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鞋服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李宁集团副总裁宋春涛:可持续≠牺牲功能,环保和专业不是零和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4:13
文章核心观点 在“双碳”目标与ESG驱动下,环保成为全球运动品牌重要命题,中国运动品牌起步晚,处于转型初期,李宁构建全链路环保体系,认为环保与专业可共生,虽面临成本挑战,但头部企业主动推进或助行业迈向深水区 [2][10] 行业现状 - 环保成全球运动品牌绕不开的命题,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等已布局绿色材料与回收技术,中国运动品牌起步晚,整体处于“从点状到全链路”转型初期,以“点状试水”为主,需解决全面系统化挑战 [2][3] - 鞋服行业推进环保理念不易,产品结构复杂、高性能需求使环保转型难度高、成本大 [3] 李宁环保成果 - 在成都“Nature自然空间”展览呈现环保产品“全链路”成果,以4个展区串联全链路体系,展示绿色产品完整生命周期 [2][3] - 环保路线图可追溯至2011年,近年从点状产品试水转向体系化全链路生态,关注自身运营、供应商及消费者 [4] - 䨻丝材料取材蓖麻油,环保且具良好弹性与耐久性,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跑鞋;服装端为CBA等赛事球员提供再生纱线比赛服,累计回收超1.9亿个塑料瓶 [6] 成本挑战与应对 - 创新环保材料前期成本升高,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部分成本向常规材料靠拢,企业内部可消化成本,不会以环保为由抬高售价 [7] - 行业从研发突破到量产是渐进过程,如Patagonia替换有机棉后产品销量增长,促使其他品牌加入供应链 [7] 消费者态度与企业治理 - 46%消费者购买更具可持续性产品,愿为可持续商品多支付9.7%价格,但也有质疑是为环保还是营销买单 [10] - 李宁认为环保材料应用不能是“噱头”,要助力产品功能,已将ESG上升至董事会战略高度,推动供应链ESG标准化管理 [10]
「ESG公开课」一场鞋服业绿色突围:拆解李宁ESG“硬科技”底色
华夏时报· 2025-04-23 08:19
行业绿色转型背景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服装生产国与消费市场 行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绿色化进程 [3]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 营业收入达49532.1亿元 [4] - 供应链ESG指标不达标可能导致企业被剔除出供应链 可持续商业成为正确发展路径 [4] 公司环保战略框架 - 从原料、工艺、回收再利用、生态循环四个环节系统性构建环保产品全链路 [4][5] - 研发创新聚焦材料科技和生产工艺两个相辅相成层面 [5] - 2024年在成都春熙路银石广场落地"李宁Nature自然空间"限时快闪展示实践成果 [4] 材料科技创新 - 长期关注生物基材料应用 核心取自每年可重复生长的植物性可再生原料 [5] - 2022年推出的李宁䨻丝鞋面取材于蓖麻油 [5] - 运用生物基材料的跑鞋产品已突破1000万双 [6] 生产工艺革新 - 推行无水着色技术与植物染色工艺 单件产品耗水量减少约40升 [6] - 大量采用再生环保纱线 累计推动超过1.9亿个回收塑料瓶再利用 [6] - 2024年通过使用再生纱线 相比原生涤纶碳减排量达2283吨 [6] 循环经济突破 - 2020年启动全降解鞋研究工作 2024年实现专业运动鞋降解率超过80% [6] - 成为首家实现专业运动鞋全降解的中国运动品牌 [6] - 运动鞋通常由超过30个配件构成 结构复杂性和功能性需求使全降解技术应用成为行业难题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15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超35亿元 [8] - 2024年研发投入增速达9.3% 跑赢营收增速 [8] - 2024年MSCI ESG评级升至BBB级 [9] 市场与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全年收入实现3.9%稳健增长 达286.8亿元 [9] - 2024年净利润达30.1亿元 [9] - 绿色转型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9] 行业挑战与应对 - 面临技术与成本压力、功能性材料瓶颈及工业化量产难题 [7] - 政策支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 [8] - 需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供应商合作推出兼具功能性与环保属性产品 [8] 未来发展路径 - 未来3-6年关键突破点在材料 面料需同时符合环保要求与潮流需求 [11] - 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资本协同形成"原料-生产-品牌"闭环生态 [9] - 行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合作机制 实现资源与技术共享 [9]
44年老品牌,3亿卖了
投中网· 2025-04-23 06:35
安踏收购Jack Wolfskin(狼爪) - 安踏集团宣布以2.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亿)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交易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4] - 与5年前4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相比,此次收购金额较小且显得轻车熟路 [4] - 安踏对狼爪的定位为"大众户外",旨在覆盖比始祖鸟等品牌更广阔的市场受众 [5] Jack Wolfskin(狼爪)品牌背景 - Jack Wolfskin成立于1981年,是德国第一户外品牌,全球领先的户外运动品牌,尤其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曾排名前三 [7] - 品牌拥有TEXAPORE防水透气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冲锋衣、登山鞋等产品线 [7] -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欧洲226家,亚洲269家)和超过4000家零售点,2025年营收预计为3.7亿美元 [7] 狼爪发展历程与收购背景 - 狼爪历史上经历四次卖身:2006年9000万欧元被私募基金收购,2011年7亿欧元被黑石集团收购,2018年4.76亿美元被Topgolf Callaway收购,2025年2.9亿美元被安踏收购 [7] - 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2007年进入中国,2014年销售额达3.45亿欧元后因定位模糊、缺爆款等问题增长乏力 [7] - 2022年更换中国管理团队后业绩有所起色,但仍未抓住中国户外市场爆发的机遇 [7] 安踏的并购策略与成功案例 - 安踏通过收购实现品牌群和全球化,典型案例包括2009年3.2亿元收购FILA中国运营权并成功转型为运动时尚品牌 [9] - 2019年联合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2024年实现美股上市,市值超120亿美元,较收购价翻3倍 [9] - 亚玛芬体育2024年营收51.83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3%至5.77亿美元,在中国市场增速超53% [9] 安踏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安踏体育2024年营收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营利润165.95亿元,同比增长8.0% [9] - 主品牌营收335.22亿元(+10.6%),FILA品牌收入266.26亿元(+6.1%),其他品牌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7亿元(+53.7%) [9] - 安踏已超越耐克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品牌 [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近年企业做CVC和收购已形成风气,安踏是走在最前面的样本 [3][5] - 中国户外市场爆发:亚玛芬体育、LuLuLemon(中国净营收增长46%)、North Face(大中华区增长9%)等品牌均实现高速增长 [9] - 竞争对手也在复制收购策略:报喜鸟收购Woolrich,滔搏引入加拿大越野跑品牌norda [9]
太火爆!全球买手组团来“挖宝”!“晋品”还能给你这些惊喜→
央视财经· 2025-04-23 05:43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二十六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置2607个展位,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家海内外客商参与 [2] - 参会人次达25.2万,意向成交额417.2亿元,创历史规模之最 [2] 产业链优势 - 晋江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品牌营销的50公里半径内全流程产业链闭环,全球每5双运动鞋中有1双为"晋江造" [2] - 纺织鞋服产业年产值超4000亿元,以"根茎网络"式生态支撑庞大体量 [2] - 产业链涵盖石墨烯智能温控面料、3D打印与AI建模生产线及自主品牌研发矩阵 [2] 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 - 三六一度"飞燃4"跑鞋采用立体曲面碳板技术,兼顾缓震与竞速需求,成为全马跑者首选 [6] - 福建优安纳伞业通过"记忆贴片"材料实现伞具"三年暴雨水洗如新",展现跨界创新 [8] - 数字技术深度渗透:AI健身生态重构运动场景,大模型部署产品设计生产,形成"硬科技+数字脑"双螺旋模式 [8]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展会吸引4600名海外买家及300名国际机构代表,依托"一带一路"构建全球化对接网络 [10] - 安踏等品牌获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际客商高度认可,海外"复购"成为出海新引擎 [10] - "展贸一体"全球布局强化"晋江造"国际市场信赖度 [11] 产业转型与未来方向 -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国际化、品牌化转型,聚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攻坚 [11] - 推动体育产业向新、向智、向绿升级,打造全球鞋服体育产业"晋江样板" [11] - 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11] 新兴领域布局 - 展会同步拓展赛事经济、运动健康等"体育+"综合性服务矩阵,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多元生态服务的跨越 [3]
2025年1-2月国企迁入50强城市:厦门第24,福州第31,泉州第40
搜狐财经· 2025-04-22 10:30
2025年首两月全国国企迁入城市排名出炉,其中上海国企迁入数量达到1930家位居第一深圳(1622 家)、广州(1473家)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此外,成都(1263家)、杭州(1157家)、武汉(1060家)分列第四到第六。海口(1050家)、郑州 (931家)、苏州(826家)、北京(803家)分列第七至第十。福建三城厦门、福州、泉州虽未进前 20,但区域特色明显。 中西部城市,武汉、成都领跑,贵阳(359家)、南昌(363家)靠低价土地、税收优惠吸引中小国企。 福州有着省会资源:数字经济(福州软件园)、新能源(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中落地,但国企规模偏 小。 此外竞争压力:福州邻近厦门、杭州虹吸高端企业,本土国企转型缓慢。 泉州的优势在于民营经济:恒安、安踏等民企衍生供应链国企,聚焦鞋服、建材细分领域。 但是瓶颈比较明显:缺乏政策倾斜,迁入企业多为低附加值配套厂,产值贡献有限。 | | | 2025年1-2月企业迁入50强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名次 | 城市市 | 企业(家) | 名次 | 城加 | 企业(家) | | 1 | ...
