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信用透支

搜索文档
29年来首次!黄金或超美债,全球央行储备格局巨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1:25
记者丨张欣编辑丨方海平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兼亚太区负责人樊少凯直言:这很好地反映出当前全球的金融与地缘政治环境的 特点。在充满不确定性与动荡局面的当今世界,黄金依然是一项战略性资产。利率、通胀与不稳定局势 等问题令全球央行忧心忡忡,这些都是促使其选择增储黄金来抵御风险的原因。 黄金与美债储备变化实际上是国际政治动荡与地缘风险加剧的具象投射。 9月11日,长江证券于博团队发布研报称,三大因素重塑央行资产配置逻辑: 首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裂痕加深,美欧日英冻结俄罗斯储备资产事 件,强烈冲击全球信用体系,俄罗斯率先加速囤金,此事成为各国央行购金的直接诱因。 其次,美国自身债务高企透支了美元信用。截至2024年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达 124.3%,单位新增债务对应的GDP值趋势性下滑。在技术进步尚无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经 济产出的背景下,美国偿债能力受限,只能通过"债滚债"、印钞稀释债务等方式短暂缓和债务压力,但 这些做法都是以透支美国主权信用为代价。因此,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减持美元资产, 购置更为安全、且抗通胀的黄金。 全球央行储备格局迎来里程 ...
持续增长,人民币破7倒计时?外资大幅流入中国,美财长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31
人民币汇率走势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日暴涨超340点 一度突破7.12元大关 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 [1] - 人民币升值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 美元指数单日暴跌0.94% 创2025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5][7] 外资流入中国资产 - 8月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百亿元 全月净流入A股超200亿元 [3][7] - 外资集中涌入科技和新能源板块 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等龙头股受青睐 [3][7] 中美经济表现对比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 显著高于美国的1.7% [7] - 中国研发强度达2.6% 半导体自给率从2020年15%提升至2025年35% [14][16] 美国政策动荡影响 - 美元指数自2025年1月以来下跌近10% 创1973年以来总统任期首年最差表现 [10]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质疑 耶伦批评此举破坏美联储独立性 [3][9] 产业竞争力变化 -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解禁 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实力 [7] - 中国通过RCEP和一带一路深化区域合作 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形成制度竞争 [16] 政策预期与市场变量 - 若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弱 [18] - 中美达成90天关税休战期 为经贸谈判提供缓冲空间 [18]
多重因素加速美元“光环”褪色
经济日报· 2025-07-13 22:19
美元指数表现 - 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连续下跌,跌幅近11%,创1973年以来上半年同期最大跌幅 [1] - 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后市场悲观预期加速释放,美元应声下跌 [1] - 美元指数短期反弹被市场视为利空出尽反应,下行根本性压力仍在增大 [1]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57.7%,支付占比降至48.46% [3] - 美元在"全球最受欢迎货币"排名跌至第七,预计2035年储备占比将降至52% [4] - 全球央行累计抛售美债480亿美元,美债外资持有比例降至30%左右 [3] 美国经济基本面 - 一季度美国GDP环比年率萎缩0.5%,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达3.5% [2] - 高盛与摩根大通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45%-60% [2] - "对等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混乱、进口成本激增、贸易摩擦加剧 [2] 财政与货币政策风险 - "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10年增加美国3.3万亿美元债务 [2] - 预计2025年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23% [2]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市场预期2026年前可能多次降息 [3] 信用评级变化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三大机构全部取消美国AAA评级 [4] - 标普和惠誉此前已分别将美国评级下调至AA+ [4] - 评级下调削弱美债作为"全球无风险资产"的地位 [4] 替代资产趋势 - 全球75家央行中三分之一计划未来1-2年增持黄金,40%央行计划10年内持续增持 [5] - 16%央行计划增持欧元,预计2035年欧元储备占比达22% [5] - 30%央行计划增持人民币,预计其全球储备占比将增长至6% [6]
特朗普被美债拿捏了
虎嗅· 2025-05-03 12:52
美债收益率与价格变动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10年期收益率触及4.50% [1] - 美债收益率与价格呈反向关系,收益率上升意味着价格下跌 [1] - 债券价格涨跌关键取决于供需关系变化,需求增加则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供给增加则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1] 美债遭遇抛售原因 - 基金基差交易爆仓迫使平仓抛售美债换取流动性,引发价格踩踏 [3] - 市场对美国信心减弱,担忧贸易战升级加重滞胀风险及美联储独立性危机 [3] - 美元信用被透支,全球资本转向黄金等非美资产,美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57.3% [8][10]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 暂停对75国实施"对等关税"90天并将关税降至10% [6] - 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品实施关税豁免 [6] - 表示愿以友好态度与中方谈判并可能下调关税 [6] - 财长贝森特宣称不希望中美贸易局势升级 [6] - 美联储可能最早6月采取降息措施 [6] 美债风险与挑战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逾120% [8] - 2025年有9.2万亿美债到期,其中6月到期6万亿 [9] - 若利率保持4.5%,2026年债务利息支出或达1.2-1.3万亿美元 [8] - "商品-美元-美债"闭环可能被特朗普关税政策打破 [12] 美债违约可能性 - 直接违约可能性非常低,因将威胁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14] - 可能采取债务置换策略,如将部分美债置换为100年期不可交易零息债券 [14] - 通过降息压低新发债券票面利率 [14] - 长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降息背景下不降反升 [15] - 极端情况下美联储可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务,但会推高通胀 [17] 美债市场现状 - 美债被市场定价为"风险资产"而非"无风险资产" [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6年美元储备占比可能降至50%以下 [13] - 美国本土机构和个人持有约76%美债,外国投资者持有24.2% [18] - 日本为最大美债持有国(11259亿美元),中国(7843亿美元)和英国(7503亿美元)分列二三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