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丰台区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开园 已入驻37家企业
北京商报· 2025-08-22 08:39
为满足企业多样化办公需求,园区规划建设46套独立院落式办公区,面积从136—536平方米,涵盖横向连院与独 院等多种房型,可灵活组合以满足企业的办公条件。园区产业办公类区域占比80%,商务服务配套区域占20%, 形成集办公、交流、展示、文创及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复合业态。目前,已吸引农业研发、农业科技、农产业 直播、文创展示等领域的37家企业入驻。 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将瞄准打造全国乡创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目标,聚焦服务"5个100"战略,即对接100个产 业特色区县、100个区域公用品牌、100家龙头企业、100个特色园区及100个文旅景区,构建起贯通农产品进京服 务、文创开发、产业运营与跨境合作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整合乡村创新产业相关的各类 资源,促进乡村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据了解,通过引入科技、文化、旅游等创新要素,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构建出农业发展生态圈。在文化传承方 面,园区通过保留原有建筑风貌、设置乡土文化展示节点等方式,打造一座"可触摸的乡村文化博物馆",展示了 新发地从田野乡村到首都"菜篮子"的奋斗历程,传承其独特的市场文化与拼搏精神,成为市民参观、游 ...
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开园,打造全国乡创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新京报· 2025-08-22 07:30
园区概况与规模 - 北京丰台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于8月21日正式开园 对外开放产业空间达14000平方米 [1] - 园区前身为新发地村平房区"72间房" 改造后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并增设乡土文化展示区 [1] - 规划建设46套独立院落式办公区 单套面积介于136平方米至536平方米 [1] 企业入驻与产业定位 - 目前已吸引37家农业相关企业入驻 涵盖农业研发 农业科技 农产业直播及文创展示领域 [1] - 定位为全国乡创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提供农产品进京服务 文创开发 产业运营及跨境合作等综合服务 [1] 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 - 采用"央企+市场+村集体+新农人"四方共建模式 打破地域与行业限制 [1] - 整合乡村创新产业相关各类资源 展示新发地从乡村到首都"菜篮子"的发展历程 [1]
从粮仓变化看农业现代化(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01
粮食仓储技术升级 - 行业从简易土木粮仓发展为智慧绿色粮仓 实现储粮管理深刻变革 [1] - 云南元阳采用政府投资+农户参与模式 提供小粮仓 真空袋等工具并配套技术指导 [1] - 河北永年推出"共享仓储"服务 农户可免费存粮并享受代烘干 代销售等产后服务 [1] 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应用 - 行业通过无人机植保 机械化收割 智能化烘干等技术减少粮食损耗 [1] - AI技术应用于智慧育种 种子认证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环节提升生产效率 [1]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 行业从追求产量转向注重品质 满足"吃得好 吃得鲜"的消费升级需求 [1] - 科技引领与民生导向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1]
黑龙江出台科技小院培育行动计划
人民日报· 2025-08-21 21:59
政策规划 - 黑龙江省四部门联合印发科技小院培育行动计划 推动标准化 规范化 品牌化建设 [1] - 计划到2026年底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小院超100家 实现13个市地全覆盖 [1] - 按照"建设一个小院 入驻一个团队 辐射一个产业 示范一大片区"思路开展创建工作 [1] 建设目标 - 组建产业和区域科技小院集群 打造多学科联合攻关与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1] - 累计入驻研究生超过200名 培育超过200名高素质三农工作人员 [1] -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科技小院典型样板 使其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生力军 [1] 实施机制 - 构建政府引导 专家牵头的科技小院联建机制 [1] - 推动产业或技术关联度高的科技小院组建联盟或集群 [1] -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由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 [1] 重点任务 - 明确12项重点任务包括统筹规划布局 构建联建机制 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 [1] - 任务涵盖关键技术攻关 科技成果推广 实用技术服务和农村科普活动 [1] -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小院 [1]
现代农业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富邦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6.8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4: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5亿元 同比增长6.50% [2] - 归母净利润6121.7万元 [2] - 现代农业业务收入1.22亿元 同比增长13.31% [2] - 农化助剂业务收入4.96亿元 同比增长5.62% [4] 新业务发展 - 禾本科固氮产品按15元/亩计算 潜在市场空间约289.35亿元 [2] - 推出5个微生物线虫防治新产品及3个禾本科固氮新产品 [4] - 生物杀线剂市场预计以14.6%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市场规模达21亿美元 [2] 技术布局 - 与华中农业大学及中国农科院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推进高效作物固氮菌剂项目 [3] - 引进根结线虫研究团队 通过基因工程和诱变育种技术提升菌株性能 [3] - 采用自主创新与协同攻关模式深化生物固氮和线虫防治技术 [3] 市场地位 - 农化助剂业务获沙利文认证"全球肥料助剂销量第一"称号 [4] - 与全球400余家大中型肥料企业合作 包括YARA/ICL/云天化等 [4] - 业务覆盖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企业 [4] 行业前景 - 我国现代农业市场预计迎来快速增长 [2] - 生物线虫防治成为生态防治领域最具前景方向 [2] - 固氮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2]
