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殖民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拉美国家齐“开火” 美国形象大“翻车”
新华社· 2025-09-29 12:47
新华社墨西哥城9月29日电 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纽约联合国总部会场内外,拉美 多国密集发声,批单边、反强权。面对美国持续加码在加勒比海域军事部署并对委内瑞拉施压干涉,多 位拉美国家领导人认为,美国正把地区安全推向危险边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大发言中点名委内瑞拉,宣称美军正摧毁由委主导的"恐怖与贩运网络"。在气 候议题上,他把"气候变化"斥为"骗局",抨击风能与"绿色转型"。 巴西总统卢拉说,多边主义正站在"十字路口",被强权政治、单边制裁和任意干预裹挟。"要守住 和平,离不开多边。"他说,"全球南方的声音必须被听见。"针对美国持续增加在加勒比海域军事部 署,卢拉说,世界其他地区已有军事干预引发严重人道灾难的教训,拉美必须避免重蹈覆辙。 智利总统博里奇说:"今天就在这个讲台上,有人声称全球变暖根本不存在。这不是'观点',而是 谎言。谎言必须被反击。" 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给出了更具象的警报:加勒比海上的"火药味"在升温,美方以打击犯罪和贩毒 为由进行异常密集的海空部署,"但这套说辞谁都不信"。他列举美军导弹试射、拦截渔船与无标识船 只、对平民使用法外致命武力等行为,称其既违反国际法,也动摇了地区 ...
从全球收缩力量,美国下一步要拿美洲“开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6:17
美国国防战略调整 - 五角大楼新国防战略提议优先保卫美国本土和西半球 从应对全球冲突转向关注国内及美洲事务 [1] - 美军将军事力量作为实现目标的万能工具 包括派遣国民警卫队城市巡逻和动用海军舰艇打击跨国犯罪 [1] 全球军事收缩行动 - 美军提前一个月从伊拉克两处基地撤走人员和装备 剩余驻军计划于2026年9月前后撤离 [2] - 美国计划从欧洲撤军 4月拟撤走1万名与乌克兰接壤国家驻军 7月北约内部传出撤军人数超2万(占驻欧美军总兵力约30%) [2] - 美国停止向波罗的海三国提供数亿美元年度军事援助 并有议员呼吁退出北约 [2] 本土军事部署强化 - 美军向美墨边境部署近8000名兵力 包括第1装甲师、第10山地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等王牌部队 [4][7] - 边境部署装备包括大量火炮、直升机和装甲车 足以发动中等烈度战争 [7] - 美军出动运输机押送非法移民遣返 人均成本是头等舱机票5倍 [4] 国内治安军事化行动 - 特朗普政府将联邦武装力量部署范围拓展至华盛顿特区、芝加哥、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旧金山、奥克兰等重要城市 [9] - 在洛杉矶部署700名美海军陆战队士兵和4000名国民警卫队员 [9] -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联邦特工在洛杉矶仅凭种族、语言或工作即可拦截、逮捕和讯问嫌疑人 [9] 美洲地区军事扩张 - 美国将墨西哥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列为恐怖组织 扬言派兵越境突袭 [11] - 美国向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部署多艘携带1200枚导弹的战舰与核潜艇 并派遣10架F-35隐身战机至波多黎各 [11] - 美军袭击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 打死11人 [13] 战略转向背景 - 特朗普政府优先事项从伊拉克和伊朗转向关税和移民问题 [2] - 美防长称严峻战略现实使美国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欧洲安全上 将更专注于保卫本土南部边境 [2]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被分析视为在美洲推行新门罗主义 [10]
詹德斌:关税大棒下,新殖民主义幽灵在游荡
搜狐财经· 2025-08-11 22:4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莱索托服装类产品加征15%关税 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1] - 韩国承诺对美进行3500亿美元投资 以换取关税优惠待遇 [1] -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将产业补贴与关税政策捆绑 强制企业转移产能和技术至美国 [2] 半导体行业管控 - 美国要求全球芯片企业赴美设厂 通过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安排掌控超过90%的投资利润 [2] - 半导体政策形成"你出钱,我得利"的结构性安排 超出自由贸易范畴 [2] 盟友应对策略 - 日本将获得美方关税豁免视为"安抚与胜利" [2]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作为降低关税的交换筹码 [2] - 欧盟在汽车、钢铝和数字服务税问题上对美国做出让步 [2] 国际规则挑战 - 美国撕毁伊核协议并退出世贸组织上诉机构 [3] - 对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实施301调查、技术限制与关税壁垒 [3] - 通过金融、科技与贸易工具实施新型殖民压榨逻辑 [2][3] 全球治理主张 - 中国主张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框架内推动平等共赢的全球治理 [3] - 国际社会需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4] - 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方向 [4]
“19%对0”?!菲律宾炸锅了
新华社· 2025-07-26 09:23
