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视点丨“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网· 2025-09-26 11:44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社记者邢拓 近年来,"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跟着电影去旅游"等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电影走进日常生 活,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日前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有条件的 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卜希霆表示,电影深度链接线下业态,既激发了 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又助推电影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跟着电影去旅游"逐渐成为文化新风尚。 在多点位打卡电影《时间之子》"名场面";置身"浪浪山"主题场景,在观影之余参与集章互动游戏…… 上影影城美罗城店引入动漫元素,打造动漫主题影院,自6月揭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我们通过推出主题观影季,为观众提供全流程互动、全空间体验服务,让电影价值从120分钟放映延伸 至更长时间。"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国家电影局、商 ...
拯救电影,先要拯救电影院
虎嗅· 2025-09-05 13:43
行业挑战与市场表现 - 电影行业面临介质老化及年轻人娱乐选择多元化的冲击 观众越发追求"附近""现实性""代入感"和"情绪价值" [1] -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4亿元 但节后市场断崖式下滑 工作日票房跌至1000万元 创近10年最低点 [2] - 暑期档呈现两极分化:6月仅两部国产片票房过亿 7月《恶意》票房2.5亿元(较2023年同制作人作品《消失的她》35亿元下降92.9%) 8月《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从10亿元上调至3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从5亿元上调至17亿元 [2][3] - 截至8月10日暑期档总票房突破85亿元 但市场呈现"骤冷骤热"特征 [3][4] 内容创作趋势 - 成功作品特质:摒弃宏大叙事 采用小人物视角增强代入感(如《南京照相馆》通过1937年普通市民处境折射历史) [7][8] - 动画电影优势明显:技术成熟(2D/3D不落伍) 题材限制少 规避演员舆论风险 盈利可能性高于真人电影 [17][18]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需求:观众追求直给式情绪输出 要求即时性的哭或笑体验 而非遮遮掩掩的表达 [21] - 好莱坞IP面临老化:年轻观众对"漫威宇宙""DC宇宙"认知度下降 而《唐人街探案》系列因强类型叙事和人性主题保持生命力 [19][20] 受众行为变化 - 年轻观众审美壁垒形成:反感精英化说教 偏好有灰度缺陷的人物形象(如《浪浪山小妖怪》冒牌英雄设定引发打工族共鸣) [12][14] - 去明星化趋势明显:观众对权威展示产生抵触 姜文作品《你行!你上!》因未适应此变化导致市场失语 [15][16] - 性价比成为决策关键:电影作为重资产形态(投资大/制作长/回收难)与轻资产消费趋势存在矛盾 [3] 产业结构问题 - 档期依赖症严重:春节档/暑期档外日常时段票房惨淡 影厅常出现零观众状况 [9][10] - 收入结构单一:中国电影98%-99%收入依赖票房(美国部分影片票房占比仅40%) 缺乏衍生品/文旅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25][26] - 新人导演崛起:因成本低(酬劳与阵容费用低)/执行快(如申奥团队5个月完成《南京照相馆》制作上映)/更懂年轻受众需求而受资方青睐 [22][23][24] 未来发展路径 - 电影院生存成为核心议题:需解决非档期客流量问题 避免"卖场"消失导致行业系统性危机 [10][11] - 内容为王原则不变:电影影响力决定衍生开发空间 失败作品难以通过营销补救 [27] - 行业危机尚未解除:暑期档表现可能为阶段性反弹 需持续关注题材与内容创新力 [28][29]
发千万元观影券,“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助力暑期档市场
新京报· 2025-07-23 08:54
