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早茶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吴忠早茶“走出去”
经济日报· 2025-09-20 00:48
行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吴忠早茶门店数量达793家 带动就业近2万人[1] - 2021年吴忠市获评"早茶文化地标城市"时早茶店数量约300家[5] - 第四届早茶文化节期间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 直接消费8.26亿元 带动全市餐饮业营业额32亿元[5]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八宝茶于2019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可追溯至盛唐丝绸之路时期[3] - 从单点模式创新推出自助早茶模式 日营业额突破万元[9] - 八宝茶口味从8种基础口味发展至56种寓意民族团结[12] 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 - 2019年评定八大品类十大美食名店包括手抓羊肉、麻辣烫、砂锅、羊杂、早茶拉面等[4] - 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自助早茶 首场直播销售额2000多元[9] - 刘三朵八宝茶通过70多家品牌门店每年销售近千万包[13] 经营模式演变 - 从单纯牛肉面销售转变为早茶综合经营 经营时间延长至4小时(早晨7点至上午11点)[6] - 礼盒产品销售额在春节前10天达35万元 销售范围扩展至上海、广州、三亚等城市[9] - 富平园饭店通过早茶转型从日销售额300元提升至突破万元[8][9] 人才培养与行业挑战 - 行业面临专业人才缺乏问题 导致用工成本高和人才竞争无序[14] - 当地政府与餐饮协会加大培训力度夯实人力资源基础[14] - 新一代经营者学习线上推广、视频拍摄剪辑和现代餐饮管理[10]
“预制菜早茶”你能接受吗?这项立法或值得期待
南方农村报· 2025-05-19 09:00
广州早茶文化传承立法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制定)》列为2025年立法预备项目,并发布调查问卷听取市民意见 [2][3] - 立法旨在规范早茶制作标准、经营模式,确保经典点心技艺代代相传,同时延续早茶礼仪文化 [37][38] - 通过立法保护早茶文化可助力构建城市品牌形象,赋予传统习俗新时代发展活力 [43][44] 早茶文化历史与特色 - 广州早茶习俗源于咸丰同治年间的"一厘馆",后演变为专业茶楼文化 [8][9] - "一盅两件"是典型代表,"一盅"指茶水,"两件"包括凤爪、叉烧包、虾饺等现做茶点 [12][13][14] - 点心制作强调现场包制、现点现蒸,师傅手工技艺是早茶民俗文化的动态展演 [16][17] 预制菜早茶争议 - 调查问卷重点讨论消费者对预制菜早茶的认可度,以及是否需区分标注传统与预制食品价格 [23][24] - 反对观点认为现做现蒸是早茶精髓,预制菜可能导致传统点心工艺失传 [27][28] - 支持观点提出预制菜有助于标准化规模化,但需明确标注制作方式 [29] - 预制菜争议核心在于食品安全透明度,而非预制形式本身 [3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