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减指数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趋势有小幅改善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10 06:12
8月CPI与PPI数据表现 - 8月CPI同比-0.4%,低于模型预测的-0.13%;PPI同比-2.9%,接近预测的-2.96%;模拟平减指数约为-1.40%,与前值-1.44%大致持平 [1][5] - 8月CPI和PPI环比均为零增长,但较前期小幅改善;PPI分项年内首次环比告别负增长;核心CPI同比升至0.9%,创本轮新高 [1][6][7][8] 价格分项结构性特征 - CPI非食品环比弱于7月,主因耐用消费品价格节奏变化:通信工具(手机)7月环比0.3%(年内首次正增长),家用器具7月环比2.2%;8月家用器具环比仍达1.1%,同比升至4.6% [2][13][14] - PPI上游价格企稳明显:采掘工业环比1.3%(前值-0.2%),原材料工业环比0.2%(前值-0.1%);煤炭开采、煤炭加工、黑色冶炼、电力热力环比均由负转正 [2][16][17] - 下游汽车制造环比-0.3%,拖累主要来自燃油车;光伏设备及新能源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 [2][16][17] 政策影响与行业动态 - PMI价格指标连续三个月上行,反映"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政策明确要求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行业治理 [3][17][18][19] - 7月底第三批"以旧换新"国补资金下达,影响耐用消费品补贴节奏;铜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在促销期结束后显现 [2][13] 未来展望与预测 - 9月CPI和PPI基数有利,预测CPI同比0.15%、PPI同比-2.55%,平减指数可能改善至-0.94%;10-11月翘尾因素助力同比上行 [3][19][20] - 平减指数若回到-1%以内,将进一步影响企业盈利、增值税和实际利率,推动名义增长与微观体感改善 [3][19][20] - 广义流动性承接狭义流动性后,权益资产或从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实际增长与名义增长见底回升是关键,建筑业和PPI是核心观测线索 [4][20]
前五月CPI稳中偏弱,提升物价水平需多方发力
华夏时报· 2025-06-11 13:26
物价趋势分析 - 5月份CPI同比-0.1%,持平前值,PPI同比-3.3%,低于前值的-2.7%,1-5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PPI累计同比下降2.6% [2] - 按CPI和PPI权重分别为60%和40%模拟的平减指数为-1.38%,低于前值的-1.14%,为过去16个月以来最低 [2] - 核心CPI同比0.6%,较前值略有上行,主要受五一假期影响,旅游文娱服务类价格有所上涨 [3] 物价下降原因 - 5月份CPI继续下降的原因是能源和食品价格下降,食品方面,5月蔬菜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5.0%扩大到-8.3%,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47个百分点 [2] - 今年前五个月CPI波动较大,1月同比上涨0.5%,2月下跌0.7%,3月同比下跌0.1%,4月同比下跌0.1%,5月同比下跌0.1%,物价情况弱于去年 [3] 物价下行影响 - 物价下行导致消费者推迟大宗消费,如房产、汽车等,居民存款增加,企业库存增加,利润收缩,投资信心受影响 [4] - 物价下行引发实际利率上升,国有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实际利率为1.05%,中金公司测算中国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之差达1.6个百分点 [5] - 房地产领域,居民购房成本低于3%,但租金回报不到2%,实际利率偏高抑制私人部门加杠杆意愿 [5] 政策应对 - 央行在5月20日下调存贷款利率,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行10BP,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存款挂牌利率调降5BP-25BP,非对称降息提升银行净息差7BP,对营收和利润的贡献达1.9%和4.2% [5] - 降低存款利率旨在支持实体经济,鼓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但物价持续下行会弱化政策效果 [6] - 央行指出需通过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协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6] 未来展望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CPI涨幅目标为2%左右,为2004年以来首次低于3% [6] - 提升物价水平需促进消费,解决影响消费的政策堵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