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争

搜索文档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美国博物馆何以成为“文化战场”?
新华社· 2025-09-29 01:40
新华社纽约9月26日电(记者杨士龙)如何撰写近250年历史,在美国国内一直是激烈争锋的政治与 学术话题。特朗普政府3月以来多次表示,将整顿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公园,让博物馆的历史叙事更多展 现美国"光明向上"的历史。 这一行动旨在迎合以共和党为代表的保守右翼势力,颠覆民主党长期以来的左翼政策沉淀,重塑美 国民众对历史的认知,也有人将其称为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发动的"文化战争"的一部分。 历史如何书写 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两侧汇集着多家博物馆。其中,美洲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非洲裔美国人历史与 文化国家博物馆和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三大族裔博物馆的建立与展陈充满争议,反映美国社会一个深 层矛盾,即美国各族裔"谁的历史应被讲述,应如何被讲述"。这一争论的本质是对各自族群在国家身份 中占据何种角色的争夺。 相比之下,专门纪念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屠杀的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的创建过程则要顺利得多。 1978年,时任总统卡特设立"总统大屠杀委员会"。1980年,国会授权在国家广场附近建造博物馆。1993 年,博物馆建成开放。此博物馆顺利落成,一方面与犹太人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有关;另一方面,打 败纳粹德国、拯救犹太人的历史彰显了美国的光辉 ...
Broadcast Licenses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Seeking Alpha· 2025-09-18 11:3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美国党派分歧加剧 对所谓“看门人”控制水平的担忧升温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崛起推动身份政治转变为更广泛的“文化战争” [1][2] - 有线新闻和谈话广播中的斗争已迁移至播客和推文 影响广泛波及商业世界 [2] 公司具体事件 - 迪士尼子公司ABC停播《Jimmy Kimmel Live》 因主持人就保守派活动人士Charlie Kirk谋杀案发表争议性言论 [3] - Nexstar Media表示其附属ABC的电视台不会播出该节目 称Kimmel言论“冒犯且在国家政治话语关键时刻缺乏敏感性” [3] - 此前在FCC批准派拉蒙-Skydance合并前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也曾被取消 [3] - Cracker Barrel成为最新卷入该冲突的企业 [3] 监管动态与影响 - FCC主席Brendan Carr暗示监管机构可能对电视广播公司采取行动 因其承担“为公共利益运营的义务” [4] - Carr明确指出广播公司“不能运营狭隘的党派马戏团仍满足公共利益义务” 并可能被要求最终对此进行裁决 [4]
社会反应两极,政治撕裂持续,美称抓住柯克被杀案嫌犯
环球时报· 2025-09-12 22:43
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大学遭枪杀 嫌疑人泰勒·罗宾逊被捕 特朗普呼吁判处死刑 [1][3] - 嫌犯为22岁非在校学生 单独策划行动 因政治立场行凶 枪支弹壳印有"反法西斯运动"铭文 [3] - 案件引发美国政治暴力激增 路透社称事件为分水岭 前6个月政治动机袭击达150起 同比增近两倍 [1][7] 政治影响 - 副总统万斯专机运送灵柩 军方高层抬棺 凸显事件政治象征意义 [5] - 柯克创立的"美国转折点"组织关键于特朗普2024竞选 重点动员年轻选民 影响亚利桑那等关键战场州 [4] - 两党相互指责 共和党批民主党煽动暴力 民主党斥共和党阻挠控枪立法 [6] 社会反应 - 网络出现庆祝言论 战争部警告零容忍 国务院威胁撤销赞扬事件的外国人签证 [6] - 至少两所大学开除发表不当言论员工 称违背学校价值观 [6] - 议员要求加强安保 户外政治活动或受限 众议院议长称将讨论扩大安全保障 [7] 舆论分化 - 右翼称柯克为"殉道者" 班农称"战争牺牲品" 马斯克呼吁"战斗或死亡" [6] - 左翼质疑柯克为"暴力煽动者" 事件加剧文化战争对立 [1][6] - 媒体称国会议员恐惧感加剧 政治运作方式面临根本性改变 [7]
特朗普政府欲推进教育部解散进程,留学生受何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7-23 11:45
