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深度工作
洞见· 2025-09-23 12: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流芳 来源: 帆书 (ID: readingclub_btfx) 工作方式对了,工作起来就轻松了。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你是否想过,你的工作方式一直都是错误的? 朝八晚九,忙忙碌碌一天,却感觉没有收获;微信步数上万,来去匆匆,却不知所为何。 同样的工作,别人屡屡升迁,你整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看不到任何成果。 若是如此,那么,你大概率是在浮浅工作。 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辨析了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的区别: 当代人,似乎陷入了工作的误区——以忙碌为标准,无效内卷。 而想要有所获,有所成,必须要有深度工作的能力。 换言之,就是:专注于当下的工作,用最短的时间,提升最多的自我价值。 改认知,明追求,内驱足才能入深度。 一天24小时,你也许有10个小时都花在工作上。 那么,那些步履不停的时间里,你都明白自己为了什么忙吗? 领导布置了任务,要求两天之内给结果,所以你就加班加点,熬了通宵。 ...
你是否深度工作能力退化了?
36氪· 2025-09-18 02:36
什么是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沉浸地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当你处在这种工作状态时,你的认知能力是最高的,你的思考是极度深入的,你会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 满足感,你的效率和工作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我始终认为,人的精力有限,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有一些人,看似非常努力,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他的工作效率很低,成长速度也低于预期。 因为他是在瞎忙,做不到深度工作,把要紧的事做到极致。 可现在,很多人的这种能力正在悄悄退化。 01 深度工作能力退化的3个信号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深度工作能力在退化。 因为,这种退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在一次次 "就分心这一次" 的妥协中,慢慢失去 了深度工作的本事。 通常而言,深度工作能力退化有3个信号: 第一个,注意力分散,不聚焦。 深度工作的天敌,是 "注意力碎片化"。不妨想想,你是不是这样的: 打开工作文档,正准备工作,突然被叫去参加一个会议。 参加完会议,工作没几分钟,一封紧急进来的邮件或者同事突如其来的协同要求,打断了你的工作节 奏。解决完这些事情,你工作了10分钟,就忍不住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 总是被打断,总是在各种干扰中,不断切换 ...
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
虎嗅· 2025-05-30 15:00
管理理念与实践 - 管理被视为教育过程,企业不仅要生产产品还要培养人才,通过持续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1] - 提出"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口号,强调用管理语言沟通并建立学习型组织 [1] - 人力资源开发分为两个层次:发挥员工专长潜能和系统化在职培训 [2] - 建立培训中心、语音室等设施,开展专题培训使员工接受市场经济与管理知识熏陶 [2] 学习型组织建设 - 学习型组织需进行五项修炼:共同愿景、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改变和系统思考 [4] - 团队学习强调深度互动沟通,而非个体学习成果简单叠加 [4]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仅靠少数领导者经验不足,需全员持续学习更新 [4] - 北新建材通过推荐干部到高校经管学院学习,显著提升团队管理水平 [6] 人才培养体系 - 中国建材实施分层培训,包括CEO班、CFO班和EMT班,支撑企业快速成长 [7] - 培训需与实践历练结合,主张早用年轻人并赋予重要岗位 [8] - 提出企业需要"西点军校"式商学院,培养知行合一、中西合璧的管理人才 [8][10] - 商学院课程应聚焦企业实际问题如转型升级、国企改革等现实挑战 [11] 深度工作方法论 - 深度工作需无干扰专注状态,与肤浅工作形成价值创造差异 [12] - 建议每天规划1-2小时深度学习,清晨安排思考时间,每月设定"思考日" [13] - 合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集中处理信息以避免认知干扰 [13] - 工作目标需量化分解,但避免不切实际的压力影响持续产出 [14] 领导者学习要求 - 企业领导者需终身学习以应对市场变化,避免知识陈旧导致决策失误 [16] - 强调学习、思考与实践三位一体,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模型 [17] - 国际竞争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高学历的管理人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