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医疗广告

搜索文档
被“打假”十余天后,量子手环依然全网在卖!到底是不是骗局?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14
HD 59 11 (89). 115 款式 图集 - - 券后¥203.12 | 优惠前 ¥668 全网热销1000+1 淘金币已抵14.88元 | 店铺券满300减116 | 满1件5折 正品二代沃伦勒夫能量手环改善增强免疫量子纠缠 能量环量子环 周销量上涨2倍 9 省钱卡送你120元通用红包 去领取 > c 48小时内发货 广东佛山 快递: 免运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 尽管被蚂蚁集团旗下的AI健康应用AQ公开质疑已近两周,且遭到部分媒体公开点名质疑,但饱受质疑 的量子能量手环产品依然随处可见售卖,且依然挂在生产商的官网上。 8月28日,AI健康应用AQ公开质疑量子手环治百病的说法是骗局,随后更有媒体在公开报道中直接点名 了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的生产商卫康生物。但即便是淘宝已经对部分涉嫌虚假宣传的产品进行了下架 处理,但如果用"沃伦勒夫""量子能量手环"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各电商平台上依然有许多网店在进行 产品销售,卫康生物的官网上依然展示着相关产品。 "如果卖的时候有虚假宣传,那电商平台肯定会封,也已经封掉很多了。但如果说他只是正常售卖一个 手环,没有夸大产品的效 ...
虚假医疗广告危害堪比电诈,该如何预防?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10:15
虚假医疗广告现状 - 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涉嫌虚假医疗广告内容 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传播 商家使用临时链接并事后删除以规避监管[1] - 虚假医疗广告宣称普通保健品如羊奶粉具有治疗高血压和预防三高疾病等医疗效果 单瓶产品售价达几百元[1] - 消费者因虚假医疗广告产生家庭矛盾 有案例显示消费者已花费数万元购买相关产品并持续囤货[1] 虚假医疗广告运作模式 - 医疗导流团伙通过打造虚假"神医"人设进行推广 使用伪科学话术如"高温灭癌"和"祖传秘方"欺骗患者[2] - 虚假医疗广告采用同质化内容变体 包括宣称治疗甲亢 乙肝和白癜风等疾病的偏方[2] - 最终目的是推销高价无效药物 通过私信引导添加联系方式 单次药物价格达几千元 疗程累计费用上万元甚至更多[3] 涉及产品类型 - 虚假医疗广告涉及磁疗床垫 灵芝孢子粉 白藜芦醇和驼奶粉等常见保健品[2] - 减肥糖 羊胎素注射和量子能量仓等养生仪器产品也被用于虚假宣传[2] - 羊奶粉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无销售 仅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渠道流通[1] 行业影响 - 虚假医疗广告产生"涟漪效应" 层层扩散 危害程度堪比电信诈骗[2] - 对医疗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透支医疗公信力[2] - 使患者误信"神医"和"偏方" 进一步割裂医患关系[2] 监管措施 - 四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平台清理违法违规信息 包括打造"网红医生"和借健康知识传播色情内容等行为[3] - 要求平台实施"永久封禁+信用惩戒"措施打击违规账号[3] - 构建平台 公众 行业和监管协同发力的治理体系[3]
【民生调查局】虚假医疗广告危害堪比电诈,该如何预防?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09:35
虚假医疗广告现象 - 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宣称预防三高的杂牌羊奶粉 单瓶价格达数百元人民币 累计花费达数万元人民币 且持续囤货购买 [1] - 商家采用频繁更换并删除直播链接的运营手段 在主流电商平台无法搜索到相关产品 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治疗高血压等医疗效果 [1] - 虚假医疗广告通过打造神医人设 使用高温灭癌祖传秘方等伪科学话术 针对甲亢乙肝白癜风等疾病推销高价无效药物 [2] 行业影响与治理 - 虚假医疗广告产生涟漪效应扩散 对医疗行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影响 透支医疗公信力并导致医患关系割裂 [2] - 四部门发布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通知 要求平台清理网红医生制造 色情擦边内容传播 AI编造医疗文案 健康故事商品推销 假冒医生身份 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 [3] - 平台治理需实施永久封禁与信用惩戒相结合机制 建立平台公众行业监管多方协同治理体系 [3] 欺诈模式与危害 - 诈骗团伙通过私信渠道引导添加混合字母数字的微信联系方式 所谓中药苦汤单次药物价格达数千元人民币 分疗程服用累计费用超万元人民币 [4] - 磁疗床垫灵芝孢子粉白藜芦醇驼奶粉减肥糖羊胎素注射量子能量仓等常见保健品及养生仪器被列入十大最热虚假医疗广告宣传骗局 [2] - 专家定性虚假医疗广告危害程度堪比电信诈骗 患者误将神医偏方视为救命稻草 [2]
魏则西离开十年了,我们还在被医疗陷阱换着花样骗
虎嗅· 2025-08-25 09:05
虚假医疗广告现状 - 虚假医疗广告在魏则西事件十年后依然持续存在且形式不断更新 [1] - 广告传播渠道从搜索引擎扩展至短视频平台 实现无孔不入的覆盖 [1] - 消费者通过点赞或线上问诊等互动行为就可能面临财产与信任的双重损失 [1]
假医疗广告屡禁不止!监管严打“神医神药”乱象,蚂蚁率先响应
