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营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05: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73% [1] - 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5.16亿元 [1] 门店调整策略 - 上半年完成调改开业门店93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调改门店数量达124家 [1] - 上半年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1] - 董事会通过关于关闭186家超市门店的议案,预计损失82,736.69万元 [2] 经营转型措施 - 对内提升门店顾客体验与购物环境,通过标准化流程、数字化管理及员工培训推动运营优化 [1] - 对外学习引进胖东来模式,结合区域市场特点在省区试点,推进全国门店商品品质和环境提升 [1] - 加强商品力建设与品控管理以及基层员工能力和激励建设 [1] 公司治理调整 - 拟取消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制度相应废止 [2][3] - 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文件 [2][3] - 制定及修订包括《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 [4] 业务拓展计划 - 决定在朝阳区设立子公司北京永辉商贸有限公司,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区域运营效率 [5][7]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纺织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日用百货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等多元业务领域 [5][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为杨子亮,财务负责人为冯波 [7] 关联交易安排 - 补充2025年关联交易计划,涉及向关联公司福建轩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关联租赁 [2] - 关联董事张轩松、张轩宁在关联交易议案中回避表决 [2]
转作风、抓落实、强担当,以崭新风貌奋力谱写前海建投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0 12:47
核心观点 - 前海建投集团2025年上半年围绕"廉洁合规、苦练内功、经营转型"工作方针 在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空间开发 低碳能源 人才住房 数字赋能 深港融合 企业治理和党建八个领域取得进展 下半年将聚焦"七个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1][2][7][10][11] 基础设施建设 - 桂湾片区国际化提升 环前海湾重点工程 "山海连城" 前海黄金海岸带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2] - 公共服务配套持续完善 [2] 产业空间开发运营 - 国际化港风港味街区完成招商推介大会 [2] - 协助出台《遴选办法》并执行2次遴选会 [2] -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高规格活动24场 [2] - 深港智汇产业园(和一)和(风华)项目稳步推进 [2] 低碳能源运营 - 前海3号冷站(一期)和5号冷站(二期)实现送电 [2] - 供冷服务签约面积达566万平方米 [2] - 上半年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 累计达29项 [2] - "前海能源"入选第二十二届"深圳(湾区)知名品牌"和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企业 [2] 人才住房服务 - 前海乐居公司租赁收入完成预算目标的124% [3] - 落实"一张床 一间房 一套房"居住政策 支持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集聚 [3] - 前海珑湾国际人才公寓于2025年6月26日开放试运营 [3] 数字科技赋能 - 基于CIM平台开展"四张图"系统建设 实现三湾片区"空 产 设 物"数据一体统筹 [3] - 保障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和BIM三维审批工作 [3] - 协助深圳市规划局部署市级BIM审批平台 对外复制推广前海BIM行政审批经验 [3] - 完成港科大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钢筋绑扎机器人测试和智能建造产品策划方案 [3] 深港融合合作 - 新增1号 8号景观桥为港澳规则试点项目 扩大深港建设标准互认应用场景 [4] - 加快打造前海交易广场港风港味街区 重点引入国际品牌首店及香港老字号 [4] - 推进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中心和前海企业公馆功能形象提升 [4] - 成功招引安格利华国际商贸投资 严讯奇建筑师事务所等知名企业落地 [4] 企业治理与转型 - 建立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在所有项目推行"廉洁协议"机制 [4] - 成本合约 采购 工程变更等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 [4] - 印发《岗位安全责任卡》 建立安全责任三级体系 [4] - 制定《关于提升资本回报率及"一利五率"专项整改方案》 推动营收结构向多元化均衡性发展 [4] - 优化招商营销运营专班机制 完成权责流程调整 [4] 党建与人力资源 -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发挥大监督作用 [5] - 完成党委换届选举和纪委选举 健全党支部组织架构 [5] - 完成人力资源盘点包括组织权责 岗位设置和人员情况 [5] 下半年重点规划 - 加快落实《前海方案》《前海规划》任务目标 [7] - 加快完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功能 [7] - 加快打造优质产业空间 [7] - 加快集聚业务板块发展优势 [7] - 加快推进经营转型 [7] - 加快推动深港合作举措落地 [7] - 加快构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7] 战略发展方向 - 以产业思维促进转型发展 提升市场洞察力和核心竞争力 [11] - 构建"全周期 生态链 网状"业务架构 围绕产业集聚提供产品 服务和投资 [11] - 服务"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 [12] - 服务港人港企落地发展 制定配套服务措施 [12] - 学习大数据 AI等前沿技术 提升工程建设 运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效率 [12] - 严格执行末等调整和不胜退出机制 选树先进典型 [13]
民生银行大股东深度调整, “泛海系”彻底出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5:57
