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领域
icon
搜索文档
艾为电子(688798):跟踪报告之四:盈利能力提升,新产品奠定成长基础
光大证券· 2025-08-23 15: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1.09%至1.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88%至1.23亿元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5年Q2毛利率达37.04%,同比增加8.1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98个百分点 [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巩固消费电子及AIoT基本盘,并积极开拓工业及汽车领域客户 [2] - 新产品布局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包括压电微泵液冷主动散热驱动方案和车规级LIN RGB氛围灯驱动SOC芯片 [3] - 工艺平台建设取得突破,COT工艺进展显著,BCD工艺向55/40 nm节点迈进 [4]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13.4% [1] - 25年Q2单季度营收7.3亿元,同比下降9.45%,环比增长14.02% [2] - 分业务营收: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7.07亿元(同比-6.5%),电源管理芯片5.25亿元(同比+0.5%),信号链芯片1.35亿元(同比-55.2%) [3] - 分业务毛利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35.2%,电源管理芯片39.5%,信号链芯片27.1% [3] - 盈利预测: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3.95亿元(下调幅度4%),2026年下调至5.48亿元(下调幅度10%),新增2027年预测7.1亿元 [4] - 估值水平:2025-2027年PE分别为55倍/40倍/31倍 [4] 业务进展 - 推出新一代压电微泵液冷主动散热驱动方案,适用于高算力手机、PC及AI眼镜等终端设备 [3] - 首款车规级LIN RGB氛围灯驱动SOC芯片实现量产出货,集成高压LIN PHY、MCU、高压LED Driver和颜色校正算法 [3] - 与头部晶圆代工厂合作推进先进工艺,加速产品向工业和汽车客户推广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93.82元,总市值218.72亿元,总股本2.33亿股 [6] - 近一年股价区间38.75-103.00元,近3月换手率85.26% [6] - 近期收益表现:1个月绝对收益40.05%,相对收益33.76%;3个月绝对收益40.16%,相对收益28.30%;1年绝对收益121.29%,相对收益89.15% [9]
5月CPI环比由正转负,PPI同比降幅扩大
财经网· 2025-06-09 11:30
5月CPI数据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 连续三个月不变[1] - CPI环比由正转负 环比下降0.2% 上月为上涨0.1%[1] - 1-5月CPI平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0.1%[1] CPI环比下降原因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占CPI总降幅近七成[3] - 汽油价格下降3.8% 降幅比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7] - 食品价格下降0.2%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4个百分点[7] 食品价格细分变化 - 鲜菜价格下降5.9% 因应季蔬菜上市量增加[7] - 鸡蛋猪肉和禽类价格稳中略降 降幅在0.3%-1.0%之间[7] - 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 3.1%和1.5% 因暴雨天气和休渔期影响供应[7] 服务消费价格表现 - 宾馆住宿价格上涨4.6% 旅游价格上涨0.8% 均高于季节性水平[7] - 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7] - 服装价格上涨0.6% 受夏装换季上新影响[7] 核心CPI表现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8]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6% 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8] - 服务价格上涨0.5% 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8] 工业消费品价格变化 - 金饰品价格上涨40.1% 家用纺织品上涨1.9% 文娱耐用消费品上涨1.8%[8] - 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4.2% 新能源小汽车价格下降2.8% 降幅均有收窄[8] - 交通工具租赁费上涨3.6% 飞机票上涨1.2% 旅游价格上涨0.9%[8] 5月PPI数据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3] - PPI环比下降0.4% 连续三个月不变[3]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6%[3] PPI下降原因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10]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3.5% 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2%[10] - 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23个百分点 超过总降幅五成[10] 国内工业价格表现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0%[11] - 上述四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11] 积极价格变化领域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 衣着价格上涨0.2% 一般日用品上涨0.1% 耐用消费品上涨0.1%[11]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 制鞋业价格上涨0.8%[11] - 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2% 家用洗衣机电视机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1] 高端制造业价格表现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飞机制造价格均上涨3.6%[12]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 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2.1%[12] - 服务器价格上涨0.8%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7%[12] 新能源行业价格变化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12.1% 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5.0%[12] - 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4个和0.3个百分点[12] 消费市场特征 - 耐用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难以大幅上涨[6] - 服务消费虽有复苏但价格传导机制尚未完全激活[6] - 外部需求不足影响国内消费市场[6] 工业领域困境 - 工业产能过剩在钢铁建材等行业依然存在[6] - 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6] - 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市场整体消费潜力释放尚需时间[6] 政策影响与展望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工业消费品需求加快释放[8] - 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带动相关服务价格上涨[8] -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对工业品需求结构产生积极变化[12]