 开展国补换新活动实现消费4000余笔 带动消费超2500万元[5] - 北京市分行为4万名购房客户提供78亿元消费贷款 安徽省分行发放18亿元贷款缓解购房后资金压力[5] 文旅消费全链服务 - 公司投入超亿元旅游消费补贴 构建吃住行游购全链条文旅金融服务体系[7] - 在河南郑州开展满200减50餐饮优惠 与高端酒店合作惠及超500万人次消费者[7] - 陕西省分行开展周四半价活动 西安商圈餐饮满减带动消费超3万笔[7] 住宿出行领域布局 - 与万豪 希尔顿等多家酒店开展满减优惠 覆盖高端和经济型酒店[7] - 福建省分行为平潭119家民宿提供超8800万元贷款[7] - 提供机场贵宾厅 接送机服务 联合中石化壳牌推出加油满减活动覆盖全国2万余加油站[8] 旅游文化产融结合 - 手机银行云游敦煌累计参与人次近230万[8] - 陕西省分行为华清池等重点文旅项目累计授信超30亿元 投放2亿元服务消费再贷款[8] - 福建省分行为龙岩市红古田教育培训中心发放2.1亿元贷款助力红色旅游发展[8] 跨境消费优化 - 海南省分行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全国重点商户外卡覆盖率100%[9] - 外卡交易额同比增长79%[9] - 江苏省分行在927家网点提供20种货币兑换服务[8] 区域特色金融创新 - 浙江省分行创新民宿贷 嵊州小吃贷等30多个区域特色金融产品[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超3700亿元[9] - 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显著 服务客户数百万人次[9]
恒丰银行助力全国首单文物保护专项债券落地福建
齐鲁晚报· 2025-08-30 03:36
债券发行概况 - 全国首单文物保护债券成功发行 募集资金规模5亿元 期限1年 发行票面利率1.81% 全场倍数4.67 [1] - 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福州古厝集团子公司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修复项目相关贷款 [1] - 福州古厝集团在深交所共计发行两期公司债券 金额合计12亿元 [1] 金融支持措施 - 恒丰银行作为债券监管行和基石投资人 参与投资两期债券金额共计3.9亿元 [1] - 银行总分支行三级联动成立专项服务小组 协助企业完成专项债券发行 [1] - 通过债券发行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融资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1] 文旅产业融合 - 债券发行体现金融工具激发文旅产业活力的示范价值 [1] - 构建"古厝保护-场景活化-产业赋能"全链条运作模式 推动文化价值转化 [1] - 金融+文旅融合发展实践 立足区域特色资源提供特色综合金融服务 [2] 项目背景意义 -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1] - 债券发行为赓续城市文脉提供长效资金保障 [1] - 社会力量通过金融工具支持古厝保护与活化 [1]
签约授信总金额82亿元 江西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双向奔赴”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9:51
活动概况 - 江西省举办金融支持文旅产业政策宣讲暨产融对接活动 现场签约授信总金额达82亿元 [1][2] - 活动发布118个文旅项目信贷融资需求187亿元 33个文旅项目股权融资需求24亿元 [3] - 28家银行机构为120家参会文旅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3] 政策支持 - 江西省委金融办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推出《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 [2] -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要求银行加强文旅领域金融产品创新 引入低成本资金 [2] - 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形成双向奔赴合作格局 [2] 产品与签约 - 华章天地传媒投资控股集团介绍"文旅贷"普惠金融政策 [2] - 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等5家银行推介文旅产业特色信贷产品 [2] -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等6家银行与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等6家重点企业签约 [2] 行业基础 - 江西文旅资源丰富 产业基础扎实 消费潜力巨大 [2] - 文旅金融被认定为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2]
文旅产融新机遇|探索融资租赁赋能文旅产业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2:13
