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搜索文档
众兴菌业拟推出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3:15
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拟以6.87元/股价格向17名核心人员授予1437.5万份股票期权 占公司总股本3.93亿股的3.66% [1] - 首次授予1150万份占80% 预留287.5万份占20% [1] -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长高博书、总经理刘亮、副董事长陶春晖、财务总监李敏及13名核心骨干 [1] 业绩考核机制 - 设置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双重考核指标 分2025-2027三个年度考核 [2] - 营业收入考核目标为2025年21亿元、2026年23亿元、2027年25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以2024年为基数 2025年增长率不低于55% 2026年不低于75% 2027年不低于95% [2] - 个人考核分四个等级 不合格(0%)、合格(90%)、良好(100%)和优秀(100%) [2] 历史业绩对比 - 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19.31亿元和19.35亿元 始终未突破20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8亿元 同比减少0.75% [3] - 2025年营收目标21亿元较历史业绩需增长8.53% 具有挑战性 [3] 行业背景与激励意义 - 食用菌行业尤其金针菇价格近三年持续走低 行业出现连续亏损 [3] - 高增长考核目标需要激励对象发挥极大主观能动性才可能完成 [3] - 激励方案体现高成长性要求 有助于新业务发展和经营目标实现 [3]
鑫闻界丨带病IPO?闭店风波中的“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闯关港交所
齐鲁晚报· 2025-09-26 09:18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最初专注于金针菇、蟹味菇等食用菌的工厂化培育 于2021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4] - 2023年9月将并购的区域零食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零食饮料零售业务现已成为核心业务 2023年、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94.2%、98.3%[1] - 2024年9月启用新股票简称"万辰集团"并完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 2025年7月以13.7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以加速整合量贩零食品牌[5] 门店网络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5365家零食饮料门店 其中加盟店15275家(占比超99%)直营店90家[1] - 2025年上半年关闭加盟店数量超过去三年总和 主要因部分门店未达营运标准及不可控因素[1] - 济南地区多家门店于2024年秋季出现闭店现象[2] 行业前景与竞争策略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规模预计2029年达6137亿元 占零食饮料零售整体市场的11.4%[1] - 行业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数量增速放缓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占比成为竞争关键[5] - 公司计划巩固行业竞争优势地位 并将"硬折扣"商业模式拓展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7] 财务与治理结构 - 2025年6月底负债总额超50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项下计息借款超9.3亿元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超15亿元[5] - 资产负债率达68.95%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1.86%[5] - 2025年7月完成董事长变更 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90后实际控制人王泽宁(1993年生)出任总经理[6]
雪榕生物涨2.18%,成交额8426.4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8%至6.08元/股 总市值36.34亿元 成交额8426.43万元 换手率2.7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6.59万元 特大单买入124.06万元(占比1.47%)/卖出229.11万元(占比2.72%) 大单买入2072.47万元(占比24.59%)/卖出1930.83万元(占比22.9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5.22% 近5日涨3.93% 近20日跌3.65% 近60日跌8.02%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5月20日净买入5718.24万元 买入总额9863.59万元(占成交额14.48%) 卖出总额4145.35万元(占成交额6.09%)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减少26.17%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增长28.5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金针菇73.31% 真姬菇22.27% 其他1.65% 其他(补充)1.58% 培养基1.1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97年12月8日 2016年5月4日上市 主营工厂化食用菌研发种植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农林牧渔-种植业-食用菌 概念板块包括NMN概念、小盘、低价、生物医药、乡村振兴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02万户 较上期减少14.57% 人均流通股17119股 较上期增加28.64% [2]
管理层交接仅两月,万辰集团“火速”递表闯关港股
