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

搜索文档
深化国际渔业合作促互利共赢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7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行业始自上世纪80年代 秉承合作共赢 安全稳定 绿色可持续理念 但装备水平 资源探测能力 科技促进仍落后发达国家[1] - 发达国家依赖技术装备信息一体化系统 渔船大型化信息化节能化 长度达百米 吨位上万吨 配备先进探测及处理系统 实现自动化捕捞 精准导航 高效冷藏保鲜[1] - 行业90%以上为中型渔船 老旧渔船占比高 缺乏专业运输船 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制约竞争力[1] - 发达国家采用卫星遥感 声呐探测精准评估资源 建立完善数据库和管理体系 行业资源调查监测研究薄弱 系统研究不足 数据积累欠缺 捕捞效率低[2] - 南极磷虾年度可捕获量近亿吨 日本韩国挪威美国等国年产量约15万吨 行业仅约1万吨[2] - 发达国家产业链长 企业规模大研发投入高 加工程度高 标准认证体系完善 品牌渠道优势明显 行业企业规模小 资金技术人才弱 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不足 加工出口能力欠缺[2] 市场机遇与外部环境 - 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带动优质海产品需求增加 新兴市场国家进口上升拓展市场空间[3] - 国际渔业治理格局变化带来新机遇挑战 加深与主要国家合作为参与规则制定资源分配提供机会[3] - 公海和专属经济区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双边多边合作开辟新领域 科技交流与人员往来为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带来动力[3]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产业链延伸催生精深加工 现代冷链物流 海洋生物制品等新业态 渔文旅融合带来机遇[3] 未来发展路径 -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装备水平 培育大型企业 整合政府社会资本 推进渔船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 应用数字技术 加强资源调查监测[4] - 优化现代交通物流与市场格局 打造捕捞加工流通贸易一体化供应链 发挥物流优势高效对接市场 线上线下拓展国内市 场 构建产品出海矩阵[4] - 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推动渔文化与行业深度融合 打造数字博物馆 风情岛等地标 开发旅游项目 通过渔文旅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4] - 深化国际渔业合作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参与全球渔业治理 巩固多双边政府合作机制 助力合作地区发展 深入区域渔业管理提升治理水平[4]
26.8万元拍得一条蓝鳍金枪鱼!茂名“开渔第一拍”燃爆博贺港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1:05
拍卖事件概况 - 一条95公斤的A+级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高价成交,创下"开渔第一拍"纪录 [4][6] - 拍卖过程激烈,经过近20轮竞价,最终由35号竞买人黄先生购得 [22][24] - 另一条105公斤的A+级蓝鳍金枪鱼用于现场免费品鉴活动 [25][27] 金丝鱼拍卖细节 - 5筐开渔首网金丝鱼(每筐约13斤)作为"头彩鱼"拍卖,起拍价168元/筐 [12] - 首筐金丝鱼以880元成交,其余四筐分别以680元、700元、800元、999元拍出 [13] - 金丝鱼因肉质鲜嫩和DHA含量高,是粤西地区节庆宴席热门食材 [12] 蓝鳍金枪鱼供应链 - 拍卖的蓝鳍金枪鱼由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公司从大西洋捕捞,全程冷链空运至茂名 [17][19] - 该品种分布大西洋、地中海及太平洋,被誉为"寿司与刺身之王" [30][3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开渔第一拍"是2025南海(茂名博贺)嘉年华的核心环节,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33] - 活动承载渔民丰收祈愿,展现茂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31][33]
开创国际收盘上涨1.36%,滚动市盈率40.45倍,总市值26.9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06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15日收盘价11.17元,单日上涨1.36% [1] - 滚动市盈率40.45倍,总市值26.91亿元 [1] - 市净率1.19倍,静态市盈率43.98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农牧饲渔行业平均市盈率43.61倍,行业中值44.76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3.98倍,行业中值2.78倍 [2]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54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8479户,较上次增加4402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远洋渔业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及相关贸易 [1] - 主要产品包括金枪鱼、罐头食品、鱼柳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5.04% [1] - 净利润1291.9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0.33% [1] - 销售毛利率达32.46%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天邦食品市盈率6.77倍最低,牧原股份总市值2516.70亿元最高 [2] - 行业总市值中值为43.96亿元,平均值为121.16亿元 [2] - 新希望静态市盈率达91.84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完成索马里护航,4万美元服务费却被拖欠,法院判决船东支付
