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

搜索文档
锚定兴学强国 胸怀国之大者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30
初秋,青海察尔汗盐湖波光粼粼。天津大学教授龚俊波多次踏上这片银色盐田,"我们正在为盐湖资源 开发探索绿色智能新方案。" 天津大学与盐湖的缘分,已经持续了数十年。 上世纪,我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天津大学担负起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从盐湖的光卤石中提取出中 国稀缺的钾肥。而今,天津大学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粮食安全、新能源和高端轻金属材料等 领域深度合作。 漫步于修葺一新的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百卅风华呈现眼前。 从早期仿照美国大学模式,到上世纪20年代向欧洲学习,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改革 开放以后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所始建于1895年的高等院校,始终践行"兴学强国"使命,完整 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新征程,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的天津大学,更加坚定地走好自主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之 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 兴学强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为强国而生,是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的诞生基因。 从建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试制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到设计建设钱塘江大桥,北洋大学创建之 初,即设置工程、矿冶、机械、律例4个学科,培养国家迫切 ...
研发突破获认可!天立国际旗下 “天立启鸣AI学伴”大模型获百万政府奖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2:42
转自:新华财经 2025年9月12日,天立国际旗下四川启鸣达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天立启鸣AI学伴"大模型,获四 川省成都市一百万元专项奖励资金,该奖励资金为政府颁发的技术创新类最高奖励! 天立启鸣AI学伴"大模型于2025年6月10日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本次荣耀获得成都市技术 创新最高奖励金额,标志着天立国际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了政府层面的高度认可。 政策引领AI创新,天立启鸣屡获殊荣 2025年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成都市紧跟号召 实时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为AI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天立启鸣AI学伴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教育应用价值",获得了四川省成都市颁发的技术创新类专项最高 奖励,这份荣耀不仅是对天立国际AI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实践的 官方认可。 科技赋能教育,践行科教兴国战略 天立国际深耕教育领域数十载,始终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 要引擎。集团依托23年的教育教学积累和10年的数据库沉淀,前瞻性地布局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旗下启 鸣达人成功打造出具有 ...
河南大学项目迎来关键进展
央视网· 2025-09-05 10:48
项目进展 - 河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项目成功突破正负零关键节点并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 [1] - 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1] - 项目团队集中资源推动各环节压茬衔接以应对工期紧任务重结构复杂等挑战 [1] 项目定位与功能 - 项目位于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是集工程教学实践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1] - 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河南大学工程训练水平 [1] - 将为河南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后备力量 [1] 战略意义 - 项目为国家制造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在地方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1]
【中国新闻网】国科大逾1.5万名学子毕业 校长周琪院士寄语“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01:44
国科大2025年度毕业典礼 - 国科大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北京怀柔雁栖湖校区举行,共有15616名学子毕业,包括7114名博士研究生、8108名硕士研究生和394名本科生 [1] - 校长周琪院士在典礼上致辞,寄语毕业生"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强调传承先辈精神、以国家需求为人生坐标 [3] - 周琪校长提出"十年之约",希望毕业生在2035年科技强国建成时带着成就回归 [6] 校长周琪的寄语 - 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需要敢于挑战未知、保持自我学习能力、谋而后动、行且坚毅 [4] - 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历经挫折依然坚韧乐观 [5] - 鼓励毕业生打破常规、不惧失败、勇做破壁者而非内卷者 [6] 毕业典礼活动 - 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毕业生及导师代表分别发言,导师为学位获得者代表扶正流苏 [6] - 博士合唱团领唱《歌唱祖国》,典礼圆满结束 [6] - 国科大与怀柔区联合组织毕业生参观"一城两都",了解怀柔区创新发展成就 [6]
2025政府工作报告: 哪些新变化?
对冲研投· 2025-03-05 11:24
政策导向与应对策略 - 政策发力强调前置和充足性,需一次性给足并保留后续加码空间 [3] - 科技领域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和未来产业成为全球竞争关键 [3] - 外贸外资策略转向多元化支持,扩大服务业开放如互联网、电信、医疗、教育 [3] - 消费提振政策储备充分,包括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及收入提升机制 [3] 重点工作排序变化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首要任务 [5] - 2025年重点工作转向大力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5] - 科教兴国战略在2024年排序第三,2025年调整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5]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位列前五,2025年新增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表述 [5] 产业领域布局 - 2024年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 [8] - 2025年新增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领域 [8]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连续两年被重点提及 [8] 财政货币政策动向 - 财政赤字率突破4%历史纪录,新增专项债额度首次超4万亿元(含0.8万亿化债) [9] - 特别国债创新采用两种形式:1.3万亿用于"两重""两新",0.5万亿补充银行资本 [9]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降准窗口或临近以应对关税等外部不确定性 [8] 消费与科技发展 - 消费政策完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育儿补贴及多元化服务供给等配套措施 [6] - 新质生产力发展获"加快"定调,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需巩固优势 [7] - 科教兴国战略构建"教育-科研-人才"支持体系,强化科技发展人才要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