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

搜索文档
“五险一金”对普通人到底有什么用?一文说清楚
搜狐财经· 2025-08-17 14:51
五险一金概述 -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7] - 对于普通人来说,五险一金是基本生活保障和底气 [4] 养老保险 - 累计缴纳满15-20年且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 [3] - 养老金是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4] 医疗保险 - 购买后即可使用,不同城市规则不同,例如深圳需绑定社康或医院 [5] - 覆盖范围广,从小病到住院手术均可报销,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5] - 35岁后医疗需求增加,医保重要性凸显 [6] 失业保险 - 缴纳满1年且非本人意愿失业可申请失业保险金 [9] - 缴费1-4年每满1年领1个月,4年以上每满半年多领1个月,最多24个月 [10][11] - 深圳失业金每月2000多元,保障基本生活 [12] 工伤保险 - 工作期间或上下班途中意外受伤、患职业病可申请工伤补偿 [13] - 补偿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最长24个月)、伤残补助金等 [17] 生育保险 - 怀孕期间医疗检查费用大部分可报销 [13] - 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基金支付 [14] - 部分地区提供男性带薪陪产假 [15] 住房公积金 - 可视为额外工资,个人和公司缴纳部分均可提取 [16] - 可用于支付购房首付,公积金贷款利率(如深圳2.6%)低于商业贷款(3.05%) [18]
2.53亿参保人受益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生育保险覆盖与报销情况 - 广州有产妇住院分娩个人花费仅3.7元 广西南宁产妇从产检到生产全程报销 门诊产前检查总费用3763.17元中医保报销1500元 个人支付2200多元 住院单胎顺产生育保险报销限额4500元 报销后个人零支付[1] - 全国多地出现住院分娩个人花费低于10元或零元案例 广西截至5月中旬有11538位宝妈生育保险报销后个人花费不到10元 其中南宁1270人零自付 广东广州有7000多位宝妈报销后自付低于100元 其中881人低于10元 67人零支付[1] 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 覆盖用人单位职工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 "十四五"期间累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达9614万人次[2] - 超六成统筹地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 2024年超100万人次享受该待遇[3] - 厦门市2024年9月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已惠及2.88万人次 涉及医疗费用8253万元[3]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医保局推动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报销 鼓励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持续完善参保人生育保障权益[3] - 生育保险制度通过生育津贴 医疗保障和产假待遇分担生育成本 助力家庭发展[3]
国家医保局刘娟:“十四五”期间参保人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9614万人次,基金支出438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6:50
生育保险政策与实施成效 - 生育津贴作为参保女职工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支付 保障产假期间生活费用及婴儿照顾哺育需求 [1] - "十四五"期间参保人累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达9614万人次 [1] - 同期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人民币 [1]
育儿补贴来了?别再传了,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尚未出台
新京报· 2025-07-17 13:58
育儿补贴政策现状 - 国家层面的育儿补贴政策尚在制定中 目前未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1][2] - 全国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6] - 浙江 黑龙江等地已针对二孩 三孩家庭实施区域性育儿补贴政策 [1][5] 地方性补贴案例 - 浙江省丽水市二孩家庭可领取每月500元补贴 持续三年 [5] - 哈尔滨市二孩家庭每月可领500元补贴 已持续26个月 [5] - 杭州 济南等地明确为二孩 三孩家庭提供育儿补贴 [6] 现有生育支持措施 - 北京市提供生育津贴 产前检查报销 生产报销三项政策性补贴 剖腹产案例显示个人仅承担1000多元费用 [4] - 北京市对3岁以下婴幼儿按每月2000元标准提供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3] - 北京市公租房对二孩 三孩家庭实施优先分配政策 [3] 政策概念区分 - 育儿补贴属于鼓励生育的直接经济支持措施 与生育保险范畴的生育津贴不同 [3] - 生育保险包含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产假期间生育津贴 由用人单位缴费 [3] - 国务院2024年10月已印发文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提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具体举措 [3]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关键数据均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2:40
医保参保规模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662.08万人 参保率巩固在95% [2] -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7948.34万人 较上年增加853.70万人 增长2.3% [5]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299.52万人 较上年增加396.38万人 增长1.6% [6] 医保基金收支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 总支出29764.03亿元 [2] - 统筹基金当期结存4639.17亿元 累计结存38628.52亿元 [2] -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 较上年增长19.2% [6] 医保改革进展 - 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药品91种 目录总药品数达3159种 [9] - 7年累计新增835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10] - 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10]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7] 医保监管成效 - 2024年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8] - 通过经办协议处理挽回基金损失233.63亿元 [8] - 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8] - 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 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 [8]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 2024年49个试点城市参保人数18786.34万人 [11] - 长护险待遇享受人数从2020年83.5万人增至2024年146.25万人 [11]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达8837家 护理服务人员29.28万人 [11] 异地就医服务 - 2024年异地就医就诊人次3.97亿人次 其中职工医保2.62亿人次 [13] - 异地就医费用7867.74亿元 其中职工医保3184.14亿元 [13] - 2020-2024年全国异地就医人次和费用呈增长态势 [13] 集中采购实施 - 累计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 纳入435种药品 [10] - 累计开展5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覆盖7大类产品 [10] - 2024年开展第十批药品集采(62种)和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2个品种) [10]