贝壳财经· 2025-09-24 12:57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 计划形成"A+H"双重上市架构 [1] - 赴港上市目的为推进国际化战略 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 完善供应链体系建设 [2] 业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量贩零食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1] - 截至6月底量贩零食门店网络覆盖29个省区市 总计15365家门店 [1] - 旗下"好想来品牌零食"成为行业首个门店数量过万的品牌 [1] 管理层变动与治理结构 - 原董事长王健坤因个人精力分配原因于7月25日辞去董事、董事长及专门委员会职务 [2] - 王健坤曾于3月上旬被留置立案调查 5月下旬解除留置并恢复正常履职 [3] - 现任董事长为王丽卿(王健坤姐姐) 总经理变更为王泽宁(王健坤儿子) [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9月24日午间收盘股价为174.54元/股 当日涨幅3.63% [5] - 公司总市值约327.46亿元 [5]
博闻科技跌2.03%,成交额298.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5
股价表现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3%至7.74元/股,成交298.75万元,换手率0.16%,总市值18.2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9.26%,但近期呈现下跌趋势:近5个交易日跌6.86%,近20日跌9.05%,近60日跌2.0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0年5月26日,1995年12月8日上市,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219号东航投资大厦806室 [2] - 主营业务分为水泥业务和食用菌业务两大板块,其中食用菌业务收入构成:冷冻牛肝菌55.23%、咖啡生豆贸易22.53%、其他食用菌产品12.50%、火腿及制品5.38%、咖啡制品2.32%、其他肉类制品1.69%、其他0.35%、新鲜松茸0.00% [2] - 行业分类属于申万农林牧渔-种植业-食用菌,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壳资源、西部开发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2万户,较上期减少7.77% [2] - 人均流通股17,927股,较上期增加8.4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增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持股129.85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868.97万元,同比增长71.7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35.14万元,同比减少63.89%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075.89万元 [3]
华绿生物跌2.07%,成交额368.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5
股价表现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7%至13.70元/股 成交368.50万元 换手率0.28% 总市值16.64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5.13% 近5个交易日下跌6.87% 近20日下跌12.07% 近60日下跌8.30%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4月8日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江苏省泗阳县 2010年6月8日成立 2021年4月1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研发、工厂化种植及销售 收入构成为金针菇70.73% 真姬菇29.2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种植业-食用菌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合成生物等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4万户 较上期增加11.49% [1] - 人均流通股8162股 较上期减少10.31% [1] - 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持股202.13万股 较上期增加124.2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99亿元 同比增长7.78% [1] - 归母净利润-5369.47万元 同比减少19.7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679.04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44.84万元 [2]
上海金山:以有力监督筑牢特色产业根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9 02:34
在蘑菇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区纪委监委紧盯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关键环 节实施嵌入式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合作社和农户家中核查都市现代农业专项贷款 贴息贴费、秸秆离田利用补贴等惠农资金发放情况,严肃查处惠农项目核查不准、冒领补贴等问题11 个。通过专题座谈听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诉求,联合镇纪委建立问题直报绿色通道,先后向区农业 农村、生态环保等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跟踪督促相关单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8项,畅通企业基建 项目审批、科技与产业政策扶持申报、环评登记等环节,以有力监督执纪推动蘑菇产业有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监督护航作用,探索跨区域联动监督机制,助力蘑菇产业持续健康发 展。"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于露) 走进该区廊下镇联中食用菌合作社,菌菇三次培养料车间内双孢菌菇缀满菇床。"全年菌种费省下200多 万,还能外销创收!"全国劳动模范陈林根轻指新培育的K6菌种,言语中透着自豪。 技术突破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改革。针对"事业单位办实体""社会化服务虚化"等积弊,金山区纪委监委强 化监督,推动区农业农村委剥离经营性资产,重组 ...