特朗普政府解散教育部的进展 - 最高法院解除禁令允许教育部推进大规模裁员 超千名员工收到离职通知 8月1日为最后工作日 [1] - 特朗普3月签署行政令要求关闭教育部 5月联邦法官曾下令恢复1300多名员工职位 现裁决被推翻 [1] - 尽管需国会立法程序才能完全解散 但政府已开始将教育部职能"外包"至其他部门 [1][6] 解散教育部的政治背景 - 共和党长期主张撤销教育部 认为教育权应归地方 里根和金里奇曾尝试未果 特朗普2016年竞选时提出但未重点推进 [4] - 2023年起保守派智库"2025计划"、共和党党纲等将取消教育部列为优先事项 反映文化战争加剧及动员基层选民需求 [4][5] - 教育部被保守派视为"觉醒主义"控制的官僚系统 涉及批判种族理论等争议议题成为文化战前线 [5] 教育部职能转移的具体措施 - 职业技术教育等项目管理权通过跨部门协议移交劳工部 5月签署后因法院禁令暂停 现恢复实施 [6] - 残疾人教育法执行拟移交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民权办公室或由司法部接管 [7] - 1.6万亿美元联邦学生贷款系统(涉及4300万借款人)可能转移至财政部 已有9名员工调岗 [7] 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 学生贷款体系或动荡 加剧债务问题 营利性大学监管削弱可能增加欺诈风险 [7] - 教育研究数据收集(如NCES)缺失或影响美国教育科技全球领先地位 [7] - 民权办公室裁员近半 已解决案件数同比下降40% 新增投诉增9% 积压案件超2.5万起 [8] - 70亿美元联邦资金被扣留 包括支持英语学习者及移民子女的项目拨款 [8]
特朗普政府欲推进教育部解散进程,留学生受何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7-23 09:44
特朗普政府推进教育部解散进程 - 美国最高法院7月14日撤销禁令,允许教育部实施大规模裁员,超千名员工收到8月1日离职通知[1] - 特朗普3月签署行政令要求关闭教育部,5月被联邦法官阻止恢复1300多名员工职位[1] - 政府通过跨部门协议将职业技术教育等项目移交劳工部管理,5月签署后因禁令暂停[5] 解散教育部的政治背景 - 共和党长期主张撤销教育部,特朗普2016年竞选时提出但未重点推进[3] - 保守派认为教育属地方事务,反对联邦干预种族平等、性别认同等政策[3] - 2023年以来保守派智库、共和党党纲均将取消教育部列为首要议题[3] 职能转移的具体措施 - 计划将《残疾人教育法》执行权移交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民权办公室转交司法部[6] - 拟将1.6万亿美元学生贷款系统(涉及4300万借款人)移交财政部,已调派9名员工[6] - 扣留原定7月1日发放的70亿美元联邦教育资金,包括移民子女学习支持项目[7] 对教育体系的影响 - 学生贷款体系可能动荡,加剧4300万借款人债务问题[6] - 削弱对营利性大学监管,增加高等教育市场欺诈风险[6] - 教育数据收集(如NCES)中断可能影响美国教育科技领先地位[6] - 民权办公室裁员近半导致案件解决量同比下降40%,积压超2.5万起[7]
你不知道的美国(16)特朗普夺走“文化殿堂”
日经中文网· 2025-07-09 07:21
特朗普的文化政策导向 - 特朗普明确表态要清除文化艺术领域的自由派影响,禁止变装皇后表演等被其视为"反美宣传"的活动 [1][6] - 特朗普试图通过控制肯尼迪中心等文化设施,推动"爱国、保守、传统"的美国文化输出 [7][16] - 特朗普签署总统令要求史密森学会博物馆群更改涉及种族议题的展览内容,认为其"制造分裂" [10][12] 文化机构的应对措施 - 国际骄傲交响乐团原定在肯尼迪中心的演出被取消,被迫转移至华盛顿郊外场地 [4][6] - 美国艺术团体"华盛顿表演艺术"宣布新演出季不再使用肯尼迪中心,马友友等艺术家改至其他场馆演出 [8] - 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等演出公开抵制肯尼迪中心,但多数艺术家避免直接使用"抵制"一词 [9] 史密森学会的争议事件 - 史密森美国美术馆的《力量的形态》展览因探讨种族问题遭特朗普批评,但截至5月末未做明显改动 [12][15] - 国家肖像馆馆长被特朗普宣称解雇,但史密森学会声明人事决定权属于理事会,官网仍显示原馆长在职 [13][14] - 史密森学会下属场馆继续举办"LGBTQ骄傲月"活动,被保守派指责违反总统令 [12] 社会与行业影响 - 美国民意严重分裂:民主党支持者普遍反对特朗普干预文化,共和党支持者超半数表示支持 [16] - 历史学者指出特朗普政策旨在逆转40-50年来的文化自由主义主流趋势,引发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文化战争" [16] - 行业担忧政治过度介入将威胁文化艺术的核心表达自由,尤其在高度分裂的社会环境下 [16]
白宫重拳打击哈佛,国际生突遭集体驱逐
36氪· 2025-05-23 15:35
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大学SEVP认证 - 特朗普政府5月22日撤销哈佛大学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国际学生需转学否则失去合法身份 [3][6][7] - SEVP认证是招收F/J类签证国际学生的法定资质,撤销后哈佛无法为2025-2026学年国际新生签发签证文件 [4][7] - 哈佛大学现有国际学生6800人,占总数27%,加上访问学者总数达9970人 [5][7] 财务与法律影响 - 国际学生学费为59320美元/年,含食宿总支出达87000美元,是哈佛重要财务来源 [7] - 哈佛已就特朗普政府干预课程设置、招生政策等提起诉讼,此次SEVP撤销将引发第二场法律挑战 [8] - 特朗普政府冻结或终止对哈佛近30亿美元联邦拨款,包括HHS终止的6000万美元资助 [15][16] 政治背景与高校打压 - 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提交过去五年国际学生涉嫌"非法活动"记录,否则72小时内不恢复SEVP认证 [7][10] - 共和党试图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削减DEI项目、性别研究课程等"自由派倾向"内容 [13][16] - 4月超4700名国际学生SEVIS被标记终止,联邦法院裁定政府行为违法后部分学生身份恢复 [11][18] 哈佛应对措施 - 哈佛校长自愿减薪25%以缓解财务压力,并拨出2.5亿美元自有资金支持科研 [15] - 哈佛称政府行为"非法",将维持招收140国国际学生的能力,并迅速提供社区支持 [4][7] - 加州联邦法官发布禁令,暂阻特朗普政府终止在读国际学生合法身份 [17][18]
《王者荣耀》联名《哪吒2》,为何越「骂」越凶?
