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检测技术

搜索文档
全球高校的AI攻防战
国际金融报· 2025-08-14 13:23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和DeepSeek正被学生广泛用作学术助手 渗透留学申请文书和学术论文创作过程 [1] - 该技术为学习效率带来突破性提升 但同时也引发高校对学术诚信的严重担忧 [1] 主流AI工具的市场表现 - ChatGPT在2022年11月推出后迅速走红 一周内用户突破100万 月访问量达2100万次 [2] - 2023年1月底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 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2] 高校对AI写作的政策分化 - 美国15所Top30高校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明确禁止AI代写申请文书 违者取消申请资格 [3] - 耶鲁大学采取相对开放态度 鼓励将AI作为完善想法的辅助工具 但强调需保持学术诚信 [3] - 纽约市教育部担忧AI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并关注内容安全性和准确性问题 [3] 学术出版机构的规则调整 - 《自然》杂志明确规定ChatGPT等人工智能软件不能被列为论文作者 以维护学术署名规范与责任 [3] AI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高校引入Turnitin和The Checker AI等复杂工具应对AI代写风险 [4] - Turnitin技术基于超过25年积累的全球最大学术内容数据库 包含学生作业、学术出版物及网页内容 [4] - AI检测技术存在一致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三大缺陷 [4] AI检测技术的具体缺陷 - 准确性方面:检测器易出现误报和漏报 人工撰写文本可能被误判 经过编辑或翻译的AI文本识别能力下降 [4] - 透明度方面:外界不了解检测器训练方式及判定逻辑 "突发性"和"困惑度"参数系统仍如黑匣子 [5] - 适应性方面:多数检测器基于旧模型训练 难以跟上新型生成式AI平台写作风格 [5] 人工检测的补充价值 - AI检测应作为教师助手 补充现有抄袭检测方法 [6] - 教授能较准确区分学生原创论文与ChatGPT生成论文 准确率达较高水平 [6] - 学生写作包含更多参与度特征 平均数量是AI文本的近三倍 包括个人叙述、反问句和说服性语言 [6] - AI写作倾向于堆砌事实 缺乏个性化和对话感 难以模拟人类独特写作风格 [6]
电商上演「魔法对轰」:卖家用AI假图骗下单,买家拿AI烂水果骗退款
机器之心· 2025-08-05 08:41
AI作图在电商买卖双方的滥用现象 - 买家利用AI生成虚假瑕疵图要求退款 尤其针对水果等不便退货验证的商品[2] - 低客单价商品因退货流程繁琐 商家常选择退款而非验证 但要求买家剪坏瑕疵品的措施也被AI破解[6] - 骗术从十年前PS升级至AI作图 鉴别难度大幅提升 形成买卖双方互相欺骗的闹剧[8] 商家滥用AI的多种形式 - 生成不存在的产品图或过度美化普通商品[10] - 使用虚拟模特节省成本 无法真实反映上身效果[10] - 批量伪造买家秀和图文好评制造虚假口碑[10] 当前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 要求回传视频仍可被AI视频生成工具伪造[11] - 多角度拍照利用AI多视图一致性弱点 但仅是临时补丁[13] - App内拍摄限制可被两台手机互拍的物理外挂绕过[15] 潜在技术解决路径 - 构建包含拆箱/剪裁/瑕疵展示等关键步骤的全过程证据链[16] - 尝试用AI鉴别AI 但现有工具准确率不稳定[16] - 数字水印和内容溯源技术如C2PA标准/SynthID工具可嵌入不可见数字身份证[19][21] 行业发展趋势 - AI生成与检测技术持续迭代 形成算法攻防战[23] - 平台探索时间戳/地理位置等原始信息权重提升 淘宝已公告治理AI假图[24] - 大数据信用模型与第三方鉴定服务结合成为风控手段[26] - 建立统一可追溯的数字内容标准被视为终极解决方案[26][27]
AI检测怎么做?实测十款工具,这几个把老舍原作误判为AI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03:04
《滕王阁序》是AI生成的?近日,AI检测工具屡屡爆出"翻车"的新闻,如《荷塘月色》被标 注"62.88%AI率",《三体》片段被标红警示,引发公众对AI检测工具科学性的热议。 为探究AI检测工具的识别能力与技术原理,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选取了国内10款热门的文 本、图片AIGC检测工具进行了抽样测评。结果显示:文本检测工具中,检测标准参差不齐,明显误 判、漏检、乱检的情况均有存在。而图片检测工具中,均对PS后的摄影图片难以识别。 当AI检测被用于高校毕业的"门槛"、期刊评审的"硬指标",一度引发了困惑质疑。在专家看来,当前AI 检测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误判或是技术演进的必经过程,强行将不稳定的技术跟学术诚信关联不可 取。但长远来看,技术迭代与合规框架构建仍需"双轨并行"。 AI文本检测 存误判、漏检、乱检"难题" AI检测工具靠谱吗?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本次测评样本为知网、PaperPass、万方、维普、朱雀大模型检 测、挖错网、大雅、PaperYY、团象、茅茅虫共10款国内热门的文本、图片AIGC检测工具。 首先是文本类检测,尝试使用四类文章来测试对真实文章、以及不同程度AI生成内容的识别率。四篇 文章 ...
《滕王阁序》AI率100%?别让“唯技术”伤了真原创
北京青年报· 2025-05-12 01:58
AI检测技术在学术领域的应用现状 - 大学生毕业论文AI检测率过高现象引发热议,部分检测系统将经典文学作品如《荷塘月色》《流浪地球》《滕王阁序》误判为AI生成,疑似度分别达62 88%、52 88%和100% [1] - AI检测技术当前主要用于识别学术创作中的"机器代写"和"数据伪造"行为,旨在维护学术诚信 [1] AI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分析 - 检测系统依赖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导致误判频发,例如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难以被准确溯源 [2] - 生成式AI输出内容日益接近人类表达,进一步增加检测难度 [2] - 训练数据偏差或不足、检测流程简化等因素均会降低系统准确性,长期误判可能损害技术公信力并打击原创积极性 [2] AI检测技术的改进方向 - 需建立覆盖技术原理、数据应用和结果评估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提升检测模型对语言多样性的适配能力 [3] - 应通过第三方机构定期审查算法透明度和检测准确性,避免利益关联影响结果客观性 [3] - 强化数据治理,纳入多元原创语料并运用先进技术校准数据偏差是提升检测有效性的关键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