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理

搜索文档
博瑞传播:旗下生学教育业务已经扩展到智慧城市、智慧医疗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7:57
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旗下生学教育业务从智慧教育细分赛道扩展至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领域 [1] - 下一步计划在智慧管理领域大力发展 [1] - 公司将根据地区政策及实际需求推动产品在多区域应用推广 [1]
以四大抓手推进规范化建设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6:31
产业协同发展 - 化工园区需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规划 沿海园区可依托港口物流优势发展高端石化新材料 内陆园区可立足煤炭天然气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1] - 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 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长三角化工园区联盟已通过此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1] - 重点发展高性能聚烯烃 电子化学品 生物基化学品等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破解当前存在的企业布局无序和产业链断层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 建设共享型公用工程岛集中供应蒸汽 冷却水 工业气体等 打破企业各自为政模式[2] - 完善环保设施建设专业化化工废水集中处理厂 配备深度处理系统确保园区废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2] - 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现危险废物园内无害化处理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98%以上[2] 安全环保管理 - 构建园区企业班组三级防控体系 推动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3] - 搭建园区级环境监测网络在大气水体土壤布设监测点位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 对超标排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整改[3] - 建立安全环保数据共享机制 将企业环保违规行为与安全风险等级挂钩实施更严格管控措施[3] 智慧管理升级 - 建设智慧园区大脑整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安全环保能源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4] -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系统可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到15分钟内 管理效率提升40%[4] - 建立园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园区管理机构企业间数据互通 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精准管理[4]
细管入微、智管赋能、众管聚力 天津城市治理下好“绣花”功夫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8
城市治理现代化举措 - 西青区打造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实现公安 教育 民政等部门数据标准化入库和网络化共享 网格员通过手机核查数据后职能部门两小时内到场处置[1] - 天津完成燃气旧管网改造700公里 供热旧管网改造590公里 整治维修58条城市道路及53座桥梁 治理343处桥下空间[2] - 450处各类飞线随路入地 安装近1.5万套新型防沉降井盖[2]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 和平区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5年有效监测10万余次隐患预警 辅助处置100余起火灾[3] - 天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2024年接入燃气 路灯 环卫等7类数据 连通7个业务系统和6个区级平台[3] - 平台建成燃气安全 供热服务等9个行业应用场景 实现纵向与住建部平台 横向与市直部门数据连接[3] 民生服务建设 - 连续4年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民心工程 2024年新建提升80个口袋公园已完工70个 全市总量达300余个[2] - 河东区建成由163个社区组成的32个"共享家"服务圈 每月开展3次共享服务惠及800多位老人[4][5] - 创新"五社联动"治理机制 整合社区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5]
水润民生“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改造让千家万户喝上“放心水”