股东结构调整 - 民生银行大股东阵容经历深度调整,泛海集团彻底退出股东序列,立业集团持续增持至4 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中国长城资产等AMC、基金及新民营企业股东陆续入局,推动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1] - 立业集团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3 15%)后便开启常态化增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升至4 49%,跃居第四大股东,2025年一季报中保持稳定,6月30日通过场外交易购入1 99亿股民生银行H股,耗资约5 23亿港元,持股比例突破4 9%,达4 945% [3] - 泛海集团在2023年三季报时还以4 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但2025年4月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确认泛海控股集团已基本不再持有该行股票,不再是主要股东 [5][6] 新股东背景 - 立业集团是一家采用"产业+金融"模式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业务涵盖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控参股子公司超百家,旗下有华林证券等企业,布局覆盖全国并辐射海外 [4] - 立业集团实控人林立为金融学博士,拥有银行、保险从业背景,曾任中国平安保险监事、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等职,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董事等职务,2024年被选举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 [4] - 中国长城资产以专业化机构身份入局,提名郑海阳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目前长城资产持股比例已达3%以上 [9] 股东多元化趋势 - 新希望系作为发起股东之一,2024年11月曾公告拟通过旗下新希望化工增持至5%以上,但2025年一季报显示新希望持股比例为4 18%,仍居第六大股东 [8] - 近半年来一些新的投资者已成为民生银行股东,包括部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以及新的民营企业股东 [10] 不良资产处置 - 2021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27 7%),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 7亿元 [12] - 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 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亿元,相关贷款的担保物系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物,抵押率较为充足 [12] - 截至2024年末"泛海系"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84 84亿元,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等,抵押率较为充足 [13] 经营转型 - 民生银行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压降早期高收益、高风险、不可持续的业务,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以抓客户、打基础 [14] - 近三年来新准入客户的不良生成率仅为0 43%,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3]
民生银行大股东深度调整 立业集团持股比例近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3:41
股东结构调整 - 民生银行大股东阵容经历深度调整,泛海集团彻底退出股东序列,立业集团持续增持至4.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中国长城资产等AMC、基金及新民营企业股东陆续入局,推动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2] - 立业集团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3.15%)后持续增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升至4.49%,跃居第四大股东,2025年一季报中保持稳定,此次增持后持股比例达4.945% [3] - 泛海集团在2023年三季报时还以4.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但2025年4月已基本不再持有民生银行股票 [5] 新股东背景 - 立业集团是一家采用"产业+金融"模式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业务涵盖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控参股子公司超百家,旗下有华林证券等企业 [3] - 立业集团实控人林立为金融学博士,拥有银行、保险从业背景,曾任中国平安保险监事、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等职,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微众银行董事等职务,2024年被选举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 [4] - 中国长城资产以专业化机构身份入局,提名其副总裁郑海阳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目前长城资产持股比例已达3%以上 [7] 原有股东动态 - 新希望系作为发起股东之一,2024年11月曾公告拟通过旗下新希望化工增持至5%以上,显示出对民生银行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但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为4.18%,仍居第六大股东 [6] - 除原有股东增持外,近半年来一些新的投资者已成为民生银行股东,包括部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以及新的民营企业股东 [7] 不良资产处置 - 2021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27.7%),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7亿元 [8] - 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亿元,相关贷款担保物为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物,抵押率较为充足 [9] - "泛海系"截至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等,抵押率较为充足 [9] 经营转型 - 民生银行近年对业务结构进行较大调整,压降早期高收益、高风险、不可持续的业务,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以抓客户、打基础 [10] - 近三年来新准入客户的不良生成率仅为0.43%,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当前不良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零售、小微及个体经营者也存在还款压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