齐鲁晚报网· 2025-08-05 14:17
案件概述 - 香港某安保公司与大连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因海上武装护航服务费纠纷诉至青岛海事法院 法院判决渔业公司支付42408美元服务费及利息(自2022年2月12日起按年利率5%计算) [1][3][4] - 案件涉及2021年9月18日签订的《海上武装护航服务合同》 约定为渔业公司在索马里专属经济区及印度洋作业的渔船提供每艘船4名外籍保安员及相应武器装备的护航服务 [3] - 服务期从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月13日 安保公司完成服务后多次催款未果 于2023年6月14日提起诉讼 [3] 合同与法律适用 - 合同明确约定争议解决适用中国法律并由青岛海事法院管辖 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确认该约定有效 [3][4] - 法院认定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具有法律约束力 渔业公司未按约支付服务费构成违约 [4] 行业影响 - 本案是青岛海事法院受理的首起海上武装护航合同纠纷案件 反映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催生了海上武装护航等新型产业 [5] - 海上武装护航产业为中国船舶安全和海外利益提供保障 本案审理维护了护航企业权益 有助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5] - 案件选择青岛海事法院管辖 显示该院在国际海事纠纷解决领域的吸引力正在提升 [5]
辽宁极地渔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辽宁日报· 2025-08-04 01:20
公司业绩与运营 - 辽渔集团磷虾捕捞加工船"福兴海"轮在本轮捕捞季捕捞量突破7万吨 成为本季中国首个单船捕捞量突破该数值的船舶 [1] - 生产及加工能力达到并超过设计水准 标志着中国极地渔业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一流水平 [1] - 集团搭建远程调度和连线指挥办公平台 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传输和作业情况动态监控 [1] - 创新攻克"冰区持续作业"难题 率先实现冬季冰区作业常态化 [1] 技术与产业创新 - "福兴海"轮是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且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 于2023年12月开赴南极作业 [1] - 集团为极地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探索出现代化极地渔业生产新路径 [1] - 在提升捕捞加工能力的同时 严格遵守《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推广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1] 战略发展目标 - 公司计划加快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极地渔业产业体系 [2] - 推动南极磷虾产业成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
开创国际:拟建造两艘金枪鱼围网渔船,总造价3.675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3:38
船舶建造合同 - 开创国际全资子公司开创远洋与马尾造船公司签订两份《船舶设计建造合同》,建造两艘金枪鱼围网渔船,每船价格1 8375亿元,总价合计3 675亿元 [1] - 两艘渔船用于替换2020年拆解的"金汇7号"及目前船况不佳的"金汇6号",属于船队升级规划的一部分 [1] - 合同款项分六期支付,第一期支付20%预付款3675万元,后续按建造进度分阶段支付,最后3%为质量保证金 [1] 合同生效条件 - 1艘渔船合同在满足条件后即时生效,另1艘合同开创远洋可在签约后8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激活,若选择不生效则合同自始无效 [2] - 两艘船舶的交船日期分别为2027年3月14日和2027年4月14日,符合条件可延期 [2] - 合同争议优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仲裁 [2] 造船公司背景 - 马尾造船公司历史悠久,前身为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是中国最早的造船企业,具备10万吨级以下船舶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2] - 2016年获得军品承接资质,可建造军用辅助船,其700TEU集装箱船被誉为"世界标杆产品",系列产品平均每三年升级一个等级 [2] 开创远洋业务 - 开创远洋是开创国际旗下唯一子公司,主营远洋渔业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及相关贸易 [3] - 拥有12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舶和2艘大型拖网加工船舶,是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大型金枪鱼围网工作组组长单位 [3] - 2024年开创远洋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574万元 [3] 项目预期影响 - 两艘新渔船将有效替换老旧船舶,提升船队安全性能和捕捞技术,增强金枪鱼围网船队作业能力 [3] - 预计将助力开创国际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3]
人民银行等两部门: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服务 建立差异化的授信评估体系