镇江日报· 2025-07-20 23:30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背景 - 2007年前镇江采用"小总表"模式导致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包括泵房标准不一 设备老化 职责模糊等 引发水质水压不稳 水费分摊过高等居民痛点[2] - 2007年起出台《镇江市住宅增压供水设施管理办法》明确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专一化管理 破解"多头管理"困局[2] - 2018年公司制定二次供水泵房建设标准 启动标准化建设和老旧泵房改造[2] 改造实施进展 - 1996年全省率先试行"一户一表" 2006年起3年完成33个片区改造 2020年实现供水范围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覆盖 领跑全省[3]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完成179个小区改造 其中2025年计划改造45座老旧泵房 实际完成59座 进度超预期[3][6] - 创新防汛方案为68座地下室泵房加装防水淹设备 新建泵房采用不锈钢管道和全国领先增压设备保障水质[3] 智慧化管理升级 - 2021年投用二次供水监控管理平台 实时监测全市354座泵房 故障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4] - 平台具备地图定位 设备状态监控 水质数据分析和自动报警功能 替代原有人工巡检模式[4] - 居民可线上办理接水报装和缴费 服务便捷性显著提升[4] 未来规划与政策支持 - 165座未改造老旧泵房整合为国债支持项目 计划2027年底前完成标准化改造 实现"四同"目标[6] - 后续改造将融入低碳理念 采用节能水泵 光伏供电等技术打造现代化泵房[6] - 依托《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红利加速项目落地[6] 社会效益 - 改造后水质投诉率下降 维修效率提升 居民水费纠纷减少[7] - 通过错峰施工 临时供水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影响[3][7] - 实现从"用水难"到"用水安" 从"人工巡"到"智能守"的城市治理升级[6]
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改扩建工程将于9月底通车 整体工期提前一年
人民网· 2025-06-24 01:39
项目进展 - 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 北京方向预计7月底通车 双向十车道预计9月底通车 整体工期提前一年[1] - 截至6月22日 项目已完成路基工程98.6% 桥涵工程99.8% 路面工程92.8% 隧道工程94.3%[2] 工程概况 - 工程起自绥中县九门口隧道 途经葫芦岛/锦州/盘锦3市8县 止于盘锦北枢纽互通 全长238.04公里 其中改扩建段222.08公里[1] - 涉及15个收费站 20个互通枢纽 6对服务区 58座跨线桥[1] 技术创新 - 采用"边施工 边通车"模式 通过动态调整救援方式提升效率 建立警企联合机制[2] - 应用"动态管控""串联改并联施工""施工便道保通"等新理念 实现"能不封即不封"[2] - 创新使用"双层连铺+3D智能摊铺"技术 提升路面精度与摊铺效率[2] - 应用压路机智能防撞系统保障作业安全 搭建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链条可视化监控[2] 项目背景 - 京哈高速沈山段是辽宁进出关重要通道 已服役22年 原双向六车道难以满足当前通行需求[1] - 改扩建工程于2022年8月启动 旨在提升通行服务水平 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保障货运大通道能力[1]
银川机场创新打造“舒适无忧网约车服务” 以智慧管理重塑出行新体验
中国民航网· 2025-06-05 05:38
银川机场网约车服务优化措施 - 银川机场通过系统解决方案显著改善网约车服务效率 网约车绕行率从50%下降至5% 旅客候车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 合规车辆接单率达到100% 旅客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1] - 采用"电子围栏+物理隔离"创新办法 构建"蓄车区+接客区"双区运行模式 与17家网约车平台合作施划电子围栏 新增网约车接客专区 实现精准对接 [2] - 建立"车场物联+实时共享"机制 重新规划车辆路线 增设蓄车区专用出口 接驳里程缩短50% 运行时间约3分钟 电子屏幕和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显示车辆信息 [3] 运营车辆管理与安全保障 - 建立"运营车辆智慧管理平台" 设定红黑榜单 编制管理规定 与执法部门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 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车辆 [4] - 实现与银川市交通局数据协同 采用白名单制度 确保100%合规车辆接单 从源头杜绝黑车进入 [4][5] 服务体验提升举措 - 优化候车环境 布设座椅和便民设施 设置100米无断点指引标识 方便各类旅客快速定位 [6] - 新建"司乘驿站" 配备洗手间 休息区 充电桩等设施 打造全流程服务闭环 [6] - 持续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理念 未来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出行体验 [6]
沈佳高铁沈白段全线铺轨完成
快讯· 2025-05-04 10:53
文章核心观点 沈佳高铁沈白段全线铺轨施工圆满收尾,预计年内开通运营,将压缩北京、沈阳至长白山列车运行时间,带动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东北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项目进展 - 5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全线铺轨施工圆满收尾,后续将推进无缝焊轨和轨道精调等工作,为联调联试和试运行做准备 [1] 施工举措 - 施工单位将“智慧管理”理念引入工程建设,应用“智能化行车调度系统”,降低轨行区调度及车辆运行风险 [1] 开通影响 - 项目建成通车后,北京至长白山最短列车运行时间将压缩至4小时以内,沈阳至长白山最短列车运行时间将压缩至1.5小时 [1] - 作为东北东部地区客运主通道,将带动长白山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