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存货管理

搜索文档
每周精读 | 2025H1房企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存货管理专题;《2025H1阿联酋住宅市场趋势报告》发布(9.22-9.26)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27 00:39
VIEW 克而瑞研究中心 "每周研究精读" , 聚焦宏观、行业、房企、土拍、产品、客需、榜单等多个研究成果,与各界探讨行业运 行逻辑、变数及未来趋势。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专题 2025上半年房企存货管理专题——典型房企计提减值准备仍在继续 以5 0 家典型上市房企为研究样本,揭示行业在"规模收缩"与"风险缓释"中的实践路径,为房企优化库存结构、投资者研判行业风险提供参 考。 2025年上半年房企盈利能力报告——毛利率修复至10.87%,净利润维持亏损 期内确认存货跌价损失494亿,净利润亏损902亿。 2025上半年房企偿债能力报告:现金短债比继续下滑,行业信用修复仍需时间 20 25年中期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现金持有量为11867亿元,较期初减少了9. 49%。 观点 头部房企加速布局社群运营,华润、华发均已设立集团IP 土拍|厦门4宗宅地成交81.25亿元,均由本地国企竞得 9月23日,厦门4宗宅地顺利出让,合计揽金81.2 5亿元,均由本地国企底价竞得。 研报 地产社群运营正被越来越多的房企关注,其热度呈现爆发式增长。 城市更新催生代建需求,企业如何"入场"? 能否真正理解政策、整合资源、平衡多方诉求, ...
克而瑞地产:房企存货总量连续四年下滑 竣工存货短期收缩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46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2日,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从典型企业公布的2025上半年数据来看,存货账 面价值总计8.14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8.53万亿元下降4.6%。存货规模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多年呈 现负增长趋势,今年已步入第四年。从半年时间的下降幅度来看,对比2024上半年较期初下降5.1%的 降幅,存货总量规模下降节奏略有减缓。 从不同梯队来看,各梯队房企存货总量下降速度基本与去年相当,其中TOP31-50、TOP51-100房企降幅 最大,较年初下滑超7%,TOP10房企降幅最小,较年初下滑2.3%,主要由于头部房企投资、开工、去 化相对稳健,存货变动相对较小。从企业性质上看,2025上半年末央企存货总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了,降 幅小于1%,主要由于今年上半年央企在核心城市择机获取较多优质地块。央企中中国金茂(00817)、 招商蛇口(001979.SZ)、华润置地(01109)的存货总量甚至较期初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中国金茂 2025年上半年新增土地16幅,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新增土储计容总建面145万平方米,项目总土地款 492亿元,拿地销售金额比达到0.92。且北京、上海两地投资324亿 ...
专题 | 2024年房企存货管理专题——典型房企现房库存占比接近3成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25 01:47
行业趋势分析 -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杠杆和风险水平得到控制,但市场信心和消费者购买能力仍需时间恢复,2024年房企库存问题依然存在,总量下滑但结构矛盾凸显 [3] - 50家典型房企存货账面价值从2023年末的9.4万亿元降至2024年的7.98万亿元,降幅扩大至15%,连续三年负增长 [5] - 各梯队房企存货总量同比降幅均扩大,TOP51-100房企降幅最大达22.3%,TOP10房企降幅最小为12.4%,央国企存货降幅相对较小,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降幅较大 [7] 存货结构变化 - 已竣工存货占比从年初的21.42%升至26.99%,创近五年新高,主要因房企投资拿地减少(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降至0.17)和市场低迷导致去化速度下降 [10] - 88%典型房企现房存货占比增长,14家房企增幅超10个百分点,现房库存成为挤占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10][12] - 现房存货规模达2.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增速较2023年同期的17%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国企增幅最高达22.7%,民营房企现房库存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0.4%) [14][16] 存货减值与周转 - 50家典型房企中19家A股房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610.8亿元,较年初增长26%,存货跌价比从年初的2.93%升至4.42% [21][22] - 民营房企存货跌价比达11.84%,较年初增长4.48个百分点,远高于央企(2.74%)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房企(约4%) [25] - 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从2022年51.9%降至47.5%,加权平均存货周转率略下滑至0.35次/年,已竣工存货占比高企加剧资产流动性风险 [26][28] 房企应对策略 - 房企聚焦高质量投资以保证项目去化,避免竣工项目堆积,同时通过现房节折扣让利和库存盘点排布加速去化 [27] - 行业共识为去库存、降库存以回流资金,需平衡存货减值计提与利润侵蚀风险,民营房企通过折价出售现房和项目股权加速资金回收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