量子技术助力果蔬保鲜,青旅新发地乡创园开园亮科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13:06
园区转型与定位 - 北京丰台青旅新发地乡创产业园于8月21日正式开园 原为新发地村西南陈留村民小组的平房区(72间房) 现通过文化植入与空间再造升级为乡创产业园 [1][11][14] - 园区占地约65亩 保留原有建筑风貌 改造后形成46套独立院落式办公区(面积100-500平方米) 盘活1.4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已吸引37家农业科技、文创及直播企业入驻 [11][14] - 目标打造全国乡创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对接县域农产品、区域品牌及龙头企业 构建农产品进京服务、文创开发及跨境合作综合体系 [1][14]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玫瑰纤维素再生纤维技术:将玫瑰花瓣转化为自带香味的纤维 应用于丝巾等织物生产 [6] - 量子休眠新材料保鲜技术:采用量子技术的新型包装袋可显著延长果蔬保鲜期 例如实验显示8月4日存放的鲜玉米在保鲜袋中仍保持新鲜 而普通塑料袋中玉米已干瘪 [8] 配套活动与产业意义 - 即日起至8月23日举办农产品嘉年华 每晚18:00-20:00展示百强县域农产品、膳食健康产品及文创产品 [11] - 园区毗邻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通过改造解决原有基础设施落后和业态低端问题 助力农业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与流通降损 [11][14]
RWA:数实融合时代下数字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21 09:32
RWA概念与定义 - RWA指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映射和上链,形成可数字化表示、融资和交易的新型资产形式,涵盖房地产、基础设施、收益权、艺术品、贵金属、大宗商品、知识产权、股票、债券、基金等有形或无形资产[4] - RWA通过链接实体资产与数字资产,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新途径,实现更透明、更高效、更安全的资产管理和交易[4] - RWA能提升数实融合水平,是数字金融的创新路径,可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4] RWA优势分析 - 确保资产可信透明: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资产数字孪生,实时记录并反映资产运营和收益情况,做到权属、存续状态及运营数据可信透明、可追溯、难以篡改,显著提升产业资产配置效率[7] - 提高资产流动性:以通证为载体的数字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便捷交易流转,突破地域、时间、交易流程限制,通证无限可分性避免优质资产流动性危机,提高变现效率[7] - 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介环节,实现自动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通证可对接更广泛全球投资者,降低对特定区域资金来源依赖,提高融资效率[7] -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借助区块链可信性、可追溯性实时记录资产交易流转信息,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全面数据支持,智能合约动态监控资产并自动执行风控措施[8] RWA劣势分析 - 法律法规不完善:资产数字化和通证化过程涉及所有权、发行规则、交易规则、跨境监管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易引发法律纠纷,通证经济早期发展阶段法律关系变革尚不明确[9] - 存在技术安全风险:依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网络攻击可能导致区块链网络瘫痪或数据篡改,智能合约漏洞可能被利用导致数字资产被盗或协议破坏[9] - 准确估值难度大:现实世界资产种类繁多缺乏统一标准化估值方法,估值须引入外部数据源,数据不准确或更新不及时可能导致估值偏差影响定价和投资决策[9] - 市场认知度仍较低:创新数字金融模式在金融市场中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导致市场深度不足、交易活跃度不高,限制通证市场规模扩大和价值实现[9] RWA发展历程与监管实践 - RWA最早起源于2017年Polymath和Harbor项目将证券代币化的探索,2023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发售8亿港元代币化债券,2024年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Ensemble项目促进代币化应用[10] - 中国香港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执行"双牌照"制度,"证券型代币"适用于《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非证券型代币"适用于《打击洗钱条例》监管,为跨境交易提供安全保障[10] - 2024年中国内地两项新能源资产和一项农业资产分别在香港和上海通过RWA模式尝试配置全球资源,Web3.0开始赋能实体企业[10] 新能源行业RWA应用案例 - 朗新集团和协鑫能科在香港金管局Ensemble项目沙盒支持下分别发行充电桩和光伏电站RWA证券类通证,将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所有权或收益权数字化上链[11] - RWA通证赋能科技金融,将新能源实体资产活化为数字资产融合上链,通过区块链实现资产运营信息数字化、实时化、透明化和可信化,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并降低道德风险和中介背书成本[11] - RWA通证赋能普惠金融,使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新能源行业发展,发行和交易不受地域限制,吸引全球投资者增强跨境融资能力,为新能源企业开辟境外绿色金融新模式[11] - 