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推广“票根经济” 串起文旅消费链
经济日报· 2025-09-11 02:47
四川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票根经济"在优化地方消费服务体验的同时,实现了与文旅发展的双向 互动,带动大型音乐节、电影拍摄地等文化载体变成城市消费发展的新引擎。"票根经济"的热度在园 区、影院内持续,同时,各大景区内,拿着电影票的票根,"跟着电影去旅游"着实带火了文旅产业的融 合发展。 5月17日,电影《永不失联的爱》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举行首映仪式,"跟着电影游甘孜"的全 新文旅融合之旅就此启幕。"塔公草原、贡嘎雪山、稻城亚丁……电影全程在甘孜州取景,从5月20日至 9月1日,观众凭电影票根,在甘孜州内任意景区可以享受购票优惠。"甘孜州委宣传部文产电影科工作 人员益西贡布告诉记者,今年前8个月,甘孜州共接待游客36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13.67%和13.71%。 经济日报记者 刘畅 日前,在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成都首次将车展门票纳入"票根经济"范围,观众凭票 根可享受餐饮、博物馆购票等多种优惠。"车展期间,看展的观众成了门店消费的新增群体,带动店铺 销售额环比提升6%。"成都味之绝美蛙鱼火锅市场推广总监杨帆说。 今年以来,四川积极推广"票根经济",有效串联起观影 ...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1:2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强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并培育新增长点 [2][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达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重点领域发展举措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及提质惠民行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2] - 通过持续举办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并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3] - 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以优化消费环境 [3] 行业现存挑战 - 一老一小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1] - 部分领域服务质量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2]
AI正在撕裂好莱坞
虎嗅· 2025-09-11 00:30
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带来了他的最新作品《弗兰肯斯坦》。记者们都很关⼼⼀个"赛博朋克"的问题:这部关于⼈造 ⽣命失控的电影,是否在隐喻AI? 记者们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吉尔莫·德尔·托罗此前曾公开表态:他在制作《弗兰肯斯坦》时拒绝使用过多数字特效和绿幕。 我想要真实的场景。我不想要数字的。我不想要人工智能的。我不想要模拟的。我想要传统的工艺。我想要人来绘画、搭建、锤造、抹灰。 即使"陀螺"是奥斯卡最佳导演,也并非所有电影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就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力挺AI介入电影创作的观点也大有市场。 威尼斯电影节甚至下设了一个Reply AI电影节,AI电影与"陀螺"的手工电影共聚一堂,共同接受观众的品评。 在AI横扫全球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内部却正分裂成"支持AI"和"反对AI"的两大阵营。说这种分裂即将酝酿出一场"内战"也不过分。 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是利益相关。在这波AI浪潮中,有些电影人正在或即将获益,他们自然支持AI;有些电影人担心被AI抢了饭碗,或更严重一 点,AI会毁掉电影这门艺术,砸了所有人的饭碗,自然反对AI。 这种争吵改变不了AI进入电影行业的 ...