北京商报· 2025-08-19 05:19
虚假医疗广告行业现状 - 虚假医疗广告泛滥,大量"神医神药"广告披着科普外衣欺骗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成为主要受害对象[1] - 公开数据显示3万多名老人因轻信"特效保健酒"广告被骗超10亿元,700多人假扮"老中医"导致全国超10万人受害[1] - 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近三成老年人因虚假医疗信息受骗[4] 虚假广告典型手法 - 使用"包治百病""成功率99%以上"等夸大疗效的断言保证用语,构成违法行为[3] - 部分广告假冒"名医"旗号吸引消费者,如宣称"One day apple即刻种植传承人""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学士"等无法证实的资质[3] - 利用专家连麦、康复案例分享等专业展示形式,结合基因疗法、细胞修复等专业术语包装,增加辨识难度[4] 监管整治行动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1666起医疗广告违法案件,罚没金额1278万元,互联网媒介占比显著[5] - 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和《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明确医疗广告与健康科普的界限[5] - 集中曝光30起典型案例,涉及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多个高风险领域[5] 技术解决方案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AI打假功能,通过语义识别和大数据追踪建立虚假医疗信息库,对高频违规关键词实施预警[6] - AQ提供"AI拍图打假"功能,整合全网权威医学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可识别缺乏合法资质、涉嫌违法宣传、成分风险高等问题[6] - 蚂蚁医疗大模型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利用增强检索技术整合权威医学文献,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6] 医疗服务创新 - AQ上线全国超300位三甲名医AI分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提供7×24小时答疑服务[7] - 连接好大夫平台超30万真人执业医师,支持用户随时线上问诊咨询[7] - 累计服务用户数超1亿人,每日超100万人在平台咨询健康问题[7] 行业影响 - 虚假医疗广告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延误正规治疗威胁生命健康,危害不亚于电信诈骗[4] - AI技术应用为消费者提供防范虚假信息工具,同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和智能服务提供[7] - 技术应用有助于推动医疗体系向更高效、更公平、更可信的方向发展[7]
四成老年人都曾被骗!马云出手向假医疗广告宣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0:56
互联网医疗虚假广告乱象 - 虚假医疗广告通过直播、短视频和网络推广方式泛滥 大量中医诊所和网红医生宣称可治愈脊髓炎14年患者仅需2个多月 并将综合果油饮品包装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套餐 [1] - 老年群体成为主要受害对象 17.25%被访老年人有网络受骗经历 其中40.37%因保健品被骗 29.36%因虚假医疗信息被骗 [1][8] - 四川警方破获跨省特大虚假广告案涉案金额超2亿元 河南优沃集团虚构产品功效诱骗中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5] 虚假医疗广告操作手法 - 违法机构采用科普软广形式进行变相营销 通过安排人员扮演患者互动、暗示疗效优势等方式增强欺骗性 [11] - 典型案例包括将售价39.8万元的果油饮品宣传为心脑血管治疗套餐 以及诱导糖尿病患者将压片糖果当作控糖神药放弃正规治疗 [6] - 违法产业链通过会员捆绑销售、虚假降价和虚构讲师身份等手段实施欺诈 部分案例导致老人单笔损失超500万元 [5][6] 监管整治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查处医疗广告违法案件9572件 罚没金额达1.25亿元 2024年指导六地查办西汉养生口服液案罚没308万元 [9]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3个月清朗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利用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非理性消费的行为 [9] - 四部门联合印发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通知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医疗内容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严格限定发布主体 [10] 技术应对措施 - 蚂蚁集团旗下AQ应用推出行业首个医疗打假辟谣专区 支持AI拍图识别假广告和AI电话验真功能 目前已服务超1亿用户 [1][13] - 平台联合好大夫超20万名执业医师 上线300个名医AI分身提供科普服务 每日超100万人通过平台进行疾病咨询和用药查询 [1][13] - 通过蓝马甲公益行动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以打电话、看直播等适老方式提供鉴真服务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