政策支持与行业背景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提出通过消费惠民 消费场景创新 丰富供给等举措释放文旅活力 [1] - 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支持政策 旅游业界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 行业核心挑战 - 文旅产业作为典型重资产投入行业 普遍面临投资规模高 运营成本高 轻资产占比高等难题 [1] - 企业持有的土地房产及设备类资产占比较小 融资渠道窄 资产转化难 [1] 金融创新与解决方案 - 探索金融创新模式 发挥融资租赁"融物+融资"双重优势 以"金融活水"姿态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第一财经联合上海交易集团 上海市融资租赁协会与盐城市斗龙港生态旅游度假集团于9月12日共同举办融资租赁产融讲坛 [1] - 通过产融研讨会与产融调研行双模块 深度探讨融资租赁赋能文旅产业新范式 [1] - 实地考察标杆项目 剖析融资落地痛点 搭建文旅产融资源交流平台 实现产业精准赋能 [1]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文旅去年营收增长491.21%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0:21
8月29日,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暨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 节"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凉山文旅的相关数据。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文旅集团2024年实 现经营总收入15.96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491.21%,2025年1至7月实现经营总收入12.87亿元。 文化赋能如何推动文旅三产联动? 比如打破传统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单一运营模式,以"文化赋能,三产联动"为路径,构筑文化艺术、旅 游服务、景区开发、体育康养、文旅要素五大主业板块,实现山里山外产品创造。文态、生态、业态、 形态"四态"融合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产品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供能,全产业链生态协同价值持续提升,多元 产能效益叠加释放。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凉山文旅集团实施三大品牌计划,"五彩云霞"打造"文艺的香格里拉"新文艺 传媒,获评四川省国有企业十大文化品牌;"阿斯牛牛"建立"把山里的好东西送到你的家"生态食材食品 首尾双鲜直供体系,获评全国民族特色美食博览会金奖、中国特色旅游商品优质奖,德阳阿斯牛牛藏彝 春天生活馆入选国务院《产业扶贫典型案例》;"熊猫优途"培育大凉山旅行一站式家人服务供应体系, 获评四川省国资 ...
“古城夜趣”再添消费温度
金融时报· 2025-08-29 02:40
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 夜间经济成为盘活文化资源和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通过古籍文创、打铁花表演、古巷咖啡等创新形式吸引游客[1] - 场景创新激发新需求 如"大运扬州"游船演艺项目融合声光投影与演员表演 为夜间经济打开新空间[2] - 业态从单一餐饮零售拓展至体育、音乐、购物等多领域跨界融合 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5] 消费数据表现 - "大运扬州"游船演艺8月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5% 1-8月古运河夜游项目营收达3000万元[2] - 皮市街节假日夜间客流量超5万人次 工作日达1-2万人次[3] - 个园夜游项目自4月18日推出后累计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4] - 暑期扬州夜间重点文旅场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25% 环比增长27.9%[4] - "苏超"赛事前六轮带动江苏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6] - 扬州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4亿元 增幅6.4% 文体娱乐税收增长103.6%[6] - 枣林湾音乐节吸引超6万名乐迷 省外观众占比58.5% 综合经济效益超1亿元[7] 金融支持措施 - 政银企合作达成600亿元新增消费领域专项授信 7月以来已投放约200亿元[16] - 40亿元用于京华城商圈、瘦西湖南门等重大文旅项目提质改造[16] - 建设银行为瘦西湖集团提供超30亿元综合融资[16] - 工商银行为个园、何园办理16亿元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16] - "金民链"大数据平台接入12个部门200余项数据 实现新增授信2275户金额3.51亿元[17] - 银行机构促消费活动累计投入3000万元 带动消费超7亿元[13]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道路改造提升通行效率 如长春路新建步行观光道解决人车混行问题[10] - 实施"白加黑"店铺共享模式 由店铺提供晚间经营场地[11] - 设置智能支付终端100余台 游客排队时间缩短60%以上[13] - 设计六类支付便利化旅游路线 打造多个支付便利化宣传点[12] - 探索古运河水上游览航线 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布局[11] 创新业态发展 - 个园推出"剧本杀+实景"新业态 游客可化身"剧中人"探寻盐商故事[7] - 明月湖商圈推出夜跑、夜市、夜演等系列融合活动[7] - 招引盒马鲜生、茶颜悦色等全市首店项目入驻[8] - 通过非遗技艺、国潮元素与沉浸式互动体验打造园林夜游新范式[4]
