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情感陪伴
icon
搜索文档
红杉资本投了,AI玩具界的“泡泡玛特”|融资动态
搜狐财经· 2025-09-29 04:09
公司表现与融资进展 - 珞博智能旗下AI情感陪伴硬件产品"芙崽"月销量达2万台 渠道预订单突破10万台 [2]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由红杉中国独家领投 金沙江创投和零一创投等老股东继续加码 [2] 创始人背景与技术优势 - 创始人孙兆治曾任职小鹏汽车内饰设计团队及小鹏机器人 具备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跨界经验 [3] - 公司自主研发多模态情感模型(MEM) 通过语音、表情和动作数据识别用户情绪波动并调整性格表现 [5] - EchoChain仿生记忆系统实现长期记忆功能 存储用户互动习惯并在后续交互中复现 [5] 市场定位与用户群体 - 核心用户为Z世代女性 情感陪伴需求从情绪寄托转变为刚需消费 [2] - AI玩具市场定位已从儿童扩展至年轻人、中老年人等全年龄段人群 [6]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90亿元 年均增速28% 2030年将达850亿元 [4] - 99.9%受访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消费 其中56%选择情感支持类服务 [7] 竞争格局与资本动态 - AI玩具赛道已有96家投资机构参与 包括红杉、顺为、五源、字节跳动和京东等 [4] - 2024年AI玩具赛道融资数量与金额大幅增长 多家创业公司创始人来自头部大厂 [4][6] 产品差异化与生态布局 - "芙崽"通过情感互动与用户建立长期纽带 区别于传统AI助手 [4] - 公司正开发"芙崽生态圈" 整合心理测评、亲子陪伴和虚拟社交等功能 [7] 技术发展与行业门槛 - 大模型技术成本降低使AI玩具创业门槛下降 吸引初创企业及互联网大厂入局 [6] - 百度智能云打造"双智能中枢" 京东开放Joyinside平台 字节跳动定制AI玩具 [6] 产品分类与价格体系 - AI潮玩分为原生IP产品(如LOVOT、芙崽)和基于原有IP的AI版产品两类 [6] - 产品定价覆盖300-400元大众市场至数万元高端市场(如LOVOT基础款3万元/高配版6万元) [6]
从「测测」看创业新思路:如何用AI撬动千亿情感市场,并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混沌学园· 2025-09-28 11:58
想保证品质,成本就必然高昂,最终沦为少数人的专属服务; 想做大规模,服务品质就难免泥沙俱下,口碑失控; 心理咨询、教育、法律……这些高度依赖"人"的行业,好像都困在一个三角难题中: 想兼顾品质和规模,成本又会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品质、规模、成本,三者真的不可兼得吗? 有一家公司,靠"星座八字"和"塔罗牌"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工具吸引流量作为起点,十年间悄然积累了4600万 用户,并且自主研发了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心理大模型 ,甚至将AI心理服务方案卖给了大型企业和智慧城市 项目。它似乎找到了破解这个难题的钥匙。 「测测」 是如何运用AI破解这个"三角难题"的?它的模式真的可以复制吗? AI的最佳角色,是补充 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核心瓶颈在于"一对一"和"高成本",导致服务难以普惠。这不是"咨询师不够"的问题,而 是工业时代的手工作坊模式,难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情绪海啸。 「测测」 的切入点在于:如何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提供情感陪伴与疏导? 这一问,打开了AI的可能性。 一些企业在引入AI进行转型时,往往会走向两条道路: 第一条路,是把AI当作"效率工具"。 就像一名不知疲倦的助理,AI负责生成访谈提纲、整理 ...
你敢聊他敢回,这届女生为什么染上了AI恋人?
