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长治市:全面落实商贸惠企政策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8 20:43
据介绍,长治市商务局围绕消费品以旧换新、会展业发展项目、商贸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农产品上行 快件补助等政策,扶持培育新型商贸经营主体,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引导经营主体用好用足政 策,真正让经营主体得到实惠,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毅松 据悉,长治市商务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惠企政策,通过网站、报纸、APP、入企服务等多种方式加 大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引导和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真正得到实惠。一是政策活 动双轮驱动。2025年,制定全市商务领域提振消费行动计划等提振消费政策,举办美食嘉年华、上党名 乡厨等各类促消费活动50余场,开展以旧换新、烘焙、跳蚤市场等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做到季季有安 排、月月有活动,累计吸引客流超500万人次,带动营业额超20亿元,营造了浓厚消费氛围;二是消费 场景提档升级。打造正则时代广场、潞鼎广场等10个核心夜间经济集聚区,城隍庙广场、万达广场等5 个地标性商业集聚区,桥北小吃街、淮海小吃街等10个大型夜间美食示范街区。长治万达广场成为长治 市首店经济的集聚载体,目前该市市级首店突破100家;三是加力扩围以旧换新。在政策扩围上做"加 法 ...
北京平谷区上半年GDP增长11%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02:45
经济表现 - 平谷区上半年GDP增长11%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 [1] - 实现"十四五"以来首次固定资产投资半年破百亿 [1] 营商环境政策 - 建立"1+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包含提级说不、增值服务、护企助企十条等方案 [1] - 制定16项惠企助企系列政策 [1] 直播产业扶持 - 对建设直播电商园区的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基建补贴和示范奖励 [1] - 对开发沉浸式消费场景的企业提供最高50万元达标奖励和活动补贴 [1] 中小企业培育 - 首次认定的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奖励2万元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30万元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80万元 [1]
大庆:多措并举切实有效为企纾困解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06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 龙凤区启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 聚焦资金扶持 税收优惠 政策基金等领域 印制工信和科技领域惠企政策汇编 细化申报条件 办理流程和扶持方式 [1] - 组建8个惠企政策专项行动小组 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解读 已走访规上企业40家 发放惠企政策汇编80本 指导23家企业申报惠企政策 [1] - 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智能匹配平台建立企业全景画像 提供定制政策方案 已指导4家企业申报黑龙江省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3] 产业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 - 承办全省石油石化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对接活动 打造需求发布 成果展示 中试推介 金融对接全链条模式 上线科技转化对接平台 内含需求库19个 成果库126个 [2] - 活动现场发布重点需求8个 关键科技成果17个 促成成果签约8项 签约金额近1000万元 [2] - 共建高端精细化工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提级论证和省级首批中试熟化平台备案 正在申报专项债券启动项目建设 [2] 企业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 - 支持企业新建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包括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帮助4家企业匹配科技总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 [3] - 指导建设中试熟化平台 加快推动3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和2项省重点新产品转化落地 [3] - 形成五大石化产业集群 包括化工原料 新材料 石化装备制造 石化服务和润滑油产业集群 代表企业包括三聚能源 塑龙石化 海鼎公司 汉光公司 石化机械厂等 [3] - 全区四上企业达156家 专精特新企业19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高新技术企业5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31家 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 省级数字化智能车间2家 [3]
“法治护航 金融赋能 税惠助企”政策宣讲会在广州荔湾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0:16