洛阳:区委书记带头“穿越”洛邑古城!六大消费优惠9月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24
政府文旅政策创新 - 老城区领导班子以汉服游客身份自费体验妆造服务并进行沉浸式市场调研 通过不打招呼不亮身份不到熟悉店铺的方式发现服务细节和消费痛点问题 [1][3] - 政府推出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汉服专项优惠措施 包括穿汉服品美食住民宿乘小交通游景区购物娱乐享优惠 活动时间为9月1日至12月31日 [4][5][6] 汉服经济发展现状 - 老城区汉服妆造市场主体达1360家 较2022年末增长14倍 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9] - 2024年老城区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 带动近3万人从事妆造跟拍师等新职业 [9] 文旅融合实践成效 - 政府将汉服经济打造为现象级IP 通过领导干部实际消费为商户添信心为市场添人气 形成问题不过夜的解决机制 [8][9] - 文旅消费券和汉服体验券直接送达消费者 汉服经济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 使传统文化复兴与民生发展相结合 [1][9][11]
思美传媒:上半年营收增长26.78% 新传媒与新文旅双轮驱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8亿元,同比增长26.78% [1] - 在广告市场整体微增背景下保持良好增长韧性 [1] AI技术应用与新传媒业务 - 公司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内容生产体系,实现AI合成创意广告、AI广告自动分析基建、AI小说辅助精修等能力 [2] - 子公司八方腾泰推出AdPex一站式智能投放平台,实现广告内容高效分发 [2] - 八方腾泰正式成为Apple Ads官方合作伙伴,为业务出海提供重要契机 [2] - 深化与字节、腾讯、百度等头部媒体合作,通过抖音、腾讯视频号等平台提升广告营销能力 [3] 新文旅业务布局 - 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在文旅项目新媒体宣传营销方面积累经验 [4] - 与台江县合作推出创意新春贺岁视频、深山音乐会、村晚活动及景点打卡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4] - 携手阿里云·无影云助力台江县夯实乡村数字底座,推动乡村振兴 [4] - 业务延伸至黔东南州凯里市,为当地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品牌策划与文旅宣传服务 [4] 战略发展方向 - 形成"传媒+科技+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两大业务齐头并进 [1] - 通过AI技术应用持续增强业务能力,紧跟广告营销领域技术趋势 [5] -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新文旅领域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5]
南京秦淮区发布十项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中国人文旅游第一区”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11:33
发展目标 - 秦淮区提出"一十百千万"总体目标 到2028年旅游总人数超1亿人次 海外传播量超10亿 文旅项目年度投资额超100亿元 旅游总收入超1000亿元 新增市场主体超1万个[1] - 2025年上半年游客接待量达55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530亿元 两项指标均位列南京市第一[1] 产业基础 - 文化旅游是秦淮区主导产业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长期位居全国热门景区顶流[1] - 连续6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榜单前五 获评多项文旅领域国字号荣誉[1] 合作与投资 - 与张家界 敦煌等城市签署文旅合作协议[1] - 发布签约29个文旅产业项目 总投资额达81亿元[1] - 成立秦淮文旅产业联盟 整合夫子庙 老门东 熙南里等重点片区资源[1] 战略举措 - 发布十项行动计划推动从流量经济转向价值经济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体验[2] - 实施焕新秦淮印象 壮大秦淮园区 做强秦淮礼物等系统性行动[2] - 覆盖场景提升 产业集聚 文创开发 夜间经济 美食品牌 文旅演艺 短剧出海等重点领域[2] 创新方向 - 突出科技赋能 建设数字文旅街区 发展数字文娱赛道[2] - 推动国际化发展 扩大入境游便利性 推动秦淮灯会和微短剧出海[2] 支持政策 - 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区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 - 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品牌演艺 扶持重点企业 鼓励文化出海 引导旅游夜宿 打造品牌活动[2] - 建立专项推进机制 为文旅企业提供人才申报 政策申请 载体用工资金需求解决等专项服务[2] 实施路径 - 通过资源化零为整 点位串珠成链 产品迭代升级 品牌塑造传播 企业强筋壮骨五大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