活动概况 - 北京启动"2025仲夏电影嘉年华"系列活动 旨在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并带动城市综合消费 [2] -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 北京市电影局、商务局及中央广电总台北京总站联合主办 [2] - 计划通过惠民观影活动在暑期及国庆期间实现1000万元优惠总规模 [2] 市场数据与档期表现 - 暑期档已有60余部新片定档 影院热度持续升温 [4] - 海淀区今年观影人次达399.43万 票房收入2.14亿元 [11]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五棵松商圈单周客流增长90.8% 达36.24万人次 [11] 财政补贴与消费刺激措施 - 通过猫眼平台发放1000万元惠民观影补贴 [4] - 联合美团发放25万份66元优惠券包 总价值约1500万元 [4] - 推出四大购票优惠:早场立减30元、全日立减20元、黄金场满3减20/张、特定影片最低19.9元 [8] 商圈联动与票根经济 - 联动全市30个商圈深化"票根经济" 实现观影与商场消费互惠 [4][6] - 万达广场推出"票根经济2.0" 凭影票可享近千家品牌跨业态优惠 [10] - 通州区推出300余项票根优惠活动 计划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4万场 [11] 创新观影场景与技术应用 - 推广飞行影院、虚拟现实影院、沉浸式影院等科技观影新场景 [4] - 首都电影院升级科技体验 包括VR、LED HDR屏及沉浸光影馆等新消费空间 [10] - 《东极岛》运用IMAX特制拍摄及世界级海洋视效 水中戏份占比40%创华语影史纪录 [6] 重点影片与市场定位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6 采用20万张手绘原画 联合1000家影城开展主题快闪活动 [7] - 《捕风追影》定位"暑期档唯一犯罪动作爽片" 成龙与张子枫首次搭档演师徒 [7] - 《东极岛》取材真实历史事件 1:1复刻战俘船及24艘渔船 揭露日军罪行 [6] 区域特色活动规划 - 海淀区组建"电影消费联盟" 拓展电影+亲子/运动新场景并开展露天放映 [11] - 通州区打造40余场"运河边的光影故事"活动 暑期活动预计惠及70万人次 [11] - 全市组织开展创意露天放映活动 打造沉浸式夏日光影体验 [4] 企业参与与业绩表现 - 万达广场在京冀地区运营22家广场 2025年票房收入稳居北京市场前列 [10] - 首都电影院面向学生及游客提供半价优惠 发放超百万张观影券 [10]
看电影品红酒,《康熙与路易十四》探索“电影+消费”新尝试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13
活动概况 -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法语国家分会举办《康熙与路易十四》专场观影活动 吸引近百名观众参与 包括高校师生及分会代表 [1] - 活动结合电影观影与法国红酒品鉴 尝试落实"电影+消费"模式 [3] - 留法分会会长强调影片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献礼的重要意义 [7]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影片以艺术视角再现300年前康熙与路易十四的交往历程 展现中法文明交流历史 [7] - 映后设置法国红酒品鉴会 由"爱酒客"代理商赞助 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扩大销量 [3] - 观众对影片呈现的历史场景表示赞赏 认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10] 参与人员与反馈 - 留法分会领导、兄弟分会代表及高校师生等嘉宾共同参与 [9] - 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学生表示影片增强了对中法文化交流的直观认识 [10] - 活动组织者邱天及其"爱酒客"团队获得特别致谢 [7]
广东省电影局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导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01:34
广东2025年主题电影展映活动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承办,融合惠民观影、非遗展演、旅游推介、特色市集,以"电影+"模式助力暑期文化市场消费 [1] - 创新打造"电影放映+'文旅·美食·体育'消费特色集市"联动模式,15个主题摊位汇集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影视旅游线路、体育装备、非遗文创及岭南美食 [2] - 同步启动"影惠万家,'粤'享精彩"2025年夏季电影惠民消费活动,影迷可通过扫码领取观影优惠券 [2] 电影与文旅消费联动 - 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串联《英雄三元里》《长安的荔枝》等影片取景地,提供"云游"功能 [3] - "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覆盖21地市全维度场景库,为剧组提供信息渠道并方便观众"跟着电影去旅行" [3] - 活动通过电影消费带动文旅消费,探索影旅融合新模式 [3] 广东新片发布与暑期档布局 - 三部粤产电影主创亮相:《英雄三元里》(9月上映)还原三元里抗英事件并融入粤剧、醒狮元素 [4] - 《长安的荔枝》(7月25日上映)三分之一场景取自广东多地,结合岭南荔枝林与唐代职场故事 [4] - 《奇遇》(8月8日上映)在东莞取景,讲述角色互换的合家欢故事 [4] - 另有《逆风而行》《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粤产电影将陆续上映,丰富暑期供给 [5] 活动亮点与市民参与 -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摊位推出文创周边及集章游戏,奖品包括电影票、主题乐园门票等 [2] - 美食摊位展出《长安的荔枝》同款风味荔枝,吸引市民打卡 [2] - 压轴公益放映《飞驰人生2》,300多名观众参与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