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成本奇点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十年,算力、能源、智能体互联网全面爆发:读完华为《智能世界2035》的8个启示
老徐抓AI趋势· 2025-09-26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智能世界2035》报告提出未来十年技术发展将由能源、存储与计算、感知与交互、通信与网络、智能技术五大基础技术叠加形成"共振效应"驱动的系统级革命 [13] - 超级智能体需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 需突破模型架构创新并具备与现实互动能力 [16][17][18] - 算力需求到2035年将比2025年增长10万倍 存储需求增长500倍 AI数据占比超70% [19][22][24] - 智能体互联网将实现90亿人与9000亿智能体互联 人均月流量达1TB(当前100倍) [24][28] - 通信网络将向"地面+卫星"立体协同演进 卫星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级机会 [30] - 能源转型中风能太阳能发电量将超化石燃料 电池/储能技术突破是关键 [30][35] - 机器人/传感器/电池/执行器等硬件技术是AI落地物理世界的核心瓶颈与机会点 [33][34][35][36][38] 通往智能世界2035的十大技术跃迁 - 技术革命是能源、存储与计算、感知与交互、通信与网络、智能技术五大基础技术叠加形成的"共振效应"而非单点突破 [13] - AI需从"背书机器"进化成"推理机器" 需突破Transformer架构 结合符号推理或世界模型 [16][17] - 算力需求到2035年比2025年增长10万倍 降低算力成本需依靠芯片效率多维突破(材料/架构/计算范式) [19][22] - 存储需求到2035年比2025年增长500倍 AI数据占比超70% 因AI需长期记忆实现个性化 [22][24] - 智能体互联网连接90亿人+9000亿智能体 流量需求暴增(人均月1TB) 商业模式转向以智能体为决策对象 [24][28] - 通信网络向地面+卫星协同演进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主流 [30] - 能源转型中风能太阳能发电量超化石燃料 氢能/可控核聚变/天基太阳能/储能技术迎来突破 [30] - 机器人需突破本体设计(轻量化材料/关节驱动)、感知能力(3D传感器/多模态融合)、能源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及执行器(精密伺服电机/力控算法) [33][34][35][36] - AI落地依赖硬件技术创新 包括传感器/电池/执行器/动力系统等 可能诞生"特斯拉级"硬件巨头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