36氪· 2025-04-21 11:23
联动事件概述 - 《王者荣耀》与《哪吒2》联动推出四款皮肤 包括哪吒、敖丙、太乙真人、龙王敖光 [1] - 官方微博引发大规模负面舆论 评论超过22万条 转发超过2.7万次 一度登上热搜前2位 [1] - 争议涉及电影观众、角色粉丝、游戏玩家等多方群体 演变为跨平台舆论事件 [3] 争议焦点分析 - 核心争议集中于冷门英雄敖隐(登场率4.2%)与热门角色敖丙的关联性 [9] - 敖隐粉丝提出"夺舍皮"概念 认为官方用敖丙身份覆盖原有角色 [12] - 争议群体包含五类:不认可联动的游戏玩家、敖隐颜粉、哪吒极端粉丝、对电影叙事不满的女性观众、围观玩家 [12] 文化冲突本质 - 玩家与角色关系已从使用工具转变为情感认同 涉及社交媒体和同人创作等多领域 [14] - 二次元游戏文化概念(如"夺舍")向大众游戏领域泛化 [16] - 两个顶级文化IP的碰撞引发社区认同冲突 双方均具备强粉丝基础 [23] 商业影响评估 - 《王者荣耀》既往皮肤争议未影响销量 如情人节"续相思"皮肤争议 [4] - 游戏核心玩家消费基于竞技性而非角色新鲜度 外部争议不影响游戏本质 [25] - 成都双子塔硬广投入显示公司重视此次联动 但舆论反响与预期不符 [6] 行业启示 - 顶级IP合作需从底层文化逻辑寻求契合 而非简单商业拼凑 [25] - 非头部品牌缺乏应对"黑红"舆论的能力 需避免引发文化战争 [8][26] - 用户细分时代需重视冷门角色情感价值 避免身份重构引发的冲突 [14] IP价值维度 - 《哪吒2》不仅是150亿票房电影 更是文化自信符号 具多重文化意义 [17] - 《王者荣耀》作为流水超300亿的长青游戏 具备国民级用户基础和社区凝聚力 [23] - 跨界合作需考量IP文化复杂性 非正典使用可能触发群体敏感神经 [20]
追美国梦,去俄罗斯?
虎嗅APP· 2025-02-27 13:21
移民趋势逆转 - 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60万人申请移民美国的浪潮[2][4] - 2022年以来出现西方国家公民逆向移民俄罗斯现象 近5000名西方人获得俄临时居留权 较历史数据大幅增长[12] - 俄罗斯推出"共同价值观签证"简化移民程序 并规划专为美国人设计的移民村[14] 移民群体特征 - 主要移民群体为40-60岁美国保守派 普遍对本国教育体系和社会风气不满[10][15] - 皮尤调查显示72%共和党支持者认为美国道德伦理持续恶化 该比例远超民主党[16] - 典型移民案例包括德州农场主家庭和退伍军人 移民动机多与抵制进步主义议程相关[7][14] 社会观念冲突 - 美国保守派将俄罗斯视为"基督教文明最后堡垒" 尤其认同其禁止变性手术等政策[17] - 俄罗斯实际宗教活跃度(9%)远低于美国(30%) 且离婚率比美国高60%[18] - 历史相似性: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曾有超1万名美国技术工人移民苏联[20] 文化战争背景 - 1950年代被保守派视为"黄金时代" 该时期美国住房建设量达全球总量33%[28] - 1960年代后社会运动导致价值观分裂 70%特朗普支持者认为此后美国持续衰退[32] - 当前美国文化战争呈现"意识形态难民潮"特征 咨询机构预测将重塑政治版图[36] 移民经济影响 - 俄罗斯民众对移民问题担忧度从19%升至25% 在消费能力分层中影响度达28%[12][13] - 移民群体带动相关服务需求 如莫斯科移民机构VISTA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 - 移民KOL通过YouTube等平台形成信息传播链条 影响潜在移民决策[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