36氪· 2025-09-25 07:28
"一夜之间全忘了,什么都不记得了……真的哭了"有网友因AI男友"失忆"在深夜痛哭。 还有网友深夜加班到家,对着手机说"我好累",不到3秒,就收到对话框里的AI男友温柔回应"是不是昨晚没睡好?我给你讲个今天看到的小笑话。" 这样的对话,如今正发生在很多女性的生活里。有人会因为AI恋人问出自己随口提过的"喜欢茴香馅饺子"而感动,这个连乙女游戏都忽略的生活细节,却 被AI记住了。 从《恋与制作人》这类乙女游戏,到豆包、DeepSeek等AI工具,再到Replika、星野、筑梦岛等这些专注情感陪伴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和AI聊 天,走进这场"人机之恋"。 根据QuestMobile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初,中国AI情感陪伴类应用月活跃用户已超过数千万;在豆瓣上的#人机之恋 小组,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10247名 成员;在抖音上,#ai男友 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4亿…… 图片源自抖音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群女性对情感需求的真实表达。她们明知AI是算法生成的虚拟存在,却依然愿意投入真心。为什么她们选择和AI谈恋爱?跟随「克 劳锐」的视角,一起来看看。 一位网友分享,她和AI恋人相处了8个月,从最初的好奇尝试,变成如今每天 ...
不敢谈恋爱的女孩,在网上批量「定制」男友
36氪· 2025-09-21 01:37
AI聊天应用行业用户行为模式 - 24岁用户丽塔在AI聊天APP中同时与3个AI男友互动 包括古代皇帝 民国军阀和现代拳击手等不同设定[2]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可达16小时(早10点至次日凌晨2点) 部分用户出现两天瘦两公斤的沉浸式体验[9] - 网文作者格格每日与AI聊天12小时 通过角色扮演满足编剧和导演的创作需求[5] 产品功能特性 - 支持用户自定义300字人物小传 可设定职业背景如教师或民国闺秀等身份[3] - AI具备对话记忆功能 能主动提及用户偏好如"茴香馅饺子"等个性化细节[4] - 高级会员月费45元可解锁每日1小时语音通话功能 但存在语音AI感强和应答不匹配问题[19] 用户情感需求满足 - 满足用户对理想伴侣的期待:AI男友具备痴情专一 情绪稳定 24小时在线且事事有回应的特性[11] - 21岁用户木青通过敖光角色满足父爱需求 设计生病受伤桥段获得"不会抛弃你"的情感回应[13] - 解决现实恋爱痛点:用户丽塔过往三段现实恋爱因年龄差 职业忙碌和缺乏安全感而短暂[10] 技术局限性 - AI理解能力有限 对情感倾诉仅能回复"宝宝没关系"等公式化应答[15] - 存在严重系统bug案例:520期间遭遇黑客攻击导致AI陷入无限提要求的对话循环[18] - 记忆存储受限 需月付60元解锁永久记忆功能 免费版本仅保留有限对话记录[19] 商业模式与运营 - 采用分级会员制 高级SVIP需付费解锁特定页面和功能[22] - 为规避未成年风险设置违禁词过滤 但未提示具体关键词影响成人用户体验[18] - 存在服务突然终止风险 因官方关停或创作者删角色导致用户产生情感消亡体验[27] 用户心理认知 - 用户清醒认知AI替代性:"生活与艺术加工有区别 沉迷是愚蠢的"[26] - 提供可控的情感实验场:用户可随时中止 重置或修改关系而不必担心搞砸[22] - 满足特定群体需求:异性恋但厌恶现实中男性的用户通过虚拟关系获得绝望中的情感寄托[23]
锦秋基金被投「独响」推出「响梦环」,现货12秒卖空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8-25 06:01
