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银行板块超额收益窗口或会再开启 建议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3:10
核心观点 - 银行板块超额收益窗口预计将再次开启 因宏观流动性进入顶部区域且市场热门板块高位盘整 保险非标到期压力持续但银行中期行情未结束 长期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向"三育"倾斜 利好银行中长期绝对收益 [1] - 建议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策略 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中选择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 实现红利、复苏和成长的均衡配置 [1] 银行业绩表现 - 42家A股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3% PPOP同比增长1.1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7% 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75个百分点、3.28个百分点和1.97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利润好转得益于债市压力缓解和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的贡献 且存款利率下行具有持续性惯性 [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对银行业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客户所处行业反内卷影响未来信贷需求 银行业自身反内卷政策落地方式及行业影响 [2] - 存款利率自律下调属于负债端反内卷 对缓和银行息差压力贡献显著 但需资产端反内卷同步推进以避免存款成本压降红利被信贷端内卷吞噬 [3] - 信贷债务存量到期规模攀升是后工业和城镇化时代银行业规模净增长主要压力源 宏观压力缓解短期靠财政、中期靠通胀、长期靠人口和新技术需求 [3] 信贷政策与资源配置 - 资金应以合适利率流向真正需要的经营主体 过低利率可能导致资金流向非必要主体 形成过剩产能和债务负担 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银行不良资产增加 [4] - 更多银行开始强调非信贷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与资本市场对银行内生资本增长能力关注相契合 [4] - 需要宏观政策层面制度设计引导银行关注真正服务实体和高质量发展 建立社融增速内部结构与名义GDP缺口的动态关联机制 [5] 宏观政策机制 - 建立社融货币增速与潜在合理名义GDP增速目标匹配机制 未来需将社融增速目标动态分解到货币、信贷和财政三个系统 形成精细化的货币财政配合逆周期和跨周期机制 [5] - 货币政策需从同业负债端约束座次追逐型规模扩张 从而避免银行业资产端的反复内卷 [5] - 央行购买国债、治理手工补息和空转、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化债、财政补贴消费和生育等政策持续完善 将推动银行资产端内卷压力下降 [5]
告别“赔本赚吆喝” 反内卷的风吹向银行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0:16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现状 - 部分银行通过更低贷款利率、更长贷款期限、更宽松审批条件争夺客户,导致滞后性信贷风险 [1] - 贷款利率快速下行而存款利率降幅有限,银行陷入"赔本赚吆喝"困境 [1] - 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部分银行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挤压中小银行利润空间 [1] 监管反内卷举措 - 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局及银行业协会出台政策,整治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问题 [1] - 广东省推出"1+3+N"制度体系,包括负面清单、自律公约及行业自律举措 [2] - 宁波银行业禁止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支付佣金或权益,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 - 宁夏银行业协会通过调研、座谈、立约、督导四步机制整治返佣乱象,覆盖存款、贷款及中间业务 [3] 内卷式竞争的影响 - 存贷款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3] - 企业贷款从"企业找银行"转为"银行找企业",银行主动提供低利率贷款 [3] - 非理性竞争压缩行业发展空间,威胁金融消费者权益及生态稳定 [4] 内卷成因分析 - 优质客户及资产稀缺,银行绩效考核偏重短期目标 [4] - 产品创新不足导致同质化,银行被动跟进价格战 [4] - 大型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倒逼银行压低贷款利率 [4] 银行应对策略 - 工商银行强调产品客户对位,提升服务质效以防范风险 [5] - 招联首席研究员建议中小银行走"小而美"路线,大型银行发挥压舱石作用 [6] - 部分银行通过快速审批、税务咨询等非价格优势赢得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