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收现付制
icon
搜索文档
蔡昉:重新审视社会保障问题的核心
和讯· 2025-09-22 09:5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蔡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聚焦金融热点,速递论坛动态,独家发布论坛课题成果,连载书系新书、好书。 当前养老保险再次成为重点关注问题。首先需要清楚,影响社保可持续性的三大因素为人口、劳动力 市场与劳动生产率,分解来看,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非 正规化趋势、岗位破坏与人工智能冲击。但是,人工智能同时提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潜力,未来要 完善社会保障,并不缺物质财富,而是缺少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的核心在于分享生产率提高的成果。 (1)第一支柱是根本,没有社会共济的第一支柱,第 二、第三支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提高就业正规化,扩大第一支柱覆盖范围。(2)在生产率持续 增长前提下,现收现付制是合理的,可实现代际转移与分享,没有必要产生精算恐慌。(3)建议建 立普惠性社会保障,把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完善为无条件社会养老金。(4)重新思考名义账户制,通 过记账制度化调整退休年龄与收支预期,打破现收现付悖论。 ——蔡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现在养老保险再次成为重点关注问题,固然有老龄化加剧、 ...
强制全民社保,大概率只是个开始
新浪财经· 2025-08-09 11:49
社保新规核心内容 - 从9月1日起任何协商不交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3] - 政策明确禁止企业和员工通过协商规避社保缴纳[4] - 强制全民社保可能只是系列政策调整的开端[7] 社保缴纳现状分析 - 现实中存在大量企业与员工协商不交社保的灰色操作[8] - 典型案例:员工月薪10000元时企业实际支付13270元(含社保3270元)员工实得8152.5元[12][14] - 现行潜规则允许企业通过少缴社保降低20%以上人力成本[9] 社保制度设计原理 - 社保本质是国家强制在短期收入与长期保障间建立平衡[10][11] - 中国采用混合模式:基本养老金为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含基金积累制特征[26][28] - 现行制度依赖代际转移支付当前劳动者供养退休群体[18][19] 人口结构压力 - 中国老年抚养比已达22.8%即9亿劳动者供养2亿老年人[23] - 人口结构呈现"三明治"式恶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下降[15][17] - 社保体系通过延迟退休等手段维持代际平衡但可持续性承压[21][24] 国际经验比较 - 智利在私有化养老金失败后引入国家财政托底机制[29] - 德国通过提高缴费率和退休年龄维持现收现付制[29] - 新加坡强制全民储蓄制度覆盖住房医疗等多领域[29] 企业成本影响 - 当前企业支付13270元可使员工实得8152.5元未来比例可能恶化[14][32] - 若维持员工同等实得收入企业总成本可能从1.5倍升至2倍薪资[32] - 创业公司10万月薪团队未来或需支付20万总成本[32]
强制全民社保,大概率只是个开始
创业邦· 2025-08-09 10:08
社保新规核心内容 - 从9月1日起,任何协商不交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强制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6] - 此前存在大量"不交社保"的灰色地带,例如员工与企业协商后双方各让利1000元(员工多拿1000元,企业少交1000元)[8] - 新规本质是国家强制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间做均衡,要求个人和企业按标准承担社保费用 [9] 社保缴纳成本分析 - 以上海为例:企业支付总成本13270元(含五险一金3270元),员工税前工资10000元,实际到手8152.5元(扣除个人五险一金1750元及个税97.5元)[11][13] - 企业缴纳比例: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9%、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2%、公积金7% [13] - 个人缴纳比例: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公积金7% [11] 人口结构对社保的影响 - 中国人口结构呈现"三明治"式老龄化趋势:底层(儿童)变薄、中间(劳动力)减少、顶层(老人)增厚 [15][17]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8%,即9亿劳动人口需抚养2亿老年人 [19] - 社保采用"现收现付制"(当前年轻人供养当前老人)与"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储蓄)混合模式,但面临劳动力减少的挑战 [18][20][22] 国际养老金模式比较 - 现收现付制:依赖代际转移支付,受人口结构影响显著(如德国)[20] - 基金积累制:依赖个人储蓄与资本市场表现(如新加坡强制储蓄制度)[23] - 中国模式融合两者,但仍需通过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年限等措施缓解压力 [17][22] 社保的宏观经济影响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未来员工到手1万元可能需企业支付2万元 [25] - 创业者现金流压力增大:团队月薪10万对应的总成本可能从15万升至20万 [25] - 国家兜底必要性:避免老年贫困引发社会动荡,社保将"事后救助"转化为"事前筹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