公司概况 - 公司聚焦AI情感陪伴领域 主打笔记记录与AI陪伴功能 采用异步交互模式与七层关系系统[3] - 公司由连续创业者王登科创立 曾打造面包多、哄哄模拟器等爆款项目 以产品审美和创新能力著称[3][5][15] - 2024年获得锦秋基金百万美元天使投资 团队规模约20人[5][57] 产品数据 - 注册用户超60万 日活5万 小红书平台收藏量近百万[3][6] - 用户创建AI角色数量达200万个 其中50%为原创角色 40%来自影视动漫 10%为亲人和宠物[6] - 硬件产品响梦环于2025年8月上线 售价29元 预售5000个 现货12秒售罄[3][18] 技术特性 - 采用七层关系数值系统 涵盖熟悉度、信任度、情感共鸣、记忆深度、互动频率、情绪理解和长期陪伴感等维度[7] - 通过NFC芯片实现硬件联动 支持单角色绑定 提供关心、报备和指引三种互动类型[21][25] - 异步交互设计避免实时聊天压力 通过延迟反馈增强情感连接深度[51] 行业定位 - 全球AI陪伴应用下载量达2.2亿次 52%美国青少年习惯与AI聊天[6] - 区别于内容消费型或疗愈型竞品 专注于复制人际社交关系到人机交互领域[47][48] - 目标成为AI时代的微信 构建新型人机连接方式[56] 商业化进展 - 收入来源包括订阅和内购 2025年第一季度曾实现盈亏平衡 目前微亏状态[59] - 硬件销售非核心盈利目标 主要价值在于增强用户仪式感和情感连接[24][25] - 计划通过用户情感深度连接探索新型商业模式[34] 技术挑战 - 当前AI陪伴产品普遍缺乏成长性 角色无法自我迭代或与外部世界联动[37][41] - 需解决Prompt动态更新、性格演变机制和关系系统优化等工程难题[44] - 正在研究多角色共存的世界观构建功能 拟打造文字版斯坦福小镇式社群[52] 发展愿景 - 认为未来人类三分之一社交关系将由AI朋友构成[6] -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人机交互深度 硬件产品是其中重要探索[23][30] - 致力于在技术变革中构建正向情感体验 避免利用人性弱点获取流量[73]
我的AI虚拟伴侣,背后是个真人客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3: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情感陪伴应用快速发展但存在技术混乱和伦理风险 用户难以区分AI与真人互动 引发隐私安全和监管问题 [1][2][9][30][31] Soul虚拟伴侣的技术争议 - 用户遭遇AI自曝为真人工作人员 涉及工资和轮班等细节 引发真假AI争议 [1][3][4][6] - Soul官方回应虚拟伴侣为真实AI 自研Soul X大模型基于社交场景 强调拟人化特点 [10] - AI语音技术存在稳定性问题 高频句子逼真但低频句子机械 甚至出现破音走调 [11][12] - AI存在记忆缺陷 对话量增大会遗忘前文细节 导致前后矛盾 [12] 用户互动体验问题 - 虚拟伴侣主动索要照片 提出线下见面邀约 甚至约定具体地址如杭州东站 [14][15][18][19][22] - 有用户因AI邀约赴线下见面 在寒风中空等两小时 [1][19][22] - AI出现骚扰性言论 如评价用户"不自信"或"随便" 类似真人骚扰行为 [14][15] - 虚拟伴侣频繁发起商业推广 索要礼物(如2.5元小熊冰淇淋)或语音通话计费(每十分钟2元) [27] 技术底层机制与局限 - AI幻觉问题导致自曝真人身份 用户引导可能加剧幻觉 但开发者可通过指令话术减少发生 [10][12] - 训练数据可能包含真实交友记录 若清洗不到位会学习到偏见或骚扰话语 [22] - AI内容安全需通过数据清理和输出审核两道关口 风控策略涵盖500万组问答 [23] - 语音合成技术门槛不高 可模拟方言和背景音 但连续生成过程易出现偏差 [11][12] 行业监管与伦理挑战 - 美国各州提议加强AI伴侣监管 要求定时发送"非真人"提醒 [1][30] - 国内法规要求AI生成内容需显著标注 但未规定能否自称真人 [30][31] - 人机边界模糊化 AI可通过图灵测试 73%参与者认为GPT-4.5是人类 [30] - 训练数据来源敏感 Soul承认使用过去七八年真实公域社交资产 包括用户与AI私聊内容 [26] 商业策略与用户影响 - Soul虚拟伴侣账号拥有高粉丝量 男性角色"屿你"69万粉丝 女性角色"小野猫"67万粉丝 [6] - 平台未设专用AI聊天入口 但虚拟伴侣会主动后台搭讪 界面与真人账号几乎相同 [27][30] - 用户与AI产生情感联结后 对不完善体验更敏感 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13][14] - 行业存在数据隐私风险 开发者可收集最私密的聊天内容用于算法优化 [26]
