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国际赛事名城建设,服贸会官宣2025GT世界挑战赛首次进京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10:26
赛事落地与规划 - 2025年GT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亦庄通明湖区域举办 这是该赛事首次落地北京 [6] - 赛道严格按国际汽联三级标准打造 由设计F1迈阿密赛道的团队Apex规划 全长4.9公里 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99公里/小时 [11] - 推出服贸会专享票降低观赛门槛 推动汽车运动文化普及 助力培育多元化体育消费市场 [11] 城市发展战略意义 - 填补北京十年来顶级汽车赛事领域空白 巩固北京作为"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地位 [12] - 带动汽车制造 文化旅游 会展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北京亦庄拥有深厚汽车产业基础 推动"体育+产业+文化"创新发展 [12] - 吸引全球目光聚焦北京 加强国际体育交流 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12] 赛事主办与保障机制 - 由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尚亦城科技文化集团与SRO Motorsports Group联合主办 [12] - 体现"市区联动 政企协同"的赛事保障机制 为引入更多顶级赛事奠定基础 [12] 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 形成"赛事引流—消费升级—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契机 [11][12] - 通过"办赛为民"理念推动市民从"赛事观众"转变为"体育参与者" 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11]
专访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中英合作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第一财经· 2025-09-11 04:12
中英双边经贸关系 -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1] - 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突破1300亿美元 平均每日双边贸易额达3.6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350亿美元 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存量突破320亿美元 [1] - 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 [1] 贸易合作领域 - 货物贸易涵盖机电设备 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和轻纺产品等领域 [1] - 服务贸易包括教育 保险 金融 证券及咨询等多个行业 [1] - 双向投资活跃于金融 制造 汽车 医药和新能源等行业 [1] 合作平台与机制 - 英国积极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投洽会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 [2] - 投洽会等平台有助于展示英国技术能力和人才优势 推动英企在华商业发展 [4][5] 重点合作产业 - 清洁能源 金融服务 创意产业 生命科学和专业服务领域是双方战略契合点 [6] - 体育赛事成为服务贸易重要产业 英超联赛在中国拥有上亿球迷群体 [6] - 英国拥有91家独角兽企业 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总和 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7] 企业合作模式 - 英国企业需深入了解中国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企业可借鉴英国私营创新模式 [7] - 英国企业应聚焦最能服务其目标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 [8] - 英中贸易协会通过提供商业服务和政策建议支持双向投资合作 [10] 市场前景与信心 - 中国市场对跨国企业具有至关重要战略意义 [2][9] - 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入将持续增强 [9] - 中国私营部门在创新和市场化产品方面表现突出 [7]
国家体育总局:从5方面持续推动体育赛事经济发展
人民网· 2025-09-10 23:52
赛事经济政策支持 - 国家体育总局从五方面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加强政策研制 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体育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1] - 聚焦联赛"含金量" 推动足球 篮球 排球职业联赛建设 培育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等自主IP赛事 持续举办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等高水平青少年赛事活动[1] - 统筹指导各地引入国际赛事 举办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 F1中国大奖赛等国际高水平赛事[1] 赛事经济效益数据 - 以山东为例 今年上半年全省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 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 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1] 观赛体验提升措施 - 支持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赛事领域的创新应用 鼓励开发提升观赛体验的智能体育产品和服务[2] - 提高可售(发)票数量 "苏超"赛场上座率持续高位 南京奥体中心连续三次刷新现场观赛人数纪录[2]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优秀职业经理人 解说员 壮大志愿者队伍 优化实施体育赛事实名制管理 配合打击倒卖门票等违法行为[2] 赛事融合发展策略 - 深挖赛事与文化融合潜力 推出彰显中国风格的赛事文创 手办 数字藏品等产品[2] - 促进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 发挥"一日观赛 多日停留"特点 放大"票根经济"效应[2] - 推动赛事与商务协同发展 推广赛展结合新模式 嵌入本地"土特产"销售[2] 赛事安全管理体系 - 严格实施"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 加强赛风赛纪 畸形"饭圈"文化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3] - 加强赛事运营 场地设施 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3] - 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赛事意外险 赛事责任险 赛事取消险等保险产品 提升赛事安全保障能力[3]
渝超、川超、湘超、赣超…都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9-10 14:25