昂跑凶猛
虎嗅· 2025-04-18 21:40
文章核心观点 昂跑在中国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且重视该市场拓展,但也面临着鞋类和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需在扩品类和保持品牌定位间找到平衡,加快拓展和反应速度以抢占先机 [7][14][30] 公司概况 - 昂跑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黄浦区,办公空间设计极简、具工业风,员工年轻且爱运动,中国市场约有500多位员工,几乎都是本地人才 [1][3] - 2021年起,Marc Maurer和Martin Hoffmann出任联席CEO,构成公司运转基石 [4] 市场地位与规划 - 中国是昂跑全球前五大市场,未来将成第二大市场,销售额占比将涨至10%,未来五年是拓展中国市场关键周期,拓店是关键手段 [7] - 中国市场直营门店数超其他市场总和,目前门店总数近70家,其中直营30家,其他市场直营约20家 [8] - 中国是昂跑服装类目全球第二大市场,做大中国市场对调整公司收入结构至关重要 [8] 业绩表现 - 2024年昂跑净利润同比大涨204.5%至2.423亿瑞士法郎,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亚太市场增速最快,达84.5% [9] - 2024财年营收主力是鞋类产品,占比94.9%,服装配件占比4.3%,但服装配件增速近50%,超鞋类增速28.5% [29] 竞争挑战 - 鞋类市场中,耐克、阿迪达斯等加码中国市场,本土安踏扩宽SKU和价格带,中高客单价跑鞋市场竞争激烈 [14] - 服装市场国际和本土品牌竞争激烈,且昂跑扩品类时需平衡高端品牌形象和稀缺性,难度加大 [14][30] - 其他跑鞋品牌在中国快速拓店,抢占市场份额,昂跑在北美市场增速下降,中国市场重要性凸显 [31][32] 经营策略 直营模式 - 直营是昂跑在中国市场关键武器,2024财年直营收入占41%,净利润大增归功于直营渠道扩大和做深 [16][18] - 2018年开店就重视与顾客交流,2022年提出“3E战略”,推动门店扩张和升级,强化“社群”概念,基于用户反馈迭代工作流程 [18][19] - 门店采用“强互动”打法,举办跑步活动、赞助赛事,未来五年计划增开门店,2026年预计达100家,2025年门店向大店和增加陈列品类升级 [20] 产品研发 - 跑鞋新品研发周期最快6周,远短于传统品牌,通过市场洞察挖掘用户需求,有百万足部扫描数据库辅助研发 [22][25] - 注重场景需求,聚焦跑步和网球场景,根据细分场景和用户差异微调产品,全球产品同步上新,中国区可灵活协同设计 [26][27]
科技股搭配鞋服股,火了!基金重仓"最冷"赛道图啥?
