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时代

搜索文档
BD浪潮下的中国力量:百奥赛图如何定义“抗体+”时代
新浪证券· 2025-09-23 09:44
全球医药BD交易趋势 - 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授权交易中中国Biotech占比达40% 四年前不足5% [1] - 未来五年全球超千亿美元重磅药物将失去专利保护 大药企亟需补充管线应对仿制药竞争 [2] - 全球研发生产率持续下滑 新药从临床前到上市成功率降至不足10% [2] 百奥赛图财务表现 - 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营收9.8亿元 净利润3354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51.5% 净利润4800万元超去年全年水平 [3]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通过"平台即产品"模式构建覆盖上千靶点、超百万抗体序列的分子货架 [3] - 研发周期从传统5年以上压缩至12-18个月 [3] - 累计签署约280项抗体分子授权或合作开发协议 2025年上半年新增80项 [3] 技术平台创新 - 基因编辑技术SUPCE®支撑RenMab、RenLite、RenNano等多个全人抗体小鼠平台 [4] - 累计开发超400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含1000多种靶点人源化模型 [4] - 海外收入占比达70% 与全球前十大药企均建立合作 [4]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布局体内CAR-T与抗体偶联LNP递送方案 与默克三度达成核酸递送系统合作 [5] - 推行"更多、更全、更新"战略 将AI与自动化深度融合提升研发效率 [5] - 在双抗ADC等热门赛道快速占位并增强新兴领域先发优势 [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从CRO转型为"行业基础设施" 成为全球药企早期研发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3][4] - 代表中国Biotech从"license in"到"license out"的模式蜕变 [7] - 推动中国创新药实现由技术与效率驱动的全球化道路 [7]
全球大变局下,中国创新药的集体拐点与百奥赛图的征途
新浪证券· 2025-09-23 02:13
中国创新药全球化进展 - 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BD交易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占比突破40% 四年前不足5% [1]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到期压力 未来五年超千亿美元销售额药物失去专利保护 [1] - 全球研发效率持续走低且临床试验成功率下降 跨国药企加大对中国市场关注 [1] 中国药企BD交易表现 - 恒瑞医药 礼新医药 三生制药等企业将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稳定收入来源 [2] - 百奥赛图2024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签署超280项药物合作/授权/转让协议 2025年上半年新增80项 [2] - 百奥赛图营收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超去年全年水平 [2] 百奥赛图技术平台优势 - 开发超过439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含上千种靶点人源化小鼠 [3] - 建立"千鼠万抗"抗体发现平台 积累超百万条全人抗体序列 [3] - 将早期药物发现周期从5年以上缩短至12-18个月 [3] 抗体药物技术演进 - 行业进入"抗体+"时代 抗体与双抗 ADC 细胞疗法 核酸药物等技术结合 [4] - 百奥赛图与默克合作切入核酸递送领域 评估抗体偶联LNP递送系统 [4] 平台能力拓展方向 - 持续扩充抗体库满足不同类型抗体药物研发需求 [5] - 覆盖肿瘤 自免 神经等多个疾病领域 [5] - 将抗体库与AI 自动化研发体系结合 [5] 行业地位提升 - 中国创新药企业从追赶阶段发展为全球BD交易重要参与者 [6] - 通过技术平台加全球合作模式提供底层研发基础设施 [6]
全球大变局,中国创新引擎的拐点与征途
新浪证券· 2025-09-22 05:56
2025年的中国创新药,从未如此炙手可热。 一组数据足以印证这一趋势:截至今年5月,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BD交易,超过40%来自中 国生物科技企业。而在四年前,这一比例还不足5%。 显然,中国创新药正加速崛起,加速改变世界。尽管近期特朗普政府宣称,考虑对中国药品实施严格限 制,严查BD交易,消息也引发了中国药企股价大跌。 财务表现的同步优化更增添了说服力: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盈利质量进一步提 升,证明了其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可持续性。而其构建的"全球新药发源地"战略蓝图,则让外 界清晰地看到,其技术平台价值释放的关键拐点已经到来。 这是一场新的征途。这种底层基础设施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与稀缺性,在赋能全球抗体药物研发的同时, 也将带领百奥赛图进入持续创造高价值的新阶段。 01BD合作不能停 这轮BD新浪潮是有两重逻辑支撑的。 其一,当前全球跨国大药企都面临一个老生常谈却又非常严峻的情况: 未来5年,累计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每年)以上销售额规模的重磅药物陆续失去专利保护,面临仿制 药的激烈竞争。所以,它们急需开启新一轮研发周期,补充弹药。 其二,所有人都越来越关注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