民生一件事 | 生育津贴发放“提档加速” 这份“暖心礼”惠及万千家庭
央视网· 2025-06-26 06:57
生育津贴发放范围与进展 - 全国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所有统筹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包括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上海 福建 山东 湖北 海南 重庆 甘肃 青海 宁夏等 [1] - 云南将于7月底前在全省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其他多数省份也已部分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 [1] 生育津贴资金来源与计算方式 - 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支付 而非男方或女方单位 [3] -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自2019年起合并实施 2024年参保人数超过2 5亿人 [3] - 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免征个人所得税 [3] - 女职工获得的生育津贴通常高于本人工资 因单位平均工资高于其个人工资水平 [3] 生育津贴发放金额与支出规模 - 2024年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 6万元 [4] - 2024年生育保险待遇共支出1431亿元 [6] 生育津贴发放流程优化 - 过去生育津贴发放需经单位中转 职工需等待大半年才能收到 [7] - 实现直发的地区 女职工月子期间仅需拍照提交资料 单位线上申请即可直接打款至个人银行卡 [7] - 株洲市将申领流程从产假结束后提前至分娩后即可办理 办理时长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11] - 株洲市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 单位经办人无需递交纸质材料 可线上"一键提交" [11] 生育津贴政策效果 - 生育津贴发放有效缓解女职工家庭经济压力 防范用人单位延迟支付或克扣津贴的风险 [11] - 医保部门在简化流程的同时加强审核管理 确保基金安全 [11]
知识贴!宝妈请注意,别错失生育津贴免税红利!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3 01:15
生育津贴免税政策 - 生育津贴可享受免税政策 若被单位代扣个税可通过个税App申请退税 具体操作包括登录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页 在标准申报界面新增"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免税"事项并填写金额 [2][3][4] - 申请退税需提交生育津贴核准单 单位情况说明等证明材料 税务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退税流程 [7]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 生育保险覆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由用人单位缴费 职工个人不缴费 无论男女职工均需参保 通过社会统筹共济分担用人单位成本 [8][9] - 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有条件地区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目前江西 浙江 天津 贵州全省及河南 山东部分统筹地区已开展探索 [12][13] -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 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生育保险费 可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 [14] 生育保险待遇 -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医疗费用涵盖产前检查 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相关费用 2023年参保女职工人均保障6406元 [9][10] - 生育津贴按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年参保女职工人均领取2.6万元 例如月薪3500元职工可按单位平均工资5000元标准领取 [11] -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不参加生育保险 但生育医疗费用可由居民医保基金按规定报销 [17] 生育津贴申领流程 - 生育津贴申领需提供身份证 诊断证明等材料 医保经办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 部分地区可实现自动启动流程和短信提醒服务 [20][21] - 全国近2/3地区将生育津贴发放给单位 1/3地区可直接发放给个人 山西省明确2025年5月起所有统筹地区需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 [22][23] - 辅助生殖技术项目逐步纳入医保报销 目前已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 其余2省正在推进 [19]
产假工资是谁出?女职工生育能领多少生育津贴?解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3 08:25
生育保险制度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发展问题 明确要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推动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1] - 生育女职工产假工资规范名称为"生育津贴" 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而非用人单位承担 [1] - 生育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基本经济收入 同时减轻企业用工成本 避免影响女性就业 [2] 生育保险覆盖与实施 - 2019年起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 2024年参保人数达2.53亿人 [2] - 生育津贴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通常高于女职工本人工资水平 [4] - 2024年全国生育保险待遇支出1431亿元 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4] 生育津贴发放机制 - 部分地区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另有地区通过用人单位转付 全国10个省(市)已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 [7] - 国家医保局推动津贴直发个人 覆盖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甘肃/青海/宁夏/兵团等地区 [7][8] - 生育津贴享受个人所得税免征政策 形成额外税收优惠 [4] 服务优化措施 - 要求各地落实"四最"标准(申办材料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质量最优) 实现10个工作日内办结津贴拨付 [8] - 持续精简办事流程 提升参保女职工服务体验感和满意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