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属投资

搜索文档
能源金属板块逆势上扬:政策引导下的产业机遇与投资迷思-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1:11
板块表现 - 能源金属板块9月5日单日涨幅达7.62% [1] - 板块资金净流入39.40亿元 涨停个股数量为2只 整体涨跌比为13/0/4 [1] 个股表现 - 天华新能股价封涨停至23.81元 单日涨幅20.01% 流通市值达160.13亿元 [1] - 赣锋锂业股价报44.61元 涨幅10.01% 流通市值538.82亿元 [1] - 寒锐钴业、天齐锂业、中矿资源分别上涨9.72%、8.65%、7.58% [1] 政策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光伏、锂电池产业有序布局 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1][2] - 政策优化能源金属供应链体系 推动产业整合升级 增强应对市场波动能力 [2] 需求端支撑 - 光伏及锂电池产业扩张带动锂、钴、镍等能源金属需求爆发式增长 [2] -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核心部件 市场规模扩大直接推动上游金属需求飙升 [2] 产业基础作用 - 锂、钴、镍在能源生产、储存和传输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 是新能源技术体系的基石 [1]
“稀土钨锂钴镍”基本面更新,战略+能源金属机会渐起
2025-05-25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稀土、钨、碳酸锂、钴、镍 - **公司**: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包钢股份、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钨高新、厦门钨业、章源钨业、永兴、中矿、雅化、赣锋、天齐、藏格、盐湖、华友钴业、伟明环保、中伟股份、腾远 [1][6][10][13][15][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稀土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在稀土战略金属方面有明显优势和定价权,2025 年稀土板块投资确定性高,价格稳中有升,两大集团资产注入有望加速 [1][5][6] - **论据**:中重稀土出口限制使国内外价差显著,虽短期钕铁硼出口受限,但需求恢复可期;两大稀土集团整合增强掌控力;政策层面配额收紧及严格管控,重点聚焦冶炼环节及进口矿管控;市场层面中重稀土禁出口影响磁材供给,豁免后需求改善 [1][4][5] 钨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在钨战略金属方面有明显优势和定价权,2025 年钨价创历史新高且仍有上涨空间,钨板块投资逻辑改善,上市公司盈利弹性释放 [1][7][8][10] - **论据**:矿山品味下降、成本上升及新增矿山投产限制,供应刚性明显,2025 年配额同比下滑确认供应紧张趋势;无下游刀具环节出口管制,价格走势强劲;再生钨占比超 30%,但产量规模弹性有限;中钨高新矿山注入实现盈利弹性释放,厦门钨业自供比例目标提升至 50%以上,章源有矿山供应保障和改扩建项目 [1][7][8][9][10] 碳酸锂行业 - **核心观点**:碳酸锂近期跌幅加速,价格弹性不大,最佳投资场景是价格横盘至少一个季度,关注成本端和量有增长且具阿尔法优势的公司 [3][11][12][13] - **论据**:锂价成本压力、新增矿山投产及需求淡季致跌幅加速;低价位下高成本企业酝酿停减产,但复产快;市场存在债务问题可能导致停产延长;已有 30%的产能开始亏现金 [3][11][12][13] 钴行业 - **核心观点**:若刚果金配额收紧,钴价具韧性和弹性,预计未来钴价可能突破 30 万元以上 [3][15] - **论据**:刚果金供应占比高,受出口政策影响大;消费电子需求改善使下游厂商成本转嫁能力强 [3][15] 镍行业 - **核心观点**:镍供需较弱,但中国企业建设低成本产能及政策因素对镍价有托底意义 [3][15] - **论据**:中国企业建设低成本产能赚取行业超额利润,菲律宾进出口禁令及印尼政府针对镍矿审批收紧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资源品核心投资逻辑集中在供给端,前期资源供给出现禁止出口、出口管制、加征关税等扰动现象,对供给集中度高的品种价格影响更大 [2] - 光伏钨丝和军工用途等细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渗透率和产能提升,尤其是光伏钨丝在过去两年竞争力显著提高 [8] - 碳酸锂市场当前已有 30%的产能开始亏现金,一季报显示只有天齐、永新、盐湖、藏格四家公司仍处于盈利状态,二季度压力可能更大 [13] - 钴自 2 月 22 日暂停出口 4 个月,到 6 月底可能评估禁令是否继续或改为配额,前期禁令背景下产业链仍有库存,五六月份现货矛盾更加突出 [14][15]
营收净利同步攀升 经营稳健效率上扬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09 01:37
行业表现 -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营收34513.33亿元(同比+5.78%),归母净利润1377.77亿元(同比+1.74%),总资产报酬率5.01%,净资产收益率3.04%,股价涨幅10.89%(行业排名第20位)[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营收8409.19亿元(同比+7.91%),归母净利润440.86亿元(同比+68.20%),总资产报酬率5.39%,净资产收益率5.46%,股价涨幅13.14%(行业排名第3位)[1][2] 细分领域 - 2024年行业内部各板块股价表现分化[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内部所有细分板块股价均上涨[1][2] 后市展望 - 贵金属中长期仍具上涨空间,主因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及美元信用动摇,但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3] - 能源金属受关税冲击、保护主义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放缓影响,供需格局改善需时间,建议保持谨慎乐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