省级城市足球联赛发展现状 - 湖南省足球联赛于9月7日开幕 赛程覆盖14个市州 持续17周共98场比赛 采用门票消费通行证模式联动餐饮住宿折扣并设立消费专区[3] - 重庆市足球超级联赛于9月13日开幕 覆盖38个区县及开发区 设5大赛区178场比赛 揭幕战门票数秒售罄[4] - 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计划9月20日开幕至次年7月结束 由21个市州政府联合主办 面向18-45岁爱好者开放[4] - 赣超联赛于7月12日开赛首轮即火爆出圈 反映省级联赛模式快速复制趋势[4]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湘超揭幕战期间长沙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五星级酒店预订人次同比增长62%[3] - 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5] - 赛事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推动体育与消费深度融合 有效拉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休闲旅游等业态增长[3][6]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目标 明确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5] - 国家体育总局将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建设产业集聚区 开发数字体育新业态拓展消费时空边界[6] - 消费者倾向追求情感联结与深度体验 赛事活动增强旅行趣味性与参与感 契合新型消费需求[6]
新体旅 新消费 新活力!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将在日照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13:4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涛 结合本届大会,日照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创新"观赛+游城"深度体验模式,同 步开启"好运山东"2025山东省体育消费季,创新水上运动消费新场景,发布"跟着赛事游日照"10条体旅 融合线路,打造沉浸式运动休闲市集,实现从"单次赛事参与"到"全域深度消费"的升级。期间,还将举 办摄影活动,邀请全国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定格日照活力瞬间。 9月10日,记者从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暨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日照)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 以"新体旅 新消费 新活力"为主题,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暨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日照)主会场活动将 于9月26日-28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 近年来,日照市坚持办赛兴城、办赛惠民,走出了一条"小城办大赛"新路径。一方面,坚持以赛引流、 以赛聚人,推动赛事既有"流量"也有"留量"。每年举办100多场省级以上赛事。今年上半年举办省级以 上赛事活动70余场,直接参赛运动员4.5万余名,观赛人数超30万,带动直接经济效益2.42亿元,产出效 益6.86亿元。第二方面,坚持以赛促旅、以赛兴产,推动赛事"吸睛"又"吸金"。用体育赛事串联最优越 的景区资 ...
全国最大规模城市足球联赛本周开赛,9月多个“省超”开战
第一财经· 2025-09-10 11:45
省级城市足球联赛发展态势 - 湖南省足球联赛于9月7日开幕 赛程覆盖14市州 共98场比赛 赛期17周 采用消费通行证模式联动餐饮住宿折扣及本地消费专区[2] - 重庆市足球超级联赛9月13日开幕 38个区县组队参与 分5大赛区 共178场比赛 跨度8个月 揭幕战门票数秒售罄[3] - 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计划9月20日开幕 2026年7月结束 覆盖21市州 面向18-45岁爱好者 采用分区赛与总决赛跨年赛制[3] - 赣超联赛7月12日开赛首轮即爆火 反映"苏超模式"在全国快速复制推广[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湘超揭幕战期间长沙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五星级酒店预订人次增长62%[2] - 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4] - 赛事通过门票转化消费流量 形成"体育+消费"深度融合模式 设立消费专区并联动本地生活服务[2][4]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 明确鼓励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4] - 国家体育总局将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建设产业集聚区 开发数字体育新业态如虚拟现实运动[5] - 赛事满足多样化精神健康需求 成为促消费稳投资的重要切入点 获得地方政府联合主办支持[3][4] 消费模式创新 - 主办方将门票升级为消费通行证 提供餐饮酒店折扣 拓展观赛沉浸式体验[2] - 美团研究院指出赛事拉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休闲旅游等多业态快速增长[5] - 消费者倾向情感联结与深度体验 赛事增加旅行趣味性与参与感[5]
“体育+”上场,消费上扬
搜狐财经· 2025-09-10 07:10
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2021—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11.6%。"我国体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业态加速兴起,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 鸫表示。 体育消费市场规模正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的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福建、四川、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重 点赛事活动,带动场均消费超3000万元。 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升级,赛事活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成为消费的新热点。除了"浙BA"等赛事活动外,飞盘、"新三板"、攀岩、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 流运动兴起,也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的火热。此外,数据显示,2024—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场 内消费金额达到786.13亿元。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同时,"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体育与文旅、商务、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四川结合世运会等赛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 ...
