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肿瘤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烷化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达到126.1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1:17
行业定义及分类 - 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物 通过烷基化反应直接破坏DNA结构与功能 抑制快速分裂细胞增殖 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2] - 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 氮芥 噻替派 马利兰(白消安)等 其中环磷酰胺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烷化剂[2] 市场规模 - 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22.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4.9亿美元[2] - 中国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74.6亿元增长至2024年122.6亿元 预计2025年达126.1亿元[1][5]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 带动烷化剂在内的抗肿瘤药物需求增长[2] - 中国肿瘤发病率保持较高水平且持续上升 烷化剂作为肿瘤化疗奠基性药物在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4] - 行业处于稳定发展且技术不断革新阶段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1][5] 重点品种市场表现 - 替莫唑胺胶囊市场默沙东销售额下降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北京双鹭药业后期收缩[5] - 白消安注射液由大冢制药主导且销售额稳升[5] - 塞替派注射液中黑龙江福和制药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增长显著[5] - 环磷酰胺相关产品百特保持稳定 江苏恒瑞医药逐步提升份额[5]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带量采购及药监局加速新药审批流程等政策鼓励扶持本土化疗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研发上市[5] - 国内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化疗药物质量 随着药物不断上市市场竞争加剧 化疗药物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基础化学原料 关键中间体及高级中间体等[6] - 中游为烷化剂生产 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6] - 下游用于综合医院肿瘤科 肿瘤专科医院 血液病中心等医疗机构 终端为各类肿瘤患者[6] 竞争格局 - 主要产品包括环磷酰胺 卡莫司汀 顺铂 奥沙利铂 白消安 替莫唑胺 美法仑 达卡巴嗪等[8] - 国内主要企业有恒瑞医药 江苏盛迪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 浙江医化 华润双鹤 齐鲁制药 豪森药业 上海医药 浙江海正 大冢制药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 北京双鹭药业 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 南京制药等[8] 代表企业分析 - 恒瑞医药2024年肿瘤相关药物产量505.09万瓶/盒 销量424.97万瓶/盒 实现营业收入145.87亿元[9] - 双鹭药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0.74亿元[10] - 双鹭药业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2.76亿元 同比下降27.69% 其中替莫唑胺胶囊占比28.94% 立生素占比28.71%[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对烷化剂需求不断增加 医药领域作为抗肿瘤药物重要成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11] - 技术创新推动供给增加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 技术将朝绿色工艺 智能与数字化 高品质方向发展[11]
上海谊众(688091):紫杉醇胶束有望加速放量,PD1三抗提供较大向上弹性
华源证券· 2025-09-23 12: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紫杉醇胶束医保放量及三抗管线潜力 [5][8] 核心观点 - 紫杉醇胶束通过医保纳入、适应症拓展和产能释放三重驱动加速放量 2025-2027年营收预计达4.07/9.07/13.15亿元 [5][6][9] - PD-1/VEGF/IL-2三抗YXC-001具备全球竞争力潜力 通过解除免疫抑制、血管重塑和T细胞激活三重机制治疗泛肿瘤 [7][10][47] - 公司依托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多功能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三大研发平台构建创新药管线 [14][25][2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4年营收1.74亿元(同比-51.83%) 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95.68%) [6][18] - 2025E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1000.19%) 对应PE 162倍 [6][8] - 2025H1营收1.60亿元(同比+31.48%) 研发费用0.29亿元(同比+87.63%) [18] 产品管线进展 - 紫杉醇胶束2024年11月纳入医保 价格降至376元/支(降幅77.75%) 乳腺癌和胰腺癌适应症进入III期临床患者入组 [7][10][44] - 三抗YXC-00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参考康方依沃西单抗(PD-1/VEGF)和信达IBI363(PD-1/IL-2)临床验证可行性 [10][47][59] - 第四代EGFR-TKI小分子靶向药YXC-002针对耐药突变开展临床前研究 [14][26][28] 市场竞争格局 - 紫杉醇在抗肿瘤植物药市场份额从2018年47.04%提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63.99% [37] - 全球PD-1单抗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 2030年中国PD-1/PD-L1市场预计达731.5亿元 [47][51] - 全球19款PD-1/VEGF双抗处于IND及以上阶段 10款PD-1/IL-2双抗进入临床 [53][56][59]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周劲松直接持股19.41% 通过上海杉元间接持股1.10% 股权结构稳定 [16][17] - 高管团队拥有超二十年医药行业管理经验 研发团队具备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制剂专业背景 [15][25]
基蛋生物与景川诊断诉讼迎来终审判决;智翔金泰两名核心技术人员辞职|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1:08
华东医药获得II代口服JAK1抑制剂独家商业化权利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获得江苏威凯尔VC005口服剂型在国内的独家商业化许可权利 [1] - 公司将支付50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及最高不超过1.8亿元人民币的注册里程碑付款 [1] - VC005是一款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II代口服JAK1抑制剂,临床开发用于治疗多种自免疾病 [1] - 该产品目前最快临床进展处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阶段 [1] 基蛋生物与景川诊断诉讼终审判决 - 终审判决维持一审结果,景川诊断须提供2020年7月21日至今的公司章程、财务报告等资料供查阅复制 [2] - 案件起因是基蛋生物作为控股股东无法了解景川诊断经营情况和取得财务数据 [2] - 该案凸显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困境 [2] 智翔金泰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两名原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其中常志远因个人发展申请离职,单继宽因工作调整 [3] - 新增认定周晓巍为核心技术人员 [3] - 科创板Biotech企业高度依赖核心技术团队,人事更替属行业常态 [3] 海思科创新药获临床试验批准 - HSK47977片获准开展临床试验,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BCL6 PROTAC小分子制剂 [4] - 该药拟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国内尚无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4] -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具有强效抗肿瘤活性、良好靶点选择性和安全窗 [4] 正大天晴2款1类新药申报临床 - 两款1类新药TQB3142和TQB312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 [5] - TQB3142为Bcl-xL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TQB3122为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 [5] - 两款新药均拟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5] - 2025年以来公司已有多款抗肿瘤1类新药获批临床 [6]
奥赛康:子公司甲氨蝶呤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
快讯· 2025-06-22 08:27
公司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甲氨蝶呤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1] - 甲氨蝶呤注射液的原料药已于2025年5月获得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 - 该药品可单独使用治疗乳腺癌、妊娠性绒毛膜癌等,或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成骨肉瘤、急性白血病等[1] 市场前景 - PDB数据库显示甲氨蝶呤注射液在样本医院近五年的年均销售额约1.4亿元[1] - 销售市场前景广阔[1] 战略影响 - 此次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将丰富公司抗肿瘤产品组群[1] - 增强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1] - 对公司及子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