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告知制度

搜索文档
罗永浩: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10
事件进展 - 罗永浩宣布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 并期待相关国家法规尽快出台[1] - 罗永浩贴出新华社关于预制菜和消费者知情权的文章 网友认为这是对其主张的支持[1] - 随着新华社定调和预制菜国标即将公示 罗永浩宣布单方面停战 贾国龙保持沉默[4] 争议焦点 - 罗永浩连续发文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 引发网友热议[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称将起诉罗永浩 并公布相关食物图片[4] - 西贝旗下餐厅推出"罗永浩菜单" 强调不是预制菜 同时开放后厨供查看菜品制作过程[4] - 媒体发现西贝使用的食材多为速冻 冷藏产品 儿童餐使用的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 引发宝妈群体不满[4] 行业监管 - 新华社发布文章《不怕你预制 怕你不告诉我》强调消费者对知情权的关切[4] - 文章指出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做现炒并收取高价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权益[4] - 文章呼吁推进预制菜告知制度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4] - 法律人士建议餐饮企业在用餐区域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并为消费者提供申诉渠道[4]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15:17
预制菜定义与背景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不添加防腐剂 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3]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具有悠久历史 现代包装工艺发展使其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3] - 使用预制菜可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 在快餐等场景满足高性价比需求 通过工艺前置实现分钟级口味复现 [3] 安全性与营养价值 - 新鲜食材营养物质保留更完整 但预制菜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就能满足人体热量和营养需求 [4] - 生产 运输 保存 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是预制菜营养达标的关键前提 [4] 行业应用现状 -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 主要基于商场明火使用限制和成本效率考量 [6] - 使用预制菜可节省成本 增强风味 加快上菜速度 提高翻台率 改善企业经营和消费体验 [6] 行业争议焦点 - 部分小规模企业卫生环境不佳 造成预制菜等同于劣质菜的负面印象 [6] - 行业长期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不足 [6] - 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做现炒 按现做价格收费 侵害消费者权益 [6] 行业发展方向 - 需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为预制菜生产 运输 处理全流程提供规范依据 [8] - 推进预制菜告知制度 鼓励餐饮企业在显眼处标注使用情况 并通过数字渠道提供查询 [8] - 建立消费者申诉渠道 对欺诈行为依法处罚 督促企业调整广告宣传 [9] 区域发展举措 - 湖南通过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培育产业品牌 建设原料基地推进产业发展 [8] -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 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8] 技术突破重点 - 鼓励企业在保鲜 干燥等技术上持续创新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8]
记者来信:讨论预制菜时 我们在关心什么?
新华网· 2025-09-13 13:34
预制菜定义与背景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且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 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2]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具有悠久历史 现代包装工艺推动其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2] 行业优势与现状 - 使用预制菜可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 在快餐等场景满足高性价比需求 通过工艺前置实现分钟级口味复现[2] -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 因符合商场安全规定且节省成本 提升风味和翻台率 改善经营与消费体验[4] 安全性与营养性 - 预制菜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生产运输保存烹饪流程 即可满足人体热量和营养需求[3] - 新鲜食材营养保留更完整 但预制菜并非完全不具营养价值[3] 行业争议焦点 - 部分小规模企业卫生环境差 导致预制菜被误认为劣质菜 透支公众信任[5] - 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5] - 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做现炒并按现做价格收费 侵害消费者权益[5] 政策与行业举措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推广使用预制菜明示制度[5] - 湖南通过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培育产业品牌建设原料基地推进发展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高地和集群[6] 未来发展路径 - 需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为生产运输处理全流程提供依据 鼓励企业在保鲜干燥等技术上创新突破[7] - 推进预制菜告知制度 鼓励在用餐区域显眼处标注使用情况 或通过网站App提供查询渠道保障知情权[7] - 建立消费者申诉渠道 对欺诈行为鼓励留存证据维权 对侵权企业依法要求调整广告并给予处罚[7]
记者来信:讨论预制菜时,我们在关心什么?
新华网· 2025-09-13 12:00
预制菜定义与行业背景 -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不添加防腐剂 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2]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伴随现代包装工艺发展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可提高运行效率 在快餐等场景满足高性价比需求 通过工艺前置实现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2] 行业优势与现状 -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 主要基于商场明火使用限制和成本效率考量 [4] - 使用预制菜可节省成本 增强风味 加快上菜速度 提高翻台率 对企业经营和消费者体验均有裨益 [4] - 预制菜行业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 [5] 食品安全与营养 - 只要生产 运输 保存 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预制菜能满足人体热量和营养需求 [3] - 新鲜食材营养物质保留更完整 但预制菜并非完全不营养 [3] - 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环境不佳 造成消费者将预制菜与劣质菜关联的负面印象 [5] 消费者关切与行业问题 - 消费者最难以接受的是商家以现做现炒为幌子实际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价格收费的欺诈行为 [5] - 争议核心并非反对预制本身 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消费者要求保障知情权和选择权 [5] - 行业需解决标准化缺失和透明度不足问题 [5][8] 政策与区域发展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2024年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并要求推广使用明示制度 [2][5] - 湖南通过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培育产业品牌和建设原料基地推进预制菜高质量发展 [7] -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 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7] 行业发展方向 - 需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为预制菜生产 运输 处理全流程提供依据 [8] - 推进预制菜告知制度 鼓励餐饮企业在显眼处标注使用情况 并通过网站或App提供查询渠道 [8] - 需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申诉渠道 对欺诈行为依法处罚并督促企业调整广告宣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