十五运“痛金”、盲盒上线,赛事IP何以玩转周边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06:29
政策推动体育消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提出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1]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开发 - 深圳推出两款"深圳限定"贵金属纪念章 融合大运中心 国贸大厦 平安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与十五运元素 [1] - 纪念章采用合金镀金材质 运用高精度压铸技术和浮雕工艺 经历28道工序制作完成 [1] - 黄金全运主题手机链每件含3毫克足金 使用硬度高3倍的特殊模具钢 可反复使用上万次不变形 [2] 产业链战略布局 - 特许商品经营融合"赛会IP" "城市文化"与"市场经济" 形成完整战略系统 [2] - 项目构建融合文化创意 精密制造和零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产业协同效应 - 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加工工艺借十五运契机获得发挥空间 [1] - 特许商品生产体现精密制造能力与文化创意的深度结合 [1][2]
NBA聚星名人赛9月27日将在成都举行 四川定制“篮球+潮流”盛宴
四川日报· 2025-09-08 02:54
此次NBA落地四川,还将借助数字科技进一步延伸超级赛事IP链条。将联合开发两款NBA主题游 戏,游戏中不仅融入NBA竞技元素,更将九寨沟风光、三星堆文化、大熊猫等四川特色元素植入场景 与剧情。 系列配套活动将持续在四川落地开展。其中包括9月6日—7日在东郊记忆举行的街球霸王赛,以及 公益训练营、公益球场捐赠等活动。(记者 吴梦琳) 又一国际超级赛事IP落地四川。9月7日,以"共建IP新生态 赋能文旅新发展"为主题的超级赛事IP全 链生态合作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今年的NBA聚星名人赛将于9月27日在成都举行。届时,NBA球星雷·阿伦、理查德·汉密尔顿、保 罗·皮尔斯、尼克·杨等将亮相。在这场赛事中,巴蜀文化元素将深度融入,打造一场特色鲜明的四川定 制版"篮球+潮流"盛宴。 ...
6日全市迎客72.8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重点商圈街区揽金12.3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9-08 02:45
核心观点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显著增长 单日文旅消费总额达7.3亿元(环比增6.1%) 游客量72.8万人次(环比增20.3%)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较上月同期增5.4%)[1][2][3][4] - 赛事通过"1+3优惠活动"及跨城消费券等政策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外地游客占比60.1%) 并联动住宿、餐饮、零售等多业态消费提升[2][4][5] - 全域观赛模式与文商旅体融合活动形成消费新动能 购物消费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环比增47.9% 夜间消费集聚区增长超18%[3][4] 赛事运营与客流表现 - 苏超南京队主场赛事吸引60817名观众 创单场上座率新纪录[1] - 赛事日监测点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环比前日增长20.3%[1] - 外地游客占比60.1%(省外46.5%+省内其他城市13.6%) 显著高于暑期平均水平[2] 消费数据表现 - 文旅消费总额7.3亿元 环比增长6.1%[1][4] - 重点商圈交易金额12.3亿元 较上月同期增长5.4%[1] - 购物消费额环比增52.9% 娱乐消费额环比增47.9% 游玩消费额环比增16.1%[4]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消费额环比增长50%(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34.7%(长江路)[4] 业态联动与政策刺激 - 409家经营主体为持票球迷提供福利 覆盖景点免票、半价等优惠[2] - 推出"徐宁跨城消费券"及"酒店+赛事门票"组合产品 降低跨城观赛成本[4] - 第二现场活动(如国展中心HI啤露营集市)两日迎客约5000人次 带动餐饮零售消费[3] - 商场超市客流量环比增11.5% 住宿餐饮类环比增10.6%[1] 住宿行业表现 - 7家酒店入住率超90% 包括南京中心大酒店、紫金山庄等[5] - 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均超79%(南京站89% 夫子庙85% 南京南站82% 奥体中心79%)[5] - 酒店推出球迷主题房、观赛套餐及接送服务 强化消费体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