【链接】百亿基金聚焦农业全产业链
搜狐财经· 2025-09-17 05:31
9月4日,武汉经开区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内,宏臻牛肝菌工厂建设正酣。这座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将打 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牛肝菌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后,可填补湖北高端食用菌工厂化的空白。 这是湖北首设农业产业基金精准赋能农业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食用菌产业是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去年湖北农发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创投") 精准对接,成功引进贵州宏臻菌业。据悉,该企业在黑牛肝菌人工培育及产业化方面世界领先。项目落 地武汉经开区后,在武汉率先引入菌种培育、仿生栽培、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用真金白银为农业产业链"强筋健骨"。2023年8月,湖北农发集团注册成立农发创投,并于2024年4月1 日通过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去年11月,湖北农发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注册成立,基 金规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5亿元,标志着湖北首支省级农业产业母基金正式启航。 "相较于河南、安徽、湖南等周边省份,湖北涉农上市公司数量偏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仍有差距。"农发 创投相关负责人坦言,设立省级农业产业基金,正是以市场化、资本化思维重塑农业产业链,推动湖北 农业从"产什么卖什么"的传统模式,向"要 ...
产量不到全国一成,这里却“藏”着全国最大交易集散中心 为何全国九成羊肚菌 在金堂这个镇交易集散
四川日报· 2025-09-17 03:38
近年来,依托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国际门户枢纽优势,众多成都、四川乃至全国的特色农产品从成都"走出 去",抢滩国际市场;同时,挪威三文鱼、泰国榴莲等国外优质农产品,也纷纷取道成都走进中国市场。 这些国内外优质农产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为何选择成都作为主要集散地?四川日报《解开成都农业若 干问号》栏目将为你陆续揭秘,敬请关注。 9月9日一大早,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的"金叶子菌业"门市已热闹起来:一批羊肚菌刚从湖北采购回来, 10多名分拣工有条不紊地分拣着。"去年,我们卖了500吨菌子。"经销商麦耀瑜说。 谁能想到,赵家镇这个常住人口仅2万多人、羊肚菌产量不到全国一成的农业镇,竟"藏"着全国最大的羊肚菌 交易集散中心——600多个羊肚菌经销商、6家物流公司长期驻扎,全国90%的羊肚菌产品在此交易集散,去年交 易额达80亿元。从这里出发的羊肚菌,不仅走向全国各地,更成为令瑞士、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人民难忘 的"中国味道"。 A B 经销商"舍近求远",得益于设施的完善和人才的齐聚 就在前几天,"阿宝羊肚菌"又从云南收购了数吨羊肚菌。"某地达到一定收购规模后,我就会组织车辆运回赵 家镇。接到客户订单后,再通过航空物流 ...
国盛证券:金针菇产能理性回归 双孢菇盈利能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10 06:41
行业概况 - 2023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334.2万吨 同比增长2.6% 10年复合增长率3.2% [2] - 2023年食用菌总产值3965.6亿元 同比增长2.0% 10年复合增长率7.0% [2] - 2023年工厂化总产量409.16万吨 同比增长43.23% 10年复合增长率7.2% [2] - 金针菇在工厂化生产中占比最高达44% [2] 行业格局演变 -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从2006年47家激增至2012年788家 [3] - 金针菇毛利率从2011年40%+波动下降至2024年4-5% [3] - 2020-2024年行业CR5稳定在33%-36% [3] - 雪榕生物 众兴菌业 华绿生物等大企业巩固龙头地位 [3] 金针菇产能调整 - 雪榕生物年化产能44万吨 同比下降4% [1][4] - 雪榕生物2025Q1产能利用率降至63.82% 较2024年下降9个百分点 [1][4] - 众兴菌业减少金针菇产能13.46%至675吨/天 [4] 双孢菇盈利状况 - 2023年双孢菇日产量916.7吨 同比减少1.6% [4] - 众兴菌业双孢菇毛利率除2019-2022年外均保持在30%以上 [1][4] - 双孢菇因初期投入大和生产管理难度高形成较高进入壁垒 [1][4] 冬虫夏草产业化进展 - 众兴菌业6吨冬虫夏草满产后预计年收入26220万元 年净利润约6500万元 [5] - 冬虫夏草单公斤价格约4万元 年利润率24.8% [5] - 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先后公告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培育项目 [5] 政策环境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 食用菌是"大食物观"和"大健康"背景下重要营养载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