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专项行动

搜索文档
“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开展
人民日报· 2025-09-22 21:59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获悉: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 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全面排查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重点环节,着力 整治以下问题: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借社会热点事件强行关联身份、地域、性别等信息标签化、污 名化炒作,挑动群体间矛盾;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恶意虚构散布灾情、险情、警情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 的突发事件,伪造发布政府部门公告;挑起网络暴力戾气,策划、演绎打架斗殴、恶意刁难等剧本,宣 扬"以暴制暴"等;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通过炮制所谓热搜词、热门梗、表情包、语录段子等,过度 自我矮化或者渲染颓丧消极负面情绪,引起跟风效仿。 ...
根治AI造假“起号”,技术赋能是关键
人民网· 2025-08-14 00:51
AI生成内容滥用现象 - 社交媒体上AI生成视频关注度高 细节丰富令网友信以为真 内容包括外国人唱中文歌 银发奶奶传授养生秘诀 氛围感女孩分享穿搭美学等 [1] - 部分社交账号利用AI技术造假博眼球快速吸粉起号 进而通过电商带货 账号转卖等方式变现 形成起号 转型 转卖的灰色产业链 [1] - 生成式AI工具普及大幅降低起号门槛 在单账号月入过万利益驱动下 操作者瞄准情感 养生 美妆等易引发共情领域 用AI生成银发奶奶 美女博主等形象精准吸引特定群体 [1] 平台治理与监管行动 - 多个平台对AI起号现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清理违规内容并封禁部分账号 [1] - 中央网信办2023年4月启动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7月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均将AI造假列为重点整治内容 [2] - 平台需构建识别—拦截—溯源技术体系 用深度模型精准识别伪装AI内容 建立违规账号黑名单 定向阻断变现链条 [3] 技术挑战与法律风险 - 技术对抗持续上演 造假者通过压缩文件 修改代码等方式规避平台AI识别 增加监管难度 [2] - 法律适用存在模糊地带 AI生成内容标注义务 虚拟账号归属等问题缺乏细化规定 导致追责陷入取证难 认定难困境 [2] - 账号交易多通过加密聊天工具进行 资金流向隐蔽 给溯源打击带来挑战 [2] 治理解决方案 - 监管部门与网络平台手握更雄厚技术资源 更完整数据链条和更强大研发能力 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对新技术的冒头即打 露头就灭 [3] - 监管部门可搭建全国性监测平台 追踪账号交易异常 解码隐蔽交易信息 联动打击产业链节点 [3] - 需畅通技术化举报渠道 形成全民监督合力 让灰色产业链失去滋生土壤 [3]
“F0胡大”等账号,关闭!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03:49
短视频平台治理专项行动 - 网信部门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虚假摆拍 编造不实信息 违背公序良俗等突出问题 [1] - 专项行动依法依约处置违法违规账号 包括关闭或禁言违规账号 持续净化短视频内容生态 [1] 违规账号类型及案例 - 编造剧本虚假摆拍:哔哩哔哩账号"万事顺遂1未来可期" 快手账号"农村姐妹"编造"全家身患重病"等不实内容 小红书账号"Y鲜生"以"助农"名义编造悲情剧本 [1] - 散布不实信息:抖音账号"是小念哦"自导自演虚假自杀信息 小红书账号"商业交易税费咨询冰老师"编造虚假火灾警情 [2] - 编造虚假人设:小红书账号"李子"等虚构"社会名流"人设 快手账号"济南高人"以"中医养生"噱头诱导老年人 [2] - 冒用他人身份:微博账号"F0胡大"等利用AI技术"换脸""换声"冒用他人身份 [2] - 违背公序良俗:微信视频号"岩岩爱海带苗"发布骚扰内容 小红书账号"莱奥微剧场"炒作家庭冲突 [3] - 使用夸张标题:小红书账号"川哥谈养老"使用"曝光惊天内幕"等夸张标题 [3] 治理措施 - 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遏制违法不良信息传播 [4] - 依法从严处置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 [4]
网信部门: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
证券时报· 2025-07-11 15:15
网信部门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行动 - 网信部门近期依法处置3008个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违规账号[1] - 重点平台被督促加强账号审核、畅通举报渠道、深入自查自纠[1] - 典型案例包括仿冒新闻媒体的"动态新闻""上海午报"、假冒教育部门的"安徽省教育考试招生院"、未授权文旅账号"日照文旅推荐官"及滥用邮政品牌的"邮政精选"[2] 假冒仿冒账号的主要类型 - 仿冒新闻媒体名称标识违规开展信息服务[2] - 假冒教育招生部门为培训咨询业务违规引流[2] - 未获授权的文旅账号仿冒官方认证误导公众[2] - 未经授权利用"中国邮政"品牌公信力引流带货[2] 2024年"清朗"专项行动重点问题 - 自导自演式造假:摆拍虚假事件、篡改视频要素、引用旧闻未说明全貌[3] - 蹭炒社会热点:假冒当事人亲属、虚构事件细节、操纵矩阵账号散布不良信息[3] - 以偏概全设置话题:使用标题党、渲染消极情绪、挑动群体对立[4] - 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编造苦情故事、炫富人设、审丑行为[4] - 滥发"新黄色新闻":煽情化表达配低质量内容[4] 下一步整治措施 -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等法规[2] - 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并鼓励网民监督举报[2]
6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1 13:00
电子商务行业 - 1-5月我国电子商务稳步增长 有力释放消费潜力 [8] - 前5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超1090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超20% [13] 数字基建行业 - 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容提速 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9] - 首批政府指导定价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在福建完成交付 首批采购方为金融企业 [16] - "清朗专项行动"累计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清理违法违规信息96万余条 [17] 物流运输行业 - 1-5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2.27万标箱(同比+24%) 货值超222亿元(同比+15%) [20] 医疗健康行业 - 1-5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20% [13] - 国家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5] - 安徽省金寨县通过县域医共体改革实现"家门口就医" 减少三分之一患者外流 [12] 能源与制造业 - 1-5月化学药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20% [13] - 国家向民间资本新推介3200余个项目 涉及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领域 总投资超3万亿元 [14] 科技与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82次飞行 [18] - 两台太阳系天体观测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提供高精度观测保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