两家公司采取境外发行模式,通过在监管相对宽松的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或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发行,须严格遵守当地证券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关注中国对外投资、外汇管理等相关规定[12] 农业领域RWA创新模式 - 马陆葡萄RWA项目结合农业数据要素探索创新融资,未发行代币而是形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可交易的农产品数据资产类RWA,因中国境内直接发行和交易代币形式的RWA缺乏明确法律依据[13] - 项目公司左岸芯慧资产包括马陆葡萄销售权及附着在实体资产之上的生产经营数据资产,数据通过浦江数链平台上链确保可信、可追溯、难以篡改,实时披露生产经营情况[13][15] - 左岸芯慧股份登记托管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可交易流通并存证于股易链平台,根据马陆葡萄销售权及RWA数据资产价值确定公司估值,实现1000万元股权融资[15]
“猪茅”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增超1100%,农业ETF易方达(562900)上涨2.39%,冲击5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21 02:56
市场表现 - 中证现代农业主题指数(930662)强势上涨2 42% 农业ETF易方达(562900)上涨2 39% 冲击5连涨 盘中成交额迅速走阔 [1] 牧原股份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12亿元 同比增长187% [1] - 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152 4亿元 同比大增1170 8%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46 2%至148 9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首次突破200亿元 同比增长4 5倍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合计派息约80亿元 [1] 牧原股份竞争优势 - 全球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稳定的生产成绩 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资本开支逐步下降 净利润中枢有望持续提升 自由现金流水平改善将成为估值重塑的核心逻辑 [1] - 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 稳健的盈利能力和清晰的成长路径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1] 农业ETF易方达(562900) - 紧密跟踪中证现代农业主题指数 选取30只业务涉及农产品、种业、饲料、动物保健与育种、畜牧产品、渔业产品与农业机械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一键打包种植+养殖两个产业链龙头企业 覆盖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中粮科技等农业科技龙头企业 [2]
2025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典型10名入围人选公示,5人来自长沙
长沙晚报· 2025-08-21 02:16
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典型项目政策 - 每年选树10名左右18至35周岁留湘来湘创业大学生作为创业典型 [1] - 入选者直接纳入湖南省芙蓉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一线创业类 给予10万元项目资金资助 [1] - 通过湖南省大学生投资基金予以支持 单笔投资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 创新型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1] 创业典型地域分布与代表企业 - 2025年度10位入围人选中有5位来自长沙 [1] - 代表企业包括湖南凝英新材料 长沙斐视科技 黑马科教控股 湖南橘友生物 湖南中森环境等公司 [1] 创业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 湖南橘友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项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产品可防控200多种水果蔬菜上的实蝇害虫 [2] - 湖南中森环境团队取得专利60余项 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等近百个项目 [2] - 长沙斐视科技研发矿车无人驾驶系统 将驾驶室从地下千米移至地面 解决矿下作业安全难题 [2] 企业成长性与融资表现 - 湖南凝英新材料创始人李镓睿为大二开始创业的26岁在读博士生 [2] - 公司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共获得融资1000万元 [2] - 目前公司估值已达2亿元 [2]
耕地调酸新科技“出招” 助力优质农产品“丰收满仓”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2:15
核心技术方案 - 团队运用ICP-MS等设备对土壤23项指标进行毫厘级分析并构建数字化土壤画像[1] -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进行AI智能组方为每块田定制专属调理套餐精准匹配有机质改良剂微生物菌剂及中微量元素[1] - 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将传统化肥用量减少40%并在关键生长期追施叶面阻控剂[1] - 技术传承"火土灰"工艺挑选十几种矿物质进行高温煅烧活化后与有机肥和菌剂复配制成具有缓释效应的土壤调理剂[2] 应用成效 - 示范田土壤pH值上升1.2稻谷亩产相较于常规施肥对照田提升31.06%[2] - 增产得益于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全面提升[4] - 该技术为全县85万亩水田增产增收提供有效路径并能助力8万亩黄斑区安全高效利用[4] 行业意义 - 技术打破土壤酸化作物低产农产品品质差恶性循环实现全方位诊断和针对性治理[4] - 为破解南方耕地酸化退化难题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探索出切实可行新路径[4] - 团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与推广工作持续优化调酸增产技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