政策宣讲会活动 - 广州市荔湾区工商联举办2025年第三季度惠企日暨政策宣讲会 聚焦法治护航、金融赋能和税惠助企三大领域 [2] - 活动邀请广州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特邀律师、荔湾区税务局和工商银行荔湾支行负责人进行专题宣讲 [2] 法治护航内容 - 特邀律师曾花花深入剖析《劳动合同法》 分析企业用工管理常见风险点并提供规范用工与风险防范实用指导 [2] 金融赋能内容 - 工商银行荔湾支行介绍面向民营企业的金融惠企政策 包括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2] 税惠助企内容 - 荔湾区税务局详解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内容与适用标准 并介绍"荔税易2025惠民利企10条"服务举措及办理流程 [2] 活动意义与未来规划 - 宣讲会融合法治、金融、税惠多领域政策 是深化"惠企日"服务品牌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举措 [2] - 荔湾区工商联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并汇聚多方资源 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服务以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3]
黑龙江:惠企频出实招 市场活力十足
搜狐财经· 2025-09-01 00:41
惠企政策实施成效 - 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为331万户经营主体建立专属档案 累计发布政策事项3300条 惠及企业27266户 兑现资金35.71亿元 [1][7] - "信用代证"改革为1703家经营主体出具专项信用报告3838份 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83300份 覆盖57个应用领域和10个应用场景 [1] - 创新集成"龙"系列企业服务包 包含龙易办、龙易享、龙信融、龙易兑、龙易达等标志性服务产品 [1] 金融支持与企业服务 - 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经营主体196.41万余家 入驻金融机构2123家 发布金融产品1959个 实现融资放款11.69万笔 累计融资放款2479.52亿元 [6] - 新一轮"双稳基金"担保贷款累计投放315.7亿元 惠及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15188户 [6] - 浦发银行"浦新贷"为鹏程新材料提供1000万元贷款支持 [4] 低空经济发展 - 出台《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措施》 构建全方位支撑体系 [4]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制造全球首发的纵列式无人机铂影T1400无人机 [3] - 将低空产品服务纳入采购目录 对达标企业给予高额补贴 认定试点地区与产业基地 [4] 行政效率提升 - 哈尔滨新区推出"个转企一件事+免申即得证"组合式改革 实现营业执照申报当天办结 许可证次日同步变更 [10] - 黑河市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达53个 效能提升70.6% 企业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10] - 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达100% 企业诉求"2110"处办机制全面运行 [10] 产业政策支持 - 推出20条政策措施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激发消费者换购热情 首发经济大礼包吸引知名品牌开首店办首展 [3] - 伊春市乌翠区通过"企业专职服务员"提供税收、场地补贴、项目扶持等政策精准推送 [10] 投资吸引力提升 - 上半年全省新签约项目近1300个 签约金额超3700亿元 [10]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吸引外地企业考察对接 [9] - 联合飞机集团表示政策、人才、配套设施需求在黑龙江均能得到满足 [3]
“真金白银”惠企 精准服务暖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15
行业经营环境 - 铝加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市场波动 研发投入增加 设备技术改造等多重因素影响 公司对流动资金需求迫切[1] 政府支持措施 - 省财政厅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4市92家企业实地走访 全过程全链条为企业纾困解难[1] - 梳理汇总52条惠企政策发送至每家企业 现场进行针对性推荐及解读 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相关项目[1] - 收集问题126个 其中30个立即解决 96个需持续推进 已转交专班集中办理[2] - 针对108个共性问题和18个个性问题 研究提出四类9项举措 持续推动问题整改整治[2] - 预拨176亿元"两新"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425个设备更新项目[2] - 下达208亿元"两重"资金保障290个项目建设[2] - 24只省级基金累计到位规模1147亿元 累计直接投资805亿元支持1493个项目[2] - 发行901亿元置换债券和179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 帮助市县政府加快偿还隐性债务[2] 企业案例成效 - 协调多家金融机构与洛阳龙鼎铝业面对面沟通 共同梳理融资业务中的堵点 目前正与各家银行积极对接[1] - 协调河南交投等资源 推动想念集团生产的"老方城系列烩面"覆盖全省高速服务区 打通品牌推广最后一公里[4] - 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实施免审即享 将省级贴息资金直接拨付至金融机构 提升惠企政策效能[2]
上海惠企政策成效如何?欢迎订阅《澎湃城市报告》第26期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41
惠企政策研究 - 上海政府日益关注惠企政策成效和影响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调研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使用者 [5] - 研究涵盖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三方面 分析政策基本内容、构成、性质及客观影响 [5] - 调研政策信息传递和实施执行过程 涉及政策制定部门、"随申兑"平台、园区/楼宇及服务中介角色 [5] - 基于问卷和企业调研呈现使用者对政策及执行的看法、感受和评价 [5] 北外滩商圈发展 - 北外滩商圈是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 与外滩和陆家嘴形成"黄金三角"之势 [9] - 定位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和上海"中心辐射"新引擎 经历从产业功能区向中央活动区转型 [9] - 访谈34位消费者包括游客、本地居民、白领和商务人士 了解消费需求和满意度评价 [9] - 结合"七普"数据和POI分析商圈业态特点及问题 采访管委会及学者提出能级提升建议 [9] 绿色航运转型 - 上海推进绿色燃料认证服务和国际合作 增强国际绿色航运燃料市场影响力 [12] - IMO于2025年4月批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法规 首次将强制性减排目标与温室气体定价结合 [12] - 上海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年吞吐量最大港口 是绿色航运走廊建设重要节点 [12] - 2025年5月至7月采访能源、船舶、航运、金融等领域专业人士 讨论航运绿色转型 [12] 研究报告背景 - 《澎湃城市报告》于2022年8月创刊 坚持"真问题,深研究"的原创研究产品 [15] - 由澎湃研究所团队主理 采用调研方式用"脚力、脑力、笔力"完成报告 [15]