快讯· 2025-07-24 08:45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1] - 政策聚焦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服务 支持"南繁硅谷"等重大科研平台和核心种源技术攻关项目 [1] - 加大长周期 低成本研发贷款投入 提升种业企业融资便利度 [1] 种业金融支持措施 - 推广科研育种材料 植物新品种权 育种制种设施设备抵质押融资 [1] - 针对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远洋渔业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1] - 适当提升信用贷款额度 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 [1] 信贷政策工具运用 - 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 [1] - 加大老旧农机设备报废更新信贷投入 [1] - 扩大并购贷款规模 促进农业科技企业兼并重组 [1]
提升远洋渔业竞争力驶向深蓝
经济日报· 2025-07-17 00:08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新坐标 [1] - 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对推动渔业技术革新、拓展海洋资源利用空间、提升全球海洋资源配置话语权具有战略意义 [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规模达2600多艘,作业范围覆盖40个国家及三大洋公海,船队规模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2] - 装备与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涵盖捕捞、加工、装备研发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自主研发覆盖渔船设计至渔情预报全流程 [2] - 代表性技术包括高性能南极磷虾拖网、海鹰AI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船载探鱼仪数据处理终端等 [2] - 制度体系完善:出台《远洋渔业管理规定》和《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参与全球渔业资源养护 [2] 行业挑战与短板 - 国际竞争加剧:各国对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呈现激烈化态势,需技术、装备、信息等系统化支撑 [3] - 技术差距:渔船设计水平、装备自动化程度、鱼群探测精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 [3] - 产业链失衡:呈现"捕捞强、加工低、装备弱"格局,前后端环节低端化导致价值链高端短板 [3] 未来发展路径 产业布局优化 - 在福建、山东等研发强区推动产学研融合,鼓励渔业装备制造参与国际竞争 [3] - 在浙江、辽宁等产能充沛地区布局"科研—捕捞—加工—销售"一体化基地,提升产品附加值 [3] 技术赋能升级 - 规模化应用物联网、北斗导航技术,推进渔船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改造 [4] - 通过政府补贴与社会资本联动推广智能设备(如探鱼仪终端、渔情预报平台),实现精准作业并降低能耗 [4] 价值链提升 - 开发预制海鲜、海洋保健品等高端产品,创新"捕捞可视化+定制消费"场景,推动原材料向消费品跃升 [4] 国际参与深化 - 深度参与国际渔业治理和规则制定,输出"人海和谐"理念 [4] - 以技术输出与合作开发为路径,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开创国际收盘下跌3.80%,滚动市盈率38.46倍,总市值25.5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39
公司基本面 - 7月4日收盘价10.62元 单日下跌3 80% 滚动市盈率38 46倍 总市值25 59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远洋渔业捕捞 水产品加工销售及相关贸易 主要产品包括金枪鱼 罐头食品 鱼柳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 83亿元 同比增长5 04% 净利润1291 9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0 33% 销售毛利率32 46% [1] - 股东户数18479户 较上期增加4402户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2 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所处农牧饲渔行业平均市盈率43 09倍 行业中值43 51倍 公司市盈率38 46倍 排名第53位 [1] - 公司市净率1 13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 08倍和行业中值2 64倍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TTM)范围:天邦食品6 84倍至神农集团18 49倍 公司38 46倍高于多数同业 [2] - 总市值25 59亿元 在披露数据的12家同业中排名靠后 仅高于唐人神(68 79亿元)等3家企业 [2]
福建:制定推进“海上福建”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出台新一轮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快讯· 2025-07-03 05:5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1] - 将发布一批引领行业风向的重要政策措施,形成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 [1] - 坚持全省"一盘棋"格局,制定"海上福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 海洋强省建设 - 推动建立海洋强省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统筹协调机制 [1] - 深化省部合作机制,定期研究推进涉海重大政策、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 [1] 远洋渔业发展 - 加快出台新一轮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1] - 推进远洋渔业稳健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 [1] 闽台海洋合作 - 前瞻研究谋划闽台海洋政策,推进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和生态协同保护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