券商中国· 2025-03-09 13:11
核心观点 - 鞋服赛道成为基金经理在AI热潮中保持组合平衡和对冲风险的重要选择 体现为科技与消费的配置反差策略 [1][2][6] - 鞋服行业历史逻辑显示其容易出现大牛股和大市值公司 全球已有一批千亿级企业 吸引公募持续布局 [2][11]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多只基金在A股、港股、美股三大市场消费赛道中几乎只配置鞋服股 部分QDII将其作为最大行业配置对象 [2] - 科技基金经理采用"科技股+鞋服股"组合策略 例如8只科技股配2只鞋服股 或单一鞋服股仓位占比达8% [6][7] - 头部公募如易方达、广发、富国等均在半导体/AI重仓组合中加入鞋服代工或品牌龙头股作为对冲 [8] 重点持仓标的 - 华利集团吸引超60只产品重仓 获数十家基金联合调研 为运动鞋代工龙头 [3][7] - 滔搏公司三个月股价涨幅85% 作为阿迪达斯全球最大经销商和耐克全球第二大经销商 被多只基金重仓 [3][5][7] - 亚玛芬体育(始祖鸟母公司)半年内股价涨幅1.3倍 昂跑公司一年涨幅超70% 成为QDII重点配置对象 [9][10] 行业市值表现 - 安踏体育市值接近3000亿港元 耐克市值超1000亿美元(约7800亿港元) 优衣库、H&M等全球巨头市值庞大 [11] - 按人民币计算 亚玛芬体育、昂跑等新兴鞋服公司市值均达千亿级 印证赛道孕育大市值公司的能力 [9][10][11]
​晚点财经丨与辉同行半年净利1.41亿元,东方甄选折价剥离;韩国一年1.7万亿美元GDP,美股七巨头十天蒸发相同数额
晚点LatePost· 2024-07-26 08:20
与辉同行及东方甄选交易 - 东方甄选以7658万元出售与辉同行给董宇辉 交易导致公司美股盘前跌5% 市值损失约6 15亿美元 [2] - 东方甄选港股市值自董宇辉停播事件后累计减少六成 约25亿美元 [2] - 与辉同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 41亿元 超过700多家A股公司 但交易价格仅按净资产估值 适用于清算或缺乏市场参考的情况 [3] - 交易条款包括俞敏洪代付股权购买款 东方甄选无偿提供信息系统 董宇辉获得与辉同行全部净利润奖励 [3]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波动 - 美股七巨头(苹果 微软 英伟达 Google 亚马逊 Meta 特斯拉)过去10个交易日市值合计蒸发1 77万亿美元 相当于韩国2023年GDP(1 71万亿美元) [3] - 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超3% 为2022年10月以来最差表现 科技股暴跌反映市场对AI投资回报耐心下降 [3] - Google二季度财报超预期但因资本支出增加股价跌5% SK海力士营收创历史新高仍遭遇近20个月最大单日跌幅(-9%) [4] 哈里斯竞选资金与策略 - 哈里斯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需在4个月内筹集约10亿美元竞选资金 拜登退选时仅剩9600万美元现金 [4] - 哈里斯团队宣称2天内完成1亿美元融资 泰勒·斯威夫特等明星将举办筹款活动 [4] - 哈里斯政策倾向包括支持堕胎权 禁止水力压裂 弱化贸易保护主义 可能对商业 AI 加密货币更开放 [4] Allbirds经营困境 - Allbirds股价自2021年高点下跌97% 因股价低于1美元触发纳斯达克退市警告 [5] - 公司将中国区经营权转让给百丽国际10年 微信公众号主体已变更 [5] - 2023年收入下滑14 68% 净利润减半 现金流不足一年 联席CEO制度改为单核 [5] 科技与汽车行业动态 - 禾赛科技获奥迪 通用 福特在华合资品牌激光雷达订单 2025年起量产 累计获18家主机厂近70款车型定点 [12] - 本田关闭广州和武汉两家油车工厂 产能缩减至100万辆 同时新建两家电动车工厂 总产能将恢复至144万辆 [11] - 福特二季度营收478 1亿美元(+6%) 净利润18 3亿美元(-4 5%) 电动车销量增61 4%但部门亏损11 4亿美元 [18] - 日产二季度净利润285 6亿日元(-73%) 销量78 7万辆(持平) 因销售费用增加 [19] 游戏与科技产品 - 网易《永劫无间》手游公测推动股价涨6% 预约超4000万 端游用户4000万 预计年收入64亿元 [9] - 广东省允许无版号游戏省内测试 期限1个月且可重复申请 腾讯 网易等适用 [8] - 苹果加速自研5G芯片 预计2024年iPhone SE4和iPhone 17超薄机型将搭载 [16] 金融与宏观经济 - 六大行下调五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至1 8% 降幅0 2个百分点 [6] - 沪深300 ETF被规律性买入 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 易方达等基金份额阶梯式上涨 [10] 气候变化与IT事件 - 全球平均气温7月22日达17 15℃ 创1940年以来新高 2023年7月已有58天气温超2016年记录 [13] - CrowdStrike更新引发IT中断 美国500强企业损失54亿美元 医疗 银行 航空业损失最高 [14] OpenAI与AI行业 - OpenAI年运营成本或达85亿美元(服务器40亿 模型训练30亿 人力15亿) 收入预计35-45亿美元 可能需融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