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0 21:56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相关部门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改革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并增强发展后劲 [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总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行业供给改善措施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消费新热点并实施提质惠民行动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提供优质服务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 - 持续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扩大供给 [3] - 推进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3] 餐饮行业发展重点 - 举办中华美食荟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并规范行业经营秩序 [2] - 总结推广各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 [2]
业界人士共话爱情电影创作与表达
新华社· 2025-09-10 10:23
论坛现场发布了《爱情片"心动指数"报告——从2015—2025"观众满意度调查"看国产爱情电影创作 发展》。该报告基于近十年来的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系统梳理了国产爱情电影的演变脉络。 论坛由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共庐 山市委、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记者邢拓、袁慧晶) 第六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跟着电影去恋爱"主题论坛9月10日在江西庐山举办。电影人、行业代 表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爱情电影创作与表达之策。 与会业界人士分别围绕爱情电影现实根基、审美特征、观众变化与创新表达等议题展开研讨。大家 认为,当下年轻观众更加关注个人成长,追求真实的情感共鸣。创作者要扎根生活沃土,以时代为卷, 以真情为笔,描绘出当代爱情多元、真实的样貌,创作出既感人至深、又能引发观众思考的作品。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表示,要以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情感,在现实生活的柴米 油盐中揭示爱情电影的力量,让观众重燃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
AI抢饭碗还是送外挂?好莱坞大咖们吵翻了
36氪· 2025-09-10 09:53
AI是潘多拉之盒?还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 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带来了他的最新作品《弗兰肯斯坦》。记者们都很关⼼⼀个"赛博朋克"的问题:这部关于⼈造 ⽣命失控的电影,是否在隐喻AI? 记者们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吉尔莫·德尔·托罗此前曾公开表态:他在制作《弗兰肯斯坦》时拒绝使用过多数字特效和绿幕。 我想要真实的场景。我不想要数字的。我不想要人工智能的。我不想要模拟的。我想要传统的工艺。我想要人来绘画、搭建、锤造、抹灰。 即使"陀螺"是奥斯卡最佳导演,也并非所有电影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就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力挺AI介入电影创作的观点也大有市场。 威尼斯电影节甚至下设了一个Reply AI电影节,AI电影与"陀螺"的手工电影共聚一堂,共同接受观众的品评。 △ 今年的Reply AI电影节获奖者合影 在AI横扫全球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内部却正分裂成"支持AI"和"反对AI"的两大阵营。说这种分裂即将酝酿出一场"内战"也不过分。 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是利益相关。在这波AI浪潮中,有些电影人正在或即将获益,他们自然支持AI;有些电影人担心被AI抢了饭碗,或更严重一 点,AI会 ...
从全球到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2025-2029)
搜狐财经· 2025-09-10 09:27
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收入预测 - 2029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预计达3.51万亿美元 中国行业总收入约5610亿美元 占全球16% [1] - 2024年全球行业总收入增长5.5% 达2.9万亿美元 [3] - 2024-2029年全球行业复合年增长率预计3.7% [3] 区域增长对比 - 中国行业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4.46% 高于全球3.66%的增长率 [2] - 2023-2028年中国行业复合增长率5.51% 显著高于全球3.91% [2] 技术驱动因素 -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行业效率与生产力 推动跨行业业务创新 [4] - AIGC技术广泛应用于广告目标设定与内容生成 提升投放精准度 [22][30] - 5G网络覆盖广泛 中国建有近340万个5G基站 推进6G技术发展 [25] 高增长细分市场 混合实境 - 中国市场2024年增长率25.2% 2029年总收入预计228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13.1% [10] - AR市场2024年移动AR营收1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7.9% [20] - AR广告收入占比83.5% 达99亿美元 同比增长24.8% [20] - 中国XR设备商XREAL占据全球58%市场份额 [20] 互联网广告 - 202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2204亿美元 [22] - 视频广告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9.23% 2029年占比26% [30] - 付费搜索广告2024年占比近40% 为最大广告类别 [30] - 移动互联网广告2024-2029年全球复合增长率8.45% 2029年达978亿美元 [30] 电影行业 - 中国电影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5.25% [34] - 2024年票房70.1亿美元 占全球21.2% [36] - 截至2025年7月8日 年度票房达2024年全年70.6% [40] - 2025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292.3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91% [44] 电子游戏与电竞 - 中国为全球最大游戏市场 2029年总收入预计827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5.73% [43] - 2024年玩家总数6.7亿 电竞用户4.9亿 [48] - 社交休闲游戏收入占比85.8% 2029年预计升至87% [48][51] - 《黑神话:悟空》首发3天销量超1000万份 月销量破2000万份 [51] OTT视频 - 中国OTT视频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3.0% [50] - 全球OTT视频同期复合增长率6.36% [54] - 中国智能电视家庭数从3.04亿增至3.24亿 普及率57% 超全球平均水平48% [59] 市场结构特征 - 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 与美国科技公司主导全球市场形成对比 [30] - 国产电影国内票房占比97% 出海面临渠道建设挑战 [44] - 头部OTT平台占据近90%用户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60]
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联想AI电影季征片全球启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07:55
活动概述 - 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联想AI电影季正式启动 由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 今日美术馆AI艺术创新联盟和联想集团联合主办 活动以AI技术为刃 艺术人文为魂 旨在打造中国AI电影创新交流平台 [1] - 活动在今日美术馆馆藏展中首次对外展出 助力海南成为全球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前沿阵地 [1] 战略合作与行业意义 -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与今日美术馆AI艺术创新联盟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国际化AI电影季 聚焦AI技术与艺术前瞻 [2] - 该活动被定位为面向下一个百年的开机声明 强调技术革新开启新叙事时代 AIGC已成为电影创作不可忽视的力量 [2] - 今日美术馆拥有22年科技与艺术融合基因 成立AIAIA是AI时代的关键布局 旨在实现人人参与和表达的影像新生态 [2] - 联想集团作为联合主办方 阐述其AI战略与文化使命 致力于推动AI技术普惠化 助力中国AI创作者走向国际 [2] 活动理念与征集机制 - 活动拒绝全自动艺术 坚持人类作为创作主体 定位为发生地而非成果展 旨在重构规则和重塑语言 [3] - AIAIA提出《红树林宣言》 明确人类主导 AI协作的创作伦理 致力于构建全球AI艺术创新共同体 [3] - 活动核心理念强调国际化视野 艺术前瞻性 人文温度和全民共创 旨在打破技术壁垒和降低创作门槛 [3] - 设立三大评审单元 包括通用评审单元6项和定向评审单元4项 涵盖叙事 视效 音效 美术等方向 [3] - 特别评审单元包含72小时AI微电影黑客松计划 联想特别计划和海螺AI我的人生电影3项 由陆蓉之女士开启 [4] - 海螺AI单元由MiniMax旗下AIGC平台发起 通过AI视频模型Hailuo02赋能创作者实现人生故事与AI影像结合 [4] - 所有作品需在2025年1月之后完成 夸克作为阿里巴巴AI To C核心产品 被指定为官方征集平台 上传通道9月下旬开启 [5] - 评委会由国际电影节评审 知名导演 艺术评论家和AI专家组成 从艺术价值 技术创新等四个维度评估作品 [5] 行业影响与愿景 -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全年展映 全岛放映 全民观影和全产业链为目标 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6] -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关键年 电影节紧扣国家发展导向 秉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 [6] - 活动探索想象力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推进海南成为全球电影人的年度舞台和必经之地 [6] - 电影诞生130年之际 活动是对电影何为 创作何为和人文何为的深度回应 旨在书写艺术史正篇而非技术附录 [6]
中国电影涨停走出2连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2:08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电影于9月8日涨停并实现2连板 [2] - 公司股价在2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达21.03% [2] 市场关注度 - 该股价异动信息由每日经济新闻通过每经AI快讯栏目发布 [2]
中国电影人闪耀三大国际影展
环球时报· 2025-09-07 22:51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成就 - 2024年中国电影在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均获奖项,包括柏林最佳导演奖《生息之地》、戛纳特别奖《狂野时代》及威尼斯最佳女演员奖《日掛中天》[1] 威尼斯电影节与华语电影历史关联 - 威尼斯电影节被视为华语电影"福地",张艺谋、李安、侯孝贤、贾樟柯等导演曾获金狮奖[3] - 华语片最近一次威尼斯获奖为2019年《继园台七号》(银狮奖最佳剧本)[3] - 电影节曾向吴宇森、许鞍华、梁朝伟颁发终身成就奖,并邀请姜文、舒淇、章子怡担任评委[3] - 贾樟柯作品《三峡好人》《世界》《站台》通过威尼斯影展向西方展现中国社会变迁[3] - 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李安《色·戒》等片从武侠、罪案、历史角度体现中国电影多元化[3] 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历程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通过欧洲影展走向世界,《红高粱》《本命年》《霸王别姬》《悲情城市》等片获奖并促进国际关注中国历史文化[4] -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王小帅、管虎以现实主义表达进入国际视野,《十七岁的单车》《图雅的婚事》《地久天长》《狗阵》体现风格探索[4] - 新生代导演毕赣、魏书钧多次入围三大电影节单元,邱阳、唐艺、陈剑莹5年内3次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