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这样建成(工匠绝活·我在重大工程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常泰长江大桥建设进展 -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预计2025年8月基本建成 建成后常州与泰州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2] - 大桥采用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攻克世界级难题 包括智能取土机器人 装配化施工 精细化桥面铺装等 [2] 智能施工技术创新 - 采用22万吨级"上小下大"阶式结构钢沉井作为桥墩基础 沉井最大入土深度达48米 [3] - 研发智能取土机器人实现单人操作 取土效率从每小时40立方米提升至200立方米 使沉井取土作业提前两个月完成 [3][4] - 机器人配备水下视频监控 前视声呐和避碰声呐传感器 工作臂可360度旋转伸缩 解决传统取土盲区问题 [3] 装配化施工突破 - 开发新型钢筋片体柔性制造生产线 实现钢筋片体自动化生产和块体机械化成型 精度达毫米级 [4] - 采用万吨米级塔吊整体吊装近60吨钢筋节段 保持主塔每天1.2米的施工速度 减少60%以上高空作业人员 [4][5] - 创新使用锥套锁紧钢筋接头技术 实现钢筋部品节段组拼 使索塔钢筋可像积木一样组装拼接 [5] 桥面铺装技术 - 针对不同行车区域采用8种铺装结构和体系 全面采用国产高温拌合型环氧树脂材料 [6] - 运用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天候精细化管控 完成25万平方米钢桥面铺装仅用24个有效工作日 [6] - 开发自动喷涂 自动涂刷 自动称量投放等智能施工技术 确保环氧沥青混合料在2.5小时内完成摊铺 [6]
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团队创新解决施工难题——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这样建成(工匠绝活·我在重大工程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01
常泰长江大桥建设进展 - 预计8月基本建成 届时江苏常州与泰州通行时间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1] - 自2019年10月开工以来通过多项自主创新攻克世界级难题 [1] 智能施工技术创新 - 采用智能取土机器人使沉井取土效率从每小时40立方米提升至200立方米 作业人员从6人减少至1人 工期提前两个月完成 [2][3] - 研发新型"上小下大"阶式结构钢沉井 总重量超过22万吨 最大入土深度达48米 [2] - 智能机器人配备水下视频监控、前视声呐和避碰声呐传感器 实现360度旋转伸缩作业 [2] 桥塔施工工艺突破 - 开发钢筋片体柔性制造生产线 实现毫米级精度 生产效率达每小时8个片体/块体 [3] - 采用万吨米级塔吊整体吊装近60吨节段 保持主塔每天1.2米施工进度 [4] - 新工艺减少60%以上高空作业人员 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4] 桥面铺装技术 - 针对不同行车区域采用8种铺装结构和体系 总面积超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5] - 采用国产高温拌合型环氧树脂材料 打破进口依赖 实现千米级桥梁铺装突破 [5] - 运用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自动化施工 24个有效工作日完成主体铺装 [5]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人民网· 2025-08-05 15:32
沪渝蓉高铁建设进展 -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于8月5日封顶 标志着大桥核心支撑结构施工完成 项目转入钢梁及斜拉索安装阶段 [2] - 该桥位于江苏扬州 是沪渝蓉高铁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 桥长564.3米 主跨300米 [2] 沪渝蓉高铁项目概况 - 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之一 线路总长约210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2] - 中国铁建大桥局为跨京杭运河斜拉桥承建单位 [2] 工程建设影像记录 - 新华社记者于8月5日通过无人机拍摄了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建设现场照片 [4][6][8][10]
广佛边界规划了18年的大桥何时动工?回应:正持续推进立项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0:34
坐上广州地铁6号线,经沙贝至河沙段,地铁驶入地面高架,透过窗户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金 沙洲大桥。过去十余年里,这两个过江通道一直是浔峰洲岛(包含广州金沙洲和佛山南海部分区域)近 40万居民往广州中心城区的出行首选。流动其间的人流、车流,也不断拉近着广州与佛山的空间距离。 但如果在高峰期加入这波车流,你会看到交通便捷的另一面。作为多年唯一免费的跨江通道,金沙洲大 桥的"拥堵"已是老话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07年,沉香大桥(曾用名沉香沙大桥)首次出现在《金沙 洲综合交通规划》中。然而这一规划,就是18年。 这是一座由广佛共建的跨江大桥,起于佛山南海,最终接入广州白云。坐落于广佛全域同城化的核心区 域,沉香大桥的建设为何跟不上同城化步伐?有关政府部门曾解释,项目因为涉及珠江水源保护区的调 整、环保邻避等复杂问题,方案论证耗时较长。项目建设单位则回应称,当前正在编制项目资金筹措实 施方案以及完善项目社会稳定影响评估报批,持续推进项目立项工作。 跨越18年,广佛已然携手行至全域同城化"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当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城市群、 都市圈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同城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佛两市又将走向何方? ...
平陆运河桥梁建设迎新进展 年底将完成19座桥梁建设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21:22
中新网钦州7月31日电(郑大庆黎鑫)平陆运河集团31日介绍,日前平陆运河桥梁建设迎新进展。平陆运 河金海湾大桥全桥桥面格子梁顺利合龙。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拱肋主弦管管内混凝土灌注全 部完成。 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为跨径300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共8根主弦管,管内混凝土采用 C70自密实混凝土,全桥共计灌注量约为2218立方米,分6次灌注。随着大桥拱肋主弦管管内混凝土灌 注全部完成,大桥将进入格子梁吊装施工阶段。 当前,平陆运河全线桥梁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中,预计2025年底将完成19座桥梁的建设任务。(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悉,为确保平陆运河金海湾大桥全桥桥面格子梁安全高效安装,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科学施策,采 用95吨级智能缆索吊装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各机构精准协同;建立全过程智 能监控体系,通过BIM模型实时校核施工数据,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管控。 ...
