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秩序
icon
搜索文档
多国密集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五常仅美国未承认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7:43
经济观察网 9 月 21 日至 22 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及法国、摩纳哥等多国相继宣布正式 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中,已有 157 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安理会五常中仅美国尚 未承认。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希望推动巴以两国和平共存,还称将在所有人质释 放、停火协议达成后在巴设立大使馆;卢森堡首相则指出,此举是针对以色列现政府违反国际秩序的行 动,而非针对以色列本身。 ...
和音:携手共促世界长治久安
人民日报· 2025-09-22 03:46
论坛背景与参与情况 -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聚焦全球安全挑战 主题为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 吸引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与[1] -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吸引12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3] 国际秩序现状与挑战 - 战后国际秩序面临明显威胁 强权政治和霸凌霸道抬头 破坏国际秩序并威胁世界安宁[2] -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保障了80年整体和平 但当前安全赤字问题突出[2]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 - 全球治理倡议主张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和多边主义 与联合国宪章宗旨一脉相承[2] - 倡议被各方视为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合作平台 特别吸引全球南方国家支持[2] 论坛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 论坛汇聚发达国家、新兴大国及中小国家代表 在全球安全分歧加剧背景下具特殊价值[2] - 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不被忽视的对话平台 拓展西方主导论坛之外的沟通渠道[2] 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角色 - 通过多个对话平台包括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中东安全论坛等推动安全合作[3] -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及热点问题斡旋 体现对世界和平的坚定担当[1][3] 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 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 - 80年前建立的国际秩序承载人类对和平的希冀 当前需要共同维护其稳定性[2]
卡塔尔:正与美国合作防止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
新华社· 2025-09-10 09:05
外交关系与主权侵犯 -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以色列在多哈发动的袭击侵犯卡塔尔主权并挑战国际准则和人道主义法律[1]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指通过袭击向调解方发出可能成为"替罪羊"的信号[1] - 袭击行为被认定为破坏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1] 国际协调与回应措施 - 卡塔尔正与美国合作防止类似袭击再次发生[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致电卡塔尔埃米尔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1] - 卡塔尔将通过一切法律和外交手段对袭击事件予以回应[1] 军事合作背景 - 卡塔尔被视为美国北约框架之外的主要盟友[1] - 卡塔尔境内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1] 事件信息透明度 - 美国在轰炸发生后才通知卡方袭击事件[1] - 卡方否认美国为袭击"开绿灯"的猜疑[1]
“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一页”——访阿尔及利亚老战士部部长拉比加
人民日报· 2025-09-07 06:22
历史意义与精神价值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和战胜侵略殖民主义的重要象征 书写人类历史重要一页 [2] - 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和人类尊严的坚定决心 成为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 [2] - 胜利蕴含的深层价值与阿尔及利亚人民解放斗争精神高度契合 两国团结一致奋斗解放与正义事业 [2] - 80周年纪念活动重温尊严主权自由核心价值观 是从历史汲取教训的契机 [2] 战略贡献与国际地位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经过14年艰苦斗争极大消耗削弱日军 [3] - 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计划 延缓和牵制南进计划 为支援盟军战胜法西斯作出重大战略贡献 [3] - 促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在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国际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3] 当代国际关系与合作 - 纪念活动在当前国际秩序面临挑战背景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秩序公正合理的重要力量 [4] -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为各国搭建合作桥梁 [4] - 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注入动力 在地区和国际危机调解中倡导对话合作反对冲突对抗 [4] - 阿中关系未来充满信心 纪念活动重温团结爱好和平国家的崇高原则 这些原则是阿中友谊根基和共同守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底气 [4]
外媒热评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一场军事和外交盛会
央视网· 2025-08-30 06:46
纪念活动规模与意义 - 中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活动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 彰显国家主权捍卫能力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1][3][8] - 阅兵式参与规模包括上万人、上百架飞机及数百台地面装备 武器装备数量多且初次亮相占比高 展示军兵种结构新布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展[3][8][11] - 北京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工作基本就绪 观礼人数将超过5万人 活动筹备全力推进以确保圆满举行[11] 外交参与与国际影响 - 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阅兵式及其他纪念活动 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及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等[3][6] - 活动特别邀请14个国家的50位曾为抗战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出席 体现对历史贡献的尊重和国际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立场[6] - 阅兵式被定位为军事与外交盛会 反映中国外交影响力及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决心[3][6] 武器装备与军事展示 - 此次阅兵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中国军队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 展示先进武器和力量结构新布局[8][11] - 阅兵注重体系化结构编成和备战打仗新成效的展示 体现政治建军新风貌和现代化进展[8] - 活动通过军事展示传递国家实力增强的信号 具有厚重政治承载和深远历史意义[8][11]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港口、领空 全面中断与以经贸往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23:24