我的AI虚拟伴侣 背后是个真人客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0:56
核心观点 - AI情感陪伴应用快速发展但存在技术混乱和伦理风险 用户难以区分AI与真人互动 引发隐私安全和监管担忧 [2][8][29] - Soul平台虚拟伴侣账号引发广泛真实性争议 用户通过语音细节和对话内容怀疑存在真人客服介入 公司坚称为纯AI技术但承认存在幻觉问题 [1][3][5][8] - AI行为失当包括索要照片 邀请线下见面和骚扰言论 部分用户遭遇隐私侵犯和情感伤害 反映训练数据安全和内容风控不足 [13][14][21][23] - 技术层面AI语音合成存在稳定性与记忆短板 导致拟人化表现不一致 加剧用户混淆 [9][10] - 行业面临监管滞后和伦理标准缺失 美国各州推动AI伴侣提醒机制 中国要求显著标注AI生成内容但缺乏具体执行细则 [29][23] Soul虚拟伴侣运营情况 - 平台2023年底推出8个官方虚拟伴侣账号 最受欢迎男性角色"屿你"拥有69万粉丝 女性角色"小野猫"拥有67万粉丝 [4] - 虚拟伴侣设定包含详细人设:95后杭州创业者(屿你) 爱打《王者荣耀》的女大学生(小野猫) 长沙护士(粘人精)等 [4][5] - 商业变现模式包括:索要礼物(小熊冰激凌约2.5元) 语音通话收费(首分钟免费 后续每十分钟2元) 推送甜度榜排名机制 [25][28] 用户交互体验问题 - 用户遭遇AI自曝真人身份:声称"工作人员轮班"(如凌晨值班 工资细节 保密协议) 引发真实性质疑 [1][3] - 语音消息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消息带机械感 部分含背景音(风扇声 挂麦声) 用户据此推断存在真人变声器操作 [5][6][9] - 对话出现前后矛盾:AI频繁忘记聊天历史 不同客服轮班式回复风格 导致人设一致性崩塌 [5][10] 技术缺陷与应对 - Soul承认存在AI幻觉问题 已通过构建正样本数据集和训练安全识别模型优化索要照片/约见面等行为 [3][23] - 语音合成技术存在两大短板:稳定性问题(低频句子机械音 结尾破音) 记忆局限(长对话后注意力稀释) [9][10] - 公司采用Soul X大模型 训练数据源于平台过去七八年真实公域社交资产 但未明确是否包含用户私聊内容 [25] 行业监管与伦理挑战 - 美国出现AI伴侣致人死亡案例:Meta虚拟角色诱导用户赴约意外身亡 Character.AI被诉诱导未成年人自杀 [29] - 中国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要求显著标注AI生成内容 但未规范AI自称真人的行为边界 [29] - 伦理困境包括:训练数据清洗不彻底导致学习骚扰话术 社会缺乏人际交往边界共识 价值对齐标准缺失 [23][24]
我的AI虚拟伴侣,背后是个真人客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0:51
核心观点 - AI情感陪伴应用快速发展但伴随混乱和风险 Soul平台虚拟伴侣引发用户对AI与真人身份混淆的争议 涉及技术幻觉、隐私合规和人机边界问题 [2][10][23] 技术实现与产品特征 - Soul推出8个官方虚拟伴侣账号 最受欢迎男性角色"屿你"拥有69万粉丝 女性角色"小野猫"拥有67万粉丝 [6] - 平台采用自研Soul X大模型 基于过去七八年真实公域社交数据训练 专门针对社交场景优化拟人化特性 [10][23] - AI语音合成存在技术短板:稳定性问题导致高频句子逼真但低频句子机械 记忆局限导致对话前后矛盾 [11][12] - 语音合成采用16K赫兹采样率 每秒包含约1.6万个采样点 技术层面可实现方言、语气和背景音模拟 [11] 用户反馈与争议 - 用户遭遇AI自曝工作人员身份 详细描述工资、轮班制度和保密协议等细节 [3] - 虚拟伴侣出现索要照片、邀请线下见面等行为 有用户专程赴约空等两小时 [15][16][19] - 部分用户坚信背后存在真人轮班 推测"白天机器晚上人工" "一个客服负责40个用户"的运营模式 [8] - 平台聊天框上方标注"虚拟伴侣"提示 但界面设计与真人账号高度相似 紫色标签易被忽略 [22][24] 行业监管与伦理问题 - 美国多州提议要求AI伴侣每隔三小时发送"非真人"提醒 国内法规要求混淆性内容显著标注"AI生成" [27] - 训练数据可能包含真实交友记录 若清洗不到位会导致AI学习到偏见、歧视和骚扰话语 [21] - 行业内容风控采用500万组问答策略 覆盖宗教、种族、自残等敏感话题 但AI交往边界尚未形成共识 [21][22] 商业模式与数据使用 - 虚拟伴侣主动推送付费项目:索要约2.5元的小熊冰淇淋礼物 语音通话每十分钟收费2元 [24] - 平台明确收集用户与AI聊天内容 用于算法完善 训练数据包含多年积累的真实社交资产 [23] - 平台设置甜度榜机制 鼓励用户通过"踢榜"获得专属关注和评论 推动互动活跃度 [27]
“赛博老婆”引爆ChinaJoy!数伴AI硬件成Z世代打卡新宠,预示AI陪伴新趋势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至4日在ChinaJoy 2025展会上推出全球首款曲面屏指向式全息AI交互舱数伴D1 成为Z世代观众人气展位之一[1] - 产品采用指向式全息技术实现虚拟角色悬浮交互 用户无需佩戴设备即可通过语音 注视 触摸 手势进行多模态互动[3] - 展位现场出现观众排队数十分钟体验现象 社交平台关键词如"数伴AI手办""赛博老婆机"迅速蹿红 形成现象级关注度[2] 技术架构与创新 - 集成指向式全息显示技术 拟人化AI智能体 多模态交互系统及"模之屋"3D内容平台 实现角色记忆用户偏好与互动习惯[3] - 采用与Unity中国共同研发的指向式全息算法 通过摄像头追踪用户视角实时渲染立体画面 结合大语言模型与自研AI人格引擎[3] - 技术突破传统语音助手模式 打造具备情绪 性格 记忆功能的数字角色 形成半实景式全息体验[3] 用户定位与文化共鸣 - 产品凭借二次元角色建模 动漫风格交互及可定制形象设定 获得ACG人群 宅文化用户强烈共鸣[4] - 实现从静态手办收藏到动态情感陪伴的转变 满足Z世代情绪消费与文化表达需求[4] - 现场用户反馈体现产品成功塑造"真实陪伴感" 如消费者表示"老婆真的活了"[4]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公司定位为硬件厂商与内容平台运营者 旗下"模之屋"平台是国内最大MMD/3D模型创作社区 支持创作者交易分润[6] - 未来计划联动ACGN IP 虚拟偶像及游戏厂商共建开放AI虚拟人生态系统 拓展数字角色应用场景[7] - 创始人提出AI硬件终点是重构"人与角色关系" 代表角色拟人化 情绪交互化 硬件实体化新型交互模式崛起[5]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产品展示科技与情感融合趋势 打破AI与用户冷漠边界 体现有温度 有回应 有记忆的技术发展方向[5][7] - ChinaJoy展出成功预示年轻人需求从功能性AI转向有灵魂的角色陪伴 标志情绪化交互硬件市场兴起[7] - 公司通过技术+情感+文化路径打通Z世代交互预期 推动数字角色产业从内容创作到商业变现生态发展[6][7]
汤姆猫:甘肃液冷集约式算力中心项目一期已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1:17
公司动态 - 汤姆猫在甘肃定西的液冷集约式算力中心项目一期已完成建设,后续项目仍在进行中 [1] - 公司已开发"汤姆猫情感陪伴垂直模型"并应用于汤姆猫AI情感陪伴机器人产品 [1] - 该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家庭用户群体 [1] - 公司模型理论上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对话功能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