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新华网· 2025-07-30 16:21
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进展 - 黄桷沱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工作于7月30日顺利完成 [1] - 大桥建设即将进入钢桁梁吊装工序 [1] - 大桥全长1260米 主跨765米 [1] - 大桥为单跨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 [1] - 大桥是国内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 [1] 项目重要性 - 黄桷沱长江大桥是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的控制性节点工程 [1] - 建成后将成为联系重庆主城区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交通干道 [1] 项目参与方 - 重庆城投集团负责投资 [1] - 城投建设公司组织建设 [1] -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 [1]
国内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主缆架设完成
新华社· 2025-07-30 08:34
自5月31日大桥基准索股牵引过江以来,仅用时两个月便完成了主缆全部338根索股的架设工作。在 重庆的连续高温天气下,施工团队通过智能化测温设备,实时监测主缆应力及温度变化,并据此调整施 工参数,有效减少因温度差异引起的受力不均问题,确保主缆在架设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应力状态,为大 桥的安全稳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桷沱长江大桥集"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轨道交通"多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联系重庆南 岸弹子石片区和江北唐家沱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进一步改善重庆市交通环境,缓解内环和渝航大道通 行压力,加快重庆主城长江南北两岸协同发展。 黄桷沱长江大桥设有两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69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分为127丝,单丝直径5.8毫 米,采用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制造。单根主缆长度为1327米,所有钢丝长度合计5.7万公里,可绕地 球赤道一圈半,总重量约1.2万吨。大桥主缆直径944毫米,单根缆力达4.2万吨,是长江上游最大缆力悬 索桥。 新华社重庆7月30日电(记者唐奕)由重庆城投集团投资、城投建设公司组织建设、中国铁建大桥 局承建的黄桷沱长江大桥30日顺利完成主缆架设工作。这标志着大桥建设即将进入钢桁梁吊装工序。 黄桷 ...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
深圳商报· 2025-07-29 23:52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例"拼宽"大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旨在提升中山 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与东莞 深圳等东岸城市的通行效率 [1] - 狮子洋通道与广中江高速公路衔接段项目于7月29日召开开工动员会 预计2027年通车 [1] - 衔接段项目路线全长2033米 包含拼宽改造桥梁2座 改造放马枢纽互通1处 同步实施南沙区桂阁大道西段465米道路改造工程 [1] 技术细节 - 南中大桥改造为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拼宽工程 在现有桥面两侧各拓宽2.25米 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 [2] - 放马枢纽互通将进行功能性升级 主线由双向四车道改造成双向六车道 拓宽部分匝道车道以优化车流转换 [2] - 斜拉桥的直接拼宽利用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结构复杂 [2] 工程进展 - 狮子洋通道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 狮子洋大桥东 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 达171.1米 预计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 [2] - 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 全长约35公里 上下双层共16车道 包含主桥狮子洋大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2]
铁科高速通河松花江特大桥合龙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22:58
通河松花江特大桥全长3513米,全桥由北引桥、跨堤桥、北汊主桥、南汊主桥、南引桥五部分组成,主 桥单孔跨度最大为160米。 面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汛期防洪、冬季施工、深水作业和高空作业等施工挑战,建设团队科学调 度施工时序,抢抓有利天气窗口,应用"钢筋智能数控设备""超声波桁架摊铺机""预应力整体穿束台 车"等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历时近3年,完成全桥444根钻孔灌注桩、220根墩柱、416片预制箱 梁,使用混凝土20万立方米,钢筋3万吨,主桥完成悬臂浇筑412节段,圆满完成大桥合龙任务目标。 7月2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铁科高速凤阳至方正段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通河松花江特大 桥顺利合龙。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中新网哈尔滨7月26日电 (记者姜辉)2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铁科高速凤阳至方正段 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通河松花江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凤方项目重大节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后续 的桥面系施工和附属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项目的交工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铁科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的联络线,是《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总体布 局"2866"规划网中的 ...
中企承建突尼斯比塞大大桥首根永久桩启动钻孔施工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9 08:01
项目概况 - 由蜀道集团所属四川路桥承建的突尼斯比塞大大桥举行永久桩开钻仪式,标志着工程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1] - 大桥位于突尼斯最北端比塞大市郊区,横跨比塞大运河(宽800米,最大水深13米),总长度2070米,主桥最大跨径292.5米,桥面宽25米含双向4车道及人行边道[4] - 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合同金额14.2亿元人民币,工期38个月,2024年7月18日开工建设[4] 技术方案 - 大桥为多跨变截面钢桁架结合梁桥,施工方案包括桩基、主墩承台、墩柱和钢桁梁等部分[2] - 项目团队从质量控制、技术控制、安全环保控制和施工控制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2] 社会经济效益 - 大桥建成后将解决当地唯一旧桥定时关闭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高峰期车辆排队数公里),显著提升两岸通行效率[4][7] - 项目将推动地区互联互通,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提升区域吸引力和开放性,对突尼斯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7] 国际合作 - 突尼斯住房装备部部长斯拉·祖阿里亲自操作旋挖钻机启动桩基钻孔作业,并赞扬中企团队的专业素养与高效执行力[2] - 项目由欧洲投资银行和非洲发展银行共同出资,体现中国建造技术实力并承载深化中突友谊的使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