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产业链

搜索文档
688339,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16:1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决定终止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主要因交易双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1] - 该交易原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旨在完善公司在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 [1][7] - 终止交易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5]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 离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11] - 杨绍军2016年7月以来历任公司工艺部经理、生产测试负责人 参与技术研发工作 [11] - 离职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为4名 分别为NengyouJia(贾能铀)、李飞强、甘全全、方川 [11] 研发团队结构变化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大幅下降 2024年从346人减少至156人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28人 [12][14] - 研发人员占比从2024年的33.14%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62% [13][14]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2024年的25.17万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74万元(按半年数据折算) [13][14]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持续亏损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43亿元、-4.56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16][1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亏损增加2193.85万元 [16][17] 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 行业规模同比缩减 [18] - 公司基于流动资金状况采取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 导致产品销售量减少 [18] - 公司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经营压力 采取缩减开支策略并对研发项目进行优化调整 [14]
“氢能第一股”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16:04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1] - 本次交易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且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5][7] - 原计划通过收购促进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完善 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旭阳集团[6]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离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8] - 其参与研发的授权专利所有权均归属于公司 不存在专利权属纠纷或违反竞业限制情形[11] - 研发工作已完成交接 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及团队能支持持续创新 研发项目正常推进[1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同比亏损加剧[13] - 亏损主要因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 行业规模缩减 且公司采取审慎营销策略导致销售量减少[13] - 截至9月5日总市值57亿元 公司称生产经营情况正常[5]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为国内"氢能第一股" 2020年科创板上市 2023年港交所主板上市[6] - 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产业化应用[6] - 未来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与培养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12][13]
“氢能第一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15:57
交易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1] - 交易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4] - 本次交易尚处于预案阶段 终止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6] 交易背景与计划 - 公司于2月26日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3月1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5] - 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 [5] - 若交易完成 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旭阳集团 实际控制人相应变更 [6] - 收购旨在完善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 打通终端应用场景 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3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国内"A+H氢能第一股" [5] - 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产业化应用 [5] - 截至9月5日收盘价为24.81元/股 总市值57亿元 [4]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离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7] - 杨绍军在职期间参与研发的授权专利所有权均归属于公司或子公司 不存在专利权属纠纷 [9] - 其负责的研发工作已完成交接 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能够支持持续创新 [9]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 上年同期为-1.41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0] - 业绩下滑主要因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 行业规模缩减 且公司采取审慎营销策略 [10] 行业与业务协同 - 旭阳氢能主营业务涵盖高纯氢和合成氨的生产销售、综合能源站运营及绿氢制备研发 [6] - 交易旨在促进公司成为覆盖"制-储-运-加-研-用"全链条的综合清洁能源供应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