美菲关税协议内容 - 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 而菲律宾对美国实施零关税 [1] - 协议被特朗普称为"伟大交易" 但被菲律宾舆论视为单方面妥协 [1][2] 菲律宾政界反应 - 参议员潘菲洛·拉克松批评协议是"主人对客人最无礼的侮辱" [2] - 参议员伊梅·马科斯指出这是单方面妥协而非胜利 [2] - 参议员约瑟夫·维克托·埃赫西托质疑菲律宾是否被当作盟友 [2] 民间舆论与法律争议 - "19%对0"成为网络热梗 被讽刺为"新殖民主义"和"保护费" [2] - 公民行动党主席指出协议可能违反WTO规则 因零关税需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实施 [2] - 其他WTO成员或要求同等零关税待遇 使菲律宾陷入法律困境 [2] 经济影响分析 - 菲律宾可能成为美国汽车 大豆 小麦和制药产品的"免关税倾销地" [5] - 本土制造业和农业将受冲击 这两个行业是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5] - 具体案例显示菲律宾酱油在美国被征19%税 而美国番茄酱在菲零关税 [5] 贸易体系反思 - 协议引发对菲律宾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次等盟友"地位的质疑 [5] - 舆论探讨是否应寻求多边合作以争取更平等的发展道路 [5]
四个月前,尼日尔公开抢夺中国财产,驱赶中国公民,现状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51
尼日尔经济危机与中石油事件 -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经历三天全面停电导致工厂停工 炼油厂损失数百万美元 经济陷入困境[1] - 危机根源为尼日尔政府驱逐中国石油技术人员 导致能源系统瘫痪[1][4] - 中石油在尼日尔累计投资46-60亿美元建设油田 炼油厂及输油管道 使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6] 中石油与尼日尔政府协议破裂 - 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与中石油签订资源换贷款协议[2] - 协议执行近一年后尼日尔政府突然索要巨额税款并追加贷款 遭拒后采取报复行动[2] - 尼日尔政府驱逐三名中石油高管 吊销中资酒店执照 并下令部分中国石油工人离境[4] 尼日尔石油行业现状 - 中国技术人员月薪8678美元 尼日尔员工1200美元 中国员工占据大部分管理岗位[4] - 驱逐中国技术人员后尼日尔接管津德尔炼油厂 导致石油行业几乎完全瘫痪[4] - 尼日尔自身石油产业无法支撑 能源系统瘫痪[6] 地缘政治背景 - 法国长期控制尼日尔铀矿和石油资源 体现新殖民主义延续[5] - 尼日尔军政府试图摆脱法国控制 借助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收回铀矿[5] - 俄罗斯企业随后参与铀矿开采竞标[5] 事件后续影响 - 尼日尔外交部长访华试图修复关系但为时已晚[6] - 尼日尔经济崩溃并激怒中国这个重要经济合作伙伴[6] - 事件揭示尼日尔政府短视和误判 为其他非洲国家敲响警钟[8]
国内知名“宰相”式混改专家李世勇系列采访一:全球经济困局的历史透视与未来研判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57
全球经济结构性变革 - 全球经济面临"三高一低"困境: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国际贸易与投资显著萎缩 [2] - 民营企业家需准确研判经济形势以制定科学战略,传统"摸着石头过河"模式导致高昂试错成本 [3] - 经济大萧条将分三阶段演进:2023-2025年价值回归期、2026-2028年结构调整期、2029-2031年秩序重建期 [6] 国际经济大萧条特点 - 美元步入价值回归进程,国际结算份额从2001年73%降至47%,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兴起 [9] - 新殖民主义衰退周期开启,金砖国家推动反霸权运动,旧秩序面临瓦解 [10][11] - 中美经济脱钩标志逆全球化调整,中国全产业链布局颠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逻辑 [12][13] - 第五次与第六次科技革命叠加,行业洗牌加速,直播等新业态重构传统商业基础设施 [15][16] 危机转嫁机制 - 发达国家通过货币、产业、金融、地缘政治四维度系统性转嫁危机 [17] - 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导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减少1.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2% [17] - 半导体行业贸易额下降30%,国际支付系统武器化冻结超3000亿美元资产 [17] 国内经济深层影响 - 地方政府债务达64万亿元(48万亿政府债+16万亿城投债),土地财政循环被打破 [20] - 民营企业面临破产潮,旧四大红利(人口、资源、改革、产业链)耗尽,合规风险上升 [21] - A股估值体系重构,2023年新股首日破发率近30%,退市公司数量创新高 [23] 企业转型路径 -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需发行30-50年期特别国债,城投公司数量预计压缩30% [29] - 民营企业应推进数字化资产建设,智能营销系统可降本30%并提升50%获客效率 [33] - 混改八阶段理论体系提供系统方法论,帮助企业突破股权架构与交易障碍 [34] - 企业高质量发展八段位理论指导不同规模企业进阶,80-100亿规模企业需掌握股权经营 [35][36] - 高纬度经营四维模式(产品、现金流、政策、股权)提升抗风险能力40%以上 [37] 资本市场改革 - 注册制提高实质上市标准,A股20%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不足3000万元被边缘化 [23] - 金融体系需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向准公共事业转型,资本市场退市率或达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