各地工商联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当好桥梁纽带 赋能民企发展
新华网· 2025-08-18 23:2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1] 惠企政策宣传与落实 - 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举办"科创'政'开讲"政策宣讲会,吸引新兴科技企业参与 [2] - 河北省工商联累计走访企业1456家,解决诉求387项,开展政策宣讲240场次 [2] - 广东省工商联与税务局开展"春雨润苗"行动,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 [2]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构建助企体系,精准收集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诉求 [2] 企业供需对接平台 - 湖南省宁乡市工商联组织产销对接沙龙,促成50余对企业合作 [3] - 河北省秦皇岛市工商联开展资源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 [3] - 湖北省武汉市推出"金桥计划",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搭建对接桥梁 [4] 民营企业创新赋能 - 全国工商联在广州举办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近200人参会 [5] - 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展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科研成果 [5] 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 - 江苏省海安市通过"法院+商会"机制成功化解跨市企业合同纠纷 [6] -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商会调委会累计化解经济纠纷2000余起 [6] - 全国工商联系统已成立商会调解组织超6900家,拥有调解员1.6万名 [7] -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商会创新"订制调解+"模式,提升调解质效 [7] - 重庆江南商事调解中心组建24个顾问团队,定期开展"法治体检" [7]
各地工商联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当好桥梁纽带 赋能民企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8 22:0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1]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各地工商联通过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1] - 河北省各级工商联累计走访企业及商会1456家,帮助解决387项问题诉求 [2] - 广东省工商联推动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 [2] 惠企政策落地 - 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举办"科创'政'开讲"政策宣讲会,吸引新兴科技企业代表参与 [2] - 河北省开展240场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数字工商联"平台推送涉企政策365条 [2]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构建助企体系,精准收集政策落实、融资贷款等诉求 [2] 企业供需对接 - 湖南省宁乡市工商联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促成多领域企业达成采购协议 [3] - 河北省秦皇岛市工商联推动会员企业间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 [3] - 湖北省武汉市出台"金桥计划",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搭建对接桥梁 [4] 创新与技术升级 - 全国工商联在广州举办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近200人参会 [4] - 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展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 [4] 法治化营商环境 - 江苏省海安市通过"法院+商会"机制高效化解跨市企业合同纠纷 [5] -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商会调委会累计化解经济纠纷2000余起 [5] - 全国工商联系统已成立商会调解组织超6900家,拥有调解员1.6万名 [6] 纠纷调解创新 -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商会创新"订制调解+"模式,实现全流程跟踪 [6] - 重庆江南商事调解中心组建24个顾问团队,定期开展"法治体检" [6]
经营主体规模再创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6
新设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1] - 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政策支持与改革方向 - 惠企政策加快落地 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和规模扩张 [1] - 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增强信心 [1] -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 [1] - 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