土耳其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 土耳其已对以色列关闭领空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土耳其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1] 土耳其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过去两年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并公然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1] - 认为以色列政策已超出加沙范围正威胁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战乱[1] - 指责以色列对加沙黎巴嫩也门叙利亚和伊朗的袭击体现无视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哈马斯对土耳其行动的回应 - 哈马斯感谢土耳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立场[1] - 敦促土耳其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大对以色列惩罚措施并切断一切联系[1] - 要求迫使以色列停止种族灭绝并追究其领导人罪行责任[1]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港口、领空 全面中断与以经贸往来
央视新闻· 2025-08-29 17:10
土耳其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 [3] -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领空并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 [3] - 土耳其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 [3] 土耳其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过去两年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且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 [3] - 指控以色列政策超出加沙范围并威胁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战乱 [3] - 指控以色列对加沙、黎巴嫩、也门、叙利亚和伊朗的袭击体现恐怖主义国家心态 [3] 土耳其的立场与呼吁 - 土耳其反对任何试图将加沙居民强行迁离的设想 [3] - 土耳其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行动遏止灾难蔓延并改善当地人道局势 [3] 哈马斯的回应 - 哈马斯感谢土耳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立场 [3] - 哈马斯敦促土耳其、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大对以色列惩罚措施并切断一切联系 [3] - 哈马斯要求迫使以色列停止种族灭绝并追究其领导人罪行责任 [3]
土耳其:禁止以色列船只、飞机通行,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
财联社· 2025-08-29 16:42
土耳其对以色列实施全面经贸封锁 - 土耳其决定禁止以色列船只使用其港口 同时禁止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1] - 土耳其对以色列关闭领空 禁止以色列飞机通行[1] - 全面中断与以色列的经贸往来[1] 土耳其对以色列的指控 - 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 无视基本人道主义价值[1] - 指责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 黎巴嫩 也门 叙利亚和伊朗[1] - 批评以色列体现无视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国家心态[1] 土耳其的立场与行动 - 反对将加沙地带居民强行迁离的设想[2] - 呼吁国际社会尽快行动遏制灾难蔓延并改善人道局势[2] - 土耳其港务部门非正式要求船舶代理提供声明书 表明船只与以色列无关且未装载运往以色列的军事或危险货物[2] - 禁止悬挂土耳其国旗的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2] 以色列政府的反应 - 以色列政府未立即对土耳其外长言论置评[3]
詹德斌:关税大棒下,新殖民主义幽灵在游荡
搜狐财经· 2025-08-11 22:4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莱索托服装类产品加征15%关税 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1] - 韩国承诺对美进行3500亿美元投资 以换取关税优惠待遇 [1] -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将产业补贴与关税政策捆绑 强制企业转移产能和技术至美国 [2] 半导体行业管控 - 美国要求全球芯片企业赴美设厂 通过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安排掌控超过90%的投资利润 [2] - 半导体政策形成"你出钱,我得利"的结构性安排 超出自由贸易范畴 [2] 盟友应对策略 - 日本将获得美方关税豁免视为"安抚与胜利" [2]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作为降低关税的交换筹码 [2] - 欧盟在汽车、钢铝和数字服务税问题上对美国做出让步 [2] 国际规则挑战 - 美国撕毁伊核协议并退出世贸组织上诉机构 [3] - 对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实施301调查、技术限制与关税壁垒 [3] - 通过金融、科技与贸易工具实施新型殖民压榨逻辑 [2][3] 全球治理主张 - 中国主张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框架内推动平等共赢的全球治理 [3] - 国际社会需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4] - 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方向 [4]
连印度都开始威胁美国,也想“上桌吃饭”,这对中国未必是好现象
搜狐财经· 2025-07-13 05:44
印度对美贸易强硬立场 - 印度工商部长明确表示"从实力出发与美国谈判" 拒绝开放农业与乳制品市场 并威胁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1] - 美国要求印度放宽转基因作物市场准入并降低汽车零部件关税 但印度坚守农业与乳制品两条红线 涉及数亿农民生计 [3] - 印度向世贸组织提交对美国价值7.25亿美元商品的报复清单 并对华尔街巨头开出近5亿美元罚单 [3] 印度战略转变的深层原因 - 印度已跨越模仿中国发展阶段 转向谋求全球大国地位 认为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能力 [5] - 印度看准美国霸权衰退和西方内耗的时机 试图通过挑战美国权威获取更多国际资源分配权 [6] - 印度自信源于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话语权提升 反映政治立场和发展战略重大调整 [5] 对全球秩序的影响 - 现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虽存在不合理 但维持了全球基本和平稳定 为中国发展提供关键外部环境 [6] - 美国霸权衰退可能导致国际秩序崩溃 引发各国资源争夺 威胁全球贸易和经济安全 [8] - 印度若成功挑战美国权威 其崛起可能加剧与中国在亚洲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上的摩擦 [7] 中印潜在冲突领域 - 历史遗留边界问题仍是印度民族自尊心痛点 可能成为制造外部冲突的借口 [7] - 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战略利益重叠 使两国竞争不可避免 [7] - 印度国内经济问题(高失业率/增长乏力)可能促使其通过外部冲突转移矛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