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

搜索文档
陈茂波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8-03 09:17
香港经济表现 - 第二季度香港GDP同比实质上升3.1%,连续第十个季度正增长 [1] - 经季节性调整后,第二季GDP较第一季实质上升0.4% [1] - 私人消费开支按年上升1.9%,政府消费开支上升2.5%,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年上升2.9% [1] - 货品出口总额上升11.5%,货品进口上升12.7%,服务输出按年上升7.5%,服务输入上升7% [1] 零售与房地产 - 第二季零售销货价值微升0.3%,餐饮业总收益预计按年轻微增长 [2] - 住宅物业楼价靠稳,租金表现强韧,第二季每月平均成交数字增至约5600宗,按季上升约37% [2] - 负资产宗数按季回落7%至37000多宗 [2] - 引进的84家重点企业合共使用楼面面积达168万平方呎 [2] 金融市场 - 上半年港股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同比增33% [2] - 截至7月中旬,香港52次IPO集资1240亿港元,按年上升590%,暂列全球第一 [2] 盛事活动与经济推动 - 启德体育园两场足球盛会吸引近十万名球迷入场,创下主场馆入场人数新高 [3] - 年底全国运动会和美酒佳肴巡礼被视为业界重要机遇 [3] - 特区政府推动盛事活动和高增值旅游,私人机构积极响应,支持私人消费和市场气氛 [3]
美国就业“塌方式”降温?特朗普移民政策副作用炸裂!
金十数据· 2025-08-01 11:13
劳动力市场压力 - 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剧 7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预计为11万个 低于6月的14 7万个和今年以来月均13万个水平 [2] - 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弱 农业 建筑业 餐饮业和食品制造等依赖外籍劳工的行业受影响显著 [2] - 食品制造业就业增长停滞 建筑业2025年上半年新增就业仅3 5万个 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0 4万个 [2] 劳动力供给收缩 - 美国劳动力规模6月减少13万人 年初以来累计下降36 4万人 劳动力参与率降至62 3% 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 [2] - 移民收紧是主因 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拘押人数从2024年月均1 5万增至今年6月初的近4万 驱逐出境规模从年化40万升至60万 [2] - 过去四个月外籍劳动力总量减少逾100万 5月有创纪录的540万人退出劳动力市场 [3] 行业冲击 - 建筑业 酒店和农业等行业因移民收紧严重缺工 企业难以替代流失的劳工 推高工资成本并迫使抬价 [5][6] - 餐馆提前关门或合并门店 制造商削减班次 低技能岗位如洗碗 工厂搬运等面临用工荒 [3] - 移民相关劳动力短缺可能使美国潜在年经济增长率从2%降至1% [6] 就业市场分化 - 白领岗位因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而缩减招聘 与依赖移民的蓝领行业形成割裂 [6] - 劳动力供给减少抵消需求疲软 6月失业率微降至4 1% 但7月预计回升至4 2% [6] - 移民曾贡献2019-2024年全美88%劳动力增长 缓解用工荒并抑制通胀 [3] 移民数据变化 - 2022-2024年净移民每年260-330万 现已降至50万 远低于疫情前90万 [4] - 今年5-6月以庇护或人道主义理由入境的移民年化规模仅30万 较去年100-200万大幅下降 [3] - 外籍劳工占比从3月的19 8%降至6月的19 1% [5]
即时零售从渠道革命到生态重构 餐饮业进入提质增效攻坚期
北京商报· 2025-08-01 06:25
即时零售对餐饮业的赋能 - 即时零售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捕捉并满足"即买即用"的增量需求,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1] - 数字化管理驱动供应链优化与厨房管理系统升级,显著降低餐厨损耗 [1] - 助力商家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推动小份菜、健康餐等产品创新 [1] - 突破物理限制,使餐饮店辐射范围从1.5公里拓展至3—5公里 [1] 即时零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 高教育群体注重即时性、便利性消费,形成核心需求驱动 [1] - 供给端技术突破如冷链仓储、数字平台提升效率 [1] - 政策层面对数字化发展的支持形成合力 [1] 数字化工具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深刻重塑餐饮行业生态,开辟增效新路径 [1] - 外卖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帮助餐饮企业突破物理半径限制 [1] - 实现堂食与线上渠道的边际利润叠加,成为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1] 餐饮企业的实践案例 - 胡大饭店通过设立独立外卖店实现堂食与外卖分流,在人员与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单量 [2] - 外卖平台作为全域经营的重要补充,让不同消费渠道的顾客都能触达品牌 [2] - 外卖订单量增长与平台补贴有一定关系,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强,对企业增长有帮助 [2] - 计划在北京核心商圈覆盖50公里之内开三到四家品质外卖餐厅,建立好的企业生态链 [2]
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 国常会部署贴息政策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7-31 13:51
核心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1][7]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并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重点行业产能 [9][12] 制造业PMI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下降0.8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下降0.6个百分点 显示需求收缩 [6]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四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6]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上升2.1个百分点 为年内次高点 [6]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超7个百分点至52% 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接近49%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三个月扩张 [8] - 中型企业PMI为49.5% 上升0.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8] - 小型企业PMI为46.4% 下降0.9个百分点 [8] 非制造业与暑期消费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 [1][10] - 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邮政业升至60%以上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均升至60%以上 [11]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景区服务业上升超2个百分点至51%以上 [11]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低于50% 暑期消费对其带动作用未明显体现 [11] 市场预期与行业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高于55% [8]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受雨季影响下降2.2个百分点但保持扩张 [10]
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国常会部署贴息政策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7-31 13:22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以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1][7]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9] 制造业PMI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5% 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6]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四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6]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创年内次高点 [6]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7个百分点至52% 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接近49%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8]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8]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8] 市场预期与行业表现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位于55%以上高景气区间 [8] 非制造业与暑期消费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1][10] - 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邮政业升至60%以上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均升至60%以上 [11]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景区服务业指数上升超2个百分点至51%以上 [11] - 住宿业和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 [13] 建筑业活动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10] - 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保持在55%以上 房屋建筑相关活动指数降至50%以下 [10]
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民营经济促进法解决痛点 助力民企前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8:08
对于陶然居集团而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带来了诸多实质性的改变。严琦表示,一是创新、投 融资等利好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二是更好地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三是更好地规范企业发展,推动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法治民企、廉洁民企。 在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中,陶然居集团将充分融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要求。严琦透露,集团将按 照该法关于投融资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家战略,重点参与成渝经济圈建设。同时,按照该法要求,更好 地开展创新,推动企业转型。 在"反内卷"方面,陶然居集团一直主张靠质量和诚信立企,避免恶性竞争。严琦认为,企业要靠质 量、标准和特色赢得市场,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例如,陶然居集团与重庆罗森便利店有限公司合作建设 的陶然居数字科技5G鲜食工厂,坚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冷链物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平衡员 工工作效率与福利方面,严琦强调,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员工与企业 共享改革成果。前几年,餐饮业遭受冲击,陶然居集团采取轮岗制,让轮岗的员工去陶然居的餐饮学校 接受培训,既避免了裁员、稳定了员工,也提升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受到员工的欢迎。(中国经济网记 者鞠然)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在中国式现 ...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06: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05: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